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F精炼炉生产低碳低硫钢防增碳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70329发布日期:2018-06-23 01:22阅读:68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冶金领域的一种炼钢工艺,涉及150吨LF精炼炉生产低碳低硫钢防止增碳方法。



背景技术:

低硫低碳([S]≤0.0015%、[C]≤0.055%)钢,主要是抗酸管线钢、低温容器和超高强船板高附加值钢材。对碳、硫的特殊要求,及钢水纯净度要求,需要转炉低碳低硫出钢,LF炉仍然要进一步深脱硫,LF炉的深脱硫,会使LF炉电极长时间加热,导致钢水电极增碳严重,超低硫和低碳控制形成了矛盾,致使该系列高附加值品种钢不能稳定生产,改判率偏高,冶炼成本居高不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出一种LF精炼炉生产低碳低硫钢防增碳方法,通过优化钢包顶渣埋弧效果、提高电极热效率和降低钢水对电极的冲刷方面的研究控制,使低硫低碳([S]≤0.0015%、[C]≤0.055%)钢,在整个LF精炼炉冶炼过程增碳含量稳定控制在0.015%以内,冶炼终点成分控制稳定精确,钢水纯净度满足高品质钢水的要求,降低了改判率,提高经济效益。

本发明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是由冶炼过程对供电模式、脱氧造渣、氩气底吹进行优化来实现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LF精炼炉生产低碳低硫钢防增碳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㈠LF炉待处理工位:钢水到LF炉处理工位后,观察钢水化渣情况,在停靠位,钢包底吹流量控制初始为45-55NL/min,2分钟后如果氩气上不来可调大为95-105NL/min,再过2分钟后如仍无效果,则需尽快开到工作位破渣后测温,停靠位禁止打开旁通破渣,禁止钢水裸露;

㈡LF炉处理前期:钢水到工作位将炉盖盖好后,钢包底吹流量控制为150-200NL/min;化渣阶段,初渣结壳严重,埋弧效果差,采用弧长最短的供电模式;下电极处理2-3min后,停止供电,底吹流量不变,观察炉内底吹实际效果,并测温,根据化渣情况判断是否现在加入石灰;钢包顶渣加入0.20-0.25Kg/t钢铝丝进行渣脱氧,同时钢水中喂入1.0-1.5m/t钢铝线进行钢水脱氧,确保前期渣中(TFe)重量百分比≤1.50%,钢水[Als]重量百分比≥0.015%;即渣、钢具有较强的还原性,防止对高温电极的氧化侵蚀;

㈢LF炉处理中期:此阶段防止钢水冲刷电极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动力学条件进行搅拌脱硫合金化,下电极处理过程,钢包底吹流量控制为250-400NL/min,当钢包顶渣形成白后,钢水温度大于1600℃,停止供电,钢包底吹流量控制为500-600NL/min,进行大搅拌深脱硫;造渣脱硫合金化阶段,渣也具有还原性,埋弧效果较好,采用长弧的供电模式,提高热效率,进行快速升温脱硫合金化;此阶段需保持渣的还原性和流动性,每次取样时,观察渣面情况,分批次加入石灰和萤石,石灰加入量每批次小于2Kg/t钢,萤石加入量每批次小于0.60Kg/t钢,钢包顶渣总渣量控制在12-14Kg/t钢;根据生产节凑分3~4批次向渣面加入铝丝,每批次加入量0.12-0.15Kg/t钢铝丝进行造渣;

㈣LF炉处理末期:根据生产节奏,进行温度微调,采用长弧的供电模式,钢包底吹流量控制为150-200NL/min。

本发明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

前述的LF精炼炉生产低碳低硫钢防增碳方法,其中步骤㈠中,钢水到LF炉处理工位后,观察钢水化渣情况,在停靠位,钢包底吹流量控制初始为50NL/min,2分钟以后如果氩气上不来可调大为100NL/min,再过2分钟后如仍无效果,则需尽快开到工作位破渣后测温,停靠位禁止打开旁通破渣,禁止钢水裸露。

