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升降型砂搅拌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38640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自动升降型砂搅拌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搅拌机构,尤其是一种可自动升降型砂搅拌机构。



背景技术:

铸造是现代机械制造工业的基础工艺之一,因此铸造业的发展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生产实力;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制造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各企业的竞争已不再是规模和数量的竞争,而是产品开发速度的竞争,随着一种全新的造型方法(即砂型切削)在铸造中的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结合现有的成熟的数控加工技术和现代先进制造理念,再辅之传统的铸造技术,采用数控切削去材料的方式,铸型的CAD模型信息驱动刀具加工砂坯获得铸型,然后浇注得到内腔、表面较为复杂的铸件,作为快速成形的一种而无模铸型的制造技术改变了传统铸造中的造型、制芯方式,省去了模具制造环节,大大节省了产品的开发时间。

砂型铸造中的型砂是否搅拌充分直接影响到所要制作的砂坯的主要性能参数(强度等)的优劣,进而影响数控切削加工过程中砂坯的稳定性,特别是在加工复杂、薄壁等铸型时容易出现塌型、强度不足等现象。然而,铸造用砂型一般都是通过使用专业定制的混砂机器所获得,此类混砂机器体积庞大,能耗大,价格昂贵,而且要求每次搅拌混合的型砂量比较多,没有良好的通用性,性价比低。在铸造用型砂的混合搅拌过程中,不能有效的将型砂均匀而高效的进行混合搅拌,导致制造的砂型性能强度等达不到理想效果,进而对用此砂型所铸造的产品的优品率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需要一种既能满足混砂要求,同时通用性及造价相对低廉的型砂搅拌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既能满足混砂要求,同时通用性及造价相对低廉的型砂搅拌机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自动升降型砂搅拌机构,包括底部称重固定座,在底部称重固定座的上方设置有主支撑臂,在主支撑臂的一侧、底部称重固定座的一端设置加强支撑连接座,在加强支撑连接座的上方通过轴承支撑座和角接触球轴承设置有丝杆,在丝杆的一侧还设置有导轨板,在丝杆上设置有竖直中间连接块,在竖直中间连接块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滑块,连接滑块沿着导轨板移动,在竖直中间连接块上设置有螺母,丝杆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导轨电机连接座、减速器与升降电机连接,导轨板的另一端也连接有导轨电机连接座,竖直中间连接块的一侧连接动力支撑连接板,主支撑臂穿过动力支撑连接板,主支撑臂与动力支撑连接板之间通过主支撑臂固定块连接,主支撑臂的上方设置有上支撑板,在上支撑板上设置有搅拌电机,搅拌电机带动大带轮转动,在大带轮的一侧设置小带轮,小带轮连接小带轮阶梯轴,在大带轮与小带轮之间设置有多楔带,在动力支撑连接板另一端设置有混砂桶,在混砂桶的上方设置有混砂杆,混砂杆的上端连接混砂杆连接座,混砂杆穿过混砂杆连接座与小带轮阶梯轴连接,在底部称重固定座与动力支撑连接板之间还设置有高强度压缩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主支撑臂的一侧还设置有防滑动安全挡板。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搅拌电机的上方设置有电机挡板,电机挡板通过数个电机挡板支撑杆设置在上支撑板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动力支撑连接板与竖直中间连接块之间凹凸镶嵌式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防滑动安全挡板为两片,在两片防滑动安全挡板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在每片防滑动安全挡板还设置有小磁铁,在两个小磁铁之间还设置有通电线圈,防滑动安全挡板与动力支撑连接板之间通过类棘轮齿啮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丝杆螺母来实现搅拌桶的升降运动,保证机构运行的高可靠性;本实用新型使用电机加减速器相配合的动力输入系统,既能满足升降运动的动力性也能满足运行的平稳性,获得较大的转动扭矩;本实用新型使用双电机设计,实现了搅拌杆转动的同时搅拌桶能够自动的并能可调速度的进行升降运动,使搅拌更加均匀;本实用新型将丝杆导轨采用镂空式设计,满足固定的基本要求外还能大大减轻机构的整体重量,使机构轻量化;本实用新型利用螺母连接块的凹凸设计,使得固定有搅拌桶的动力支撑连接板与螺母连接块互相镶嵌,保证了连接的牢固性,使丝杆螺母的升降运动传递为搅拌桶的上下运动;本实用新型采用接触摩擦力大、传动能力大、工作应力小、传动振动小、运转平稳、传动紧凑、传动比大、更耐磨、耐热、耐油、使用寿命长、伸长小、寿命长的多楔带与带轮传动,带动搅拌杆转动,进行搅拌,能够让搅拌杆获取更高速更平稳的传动性能,使本搅拌机构获取更加稳定的传动和更小的空间以及更高的传动功率;本实用新型使用类机床导轨结构,通过端面定位与紧定螺钉相结合的方式将主支撑臂的上端部与类机床导轨的连接紧固块相连接,增加了本搅拌机构的主体件连接稳定可靠度,使主支撑臂与上支撑板连接更加牢固可靠;本实用新型将动力支撑连接板与底部承重固定座之间增加一个高刚度的圆柱形螺旋压缩弹簧,保证了机构运行过程中的整体平衡,减轻搅拌桶重量对机构升降动力的影响;本实用新型利用电磁继电器原理,在主支撑臂的内部放置了类棘轮机构的防滑动安全挡板、通电线圈、复位弹簧与小磁铁,通过对通电线圈的加载电与失电,同时与复位弹簧和小磁铁配合使用来控制类棘轮机构的水平方向移动,通过动力支撑连接板与类棘轮机构的防滑安全挡板的齿间啮合,实现动力支撑连接板安全可靠的上下运动,使整个机构运行安全。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新颖,操作方便,能有效的实现搅拌机构的自动升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型砂搅拌机构的总体装配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主支撑臂固定块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滑动安全挡板结构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自动升降型砂搅拌机构,包括底部称重固定座1,在所述底部称重固定座1的上方设置有主支撑臂10,在所述主支撑臂10的一侧、所述底部称重固定座1的一端设置加强支撑连接座4,在所述加强支撑连接座4的上方通过轴承支撑座2和角接触球轴承3设置有丝杆5,在所述丝杆5的一侧还设置有导轨板6,在所述丝杆5上设置有竖直中间连接块8,在所述竖直中间连接块8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滑块7,所述连接滑块7沿着所述导轨板6移动,在所述竖直中间连接块8上设置有螺母9,所述丝杆5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26、导轨电机连接座11、减速器12与升降电机13连接,所述导轨板6的另一端也连接有所述导轨电机连接座11,所述竖直中间连接块8的一侧连接动力支撑连接板27,所述主支撑臂10穿过所述动力支撑连接板27,所述主支撑臂10与所述动力支撑连接板27之间通过主支撑臂固定块15连接,所述主支撑臂10的上方设置有上支撑板17,在所述上支撑板17上设置有搅拌电机18,所述搅拌电机18带动大带轮22转动,在所述大带轮22的一侧设置小带轮21,所述小带轮21连接小带轮阶梯轴23,在所述大带轮22与所述小带轮21之间设置有多楔带20,在所述动力支撑连接板27另一端设置有混砂桶28,在所述混砂桶28的上方设置有混砂杆25,所述混砂杆25的上端连接混砂杆连接座24,所述混砂杆25穿过所述混砂杆连接座24与所述小带轮阶梯轴23连接,在所述底部称重固定座1与所述动力支撑连接板27之间还设置有高强度压缩弹簧29,在所述主支撑臂10的一侧还设置有防滑动安全挡板14,在所述搅拌电机18的上方设置有电机挡板16,所述电机挡板16通过数个电机挡板支撑杆19设置在所述上支撑板17的上方,所述动力支撑连接板27与所述竖直中间连接块8之间凹凸镶嵌式连接,所述防滑动安全挡板14为两片,在两片所述防滑动安全挡板14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93,在每片所述防滑动安全挡板14还设置有小磁铁92,在两个所述小磁铁92之间还设置有通电线圈95,所述防滑动安全挡板14与所述动力支撑连接板27之间通过类棘轮齿啮合。

