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铁压块装置的颊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45683发布日期:2018-06-08 20:57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还原铁压块装置的颊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颊板,该颊板设置在压块装置的压辊两侧,用于防止还原铁泄漏。



背景技术:

如果被还原的粉铁矿暴露于空气中,就会因高反应性容易被氧化或者存在着火的风险。这种反应性起因于粉铁矿的比表面积。当赤铁矿形式的粉铁矿被还原成磁铁矿时,晶体结构会发生很大变化。

由于赤铁矿和磁铁矿在晶格结构上相差很大,晶体结构的变化会导致体积膨胀和大量的内部裂纹。裂纹的产生会增加矿石的比表面积,并增加可能与气体反应的面积,从而最终有助于提高还原率。

当褐铁矿形式的粉铁矿升温至500℃以上时,失去存在于内部的结晶水变成赤铁矿。失去结晶水时,结晶水所占的空间外露,因此矿石气孔率和比表面积会增加。赤铁矿和褐铁矿形式的被还原的粉铁矿具有高的比表面积,因而反应性高,在常温下也与氧气进行反应,所以着火或者重新氧化的可能性高。

因为这种理由,为了降低粉铁矿的反应性做出了诸多努力,如包覆(coating)或者用氮气进行净化(purge)等,但是长时间保存或者长时间运输时,难以从根本上消除着火的可能性。

为了降低粉铁矿的反应性,需要减少比表面积,因此对粉矿进行压块的技术得到了发展。压块技术有通过氧化反应使粉铁矿烧结(Sintering)的方法以及通过机械压力使还原粉铁矿产生塑性变形而制成块状的方法。

通过氧化反应来烧结的方法使被还原的粉铁矿重新氧化,因此在经济上不利,所以主要采用通过机械压力对粉铁矿进行压制(Compacting)的方法。

FINMET、FINEX等也有这种还原粉铁矿压块工序。最有效的压制方法是将被还原的粉铁矿供应到正在旋转的两个压辊之间进行压制,可以根据压辊的转数(rpm)控制生产量。

将此称为压块装置(Roller Compactor)。由于压辊的轴长有限,在旋转的压辊之间被压缩的还原铁会从压辊两个侧面泄漏。因此,将板状物体抵接在压辊的两个侧面,以免还原铁泄漏,该板状物体被称为颊板(Cheek Plate)。

因此,还原铁在旋转的压辊和抵接在压辊上的颊板之间被压制成型,此时填充于还原铁颗粒之间的空隙中的气体也被压缩在成型体内部。成型体离开压辊后,施加于成型体的压力消失,压缩在成型体内部的气体会膨胀而破坏成型体。

这种现象被称为回弹(Spring-back)。为了防止回弹,需要使气体容易逸出颊板,但是颊板与压辊抵接,因此气体排出有些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还原铁压块装置的颊板,使得加强与压辊两个侧面的抵接力的同时能够有效地排出加工还原铁时产生的气体。

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还原铁压块装置的颊板,可包括:扇形盖体部,所述盖体部分别设置在加工还原铁的一对压辊的两个侧面,用于防止还原铁从压辊和压辊所形成侧面空间泄露;压辊抵接部,所述压辊抵接部凸出于所述盖体部的内缘部并抵接在各压辊的外侧,从而保持压辊和压辊之间的空间的气密性;以及排气部,所述排气部沿着所述压辊抵接部的板面延伸形成,用于排出加工还原铁时产生的气体。

所述压辊抵接部可以是以抵接于各压辊的方式相互对称地成对形成的结构。

所述压辊抵接部可以是沿着各压辊的圆周方向凸出且呈V字形的结构。

所述排气部可以是由将所产生的气体引向压辊外侧的一个或一个以上导气槽组成的结构。

所述导气槽可以是沿着所述压辊抵接部的各面延伸形成的结构。

所述导气槽可以是沿着所述压辊抵接部的各面相互对称地形成的结构。

所述排气部还可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排气槽,所述排气槽相对于所述压辊抵接部的抵接面沿着水平方向形成,用于排出气体。

所述排气槽可以是相对于所述导气槽呈水平方向且隔开一定间隔形成至少一个的结构。

所述排气槽和所述导气槽可以是相互交叉的结构。

所述排气槽和所述导气槽的内部截面形状是三角形、四边形、半圆形中的任何一种。

所述压辊抵接部可以是由所述导气槽而形成槽部和凸部交叉的凹凸部的结构。

所述凹凸部的凸部可以是呈圆锥形的结构。

抵接于所述压辊的所述凸部可以形成为具有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的双重结构。

所述凸部的第一接触部可以是初始与所述压辊接触的结构。

所述凸部的第二接触部可以是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压辊接触而磨耗掉后与所述压辊接触的结构。

还可包括至少一个钻孔,所述钻孔形成在所述导气槽的相邻位置上,可以引导气体排出。

发明效果

根据本装置,有效地排出加工还原铁时产生的气体,从而解决还原铁粉的供应受到限制的问题,还可以防止还原铁粉的损失。

此外,在增加与压辊的抵接力的同时能够排出气体,从而可以顺利地制造压块(HCI),并提高所生产的压块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施例的还原铁压块装置的颊板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施例的颊板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部剖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施例的颊板的另一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A-A部剖视图。

图6是图4的B-B部剖视图。

图7是根据本实施例的排气部的另一结构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施例的颊板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A-A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只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而不意在限制本发明。除非上下文中另给出明显相反的含义,否则本文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也意在包括复数形式。还应该理解的是,术语“包括”或“包含”不是具体指某一特性、领域、整数、步骤、动作、要素及/或成分,并不排除其他特性、领域、整数、步骤、动作、要素、成分及/或组的存在或附加。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以使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容易实施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理应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概念及范围的基础上,下述实施例能够变形为各种不同形式。因此,本发明能够以各种不同方式实施,并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图1是根据本实施例的还原铁压块装置的颊板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施例的颊板的示意图。图3是图2的A-A部剖视图。

