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合金耐蚀-导电一体化转化膜成膜溶液及膜层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051029发布日期:2019-03-05 20:08阅读:536来源:国知局
镁合金耐蚀-导电一体化转化膜成膜溶液及膜层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镁合金表面处理技术,具体的说是一种镁合金耐蚀-导电一体化转化膜的成膜溶液及膜层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镁合金具有密度低、比模量和比强度高、导电导热性好、电磁屏蔽性能优良等诸多优点使其在电子、通讯、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镁合金的耐腐蚀性能差是制约其应用的一大瓶颈。因此,科研工作者相继开发如化学镀、化学转化、阳极氧化、微弧氧化、有机涂层等一系列的镁合金表面改性和防护技术。这些技术在不同程度上改善镁合金的耐腐蚀性能,但目前均不能满足各领域对于镁合金防护膜层耐蚀-导电一体化的要求。在镁合金上化学镀金属涂层虽然可以达到耐蚀-导电的要求,但所得的金属镀层对镁合金基体而言,多为阴极性涂层,一旦涂层破损将会加速镁合金基体的腐蚀。

镁合金的化学转化膜技术因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等优势,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大量有关镁合金转化膜技术的专利得到报道,如: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cn101418441a、cn1598055a、cn101096761a、cn101191207a、cn101148758a、cn1475602a、cn1673412a、cn1880503a等,但这些专利申请报道的转化膜只能实现镁合金耐蚀性的提高,不能满足耐蚀-导电一体化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镁合金耐蚀-导电一体化转化膜的成膜溶液及膜层制备方法,利用该成膜溶液及膜层制备方法所得镁合金防护膜层厚度在1μm以下,兼具耐腐蚀性和导电性的双重功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镁合金耐蚀-导电一体化转化膜的成膜溶液,所述的成膜溶液为含有引发剂、成膜剂、促进剂和水的混合溶液,成膜溶液的ph为1~5;其中:

引发剂为乙酸、柠檬酸、甘氨酸、磷酸、盐酸、邻苯二甲酸、磷酸二氢钠、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钠、磷酸一氢钾、乙酸钠、柠檬酸钠、氢氧化钠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引发剂的浓度为2~60g/l;

成膜剂为硝酸钙、硫酸钙、硝酸锌、硫酸锌、硝酸锰、硫酸锰、偏矾酸氨、偏矾酸钠、钼酸钠、钼酸氨、高锰酸钾、焦磷酸钠、焦磷酸氨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成膜剂的浓度为1~50g/l;

促进剂为硝酸钠、硝酸钾、氟化钠、氟化钾、氟化氢铵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成膜促进剂的浓度为10~100g/l。

所述的镁合金耐蚀-导电一体化转化膜的成膜溶液,优选的,引发剂浓度为20~45g/l,成膜剂的浓度为5~30g/l,促进剂的浓度为50~100g/l。

一种镁合金耐蚀-导电一体化转化膜的膜层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除油、化学转化、水洗三个步骤,其中:

(1)除油

将表面机械打磨好的镁合金放入有机溶剂或碱性溶液中,在超声波的作用下清洗1~10分钟;

(2)成膜

除油后的镁合金经流动水清洗后,放入成膜溶液中1~25分钟,温度控制在55~80℃之间;

(3)水洗

将经过成膜处理的镁合金悬挂于去离子水中浸泡1~20分钟,去离子水的温度控制在20~30℃之间,取出后至于空气中自然晾干。

所述的镁合金耐蚀-导电一体化转化膜的膜层制备方法,该方法中除油所用的有机溶剂为酒精或丙酮中的一种,温度为室温。

所述的镁合金耐蚀-导电一体化转化膜的膜层制备方法,该方法中除油所用的碱性溶液为氢氧化钠、碳酸钠、磷酸钠、硅酸钠、op10乳化剂、苯磺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水溶液,各成分的浓度范围为:氢氧化钠10~25g/l,碳酸钠20~35g/l,磷酸钠10~40g/l,硅酸钠5~25g/l,op10乳化剂1~5ml/l,苯磺酸钠3~10g/l,余量为水,温度为60℃~75℃。

所述的镁合金耐蚀-导电一体化转化膜的膜层制备方法,除油后的镁合金经流动水清洗1~3分钟。

所述的镁合金耐蚀-导电一体化转化膜的膜层制备方法,利用该方法制得的转化膜的膜层厚度在1μm以下。

所述的镁合金耐蚀-导电一体化转化膜的膜层制备方法,利用该方法制得的转化膜不仅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而且电接触性能优异,获得的膜层电接触电阻可在1毫欧姆到1000毫欧姆之间进行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az91d镁合金表面制备的耐蚀-导电一体化转化膜72h的盐雾照片。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zm6镁合金表面制备的耐蚀-导电一体化转化膜96h的盐雾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本发明提供的成膜溶液为引发剂、成膜剂、促进剂和水的混合溶液,成膜溶液的ph为1~5,成膜溶液的成膜机理如下:由引发剂引发镁合金基体的溶解,并造成镁合金/溶液界面ph值的改变,在成膜剂的作用下,镁合金基体中电位较高的相优先成膜,并进一步抑制相与相之间的电偶作用,在促进剂的作用下镁合金基体表面快速生成一层致密的膜层。本发明提供的耐蚀-导电一体化转化膜制备方法,包括除油、化学转化、水洗三个步骤。利用本发明制备的化学转化膜膜层厚度均在1μm以下,不影响镁合金基体本身的散热性,膜层除了具备良好的耐蚀性能外,电接触电阻可在几毫欧姆到几百毫欧姆之间进行调节。

