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磨球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51701阅读:707来源:国知局
一体化磨球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轴承钢珠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化磨球机。



背景技术:

轴承钢珠一般采用冷墩-研磨工艺进行生产加工,冷墩后的坯料表面比较粗糙,需要进行多次打磨和抛光。现有技术中的磨球机主要包括相对设置的砂盘和槽盘,槽盘上设有多圈同心的滚道,其工作过程为:首先砂盘与槽盘相互靠近,接近一个钢珠直径的距离时,钢珠通过输送机构送入槽盘上的各滚道内,同时砂盘开始旋转,钢珠在砂盘摩擦力的作用下边沿着滚道滚动,边进行打磨,钢珠行走一圈后进入槽盘上的出料口排出,在此过程中还需要根据钢珠的直径不断减小砂盘与槽盘之间的间距,现有技术中主要是通过多个小型液压缸来驱动槽盘沿轴向做往复运动来调整两盘面之间的间距,然而这种驱动方式的缺陷在于:首先,液压缸往往只能设置的槽盘的周围,安装空间受限,因此无法选用较大规格的液压缸,难以提供足够的轴向压力,影响钢珠打磨效果;其次,现有技术中的磨球机为砂盘转动、槽盘伸缩式,这种驱动方式结构不够紧凑,空间利用率交底,设备的装配维修过程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提高磨球机研磨压力的一体化磨球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一体化磨球机,包括机座上沿水平方向同轴设置的砂盘和槽盘,所述槽盘上与砂盘相对的一侧 设有多条同心设置的圆环状滑槽,所述砂盘通过转轴转动设置在机座上,且砂盘沿自身轴线方向往复运动设置;所述机座上还设有用于驱动砂盘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以及用于驱动砂盘沿轴向往复运动的第二驱动机构;

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液压缸和滑座,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为中空的管状结构,所述转轴穿过活塞杆的中心孔设置,且转轴与活塞杆内壁之间为间隙配合,所述滑座沿砂盘的轴线方向滑动设置在机座上,所述滑座位于液压缸与砂盘之间,所述活塞杆的一端与滑座固定连接,所述砂盘的转轴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滑座上。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带轮,所述液压缸的缸体上与所述滑座相背的一端设有一延伸套筒,所述延伸套筒通过法兰与液压缸缸体的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带轮套装在所述延伸套筒上,并通过轴承与该延伸套筒构成转动配合;所述带轮上与液压缸相背的一侧端面上连有第一端盖,第一端盖的中心连有一花键套,所述花键套与所述转轴上设置的一截花键轴构成周向同步转动、轴向滑动配合。

所述滑座具有中空的筒状内腔,所述转轴同筒状内腔中穿过,且筒状内腔的内环面两端各设有一推力轴承,转轴通过该推力轴承与滑座构成转动配合,所述转轴的外环面与滑座内环面之间形成一环形润滑油腔,所述滑座上顶部设有润滑油进油口,滑座底壁设有润滑油卸油口。

所述活塞杆与滑座相连的一端设有法兰盘,所述法兰盘与滑座端面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且法兰盘与滑座端面之间的螺栓上套装有球面垫圈。

所述滑座上靠近砂盘的一端设有一滑环,所述滑环与滑座相对固接,所述滑环的内环面与转轴构成间隙配合,所述滑环上与砂盘相对的一侧端面设有凸环,所述砂盘的端面上设有与凸环相配合的环形槽,所述凸环与环形槽构成间 隙配合。

所述活塞杆远离沙盘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延伸套筒内,且活塞杆外环面与延伸套筒的内环面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带轮上靠近液压缸的一侧端面上设有第二端盖,第二端盖的中心孔孔壁与延伸套筒的外环面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

所述带轮的轮毂上开设有润滑油孔,所述润滑油孔从带轮的轮辋外侧连通至带轮内环面与延伸套筒外环面之间的环形腔体中;所述第一端盖与延伸套筒的端面之间间隔设置,使带轮和延伸套筒之间的缝隙与延伸套筒和转轴之间的缝隙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将沙盘的转轴作为液压缸活塞杆的一部分,使转轴周围形成一个整体的环形液压缸,有效提高了磨球机的轴向压力;其次,本实用新型的磨球机的回转运动和轴向加压运动均由砂盘来实现,传动结构更加紧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是图1的I局部放大视图;

