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钢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83470阅读:146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冶金工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承钢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轴承钢是用来制造滚珠、滚柱和轴承套圈的钢,具有硬度高、性质均匀、耐磨性好和弹性极限高的特点。轴承钢的化学成分均匀性、非金属夹杂物的含量和分布、碳化物的分布等要求都十分严格,是所有钢铁生产中要求最严格的钢种之一。

1976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将一些通用的轴承钢号纳入国际标准,将轴承钢分为:全淬透型轴承钢、表面硬化型轴承钢、不锈轴承钢、高温轴承钢等四类共17个钢号。我国已纳入标准的轴承钢分类方法与iso相似,分别对应为高碳铬轴承钢、渗碳轴承钢、不锈耐蚀轴承钢、高温轴承钢四大类。近五十年来我国还在轴承钢钢种及其轴承用材料方面,如无铬轴承钢、中碳轴承钢、特殊用途轴承钢及合金、金属陶瓷等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传统的轴承钢生产工艺复杂,因为该型钢材对成分要求严格,性能要求极高,冶炼过程各工序都极为严苛,但是即使这样生产出来的轴承钢还可能会出现裂纹、结疤、氧化皮等缺陷,影响生产的轴承钢的性能。此外,对于硬度和强度等指标的苛求还会降低轴承钢的切削加工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承钢的生产工艺,该工艺生产的轴承钢物理缺陷发生率低,材料硬度高,强度大,性质均匀还具有良好的切削加工特性。

一种轴承钢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生产步骤:

(1)合金钢精炼:将原材料炼成钢水,保证钢水中按重量份组成为:cr:1.8-2.5%,c:0.8-0.9%,mn:0.2-0.3%,si:0.4-0.8%,p:≤0.025%,s:≤0.02%,ti:≤0.025%,cu:≤0.25%,ni:≤0.1%,o:≤0.002%,mo:≤0.4%,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将钢水的温度控制在1550-1600℃。

(2)连铸结晶:将钢水投入到结晶器内,结晶器有规律地震动,并使用电磁搅拌棒搅拌,然后经过冷却段的冷却,逐渐形成连铸轴承钢方坯。

(3)加热轧制:将轴承钢方坯送入到加热炉中,经过三段加热,首先在预热段炉温为600-800℃,加热保温时间为1-1.5h,然后进入升温段,炉温为1250-1280℃,加热保温时间为2-3h,最后送入到均热段,均热段炉温为1230-1250℃,保温时间为3-4h,将保温处理后的方坯轧制成为连铸轴承圆钢。

(4)球化退火:将轧制后的圆钢进行第一次缓冷,温度冷却到740-750℃,然后进行快冷,温度冷却到600-620℃,接着进行保温处理1-2h,然后进行第二次缓冷,温度冷却到490-510℃,最后进行空冷,将轴承圆钢冷却到室温。

优选的,步骤(2)所述电磁搅拌棒的搅拌速率为20-25r/min。

优选的,步骤(2)所述冷却段冷却水强度为0.4-0.5l/kg

优选的,步骤(3)所述加热过程的加热方式为天然气燃烧加热。

优选的,步骤(3)所述轧制温度为950-1000℃。

优选的,步骤(3)所述第一次缓冷的冷却时间为1.5-2h,第二次缓冷的冷却时间为1-1.5h。

优选的,步骤(4)所述快冷的冷却时间为0.5-1h。

优选的,步骤(4)所述空冷的冷却时间4-5h。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轴承钢的生产工艺,具有以下优点:

相对传统工艺生产的轴承钢,本发明提供的工艺生产的轴承钢具有更加优秀的切削加工特性,可以降低生产滚珠、滚珠和轴承套圈等零件的加工成本,此外在加工过程中出现裂纹、结疤、空泡等物理缺陷的可能性更低,提高了生产的良品率,也提高了生产的综合效益。

本发明的工艺生产的轴承钢经过严格的成分控制,结晶过程、三级加热过程以及球化退火过程的处理,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最重要的是该型钢材化学特性非常均匀稳定,还具有很高的硬度和结构强度,完全符合轴承钢的性能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1)合金钢精炼:将原材料炼成钢水,保证钢水中按重量份组成为:cr:1.8%,c:0.8%,mn:0.2%,si:0.4%,p:0.025%,s:0.02%,ti:0.025%,cu:0.25%,ni:0.1%,o:0.002%,mo:0.4%,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将钢水的温度控制在1550℃。

(2)连铸结晶:将钢水投入到结晶器内,结晶器有规律地震动,并使用电磁搅拌棒搅拌,电磁搅拌棒的搅拌速率为20r/min,然后经过冷却段的冷却,冷却段冷却水强度为0.4l/kg,逐渐形成连铸轴承钢方坯。

(3)加热轧制:将轴承钢方坯送入到加热炉中,经过三段加热,加热过程的加热方式为天然气燃烧加热,首先在预热段炉温为600℃,加热保温时间为1h,然后进入升温段,炉温为1250℃,加热保温时间为2h,最后送入到均热段,均热段炉温为1230℃,保温时间为3h,将保温处理后的方坯轧制成为连铸轴承圆钢,轧制温度为950℃。

(4)球化退火:将轧制后的圆钢进行第一次缓冷,温度冷却到740℃,冷却时间为1.5h,然后进行快冷,快冷的冷却时间为0.5h,温度冷却到600℃,接着进行保温处理1h,然后进行第二次缓冷,温度冷却到490℃,冷却时间为1h,最后进行空冷,空冷的冷却时间4h,将轴承圆钢冷却到室温。