本实用新型是将型砂以及对应比例的树脂和固化剂混合导入混砂桶28,由混砂杆25的旋转进行混砂搅拌,搅拌电机18带动大带轮22旋转,进而使得多楔带20动作带动小带轮21的转动,多楔带20传动功率大,空间相同时比普通V带的传动功率的高30%;传动系统结构紧凑,在相同的传动功率情况下,传递装置所占空间比普通V带小25%;带体薄,富有柔软性,适应带轮直径小的传动(小于传统的三角带带轮),也可传动多个轮子;适应高速传动,带速可达40m/s;振动小,发热少,运转平稳。耐热、耐油、耐磨,使用伸长小,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的砂搅拌机构最主要的特点在于通过升降电机13和减速器12的动力输入,使得丝杆5能获得很大的转动扭矩,进而带动螺母9上下运动,动力支撑连接板27通过与螺母9上的竖直中间连接块8凹凸镶嵌式连接,将固定在其上的混砂桶28带动,能够使得混砂桶28以一定的速度上下反复动作,让混砂杆25在混砂桶28中来回往复的搅拌,可以实现型砂既均匀又高效的搅拌;

在动力支撑连接板27上下往复运动中,由于考虑到本实用新型砂搅拌机构的动态平衡,在动力支撑连接板27与底部承重固定座1之间连接一根高刚度压缩弹簧29,使得在动力支撑连接板27上升与下降的过程始终受到由下而上的推力,此设计可以最大程度的维持型砂搅拌机构动作过程中的平衡。

为增加本实用新型砂搅拌机构的安全可靠性,本实用新型采用类似于电磁继电器原理的安全防滑动装置,当升降电机13动作,使得竖直中间连接块8带着动力支撑连接板27做上升动作,此时将通电线圈95通电,使得通电线圈95两端产生磁场,排斥安装在防滑动安全挡板14上的小磁铁92,进而使得安装在主支撑臂10上的两防滑动安全挡板14张开,并与动力支撑连接板上27的类棘轮齿啮合,保证上升过程的安全,当升降电机13动作,使得竖直中间连接块8带着动力支撑连接板27做下降动作,此时将通电线圈95断电,此时复位弹簧93动作,将两防滑动安全挡板91闭合,使得其与动力支撑连接板上27的类棘轮齿分开,使得动力支撑连接座能够顺利下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