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浇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95904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浇注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浇筑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自动浇注系统。



背景技术:

浇铸作为常用的零件成形方法,其将熔融的原材料浇注到模具中,现有的小件浇注方式通常采用人工通过容器将熔融的原材料舀入模具中,在外界温度较低的情况下,熔融的原材料在浇注过程中易氧化和快速冷却,同时也会洒落原材料,危险性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试图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部分缺陷或者至少部分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浇注系统,包括熔炼炉,所述熔炼炉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顶部左右两侧的立板、设置在所述立板内侧顶面的定轴、左右两侧与所述定轴连接的保温壳体、设置在所述保温壳体内的坩埚、套在所述坩埚外的加热圈、填充在所述坩埚与所述保温壳体之间的保温材,所述定轴上固连有从动轮,所述定轴与所述立板转动连接,所述立板内侧底部之间转动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与所述立板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轴与所述定轴平行,所述传动轴上固连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之间连接有传动带,所述传动轴一端设有曲轮,一个所述立板内侧枢转连接有伸缩缸,所述伸缩缸的伸缩杆末端与所述曲轮边缘枢转连接,所述伸缩杆末端与所述曲轮边缘的枢转轴与所述传动轴轴线平行,所述坩埚前侧设有浇注口,所述熔炼炉前侧设有前后延伸的导轨,所述导轨上设有沿所述导轨前后移动的行走车,所述行走车后侧枢转连接有主铰接杆,所述主铰接杆中部枢转连接有副铰接杆,所述副铰接杆底部设有滚动轮,所述行走车顶部设有前后延伸且与所述滚动轮配合的副导轨,所述主铰接杆和副铰接杆顶部与同一支撑座铰接,所述支撑座上设有前后水平延伸的传动辊,所述传动辊至少两个且左右排列设置,所述支撑座上设有驱动所述传动辊转动的输送电机,所述行走车上枢转连接有升降缸,所述升降缸的伸缩杆与所述副铰接杆中下部枢转连接,所述升降缸与行走车枢转连接点位于所述滚动轮后侧。

上述设计中通过在传动轴、主动轮以及从动轮实现将单边的伸缩缸的驱动力传动到保温壳体两侧使得坩埚能够平稳翻转,直接将熔融的原材料浇注入模具中,有效防止在浇注过程中原料冷却或氧化,浇注质量好。利用行走车便于模具坩埚浇注口前后方向对接,利用传动辊接驳输送线上的模具,利用伸缩缸、主铰接杆以及副铰接杆实现对模具的升降,结构简单。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伸缩缸为电缸,便于精确控制进给量。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伸缩缸为伺服泵控制的液压缸,承载力大。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行走车前设有竖直的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顶面高于所述传动辊,所述控制面板前侧设有控制按钮,有效防护操作人员且便于操作员控制浇注过程。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缸为电缸,便于精确控制。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行走车上设有推送电缸,所述推送电缸的电缸杆末端与所述导轨一端连接,电动精确控制行走车的运动。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带为齿形带,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均为齿形轮,传动平稳,传动精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在传动轴、主动轮以及从动轮实现将单边的伸缩缸的驱动力传动到保温壳体两侧使得坩埚能够平稳翻转,直接将熔融的原材料浇注入模具中,有效防止在浇注过程中原料冷却或氧化,浇注质量好。利用行走车便于模具坩埚浇注口前后方向对接,利用传动辊接驳输送线上的模具,利用伸缩缸、主铰接杆以及副铰接杆实现对模具的升降,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熔炼炉剖面示意图。

在图中1.底座,2.曲轮,3.推送电缸,4.伸缩缸,5.输送电机,6.副铰接杆,7.传动辊,8.支撑座,9.主铰接杆,10.控制面板,11.滚动轮,12.副导轨,13.导轨,14.升降缸,15.立板,16.定轴,17.传动轴,18.从动轮,19.传动带,20.保温壳体,21.加热圈,22.保温材,23.坩埚,24.主动轮,25.浇注口,26.行走车,27.控制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其中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一种自动浇注系统,包括熔炼炉,所述熔炼炉包括底座1、设置在所述底座1顶部左右两侧的立板15、设置在所述立板15内侧顶面的定轴16、左右两侧与所述定轴16连接的保温壳体20、设置在所述保温壳体20内的坩埚23、套在所述坩埚23外的加热圈21、填充在所述坩埚23与所述保温壳体20之间的保温材22,所述定轴16上固连有从动轮18,所述定轴16与所述立板15转动连接,所述立板15内侧底部之间转动连接有传动轴17,所述传动轴17与所述立板15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轴17与所述定轴16平行,所述传动轴17上固连有主动轮24,所述主动轮24与所述从动轮18之间连接有传动带19,所述传动轴17一端设有曲轮2,一个所述立板15内侧枢转连接有伸缩缸4,所述伸缩缸4的伸缩杆末端与所述曲轮2边缘枢转连接,所述伸缩缸4的伸缩杆末端与所述曲轮2边缘的枢转轴与所述传动轴17轴线平行,所述坩埚23前侧设有浇注口25,所述熔炼炉前侧设有前后延伸的导轨13,所述导轨13上设有沿所述导轨13前后移动的行走车26,所述行走车26后侧枢转连接有主铰接杆9,所述主铰接杆9中部枢转连接有副铰接杆6,所述副铰接杆6底部设有滚动轮11,所述行走车26顶部设有前后延伸且与所述滚动轮11配合的副导轨12,所述主铰接杆9和副铰接杆6顶部与同一支撑座8铰接,所述支撑座8上设有前后水平延伸的传动辊7,所述传动辊7至少两个且左右排列设置,所述支撑座8上设有驱动所述传动辊7转动的输送电机5,所述行走车26上枢转连接有升降缸14,所述升降缸14的伸缩杆与所述副铰接杆6中下部枢转连接,所述升降缸14与行走车26枢转连接点位于所述滚动轮11后侧。

上述设计中通过在传动轴17、主动轮24以及从动轮18实现将单边的伸缩缸4的驱动力传动到保温壳体20两侧使得坩埚23能够平稳翻转,直接将熔融的原材料浇注入模具中,有效防止在浇注过程中原料冷却或氧化,浇注质量好。利用行走车26便于模具坩埚23浇注口25前后方向对接,利用传动辊7接驳输送线上的模具,利用伸缩缸4、主铰接杆9以及副铰接杆6实现对模具的升降,结构简单。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伸缩缸4为电缸,便于精确控制进给量。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伸缩缸4为伺服泵控制的液压缸,承载力大。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行走车26前设有竖直的控制面板10,所述控制面板10顶面高于所述传动辊7,所述控制面板10前侧设有控制按钮27,有效防护操作人员且便于操作员控制浇注过程。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缸14为电缸,便于精确控制。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行走车26上设有推送电缸3,所述推送电缸3的电缸杆末端与所述导轨13一端连接,电动精确控制行走车26的运动。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带19为齿形带,所述主动轮24和从动轮18均为齿形轮,传动平稳,传动精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