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薄圆锥轴承模压淬回火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16854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加工技术领域,确切的说是用于超薄圆锥轴承模压淬回火夹具。



背景技术:

超薄类圆锥滚子轴承的热处理变形问题,一直是该类轴承存在的主要问题,该类轴承内外径尺寸大,宽度窄,壁厚薄,热处理淬回火后变形大,平面翘曲大,如英制LL639249/LL639210圆锥滚子轴承外圈外径241.3,宽度17.46,壁厚最薄处只有3mm,内圈外径217.9,宽度23,壁厚最薄处3.8,最开始按常规方法热处理时,椭圆常常达到七八十丝,平面翘曲达到四五十丝,在磨加工中很难消除这些变形,往往采取比常规产品大得多的锻车余量,磨加工也需要多次磨削,不仅增加了消耗,还增加了加工工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发明目的: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有效改善超薄圆锥轴承淬火或回火过程的变形的超薄圆锥轴承模压淬回火夹具,具有结构紧凑、简单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超薄圆锥轴承模压淬回火夹具,包括有第一夹板以及第二夹板,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平行间隔排布形成供工件叠装的装夹间隔腔,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设有用于驱动两者相互靠近夹持工件以对工件施加压应力的预压应力施加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件(超薄圆锥轴承)叠装在装夹间隔腔内,即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进行夹持定位,之后预压应力施加组件驱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夹紧工件,对工件施加压应力,可以减少淬回火时的变形,可以大大减少热处理时的变形,解决了超薄类轴承热处理变形大的问题,为后续磨加工创造了条件。

优选的,所述预压应力施加组件包括中心螺轴,中心螺轴一端固定在第一夹板的中心位置,中心螺轴的另一端设有外螺纹段,在第二夹板上中心设有供中心螺轴的外螺纹段穿装的中心孔,所述中心螺轴的外螺纹段螺纹旋配有锁紧螺母,锁紧螺母位于第二夹板远离第一夹板的一侧并与第二夹板抵接配合。该结构设计下,预压应力施加组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螺纹配合的锁紧螺母实现预压应力的施加控制,便于操作。

优选的,在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上均沿周向分布有沿轴向贯通的通孔(6)。该结构设计下,通孔设置下,淬火加热时使热量能传到工件的内壁,同时冷却时使淬火液也能进入工件内壁,以使工件加热与冷却温度均匀。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1,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超薄圆锥轴承模压淬回火夹具,包括有第一夹板1以及第二夹板2,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平行间隔排布形成供工件5叠装的装夹间隔腔3,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之间设有用于驱动两者相互靠近夹持工件5以对工件5施加压应力的预压应力施加组件4。

其中,所述预压应力施加组件4包括中心螺轴41,中心螺轴41一端固定在第一夹板1的中心位置(此处需特别指出的是,中心螺轴的固定可采用与第一夹板一体成型或者焊接,或者螺纹旋接,或者其他紧固件进行紧固连接等等),中心螺轴41的另一端设有外螺纹段411,在第二夹板2上中心设有供中心螺轴41的外螺纹段411穿装的中心孔21,所述中心螺轴41的外螺纹段411螺纹旋配有锁紧螺母42,锁紧螺母42位于第二夹板2远离第一夹板1的一侧并与第二夹板2抵接配合。预压应力施加组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螺纹配合的锁紧螺母实现预压应力的施加控制,便于操作。在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上均沿周向分布有沿轴向贯通的通孔6。该结构设计下,通孔设置下,淬火加热时使热量能传到工件的内壁,同时冷却时使淬火液也能进入工件内壁,以使工件加热与冷却温度均匀。

本实用新型夹具使用方法为:工件(超薄圆锥轴承)叠装在装夹间隔腔3内,即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进行夹持定位,之后旋紧锁紧螺母,驱动第二夹板将工件压向第一夹板,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对工件施加一定的压应力,可以减少淬回火时的变形,可以大大减少热处理时的变形,解决了超薄类轴承热处理变形大的问题,为后续磨加工创造了条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