前述的LF精炼炉生产低碳低硫钢防增碳方法,其中步骤㈡中,所述LF炉处理前期为LF炉处理开始后3-5min。

前述的LF精炼炉生产低碳低硫钢防增碳方法,其中步骤㈡中,钢包底所吹不好时打旁通将渣子通开。

前述的LF精炼炉生产低碳低硫钢防增碳方法,其中步骤㈢中,所述LF炉处理中期为LF炉处理开始后5-25min。

前述的LF精炼炉生产低碳低硫钢防增碳方法,其中步骤㈢中,分3批次向渣面加入铝丝。

前述的LF精炼炉生产低碳低硫钢防增碳方法,其中步骤㈣中,钢包底吹流量控制为200NL/min。

前述的LF精炼炉生产低碳低硫钢防增碳方法,其中步骤㈢中,下电极处理过程,钢包底吹流量控制为400NL/min。

前述的LF精炼炉生产低碳低硫钢防增碳方法,其中步骤㈢中,分3批次加入石灰和萤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低硫低碳([S]≤0.0015%、[C]≤0.055%)钢,主要是抗酸管线钢、低温容器和超高强船板高附加值钢材。对碳、硫的特殊要求,及钢水纯净度要求,在转炉低碳低硫出钢后,需LF精炼炉进一步深脱硫,深脱硫会使LF炉电极长时间加热,导致钢水电极增碳严重,超低硫和低碳需求形成了矛盾。为了突破这个限制性环节,本发明充分考虑LF炉处理过程冶金动力学和热力学,优化LF炉处理过程造渣工艺、电极处理模式和钢包底吹流量,使LF炉冶炼低碳低硫钢过程,在保证硫含量得到稳定控制的同时,过程增碳稳定控制在0.015%以内。本发明突破深脱硫导致增碳这个限制性环节,解决了150吨LF精炼炉在生产低碳低硫钢过程增碳多的问题,保证了抗酸管线钢、低温容器和超高强船板等高附加值品种钢生产顺序,钢水质量稳定,不良品降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是一种150吨LF精炼炉生产低碳低硫钢防止过程增碳的控制工艺,该工艺采用优化钢包顶渣埋弧效果、提高电极热效率和降低钢水对电极的冲刷方面的研究控制,使低硫低碳([S]≤0.0015%、[C]≤0.055%)钢,在整个LF精炼炉冶炼过程增碳含量稳定控制在0.015%以内,冶炼终点成分控制稳定精确,钢水纯净度满足高品质钢水的要求,降低了改判率,提高经济效益。本发明是由冶炼过程对供电模式、脱氧造渣、氩气底吹进行优化来实现的。

本实施选择150吨LF精炼炉生产X65MS钢种,工艺路线:铁水预处理→BOF→LF精炼炉→RH精炼炉→CCM,其主要化学成分见表1,整个LF精炼冶炼过程控制如下:

表1 X65MS主要化学成份(%)

(1)LF精炼炉前期(3~5min),化渣阶段。钢水到LF炉处理工位后,观察钢水化渣情况,在停靠位,钢包底吹流量控制初始为50NL/min(初始流量设定为50NL/min),2分钟后如果氩气上不来可调大为100NL/min,再过2分钟后如仍无效果,则需尽快开到工作位破渣后测温,停靠位禁止打开旁通破渣,禁止钢水裸露。

(2)LF炉处理前期(3~5min)。钢水到工作位将炉盖盖好后,钢包底吹流量控制为150-200NL/min。采用短弧供电模式,电极的电流、电压6:10,下电极化渣,1-2分钟电弧稳定后,提电极,底吹开度不变,炉长观察炉内底吹实际效果,根据化渣情况加入石灰200Kg,加入30-40kg铝丝,喂入铝线200米,继续升温。

表2 LF精炼炉第1样(%)

(3)LF炉处理中期(5~25min)。下电极处理过程,钢包底吹流量控制为400NL/min;采用长弧的供电模式,电极的电流、电压6:10,观察渣面情况,分两批次加入石灰、萤石,石灰加入量每批次250Kg,萤石加入量每批次50Kg;分3批次向渣面加入铝丝,每批次加入量25Kg铝丝进行造渣。钢包顶渣颜色变白,钢水温度1625℃,停止供电,钢包底吹流量控制为500NL/min,进行大搅拌深脱硫。

表3 LF精炼炉白渣成分(%)

(4)LF炉处理末期。采用长弧的供电模式,钢包底吹流量控制为200NL/min。

表4 LF结束钢水主要成分(%)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