下面就本发明具体实施方法举例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样品:2000#砂纸打磨处理后的浇铸az91d镁合金;

尺寸:50mm×50mm×10mm,中上部打孔方便悬挂。

本实施例中,耐蚀-导电一体化转化膜制备方法,按以下工艺流程处理:

(1)除油

将表面机械打磨好的az91d镁合金样品,悬挂在丙酮溶液中在室温下超声清洗3分钟,除油的样品用流动去离子水清洗1分钟。

(2)成膜

将除油后的az91d镁合金样品悬挂在60℃的成膜溶液中5分钟,所用的成膜溶液组成为:柠檬酸钠30g/l,柠檬酸5ml/l,钼酸钠3g/l,偏钒酸氨2.5g/l,硝酸钾50g/l,余量为水。

(3)水洗

将经过成膜处理的镁合金悬挂于去离子水中浸泡1分钟,取出后在室温下悬挂自然晾干,转化膜的膜层厚度为约为300nm。

性能测试:成膜处理后的镁合金样品在室温下放置24小时后,按照astmb-117进行盐雾实验,连续喷雾72小时后样品的宏观形貌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az91d镁合金样品经72小时的盐雾实验后,样品表面宏观上观察仅有几处小的腐蚀点,化学转化膜表现出优异的防腐蚀性能。利用电接触仪测量表面膜层接触电阻为10mω~50mω之间,导电性能良好。

实施例2

样品:2000#砂纸打磨处理后的浇铸zm6镁合金;

尺寸:50mm×25mm×5mm,右上角打孔方便悬挂。

本实施例中,耐蚀-导电一体化转化膜制备方法,按以下工艺流程处理:

(1)除油

将表面机械打磨好的zm6镁合金样品,悬挂在酒精溶液中在室温下超声清洗5分钟,除油后的样品用流动去离子水清洗2分钟。

(2)成膜

将除油后的zm6镁合金样品悬挂在70℃的成膜溶液中10分钟,所用的成膜溶液组成为:磷酸二氢钠20g/l,乙酸钠15g/l,乙酸5ml/l,硝酸锰5g/l,硫酸钙2g/l,硝酸钠70g/l,氟化钠2g/l,余量为水。

(3)水洗

将经过成膜处理的镁合金悬挂于去离子水中浸泡10分钟,取出后在室温下悬挂自然晾干,转化膜的膜层厚度为250nm。

本实施例中,成膜处理后的镁合金样品在室温下放置24小时后,按照astmb-117进行盐雾实验,zm6镁合金样品经96小时盐雾实验后的宏观形貌如图2所示,样品表面仅见轻微腐蚀,转化膜表现出优异的耐蚀性能。利用电接触仪测量表面膜层接触电阻为20mω~60mω之间,导电性能良好。以上结果说明按照本发明所提供的耐蚀-导电一体化转化膜成膜溶液及膜层制备方法在稀土镁合金zm6上制得的化学转化膜可同时具备优良的防腐蚀性能和导电性。

实施例3

样品:2000#砂纸打磨处理后的轧制az31镁合金;

尺寸:50mm×50mm×10mm,中上部打孔方便悬挂。

本实施例中,耐蚀-导电一体化转化膜制备方法,按以下工艺流程处理:

(1)除油

将表面机械打磨好的az31b镁合金样品,悬挂在碱性溶液中室温下超声清洗1分钟,温度为60℃,除油后的样品用流动去离子水清洗1分钟。

其中,碱性溶液为碳酸钠、磷酸钠、苯磺酸钠的混合水溶液,各成分的浓度范围为:碳酸钠20g/l,磷酸钠10g/l,苯磺酸钠5g/l,余量为水。

(2)成膜

将除油后的az31镁合金样品悬挂在55℃的成膜溶液中5分钟,所用的成膜溶液组成为:邻苯二甲酸0.5ml/l,盐酸0.5ml/l,甘氨酸1ml/l,高锰酸钾8g/l,焦磷酸钠2g/l,氟化氢铵10g/l,余量为水。

(3)水洗

将经过成膜处理的镁合金悬挂于去离子水中浸泡20分钟,取出后在室温下悬挂自然晾干,转化膜的膜层厚度为350nm。

本实施例中,成膜处理后的镁合金样品在室温下放置24小时后,利用电接触仪测量表面膜层接触电阻为10mω~30mω之间,导电性能良好,按照astmb-117进行盐雾实验,az31镁合金样品经36小时盐雾实验后,样品表面宏观上观察无明显腐蚀,按照本发明制得的化学转化膜层实现耐蚀-导电一体化的功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