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用12Cr2Mo1V合金钢及其锻造热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42316阅读:871来源:国知局
压力容器用12Cr2Mo1V合金钢及其锻造热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钢材料的加工工艺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压力容器用12cr2mo1v合金钢及其锻造热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从炼油工业、煤化工容器、核电压力容器工业的发展趋势看,装备技术与装置正在逐步向大型化、高参数化方向发展,无疑对压力容器结构件的加工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受加工设备(如卷板设备等)能力的限制,压力容器用结构件逐渐倾向于采用锻焊结构,同时,压力容器的高温、高压等苛刻的操作条件对材料的选择提出了更高要求,12cr2mo1v合金钢具有比12cr2mo1合金钢更高的蠕变强度和高温持久强度,是重型锻焊式压力容器的理想材料。nb/t47008-2017标准《承压设备用碳素钢和合金钢锻件》对12cr2mo1v钢材料成分及性能有了明确规定,但是要想获得综合性能优异的12cr2mo1v钢重型锻焊式压力容器锻件,需要对材料成分配比进行优化,并合理选择锻件的冶炼、锻造和热处理工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力容器用12cr2mo1v合金钢及其锻造热处理工艺,保证在强度、硬度、低温冲击韧性、抗回火脆性及高温持久强度等综合性能方面满足标准的要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压力容器用12cr2mo1v合金钢,所述12cr2mo1v合金钢的化学成分以重量百分比计,包含以下组份c:0.14-0.15%;si:0.04-0.09%;mn:0.55-0.60%;p:≤0.005%;s:≤0.003%;cr:2.40-2.50%;mo:0.95-1.05%;v:0.25-0.30%;ti:0.010-0.030%;b:0.0008-0.0015%;nb:0.025-0.040%;ni:0.15-0.20%;al:0.015-0.030%;残余元素as≤0.007%;sn≤0.004%;sb≤0.003%;cu≤0.08%;ca≤0.015%;气体元素[h]≤0.00015%;[o]≤0.0020%;[n]≤0.0070%;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一种压力容器用12cr2mo1v合金钢的锻造热处理工艺,该合金钢的化学成分满足上述要求,制备12cr2mo1v合金钢的原料采用ebt电弧炉-lf炉精炼-vd真空精炼-模铸工艺路线进行钢锭的冶炼浇注,形成圆柱形坯料,坯料的锻造过程为5次火,锻造比为8,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倒棱,将坯料第一次加热至温度1250℃,保温7小时,确保坯料烧匀烧透,出炉,粗压钳口,倒棱,在上下平型砧中倒棱至坯料的外径尺寸为d1;再精压钳口,终锻温度≥900℃;

步骤二、镦粗,将经过步骤一处理的坯料再次加热至温度1250℃,保温6小时,出炉,在镦粗漏盘中镦粗,上加球面镦粗板整体镦粗,将坯料镦至外径尺寸为d2,高度尺寸为h1,终锻温度≥900℃;

步骤三、第一次拔长,将经过步骤二处理的坯料第三次加热至温度1250℃,保温6小时,出炉,采用whf锻造法,使用宽度为1000mm的宽砧进行强压拔长,压下量300-200mm,至坯料的横截面边长尺寸为l1,倒角、倒圆至坯料的外径尺寸为d3,剁冒口端①及水口端②,坯料的下料长度尺寸为l2,终锻温度≥900℃;

步骤四、冲中心孔,将经过步骤三处理的坯料第四次加热至温度1250℃,保温4小时,出炉,将坯料镦粗至高度尺寸为h2,外径尺寸为d4,用直径d5=450mm的空心冲头冲中心孔,去芯料,马架扩孔至中心孔的尺寸为d6,此时坯料的外径尺寸为d7,终锻温度≥900℃;

步骤五、第二次拔长,将经过步骤四处理的坯料用直径为500mm的芯棒在上平、下v型砧中拔长,先拔两端,再拔中间,并确保壁厚均匀,然后上马架扩孔、整形,得到满足设计尺寸要求的锻件,终锻温度≥860℃;

将经过上述步骤锻造过的锻件再进行热处理,得到符合设计要求的压力容器用12cr2mo1v合金钢。

优选的,所述锻件的热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退火:将待热处理锻件放入热处理炉内,400℃保温4h,热处理炉以≤60℃/h的升温速度加热至710±10℃保温8h,再以≤120℃/h的升温速度加热至930±10℃保温8h,以≤70℃/h的降温速度随炉冷却到400℃出炉空冷;

淬火:将退火后的锻件在≤400℃时装炉,以≤100℃/h的升温速度加热至930±10℃保温8h,出炉水冷;

回火:将淬火后的锻件在≤400℃时第三次装炉,以≤100℃/h的升温速度加热至710±10℃保温8h,出炉空冷,得到符合设计要求的压力容器用12cr2mo1v合金钢。

优选的,所述淬火步骤中锻件为获得良好的组织及综合力学性能,要求锻件淬火入水前的水温≤25℃;在淬火操作时,采用提淬法,即将加热刚出炉的锻件完全入水保持2min后,迅速提出水面打破锻件表面气膜,重复2次,再将锻件入水,实现锻件的快速冷却。

