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控制阀门的后处理清理震动脱壳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69455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阀门加工生产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控制阀门的后处理清理震动脱壳工艺。



背景技术:

阀门是用来开闭管路、控制流向、调节和控制输送介质的参数(温度、压力和流量)的管路附件,根据其功能可分为关断阀、止回阀、调节阀等。阀门是流体输送系统中的控制部件,具有截止、调节、导流、防止逆流、稳压、分流或溢流泄压等功能,用于流体控制系统的阀门,从最简单的截止阀到极为复杂的自控系统中所用的各种阀门,其品种和规格相当繁多。

阀门可用于控制空气、水、蒸汽、各种腐蚀性介质、泥浆、油品、液态金属和放射性介质等各种类型流体的流动,阀门根据材质还分为铸铁阀门、铸钢阀门、不锈钢阀门(201、304、316等)、铬钼钢阀门、铬钼钒钢阀门、双相钢阀门、塑料阀门和非标订制阀门等。

在阀门的生产中需要对制壳熔炼浇铸后阀门半成品进行后处理,但是现有的阀门阀门半成品后处理工艺,其工艺复杂、不可控,成本高、效率低等,已无法满足现有阀门生产的高标准制备需求,而这是当前所亟待解决的。

因此,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控制阀门的后处理清理震动脱壳工艺。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控制阀门的后处理清理震动脱壳工艺,其工艺设计合理、可控性优,成本低、效率高等,解决满现有阀门生产后处理所存在的问题。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控制阀门的后处理清理震动脱壳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振动机脱壳,铸件上型壳需清除干净,铸件的盲孔,深孔或深槽处允许留有少量残壳,震壳时不得损伤铸件。步骤(2)碱煮清洗,使用在氢氧化钠热水溶液中静置碱煮清洗或滚筒碱煮清洗铸件的残留型壳。步骤(3)切割浇口,铸件内浇口余量精切铸件预留3-5mm,打磨件≤2mm。步骤(4)磨内浇口,打磨后内浇口残留高度,平面<0.2mm弧面<0.1mm。步骤(5)抛丸清理,按设备规定装载量装铸件,不允许超载,钢丸直径0.2mm左右,抛丸时间视铸件大小、形状而定,抛丸后的铸件不允许留有型壳和氧化皮。步骤(6)喷砂处理,铸件表面粗糙度要求低的采用喷砂清理。步骤(7)钝化酸洗,钝化液配比hno3(98%:)hf(31%:)h2o(蒸馏水)=6:5:5,钝化液温度为55-65℃,钝化时间为2-5分钟,冲洗次数为3-5次。步骤(8)热处理,细化晶粒、消除魏氏组织和铸造应力。步骤(9)校正,首先检查设备、工具等,做好准备工作,再清除铸件内外表面铁豆、毛刺,根据铸件复杂和校正量可采用热校正或冷校正,并需有专门的校正工装,最后对校正后铸件进行自检,将合格品及废品分类存放,校正量大的铸件应消除应力的退火处理。步骤(10)小砂带机修磨,修磨后铸件表面光,首先检查设备运转是否正常,砂带是否更换,防护是否完好,操作者站在砂带机前,手持铸件进行修磨,磨好的铸件放在箱中。步骤(11)后处理清理碱爆处理,对铸件深孔、小孔、及复杂内腔的残砂进行清理。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步骤(1)中首先检查设备气管、油管接头是否接好、安全可靠,打开压缩空气总阀门,检查设备运转是否正常,查看空气压力应不小于0.45-0.65mpa,并将铸件组垂直放振壳机锤头下,打开进气气阀,使锤头紧压铸件组;夹具顶针与浇口棒中心对正,铸件组与顶针成170°-180°角,再打开震动子,震除铸件上的型壳,震动时间根据铸件的特点要求而定,以铸件上型壳清除干净为宜,关闭震动子,松开夹紧装置,取下铸件组。