图3是图1的II局部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一体化磨球机,包括机座30上沿水平方向同轴设置的砂盘10和槽盘20,所述槽盘20上与砂盘10相对的一侧设有多条同心设置的圆环状滑槽,所述砂盘10通过转轴11转动设置在机座30上,且砂盘10沿自身轴线方向往复运动设置;所述机座30上还设有用于驱动砂盘10转动的第一驱动 机构,以及用于驱动砂盘10沿轴向往复运动的第二驱动机构;

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液压缸12和滑座13,所述液压缸12的活塞杆14为中空的管状结构,所述转轴11穿过活塞杆14的中心孔设置,且转轴11与活塞杆14内壁之间为间隙配合,所述滑座13沿砂盘10的轴线方向滑动设置在机座30上,所述滑座13位于液压缸12与砂盘10之间,所述活塞杆14的一端与滑座13固定连接,所述砂盘10的转轴11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滑座13上。本实用新型将沙盘的转轴11作为液压缸12活塞杆14的一部分,使转轴11周围形成一个整体的环形液压缸12,有效提高了磨球机的轴向压力;其次,本实用新型的磨球机的回转运动和轴向加压运动均由砂盘10来实现,传动结构更加紧凑。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带轮15,所述液压缸12的缸体上与所述滑座13相背的一端设有一延伸套筒16,所述延伸套筒16通过法兰与液压缸12缸体的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带轮15套装在所述延伸套筒16上,并通过轴承与该延伸套筒16构成转动配合;所述带轮15上与液压缸12相背的一侧端面上连有第一端盖17,第一端盖17的中心连有一花键套18,所述花键套18与所述转轴11上设置的一截花键轴构成周向同步转动、轴向滑动配合。所述带轮15通过皮带与电机主轴上的驱动带轮15构成传动配合,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花键轴与转轴11为一体式结构,可直接在转轴11的尾端即远离砂盘10的一端加工花键,本实用新型通过花键套18和花键轴即实现了带轮15与转轴11之间的同步转动,又能确保转轴11能够沿轴向自由滑动。

优选的,所述滑座13具有中空的筒状内腔,所述转轴11同筒状内腔中穿过,且筒状内腔的内环面两端各设有一推力轴承,转轴11通过该推力轴承与滑座13构成转动配合,所述转轴11的外环面与滑座13内环面之间形成一环形润 滑油腔,所述滑座13上顶部设有润滑油进油口131,滑座13底壁设有润滑油卸油口132。实际工作过程中,滑座13内腔也起到油底壳的作用,底座内腔底部充有液压油,用于润滑轴承。

如图2所示,所述活塞杆14与滑座13相连的一端设有法兰盘149,所述法兰盘149与滑座13端面之间通过螺栓142连接,且法兰盘149与滑座13端面之间的螺栓142上套装有球面垫圈143。球面垫圈143能够中和活塞杆14与滑块之间的平行度误差,确保设备平稳运行。

如图3所示,所述滑座13上靠近砂盘10的一端设有一滑环133,所述滑环133与滑座13相对固接,所述滑环133的内环面与转轴11构成间隙配合,所述滑环133上与砂盘10相对的一侧端面设有凸环134,所述砂盘10的端面上设有与凸环134相配合的环形槽101,所述凸环134与环形槽101构成间隙配合。滑环133与砂盘10安装板之间的缝隙构成滑油通道,确保沙盘平稳运行。

优选的,所述活塞杆14远离沙盘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延伸套筒16内,且活塞杆14外环面与延伸套筒16的内环面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141;所述带轮15上靠近液压缸12的一侧端面上设有第二端盖152,第二端盖152的中心孔孔壁与延伸套筒16的外环面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153。优选的,所述带轮15的轮毂上开设有润滑油孔151,所述润滑油孔151从带轮15的轮辋外侧连通至带轮15内环面与延伸套筒16外环面之间的环形腔体中;所述第一端盖17与延伸套筒16的端面之间间隔设置,使带轮15和延伸套筒16之间的缝隙与延伸套筒16和转轴11之间的缝隙连通。滑油从润滑油孔151进入带轮15与延伸套筒16之间的缝隙,然后经过第一端盖17与延伸套筒16端面之间的缝隙进入延伸套筒16内部,用来润滑花键和花键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