如图1至图3所示,还原铁压块装置的颊板1是抵接在旋转的两个压辊2的侧面以防止还原铁泄露的结构体。

所述颊板1大致由盖体部10、压辊抵接部20及排气部30组成,在抵接于压辊2的状态下,防止还原铁泄漏到外部,同时向外排出产生自还原铁的气体。

也就是说,对于所述还原铁压块装置的颊板1,构成颊板1的主体且形成为扇形的盖体部10分别设置在加工还原铁的一对压辊2的两个侧而,用于防止还原铁从压辊2和压辊2所形成侧面空间泄漏,所述压辊抵接部20凸出于所述盖体部10的内缘部并抵接在各压辊2的外侧,从而保持压辊2和压辊2之间的空间的气密性。

另外,所述颊板1的排气部30沿着所述压辊抵接部20的板面延伸形成,用于排出加工还原铁时产生的气体。

所述压辊抵接部20是以抵接于各压辊2的方式相互对称地成对形成的结构,所述压辊抵接部20沿着各压辊2的圆周方向凸出且呈V字形,所述颊板1的压辊抵接部20形成为具有曲率的弓形,以有效地抵接在旋转的压辊2的侧面上。

另外,所述排气部30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导气槽31组成,所述导气槽31用于将所产生的气体引向压辊2外侧,所述导气槽31沿着所述压辊抵接部20的各面延伸形成,所述导气槽31可以是沿着所述压辊抵接部20的各面相互对称地形成的结构。

也就是说,在所述压辊2之间还原铁粉被压缩成型时产生的气体,可通过压辊2和所述颊板1的压辊抵接部20接触的部位排出。所述压辊2和颊板1之间的接触部不是完全气密的,因此会存在几微米至几百纳米的缝隙,通过该缝隙气体可以逸出,但是接触部位越宽排气阻力越大。

为了减少所述排气阻力,在该接触部位刨出多个导气槽31来构成所述排气部30时,抵接部位的面积会减小,从而可以减少排气阻力,气体可以沿着所形成的所述导气槽31被排出,因而有助于排出压缩时产生的气体。

因此,可以解决所述颊板1的排出气体导致还原铁粉供应受到限制的问题,还可以防止还原铁粉的损失。由此,可以顺利地制造压块(HCI)。

另外,对于形成在所述压辊抵接部20上的所述导气槽31,其深度优选保持在10mm~40mm的范围。被压缩的气体通过所述排气部30排出,由于如上形成的导气槽31,压辊2和压辊抵接部20之间的整个接触面积会减少,但抵接压力增加,从而可以改善还原铁的密封(Sealing)效果。

图4是根据本实施例的颊板的另一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A-A部剖视图。

图6是图4的B-B部剖视图。

如图4至图6所示,所述排气部30还可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排气槽32,所述排气槽32相对于所述压辊抵接部20的抵接面沿着水平方向形成,用于排出气体。

另外,所述排气槽32相对于所述导气槽31呈水平方向且隔开一定间距形成至少一个,所述排气槽32和所述导气槽31相互交叉,所述排气槽32和所述导气槽31的内部截面形状可以是三角形、四边形、半圆形中的任何一种。

也就是说,为了更有效地进行所述颊板1的排气,所述排气部30上可进一步增加所述排气槽32,所述排气槽32和导气槽31可以形成为各种形状。

图7是根据本实施例的排气部的另一结构的示意图。

如图7所示,所述压辊抵接部20由所述导气槽31而形成槽部21和凸部22交叉的凹凸部,所述凹凸部的凸部22是圆锥形结构,通过减少所述压辊2和压辊抵接部20的接触面积促进初始磨耗,以使压辊抵接部20进一步抵接,之后通过加宽接触面积可以减少磨耗速度。

为此,抵接于所述压辊2的所述凸部22形成为具有第一接触部22a和第二接触部22b的双重结构,所述凸部22的第一接触部22a可以是初始与所述压辊2接触的结构,所述凸部22的第二接触部22b可以是所述第一接触部22a与所述压辊2接触而磨耗掉后与所述压辊2接触的结构。

也就是说,抵接于所述压辊2的所述压辊抵接部20的抵接面为所述第一接触部22a和第二接触部22b,即形成多个抵接面,从而可以减少压辊抵接部20的磨耗速度。

图8是根据本实施例的颊板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A-A部剖视图。

如图8和图9所示,作为所述排气部30的另一个实施例,还可包括至少一个钻孔33,所述钻孔33形成在所述导气槽31的相邻位置上,可以引导气体排出。

在所述导气槽31的周围隔开一定间距形成多个钻孔33,从而可以更有效地排出产生自还原铁的气体。

因此,通过有效地排出加工还原铁时产生的气体,可以解决还原铁粉的供应受到限制的问题,还可以防止还原铁粉的损失,而且在增加压辊2和颊板1的抵接力的同时能够排出气体,从而可以顺利地制造压块(HCI),并提高所生产的压块的质量。

如上所述,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进行各种变形以及采用其他实施例。这种变形和其他实施例均被考虑进权利要求书中,可以说不脱离本发明的真正的主旨和范围。

符号说明

1:颊板 2:压辊

10:盖体部 20:压辊抵接部

21:槽部 22:凸部

22a:第一接触部 22b:第二接触部

30:排气部 31:导气槽

32:排气槽 33:钻孔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