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步骤(2)中氢氧化钠(naoh)水溶液浓度为20%-30%,密度为1.2-1.3g/cm³,碱煮温度为100-110℃,清洗或中和,热水80℃以上清洗或采用盐酸中和,首先用手工或碱煮滚筒清理铸件表面、深孔、盲孔、死角处的大量残留砂皮,静置法:碱煮液浓度符合上述规定要求后,将铸件装入碱煮筐并放入碱煮槽内,开启加热装置,将碱煮液温度升至规定温度,并持续一段时间并闭电源,取出铸件置于清洗槽内清洗,再将清洗好的铸件取出凉干抛丸清理;滚筒碱煮法:将铸件装入滚筒内,最大装载量为滚筒容积的1/2,扣紧进出口盖,向碱煮槽内通入蒸气,加热碱煮液达到上述要求,启动传动装置开始工作并持续一段时间,停止蒸气加热,松开紧固装置,取出铸件清洗,凉干抛丸清理。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步骤(3)中安装并紧固砂轮锯片,然后开机空转转1-2分钟,使设备处于正常状态,注意切割片旋转应平稳,将整个铸件组固定在砂轮切割机适当位置上,开动切割机对准内浇道,按工艺要求的浇口余量,将铸件切下,把切断下来的铸件和报废铸件,按合金种类分别放入不同箱中,并按规定交库,把切割后的浇口棒,按合金牌号分送到标识规定的位置;所述步骤(4)中首先调整托板与砂带最佳的位置,并将托板紧固牢,确认无问题时,再启动砂带机,使达到正常运转后,方可开始工作,打开吸尘器,用专用工具夹持或手持铸件,靠在托板上打磨残余浇口和修磨铸件焊补处,将磨好的铸件放入产品箱中;所述步骤(5)中将铸件装到抛丸清理机滚筒内或挂钩上,锁紧门盖,按设备规定开启抛丸清理机,对铸件进行抛丸清理,按铸件要求,抛丸达到一定时间后,按设备规定程序进行停机操作,取出清理好的铸件,工作完毕后,认真检查叶片、抛头、护板等部件的磨损情况,如磨损严重须及时更换;所述步骤(6)中将铸件放在工作筐中,开动喷砂设备,对铸件表面喷砂,戴手套将喷完砂的铸件取出,送检入库,工作完毕,关闭电源,清理设备及场地。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步骤(7)中首先按比例配制钝化、搅匀、调整好湿度,再将需钝化处理的铸件放入钝化液中浸渍2-5分钟,再将铸件从钝化液中取出,立刻放入热水池中冲洗3-5次,随后用凉水冲洗3-5次,后将铸件放入在沸水池中冲洗3-5次,最后用压缩空气将铸件吹干。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步骤(8)中首先将仪表调至所需温度,再将热处理铸件装入处理箱中,高度须低于箱体,盖上木炭或干燥的木屑,再盖上盖板密封,然后开启电源,送入热处理炉中,关严炉门,送电升温至规定温度,并在恒温下保温规定时间,断电停止保温,按工艺要求使铸件冷却,取样测硬度,合格后送下工序,其中,铸件热处理后硬度不合格时,允许重新进行热处理,但不得超过三次。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步骤(9)中清除铸件内外表面铁豆、毛刺,首先根据铸件复杂和校正量可采用热校正或冷校正,并需有专门的校正工装,再对校正后铸件进行自检,将合格品及废品分类存放,校正量大的铸件应消除应力的退火处理。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步骤(11)中首先点火生炉灶,当木柴火很旺时,加入煤块和焦炭,当焦炭点燃后,放入碱爆坩埚,并加入片碱,当碱液温度达到500℃以上时,关闭鼓风机,让其自然燃烧,当碱液温度达到700℃以上时,放入经过预热的铸件筐,铸件在碱液700℃以上保温20min左右,取出,沥去碱液后,迅速放入水池中爆炸,将预热的铸件筐巡环放入碱液中,将碱爆过的铸件放入盐酸池中,进行中和处理,再用水清洗,及时清理碱液内的残砂,以保证碱液质量。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步骤(2)中氢氧化钠水溶液浓度为25%-28%,密度为1.22-1.28g/cm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应用于控制阀门的后处理清理震动脱壳工艺的有益效果在于:其工艺设计合理、可控性优,成本低、效率高等,解决满现有阀门生产后处理所存在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