本发明所述12cr2mo1v合金钢的化学成分在nb/t47008-2017标准《承压设备用碳素钢和合金钢锻件》要求范围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其中c元素含量是保证合金钢强度满足标准要求的主要因素,c元素含量低,强度满足不了要求;c元素含量高,会降低12cr2mo1v合金钢的低温韧性和焊接性,考虑到该钢种属于低合金钢,因此c元素含量控制在标准要求范围的上限。si元素是铁素体形成的主要元素,是强化因子也是促进脆化因子,si元素自己不会引起脆化,而是对p元素的脆化起促进作用:当p元素含量高时,si元素常会把p元素挤到晶界处(锻后热处理冷却速度慢时、回火次数多而造成回火参数pt值大于某值时也会使脆化因子晶界析出);而o元素也会和si元素结合成sio2类氧化物夹杂其中,并且富集至晶界处,导致晶界处脆化;适量的si元素含量能降低奥氏体转变温度,从而抑制先共析铁素体的析出,有利于形成细小的贝氏体组织,从而提高合金钢的强度和韧性;mn元素、ni元素由于既能提高钢的淬透性又能提高钢的低温韧性,因此mn元素、ni元素控制在标准要求范围的中上限。mo元素既能提高钢的淬透性,又可以减轻钢的回火脆性,所以mo元素含量应控制在标准要求范围的上限;v元素可以提高钢的淬透性和高温力学性能并能细化晶粒,且具有沉淀强化作用,但过多的v元素容易产生锻造裂纹,所以v元素控制在标准要求范围的中限。ti元素与v元素的作用类似,热处理后析出tic稳定碳化物。nb元素属于合金钢中的微合金元素,需要严格控制其含量,nb元素含量过高会使钢锭心部偏析粗大,出现nb元素的碳化物,从而导致合金钢的韧性下降,所以控制nb元素的含量不易过高。本发明所述压力容器用12cr2mo1v合金钢对cu、as、sn、sb等有害元素的限制极为严格,对上述有害元素提出了极为严格的控制要求。本发明所述压力容器用12cr2mo1v合金钢具有良好的纯净度,并有良好的塑性、韧性,对s、p、h、o、n等有害元素和气体元素都要求较严格。

本发明所述的压力容器用12cr2mo1v合金钢采用常规的冶炼浇注工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优化压力容器用12cr2mo1v合金钢成分配比和合理选择冶炼、锻造及热处理工艺,使得12cr2mo1v合金钢锻件具有较高的常温和高温强度、硬度,良好的低温冲击韧性、抗回火脆性及较高的蠕变强度和高温持久强度,经多次生产验证测定其强度、硬度满足nb/t47008-2017标准《承压设备用碳素钢和合金钢锻件》的要求;

(2)利用本发明所述工艺制造的压力容器用12cr2mo1v合金钢-30℃低温冲击韧性(kv2)>300j,回火脆性敏感性评定vtr54+3.0δvtr54<-80℃,各项性能指标均具有较大的富余量。

(3)本发明所述的压力容器用12cr2mo1v合金钢锻件的锻造、热处理工艺容易实施,获得的合金钢钢锭满足设计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锻造工艺步骤一倒棱的坯料结构示意图;

图2是锻造工艺步骤二镦粗的坯料结构示意图;

图3、图4是锻造工艺步骤三第一次拔长的坯料结构示意图;

图5、图6是锻造工艺步骤四冲中心孔的坯料结构示意图;

图7是锻造工艺步骤五第二次拔长的锻件结构示意图;

图8、图9是制备完成的锻件的贝氏体显微组织图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一种压力容器用12cr2mo1v合金钢,所述12cr2mo1v合金钢的化学成分以重量百分比计,包含以下组份c:0.14-0.15%;si:0.04-0.09%;mn:0.55-0.60%;p:≤0.005%;s:≤0.003%;cr:2.40-2.50%;mo:0.95-1.05%;v:0.25-0.30%;ti:0.010-0.030%;b:0.0008-0.0015%;nb:0.025-0.040%;ni:0.15-0.20%;al:0.015-0.030%;残余元素as≤0.007%;sn≤0.004%;sb≤0.003%;cu≤0.08%;ca≤0.015%;气体元素[h]≤0.00015%;[o]≤0.0020%;[n]≤0.0070%;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一种压力容器用12cr2mo1v合金钢的锻造热处理工艺,该合金钢的化学成分满足上述要求,制备12cr2mo1v合金钢的原料采用ebt电弧炉-lf炉精炼-vd真空精炼-模铸工艺路线进行钢锭的冶炼浇注,形成圆柱形坯料,坯料的锻造过程为5次火,锻造比为8,以尺寸为外径d=1335mm、内径d=865mm、长l=1950mm筒体锻件为例进行说明。根据锻件重量采用20t规格的坯料,坯料的初始加热温度定在1250℃,每一工序的终锻温度要求大于900℃,在最后一火的成形阶段,为了控制成品锻件的晶粒度并得到均匀细化的组织,允许终锻温度大于860℃。锻造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倒棱,如图1所示,将坯料第一次加热至温度1250℃,保温7小时,确保坯料烧匀烧透,出炉,粗压钳口,倒棱,在上下平型砧中倒棱至坯料的外径尺寸为d1=1000mm;再精压钳口,终锻温度≥900℃;

