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装夹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18401阅读:1321来源:国知局
旋转装夹治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产品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够使得产品360°圆周旋转的产品装夹治具。



背景技术:

金属产品的机械加工过程通常需要多道工序,如前制程的机加工,及后制程的抛光、拉丝、喷沙和去毛刺等。有一些外壳类金属产品在加工时需要对其外形整周进行抛光、拉丝和去毛刺,例如手表外壳或手机外壳等。由于这些外壳类产品的过度角较多,又由于机械加工过于死板,不能灵活变通,从而导致在产品的某些部位出现了加工死角,尤其是一些小的边边角角部位加工不到,产品加工一致性差,加工质量差,无法达到产品的外观质量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旋转装夹治具,此旋转装夹治具能够进行360°圆周旋转,保证产品在加工时无加工死角,提高了产品的良品率,使得产品能够满足外观质量要求,同时结构简单,成本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旋转装夹治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安装有球头,所述球头上转动安装有旋转座,所述旋转座能够绕所述球头360°转动;所述旋转座上可拆卸安装有用于装夹产品的装夹工装。

其中,所述旋转座上设有定位销,所述装夹工装上设有与所述定位销相适配的定位销孔,所述装夹工装通过所述定位销与所述定位销孔的配合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旋转座上。

其中,所述装夹工装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工装和第二工装,所述第一工装和/或所述第二工装上设有与所述产品相适配的定位结构,所述产品被夹持在所述第一工装与所述第二工装之间,所述产品待加工的外周面裸露在所述装夹工装的周侧。

其中,所述第一工装和所述第二工装上均设有所述定位销孔。

其中,所述第一工装和所述第二工装上对应所述产品上的产品定位孔的位置均设有工装定位孔,所述产品通过同时穿过所述产品定位孔和所述工装定位孔的固定销装夹在所述装夹工装上。

其中,所述定位结构为设置在所述第一工装和所述第二工装上相对凸起的定位凸台。

其中,所述旋转座包括扣合在一起的旋转下座和旋转上座,所述旋转上座靠近所述旋转下座的一侧设有半球形凹槽,所述旋转下座上对应所述半球形凹槽的位置设有孔径与所述半球形凹槽的槽口直径一致的通孔,所述球头容纳在所述半球形凹槽和所述通孔内;所述定位销设置在所述旋转上座上。

其中,所述底座上设有支架,所述支架的端部固定有连接杆,所述球头固定在所述连接杆的端部。

其中,所述支架为悬臂结构,包括相连接的支柱与悬臂,所述支柱与所述悬臂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其中,所述支架为万向定型管。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本实用新型旋转装夹治具包括底座,底座上安装有球头,球头上转动安装有旋转座,旋转座能够绕球头360°转动;旋转座上可拆卸安装有用于装夹产品的装夹工装。在进行产品加工时,将产品装夹到装夹工装上,然后将装夹工装安装到旋转座上,工人只需要用手轻轻按压装夹工装即可实现产品的360°圆周转动,从而可以实现产品的顶侧面、侧面或底侧面等的加工作业,消除了产品上的加工死角,保证了产品的各部位,包括一些小的边边角角都能得到加工,保证了产品的加工一致性,提高了产品的加工质量,产品的良品率高,能够满足产品的外观质量要求。同时极大的减轻了人手握力,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

由于第一工装和第二工装上均设有定位销孔,使得第一工装和第二工装都能够与旋转座进行定位,当加工完上侧面后,可直接将装夹工装从旋转座上取下,然后翻一个面,将位于另一侧的工装与旋转座进行定位,这样就可以很方便的将产品原来位于下方的底侧面翻转到上方,进行底侧面的加工,从而通过一次装夹就实现了产品的两面加工,避免了多次装夹造成产品划伤的风险,同时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产品两面的公差精度;并且减少了产品装夹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旋转装夹治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实现产品360°无死角加工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旋转装夹治具实现了产品360°圆周无死角加工,提高了产品的一致性和良品率,且生产效率高,同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旋转装夹治具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旋转装夹治具的旋转座与装夹工装分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组合图;

图4是图3的A向视图;

图中:10、底座,20、支架,22、连接杆,24、球头,30、旋转座,32、旋转下座,320、避让槽,34、旋转上座,340、定位销,40、装夹工装,42、第一工装,420、第一定位凸台,44、第二工装,440、第二定位凸台,46、固定销,48、定位销孔,50、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本说明书中涉及到的方位均以附图所示方位为准,仅代表相对的位置关系,不代表绝对的位置关系。

如图1和图3共同所示,一种旋转装夹治具,包括底座10,底座10上安装有球头24,球头24上转动安装有旋转座30,旋转座30能够绕球头24呈360°圆周转动,旋转座30上可拆卸的安装有用于装夹产品50的装夹工装40。

