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表面高频自动淬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98202阅读:114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表面高频自动淬火装置。



背景技术:

轴类零件,如换向阀的阀芯,对配合区的表面硬度要求高,而对芯部要求韧性好,现有技术采用高频淬火炉进行淬火,从而提高轴类零件表面硬度,而不影响芯部的材料性质,表面高频淬火的具体方法为:操作人员手动将轴类零件伸入高频淬火炉加热电极内进行高频淬火,由于人工操作,淬火时间不一致,使得淬火后轴类零件性能差异大,且劳动强度大,存在烫伤等安全隐患。鉴于上述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表面高频自动淬火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表面高频自动淬火装置,来解决手动淬火时间不一致,导致淬火后性能一致性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表面高频自动淬火装置,包括机架、托架、高频淬火炉、电机、分割器、转盘、不少于2件的套筒、弹片、气缸、电磁铁、控制器,所述的托架位于机架左侧上端,所述的托架与机架螺纹相连,所述的高频淬火炉位于托架上端,所述的高频淬火炉与托架螺纹相连,所述的电机位于机架上端,所述的电机与机架螺纹相连,所述的分割器位于机架上端且位于电机一侧,所述的分割器与机架螺纹相连且与电机螺纹相连,所述的转盘位于分割器上端,所述的转盘与分割器螺纹相连,所述的套筒嵌入转盘内,所述的套筒与转盘紧配相连,所述的弹片位于套筒内侧,所述的弹片与套筒焊接相连,所述的气缸位于机架上端,所述的气缸与机架螺纹相连,所述的电磁铁位于气缸上端,所述的电磁铁与气缸螺纹相连,所述的控制器位于机架上端,所述的控制器与机架螺纹相连。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如下:

进一步的,所述的弹片数量为4件,均布于套筒。

进一步的,所述的托架还设有导向套,所述的导向套与托架螺纹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的导向套轴线与电磁铁轴线重合。

进一步的,所述的托架还设有加强板,所述的加强板与托架螺纹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表面高频自动淬火装置,工作时,将轴类零件放置于套筒内,弹片变形将轴类零件夹紧,控制器控制电机带动分割器工作,从而带动转盘间歇式转动,当零件转动到与气缸同轴位置时,气缸推动电磁铁上移,同时电磁铁得电,将零件吸取,气缸继续上移推动零件穿过导向套进入高频淬火炉的加热电极进行表面淬火。当淬火完成后,气缸推动电磁铁下移,当零件进入套筒,电磁铁失电,零件继续由弹片固定,重复上述动作即可完成轴类零件的批量处理。该装置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淬火时间间隔均匀,从而使得淬火后零件性能保持一致,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消除烫伤等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机架 1 托架 2

高频淬火炉 3 电机 4

分割器 5 转盘 6

套筒 7 弹片 8

气缸 9 电磁铁 10

控制器 11 导向套 201

加强板 202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表面高频自动淬火装置,包括机架1、托架2、高频淬火炉3、电机4、分割器5、转盘6、不少于2件的套筒7、弹片8、气缸9、电磁铁10、控制器11,所述的托架2位于机架1左侧上端,所述的托架2与机架1螺纹相连,所述的高频淬火炉3位于托架2上端,所述的高频淬火炉3与托架2螺纹相连,所述的电机4位于机架上1端,所述的电机4与机架1螺纹相连,所述的分割器5位于机架1上端且位于电机4一侧,所述的分割器5与机架1螺纹相连且与电机4螺纹相连,所述的转盘6位于分割器5上端,所述的转盘6与分割器5螺纹相连,所述的套筒7嵌入转盘6内,所述的套筒7与转盘6紧配相连,所述的弹片8位于套筒7内侧,所述的弹片8与套筒7焊接相连,所述的气缸9位于机架1上端,所述的气缸9与机架1螺纹相连,所述的电磁铁10位于气缸9上端,所述的电磁铁10与气缸9螺纹相连,所述的控制器11位于机架1上端,所述的控制器11与机架1螺纹相连,所述的弹片8数量为4件,均布于套筒7,所述的托架2还设有导向套201,所述的导向套201与托架2螺纹相连,所述的导向套201轴线与电磁铁10轴线重合,所述的托架2还设有加强板202,所述的加强板202与托架2螺纹相连,该表面高频自动淬火装置,工作时,将轴类零件放置于套筒7内,弹片8变形将轴类零件夹紧,控制器11控制电机4带动分割器5工作,从而带动转盘6间歇式转动,当零件转动到与气缸9同轴位置时,气缸9推动电磁铁10上移,同时电磁铁10得电,将零件吸取,气缸9继续上移推动零件穿过导向套201进入高频淬火炉3的加热电极进行表面淬火。当淬火完成后,气缸9推动电磁铁10下移,当零件进入套筒7,电磁铁10失电,零件继续由弹片8固定,重复上述动作即可完成轴类零件的批量处理。该装置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淬火时间间隔均匀,从而使得淬火后零件性能保持一致,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消除烫伤等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