实施例

本发明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控制阀门的后处理清理震动脱壳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振动机脱壳,铸件上型壳需清除干净,铸件的盲孔,深孔或深槽处允许留有少量残壳,震壳时不得损伤铸件。步骤(2)碱煮清洗,使用在氢氧化钠热水溶液中静置碱煮清洗或滚筒碱煮清洗铸件的残留型壳。步骤(3)切割浇口,铸件内浇口余量精切铸件预留3-5mm,打磨件≤2mm。步骤(4)磨内浇口,打磨后内浇口残留高度,平面<0.2mm弧面<0.1mm。步骤(5)抛丸清理,按设备规定装载量装铸件,不允许超载,钢丸直径0.2mm左右,抛丸时间视铸件大小、形状而定,抛丸后的铸件不允许留有型壳和氧化皮。步骤(6)喷砂处理,铸件表面粗糙度要求低的采用喷砂清理。步骤(7)钝化酸洗,钝化液配比hno3(98%:)hf(31%:)h2o(蒸馏水)=6:5:5,钝化液温度为55-65℃,钝化时间为2-5分钟,冲洗次数为3-5次。步骤(8)热处理,细化晶粒、消除魏氏组织和铸造应力。步骤(9)校正,首先检查设备、工具等,做好准备工作,再清除铸件内外表面铁豆、毛刺,根据铸件复杂和校正量可采用热校正或冷校正,并需有专门的校正工装,最后对校正后铸件进行自检,将合格品及废品分类存放,校正量大的铸件应消除应力的退火处理。步骤(10)小砂带机修磨,修磨后铸件表面光,首先检查设备运转是否正常,砂带是否更换,防护是否完好,操作者站在砂带机前,手持铸件进行修磨,磨好的铸件放在箱中。步骤(11)后处理清理碱爆处理,对铸件深孔、小孔、及复杂内腔的残砂进行清理。。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首先检查设备气管、油管接头是否接好、安全可靠,打开压缩空气总阀门,检查设备运转是否正常,查看空气压力应不小于0.45-0.65mpa,并将铸件组垂直放振壳机锤头下,打开进气气阀,使锤头紧压铸件组;夹具顶针与浇口棒中心对正,铸件组与顶针成170°-180°角,再打开震动子,震除铸件上的型壳,震动时间根据铸件的特点要求而定,以铸件上型壳清除干净为宜,关闭震动子,松开夹紧装置,取下铸件组;所述步骤(2)中氢氧化钠(naoh)水溶液浓度为20%-30%,密度为1.2-1.3g/cm³,碱煮温度为100-110℃,清洗或中和,热水80℃以上清洗或采用盐酸中和,首先用手工或碱煮滚筒清理铸件表面、深孔、盲孔、死角处的大量残留砂皮,静置法:碱煮液浓度符合上述规定要求后,将铸件装入碱煮筐并放入碱煮槽内,开启加热装置,将碱煮液温度升至规定温度,并持续一段时间并闭电源,取出铸件置于清洗槽内清洗,再将清洗好的铸件取出凉干抛丸清理;滚筒碱煮法:将铸件装入滚筒内,最大装载量为滚筒容积的1/2,扣紧进出口盖,向碱煮槽内通入蒸气,加热碱煮液达到上述要求,启动传动装置开始工作并持续一段时间,停止蒸气加热,松开紧固装置,取出铸件清洗,凉干抛丸清理;所述步骤(3)中安装并紧固砂轮锯片,然后开机空转转1-2分钟,使设备处于正常状态,注意切割片旋转应平稳,将整个铸件组固定在砂轮切割机适当位置上,开动切割机对准内浇道,按工艺要求的浇口余量,将铸件切下,把切断下来的铸件和报废铸件,按合金种类分别放入不同箱中,并按规定交库,把切割后的浇口棒,按合金牌号分送到标识规定的位置;所述步骤(4)中首先调整托板与砂带最佳的位置,并将托板紧固牢,确认无问题时,再启动砂带机,使达到正常运转后,方可开始工作,打开吸尘器,用专用工具夹持或手持铸件,靠在托板上打磨残余浇口和修磨铸件焊补处,将磨好的铸件放入产品箱中;所述步骤(5)中将铸件装到抛丸清理机滚筒内或挂钩上,锁紧门盖,按设备规定开启抛丸清理机,对铸件进行抛丸清理,按铸件要求,抛丸达到一定时间后,按设备规定程序进行停机操作,取出清理好的铸件,工作完毕后,认真检查叶片、抛头、护板等部件的磨损情况,如磨损严重须及时更换;所述步骤(6)中将铸件放在工作筐中,开动喷砂设备,对铸件表面喷砂,戴手套将喷完砂的铸件取出,送检入库,工作完毕,关闭电源,清理设备及场地;所述步骤(7)中首先按比例配制钝化、搅匀、调整好湿度,再将需钝化处理的铸件放入钝化液中浸渍2-5分钟,再将铸件从钝化液中取出,立刻放入热水池中冲洗3-5次,随后用凉水冲洗3-5次,后将铸件放入在沸水池中冲洗3-5次,最后用压缩空气将铸件吹干;所述步骤(8)中首先将仪表调至所需温度,再将热处理铸件装入处理箱中,高度须低于箱体,盖上木炭或干燥的木屑,再盖上盖板密封,然后开启电源,送入热处理炉中,关严炉门,送电升温至规定温度,并在恒温下保温规定时间,断电停止保温,按工艺要求使铸件冷却,取样测硬度,合格后送下工序,其中,铸件热处理后硬度不合格时,允许重新进行热处理,但不得超过三次;所述步骤(9)中清除铸件内外表面铁豆、毛刺,首先根据铸件复杂和校正量可采用热校正或冷校正,并需有专门的校正工装,再对校正后铸件进行自检,将合格品及废品分类存放,校正量大的铸件应消除应力的退火处理;所述步骤(11)中首先点火生炉灶,当木柴火很旺时,加入煤块和焦炭,当焦炭点燃后,放入碱爆坩埚,并加入片碱,当碱液温度达到500℃以上时,关闭鼓风机,让其自然燃烧,当碱液温度达到700℃以上时,放入经过预热的铸件筐,铸件在碱液700℃以上保温20min左右,取出,沥去碱液后,迅速放入水池中爆炸,将预热的铸件筐巡环放入碱液中,将碱爆过的铸件放入盐酸池中,进行中和处理,再用水清洗,及时清理碱液内的残砂,以保证碱液质量。

本发明的应用于控制阀门的后处理清理震动脱壳工艺,所述步骤(2)中氢氧化钠水溶液浓度为25%-28%,密度为1.22-1.28g/cm³。

本发明的应用于控制阀门的后处理清理震动脱壳工艺的热处理,为防止铸件高温退火时表面氧化,应用铁箱、密封退火,为防止铸件表面脱碳,装箱时,应在铸件中加入木炭密封,处理工艺见下表,

其中,隨炉冷却(炉冷)是指隨炉冷却至600℃后空冷。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