如图1、图2和图4共同所示,本实施方式中旋转座30上设有定位销340,装夹工装40上对应定位销340的位置设有与定位销340相适配的定位销孔48,装夹工装40通过定位销340与定位销孔48的配合可拆卸的安装在旋转座30上。定位销340与定位销孔48的配合可使得装夹工装40能够快速准确的安装到旋转座30上,可减少产品50的装夹时间,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如图1、图2和图4共同所示,本实施方式优选定位销340设有两个,两个定位销340分别设置在旋转座30相对的两个角部位置,此种两定位销340对角的设置方式有利于增强装夹工装40与旋转座30之间的结合强度。本实施方式进一步的优选两定位销340的直径不等,即一个较粗,另一个较细,相应的两定位销孔48的孔径也不等,分别与相应的定位销340的直径相适配,此种设计在安装装夹工装40时可以起到防呆的作用,能够有效的防止装夹工装40装反。此两个定位销340还可以设计成不同形状,如一个为圆形销,另一个为椭圆形销,同样可以起到防呆的作用。

如图1、图2和图3共同所示,旋转座30包括扣合在一起的旋转下座32和旋转上座34,旋转上座34靠近旋转下座32的一侧设有半球形凹槽,旋转下座32上对应半球形凹槽的位置设有通孔,通孔的孔径与半球形凹槽的槽口直径一致,均与球头24的直径相适配,当旋转下座32与旋转上座34扣合在一起时,半球形凹槽和通孔形成了球头24的容置腔,球头24容纳在容置腔内,容置腔位于旋转下座32的中心位置,旋转座30能够绕球头24实现360°圆周转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旋转下座32远离旋转上座34的一侧设有避让槽320,通孔设置在避让槽320的槽底部,在旋转座30转动时不会产生干涉。两定位销340均设置在旋转上座34上。

如图1、图2和图3共同所示,底座10上固定有支架20,支架20的端部固定有连接杆22,球头24固定在连接杆22的端部,连接杆22位于旋转座30的外侧。本实施方式优选支架20为悬臂结构,包括连接为一体的支柱与悬臂,支柱固定在底座10上,连接杆22固定在悬臂的端部。本实施方式优选支柱与悬臂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本实施方式中支架20为硬结构,即支柱与悬臂之间的夹角度数不会改变,能够起到更好的支撑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支架20并不限于硬结构,可根据需要设计成软结构,如选用万向定型管为支架,在起到支撑作用的同时还能够很方便的调节装夹工装40的高度和倾斜角度等,对于支架20的具体结构本实施例并不作限定,只要能够起到支撑作用即可。

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装夹工装4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工装42和第二工装44,第一工装42和/或第二工装44上设有与产品50相适配的定位结构,产品50被夹持在第一工装42与第二工装44之间,产品50的待加工面裸露在装夹工装的周侧。本实施方式优选第一工装42和第二工装44上都设有定位结构,定位结构为设置在第一工装42上与产品50的内腔相适配的第一定位凸台420,及设置在第二工装44上同样与产品50的内腔相适配的第二定位凸台440,第一定位凸台420与第二定位凸台440相对设置,且均向对方的方向凸起,即第一定位凸台420与第二定位凸台440相对凸起,在装夹产品50时能够起到定位产品50的作用,防止产品50被夹偏,有利于提高产品装夹的速度及产品加工的一致性。装夹工装的结构是根据待装夹的产品来设计的,其与产品之间的定位结构并不限于图示的定位凸台,设计人员可以根据产品的结构来设计第一工装和第二工装上的定位结构,如定位柱或孔等,本实施例对此并不做限制。

如图1、图2、图3和图4共同所示,第一工装42和第二工装44上对应产品50上的产品定位孔(图中未示出)的位置均设有工装定位孔,产品50通过同时穿过产品定位孔和工装定位孔的固定销46装夹在装夹工装40上,此种采用固定销46来进行产品50装夹的方式结构简单,操作快捷方便。

如图2和图4共同所示,本实施方式优选在第一工装42和第二工装44上均设有定位销孔48,即第一工装42可以与旋转座30相结合,第二工装44也可以与旋转座30相结合,能够实现一次装夹就可以完成产品两面的加工,提高装夹效率的同时能够有效的防止产品因多次装夹而被划伤,有利于提高产品的良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球头实现了产品的360°圆周旋转加工的作业,可用于金属件的拉丝、抛光、去毛刺等加工工序,仅需一次装夹,避免了因多次装夹而导致的装夹时间过长,也避免因多次装夹造成产品划伤的风险,能够最大的保证公差精度,且能够保证产品各部位加工的一致性,提高了产品良率及生产效率,使得加工后的产品能够满足外观设计的要求。

本说明书中涉及到的各矫正卡爪的第一工装和第二工装的命名只是为了区分各卡爪,并不代表二者之间的位置关系和装配顺序等。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