实施例2

(1)合金钢精炼:将原材料炼成钢水,保证钢水中按重量份组成为:cr:2.5%,c:0.9%,mn:0.3%,si:0.8%,p:0.02%,s:0.18%,ti:0.023%,cu:0.22%,ni:0.08%,o:0.0018%,mo:0.38%,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将钢水的温度控制在1600℃。

(2)连铸结晶:将钢水投入到结晶器内,结晶器有规律地震动,并使用电磁搅拌棒搅拌,电磁搅拌棒的搅拌速率为25r/min,然后经过冷却段的冷却,冷却段冷却水强度为0.5l/kg,逐渐形成连铸轴承钢方坯。

(3)加热轧制:将轴承钢方坯送入到加热炉中,经过三段加热,加热过程的加热方式为天然气燃烧加热,首先在预热段炉温为800℃,加热保温时间为1.5h,然后进入升温段,炉温为1280℃,加热保温时间为3h,最后送入到均热段,均热段炉温为1250℃,保温时间为4h,将保温处理后的方坯轧制成为连铸轴承圆钢,轧制温度为1000℃。

(4)球化退火:将轧制后的圆钢进行第一次缓冷,温度冷却到750℃,冷却时间为2h,然后进行快冷,快冷的冷却时间为1h,温度冷却到620℃,接着进行保温处理2h,然后进行第二次缓冷,温度冷却到510℃,冷却时间为1.5h,最后进行空冷,空冷的冷却时间5h,将轴承圆钢冷却到室温。

实施例3

(1)合金钢精炼:将原材料炼成钢水,保证钢水中按重量份组成为:cr:2.1%,c:0.8%,mn:0.2%,si:0.6%,p:0.021%,s:0.017%,ti:0.022%,cu:0.23%,ni:0.05%,o:0.0017%,mo:0.34%,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将钢水的温度控制在1580℃。

(2)连铸结晶:将钢水投入到结晶器内,结晶器有规律地震动,并使用电磁搅拌棒搅拌,电磁搅拌棒的搅拌速率为23r/min,然后经过冷却段的冷却,冷却段冷却水强度为0.4l/kg,逐渐形成连铸轴承钢方坯。

(3)加热轧制:将轴承钢方坯送入到加热炉中,经过三段加热,加热过程的加热方式为天然气燃烧加热,首先在预热段炉温为700℃,加热保温时间为1.5h,然后进入升温段,炉温为1270℃,加热保温时间为2.5h,最后送入到均热段,均热段炉温为1240℃,保温时间为3.5h,将保温处理后的方坯轧制成为连铸轴承圆钢,轧制温度为970℃。

(4)球化退火:将轧制后的圆钢进行第一次缓冷,温度冷却到745℃,冷却时间为1.5h,然后进行快冷,快冷的冷却时间为1h,温度冷却到610℃,接着进行保温处理1.5h,然后进行第二次缓冷,温度冷却到500℃,冷却时间为1.5h,最后进行空冷,空冷的冷却时间4.5h,将轴承圆钢冷却到室温。

实施例4

(1)合金钢精炼:将原材料炼成钢水,保证钢水中按重量份组成为:cr:2.3%,c:0.85%,mn:0.24%,si:0.7%,p:0.019%,s:0.017%,ti:0.021%,cu:0.20%,ni:0.07%,o:0.0015%,mo:0.31%,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将钢水的温度控制在1580℃。

(2)连铸结晶:将钢水投入到结晶器内,结晶器有规律地震动,并使用电磁搅拌棒搅拌,电磁搅拌棒的搅拌速率为24r/min,然后经过冷却段的冷却,冷却段冷却水强度为0.45l/kg,逐渐形成连铸轴承钢方坯。

(3)加热轧制:将轴承钢方坯送入到加热炉中,经过三段加热,加热过程的加热方式为天然气燃烧加热,首先在预热段炉温为750℃,加热保温时间为1h,然后进入升温段,炉温为1270℃,加热保温时间为3h,最后送入到均热段,均热段炉温为1235℃,保温时间为3.5h,将保温处理后的方坯轧制成为连铸轴承圆钢,轧制温度为980℃。

(4)球化退火:将轧制后的圆钢进行第一次缓冷,温度冷却到750℃,冷却时间为2h,然后进行快冷,快冷的冷却时间为0.5h,温度冷却到600℃,接着进行保温处理2h,然后进行第二次缓冷,温度冷却到510℃,冷却时间为1h,最后进行空冷,空冷的冷却时间5h,将轴承圆钢冷却到室温。

性能测试

取普通合金钢一种、市场上的轴承钢三类作为对照组和本实施例四种轴承钢进行测试,测试内容包括加工性能和耐腐蚀性能,测试方法如下:

1、加工性能测试方法

将试验材装入1200℃的电炉中,待钢材中心温度升高到1100-1150℃后,在空气中进行冷却,钢材表面温度达到1000℃时进行轧制,轧制通过3道次连续进行,依次将厚度由80mm减到64mm、51mm、41mm,然后进行空冷至室温,空冷后,与轧制方向平行线上切断试验材,对中央部的截面30mm的长度进行表面裂纹观察。

关于裂纹,将深度低于60μm判定为“无裂纹”,深度60-100μm判定为“裂纹轻微”,深度超过100μm判定为“有裂纹”。轧制过程中断裂或开裂的,进行备注说明。

2、耐腐蚀性能测试方法

将试验材放置在温度23-25℃,相对湿度90-100%的状态下,24h为一个循环,经行若干个循环实验,对试验件的表面锈点进行统计。

通过该测试,得到如下测试结果:

表1:本实施例和对照组加工性能和耐腐蚀性能测试结果

以上测试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轴承钢的生产工艺所生产的轴承钢,具有良好的加工特性,不容易出现开裂、空泡、结疤等物理缺陷,并且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