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轮片芯环直震送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29772阅读:452来源:国知局
砂轮片芯环直震送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属于砂轮片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确切的说是涉及一种砂轮片芯环直震送料装置。



背景技术:

砂轮片是磨削加工中普遍使用的一种磨具,其主要由磨料、结合剂经压坯、干燥和焙烧而制成。砂轮片质地较脆,为了确保砂轮片在角磨机上的安装使用,需要在砂轮片的中心安装孔处固定一个金属制成的金属芯环。现有技术中,砂轮片金属芯环大都是由工作人员手工一个一个的投放,操作非常烦琐,工作效率低,工人的劳动强度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砂轮片芯环直震送料装置,其配合抓取机械手可以完成砂轮片芯环的自送投放,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砂轮片芯环直震送料装置,包括震动输送台,在该震动输送台上设有供芯环呈单列纵向前进的输送通道,在输送通道的前端设有用于连接送料盘的入口,在该入口的上方设有用于感应芯环的第一传感器;在输送通道的末端设有配合投料机械手定位抓取芯环的定位口,在该定位口处的底部设有用于感应芯环到位的第二传感器;在震动输送台上靠近输送通道末端的定位口处还设有竖向往复移动、以控制单个芯环移动至定位口的压板,在靠近该压板的输送通道上方设有用于感应芯环的第三传感器。

在所述输送通道的末端固定有用于将芯环定位挡止在定位口的挡块。

所述输送通道包括震动输送台上纵向延伸的台面板,在台面板的左右两侧相对固定有同向延伸的左右挡板,在台面板的上方通过连接支架悬设有避免芯环跳动的上压板。

在所述震动输送台的一侧固定有控制气缸,该控制气缸的活塞杆竖直朝上设置,所述的压板通过连接块固定安装在控制气缸的活塞杆末端。

在所述压板上固定有朝下延伸用于插入相应芯环内孔的挡杆。

本实用新型砂轮片芯环直震送料装置利用安装在输送通道前中后不同位置的三个感应芯环位置的传感器,并配合前后连接的输料盘和机械手可以竖向芯环的自动定位输送与自动定位投放,有效的提高了砂轮片的生产效率,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作成本低廉的特点,解决了现有技术采用人工操作存在的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砂轮片芯环直震送料装置的立体结构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砂轮片芯环直震送料装置的立体结构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砂轮片芯环直震送料装置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其包括震动输送台1,在该震动输送台1顶部固定有纵向延伸的台面板2,在该台面板2的左右两侧相对的固定有同向延伸的左右挡板3,该台面板2与左右挡板3围成供芯环呈单列纵向前进的输送通道,为避免芯环在输送过程中跳动过大,本实施例中,在台面板2的上方通过连接支架悬设有沿输送通道延伸的上压板5。在输送通道的前端设有用于连接送料盘的入口6,在该入口6的上方设有用于感应芯环的第一传感器7;在输送通道的末端设有配合投料机械手定位抓取芯环的定位口8,并在输送通道的末端固定有用于将芯环定位挡止在该定位口8的挡块15,同时,在该定位口8的底部设有用于感应芯环到位的第二传感器9;在震动输送台1上靠近输送通道末端的定位口8处还设有竖向往复移动、以控制单个芯环移动至定位口的压板10,在靠近该压板10的输送通道上方设有用于感应芯环的第三传感器12。本实施例中,其是在震动输送台1的一侧固定有控制气缸14,该控制气缸14的活塞杆竖直朝上设置,压板10通过连接块13固定安装在控制气缸14的活塞杆末端,在压板10上还固定有朝下延伸用于插入相应芯环内孔的挡杆11。

本实用新型的砂轮片芯环直震送料装置在工作时,设于输送通道入口6上方的第一传感器7为感应到芯环时,该第一传感器7通过发生信号控制与输送通道入口6连接的送料盘启动,将芯环送入输送通道中;芯环在震动输送台的作用下在输送通道中呈单列向前移动,当第三传感器12感应到芯环时,表面在输送通道中的芯环已经布满第一传感器7与第三传感器12之间,此时送料盘停止向震动输送台供料;当芯环移动到输送通道末端被挡块15挡止时,第二传感器9感应到芯环,表面芯环已经移动到连接投料机械手的定位口8处,该第二传感器9发生信号,控制气缸14带动压板10下行,通过压板10上固定的档杆11插入到下方输送通道上的芯环的内孔中,阻挡后续的芯环向定位口移动,然后由投料机械手将位于定位口8处的芯环自动抓取投料,位于定位口的芯环被取走后,第二传感器9由于感应到芯环从而向控制气缸14发出送料信号,控制气缸14带动压板10上下,使下一个芯环移动到定位口8处,输送通道中的芯环逐个移动到定位口从而被投料机械手抓取,当第一传感器7未感应到芯环时,立即向送料盘发出继续送料信号。

本实用新型的砂轮片芯环直震送料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其配合送料盘和投料机械手可以实现砂轮片芯环的自动定位输送和自动定位投放,有效的提高了砂轮片的生产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采用人工操作存在的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