步骤二、镦粗,如图2所示,将经过步骤一处理的坯料再次加热至温度1250℃,保温6小时,出炉,在镦粗漏盘中镦粗,上加球面镦粗板整体镦粗,将坯料镦至外径尺寸为d2=2000mm,高度尺寸为h1=600mm,终锻温度≥900℃;

步骤三、第一次拔长,如图3所示,将经过步骤二处理的坯料第三次加热至温度1250℃,保温6小时,出炉,采用whf锻造法,如图4所示,使用宽度为1000mm的宽砧进行强压拔长,压下量300-200mm,至坯料的横截面边长尺寸为l1=1050mm,倒角、倒圆至坯料的外径尺寸为d3=1100mm,剁冒口端①及水口端②,坯料的下料长度尺寸为l2=1950mm,终锻温度≥900℃;

步骤四、冲中心孔,如图5、图6所示,将经过步骤三处理的坯料第四次加热至温度1250℃,保温4小时,出炉,将坯料镦粗至高度尺寸为h2≈1000mm,外径尺寸为d4=1700mm,用直径d5=450mm的空心冲头冲中心孔,去芯料,马架扩孔至中心孔的尺寸为d6=550mm,此时坯料的外径尺寸为d7=1200mm,终锻温度≥900℃;

步骤五、第二次拔长,将经过步骤四处理的坯料用直径为500mm的芯棒在上平、下v型砧中拔长,先拔两端,再拔中间,并确保壁厚均匀,然后上马架扩孔、整形,得到满足设计尺寸要求的锻件,如图7所示,终锻温度≥860℃;

所述锻件的热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退火:将待热处理锻件放入热处理炉内,400℃保温4h,热处理炉以≤60℃/h的升温速度加热至710±10℃保温8h,再以≤120℃/h的升温速度加热至930±10℃保温8h,以≤70℃/h的降温速度随炉冷却到400℃出炉空冷;

淬火:将退火后的锻件在≤400℃时装炉,以≤100℃/h的升温速度加热至930±10℃保温8h,出炉水冷;锻件为获得良好的组织及综合力学性能,要求锻件淬火入水前的水温≤25℃;在淬火操作时,采用提淬法,即将加热刚出炉的锻件完全入水保持2min后,迅速提出水面打破锻件表面气膜,重复2次,再将锻件入水,实现锻件的快速冷却。

回火:将淬火后的锻件在≤400℃时第三次装炉,以≤100℃/h的升温速度加热至710±10℃保温8h,出炉空冷,得到符合设计要求的压力容器用12cr2mo1v合金钢。

对按照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制备的锻件取两组试样分别进行性能检测,包括室温屈服强度(rel)和抗拉强度(rm),450℃高温屈服强度(rel),-30℃低温冲击韧性(kv2),奥氏体晶粒度,a、b、c、d、ds类非金属夹杂物,回火脆性敏感性评定,高温持久试验,检测结果如下:

第一组试样:室温屈服强度(rel)为549mpa和抗拉强度(rm)为660mpa,450℃高温屈服强度(rel)为480mpa,硬度为198hb,-30℃低温冲击韧性(kv2)为307j,奥氏体晶粒度为9.0级,a、b、c、d、ds类非金属夹杂物均小于0.5级,回火脆性敏感性评定vtr54+3.0δvtr54=-87℃,显微组织为贝氏体回火组织(如图8所示)。

第二组试样:室温屈服强度(rel)为542mpa和抗拉强度(rm)为654mpa,450℃高温屈服强度(rel)为478mpa,硬度为197hb,-30℃低温冲击韧性(kv2)为310j,奥氏体晶粒度为9.0级,a、b、c、d、ds类非金属夹杂物均小于0.5级,回火脆性敏感性评定vtr54+3.0δvtr54=-90℃,显微组织为贝氏体回火组织(如图9所示)。

高温持久试验:试样在温度为540℃、应力为210mpa下保持1000h未断裂。

本发明通过优化压力容器用12cr2mo1v合金钢成分配比和合理选择冶炼、锻造及热处理工艺,使得12cr2mo1v合金钢锻件具有较高的常温和高温强度、硬度,良好的低温冲击韧性、抗回火脆性及较高的蠕变强度和高温持久强度,经多次生产验证测定其强度、硬度满足nb/t47008-2017标准《承压设备用碳素钢和合金钢锻件》的要求;利用本发明所述工艺制造的压力容器用12cr2mo1v合金钢-30℃低温冲击韧性(kv2)>300j,回火脆性敏感性评定vtr54+3.0δvtr54<-80℃,各项性能指标均具有较大的富余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