回转支撑抛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41480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回转支撑抛光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抛光机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回转支撑抛光机。



背景技术:

在医院口腔科对病人进行安装义齿时,首先要对铸造义齿支架、基托等工件进行喷砂处理,再进行抛光打磨;目前这些工序大多采用手工操作,在制作时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也有些采用抛光机来完成,但是抛光滚筒的抛光液采取直接全部加入的方式,从而导致抛光效果较差,工件表面加工精度低,难以满足使用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回转支撑抛光机,该装置具有较好的抛光效果,工件表面加工精度高,且操作简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回转支撑抛光机,包括:机架,转动机构,其设置在机架内,其包括转动轴、设置于所述转动轴一端的转动轮盘、设置于所述转动轴另一端的所述圆盘;主动齿轮,设置于所述转动轮盘的中心位置处;两个行星齿轮,分别通过传动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相连接;滚筒轴,设置于所述圆盘和转动轮盘之间,并与对应所述行星齿轮相连;滚筒架,固定设置于所述滚筒轴上;圆形滚筒,分布于所述滚筒架内;抛光液滴加装置,设置于所述圆形滚筒内部,其包括圆柱形瓶体、与所述圆柱形瓶体通过螺旋纹相连的圆锥形瓶盖,所述圆锥形瓶盖上设置有滴油端。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回转支撑抛光机还包括:底座,其上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内设置有一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滚珠丝杆;两个支撑架,其一端分别与所述机架的两侧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导轨相连;进给箱,其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一端部,其包括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所述滚珠丝杆与所述支撑托板相连。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每个所述滚筒架内设置的所述圆形滚筒的数量为1、2、4、 6或8。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导轨之间设置有支撑拖板。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圆形滚筒内均匀设置有三个抛光液滴加装置,三个所述抛光液滴加装置设置于所述圆形滚筒内沿水平方向的同一侧。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圆形滚筒内还设置带有圆孔的挡板,所述挡板通过圆孔与所述滴油端活动连接,所述圆孔的直径与所述滴油端的直径相匹配。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回转支撑抛光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利用行星轮结构使圆形滚筒随着圆盘公转的同时又逆着圆盘旋转方向自转,从而使圆形滚筒内的工件受到两个相反方向离心力作用下和磨料间产生挤压摩擦,达到抛光工件的目的;同时通过抛光液滴加装置调整抛光液的添加量,实现随时对工件进行滴加抛光液,提高抛光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进给箱通过滚珠丝杆调整支撑架的位置,实现抛光机水平方向的移动,方便工作人员左右移动抛光机,调整使用位置,方便加工产品,提高产品加工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回转支撑抛光机于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抛光液滴加装置于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抛光液滴加装置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机架

2 转动轮盘

3 行星齿轮

4 传动齿轮

5 主动齿轮

6 滚筒轴

7 滚筒架

8 锁紧机构

9 圆形滚筒

10 转动轴

11 抛光液滴加装置

111 圆柱形瓶体

112 连接处

113 滴油端

114 圆锥形瓶盖

12 第一支撑架

13 第二支撑架

14 进给箱

15 支撑托板

16 底座

17 导轨

18 电机

19 圆盘

20 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3。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回转支撑抛光机,应用于牙科设备领域,用于抛光义齿产品。可用于各种材质的精密义齿、表面抛光、飞边、倒圆、除氧化皮、去纹、光亮抛光、镀金前及化学处理前的表面光整处理。请参阅图1,回转支撑抛光机包括:机架1、转动机构、主动齿轮5、两个行星齿轮3、滚筒轴6、滚筒架7、圆形滚筒9、抛光液滴加装置11、底座16、两个支撑架和进给箱14。

其中,转动机构设置在机架1内,包括转动轴10、转动轮盘2和圆盘19,转动轴10一端为转动轮盘2,另一端为圆盘。请参阅图2,转动轮盘2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主动齿轮5;两个行星齿轮3分别通过传动齿轮4与主动齿轮5相连接,两个行星齿轮5关于中心对称设置;主动齿轮5和行星齿轮3的传动比在1︰6,转动轮盘2与电机18通过皮带相连接,转动轮盘2由电机2驱动进行转动,传动齿轮4与主动齿轮5作同方向旋转,促使行星齿轮3 带动圆形滚筒9作相反的旋转运动。再次参阅图1,滚筒轴6设置于圆盘19和转动轮盘2之间,并与相对应行星齿轮3相连;滚筒架7固定设置于滚筒轴6上;四个圆形滚筒9分布于滚筒架7内,每个圆形滚筒7上分别设置有锁紧机构8。

其中,底座16上设置有导轨17,导轨17内设置有一端设置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滚珠丝杆;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架12和第二支撑架13,第一支撑架12和第二支撑架13的一端分别与机架1的两侧相连接,另一端通过支撑托板15与导轨相连;进给箱14设置于底座16 的一端部,其包括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滚珠丝杆与支撑托板15相连。

每个圆形滚筒9内设置有三个抛光液滴加装置11,三个抛光液滴加装置11设置于圆形滚筒内沿水平方向的同一侧。请参阅图3,抛光液滴加装置11包括固定安装于圆形滚筒9上的圆柱形瓶体111、与圆柱形瓶体111相连的圆锥形瓶盖114,圆柱形瓶体111与圆锥形瓶盖114的连接处112包括设置于圆锥形瓶盖114的外螺纹和设置于圆柱形瓶体111的内螺纹,外螺纹与内螺纹的规格相适配;圆锥形瓶盖114上设置有圆柱形的滴油端113,用于向圆形滚筒滴加抛光液。在本实施例中,圆形滚筒9内还设置挡板20,挡板20为可拆卸式,挡板20 上设置有圆孔,圆孔用于卡住滴油端113,圆孔的直径与滴油端113的直径相匹配。

在其它实施例中,每个滚筒架7内设置的圆形滚筒9的数量为1、2、6或8。

工作过程:使用时将工件和磨料密封放置在圆形滚筒9内,并通过锁紧机构8固定,开启电机即开始对工件的抛光处理,在工作过程中,需当抛光液滴加装置旋转到圆形滚筒9的顶部时,暂停1至2秒钟,有利于滴加抛光液,提高抛光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利用行星轮结构使圆形滚筒随着圆盘公转的同时又逆着圆盘旋转方向自转,从而使圆形滚筒内的工件受到两个相反方向离心力作用下和磨料间产生挤压摩擦,达到抛光工件的目的;同时通过抛光液滴加装置调整抛光液的添加量,实现随时对工件进行滴加抛光液,提高抛光效果;本实用新型中进给箱通过滚珠丝杆调整支撑架的位置,实现抛光机水平方向的移动,方便工作人员左右移动抛光机,调整使用位置,方便加工产品,提高产品加工精度。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