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难熔金属件的3D打印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91336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难熔金属件的3D打印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3D打印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用于难熔金属件的3D打印设备。



背景技术:

增材制造(即3D打印)技术依照材料累加的快速成型原理,以计算机软件所设计出的立体加工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液化、粉末化、丝化的可粘性固体材料(如金属、高分子材料等),逐层制造出产品,该技术具有不受零件复杂程度限制,完全数字化控制等特点,彻底颠覆了传统制造业锻造、切削加工的模式,变革了大规模生产线的工业生产方式,带来个性化、低消耗、小批量、高难度等制造新理念和新方式,具有诱发新一次工业革命的巨大意义,而动车的轮对作为动车关键部件,有着极高的工艺要求,目前动车的轮对主要还是采用锻造的方式进行制造,轮对使用中一旦产生破损既淘汰,如果将3D打印设备应用在轮对的制造和修复当中,3D打印的高精度、一体化的特点刚好能够满足动车对轮对的高要求,如公开号为CN105710371A,公开时间为2016年6月29日,名称为“一种火车轮等离子3D打印再制造设备及方法”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该设备由监控系统、等离子束流加工系统、对待修复火车轮进行机加工的机加工装置、带动机加工装置移动的三轴移动机构和供待修复火车轮放置的水平打印台组成,等离子束流加工系统由等离子体发生器、打印位置调整装置、供气装置和送粉器组成;监控系统包括水平移动控制器、温度检测单元、距离检测单元、打印距离调节控制器和旋转控制器,温度检测单元与打印距离调节控制器组成温度调控装置;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操作简便且效率高、使用效果好,无需密闭成型室,修复过程直接在大气环境下进行,修复后火车轮质量好,修复效率高,但是这种技术方案采用的是类似于三维机械手的三轴移动装置做为打印头和修复头的移动载体,设计复杂并且打印中供料需要通过管道连接,不利于大量耗材打印的场景,同时,其加工过程是针对轮对整体进行的,加工难度大,设备体积也大,并且轮对的轮饼与钢轨接触的轮面有极高的要求,同时也有磨耗要求,因此在一般的修复中不需要修补轮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层流等离子作为热源、且在3D打印过程中以难熔金属为耗材的3D打印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用于难熔金属件的3D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打印设备支架;打印头移动轴;打印头移动装置;打印头、打印台移动装置、电源和打印台,所述3D打印设备的两侧设置有用于支撑打印设备的打印设备支架,所述两根打印设备支架之间设置有打印头移动轴,所述打印头移动装置设置在打印头移动轴上,所述打印头设置在打印头移动装置上,所述3D打印设备设备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放置被打印物的打印台,所述打印台两侧设置有用于移动打印台的打印台移动装置,所述打印台移动装置与打印设备支架相连接,所述电源设置在打印设备支架的一侧且通过电源线与打印头相连接。

所述打印头移动轴与打印头移动装置滑动连接在一起。

在设备工作时,打印头移动装置可以在打印头移动轴上左右滑动。

所述打印头为可拆卸的层流等离子打印头。

所述打印头内部设置有用于发生等离子束的电级和氩气管道。

所述打印台移动装置与打印设备支架滑动连接在一起。

所述电源为适用于等离子设备供电的高性能电源。

在设备工作时,打印台移动装置可以在打印设备支架上上下滑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难熔金属件的3D打印设备,打印头由于设置了打印头移动装置和打印台移动装置,使得3D打印的时候更容易定位,同时定位更加精确,增加了打印的精度。

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难熔金属件的3D打印设备,由于增加了打印精度,使得打印效率大大提高。

三、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难熔金属件的3D打印设备,由于采用了层流等离子打印头,使得打印的范围变得更广,能够处理更多的材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打印头的内部结构图。

图中:

1、打印设备支架;2、打印头移动轴;3、打印头移动装置;4、打印头5、打印台移动装置;6、电源;7、打印台;401、钛条;402、电极;403、氩气管道;404、等离子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几个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需要说明的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一种用于难熔金属件的3D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打印设备支架1;打印头移动轴2;打印头移动装置3;打印头4、打印台移动装置5、电源6和打印台7,所述3D打印设备的两侧设置有用于支撑打印设备的打印设备支架1,所述两根打印设备支架1之间设置有打印头移动轴2,所述打印头移动装置3设置在打印头移动轴2上,所述打印头4设置在打印头移动装置3上,所述3D打印设备设备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放置被打印物的打印台7,所述打印台7两侧设置有用于移动打印台7的打印台移动装置5,所述打印台移动装置5与打印设备支架1相连接,所述电源6设置在打印设备支架1的一侧且通过电源线与打印头4相连接。

实施例2

如图1,一种用于难熔金属件的3D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打印设备支架1;打印头移动轴2;打印头移动装置3;打印头4、打印台移动装置5、电源6和打印台7,所述3D打印设备的两侧设置有用于支撑打印设备的打印设备支架1,所述两根打印设备支架1之间设置有打印头移动轴2,所述打印头移动装置3设置在打印头移动轴2上,所述打印头4设置在打印头移动装置3上,所述3D打印设备设备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放置被打印物的打印台7,所述打印台7两侧设置有用于移动打印台7的打印台移动装置5,所述打印台移动装置5与打印设备支架1相连接,所述电源6设置在打印设备支架1的一侧且通过电源线与打印头4相连接。

在设备工作时,打印头移动装置3可以在打印头移动轴2上左右滑动。

所述打印头4为可拆卸的等离子打印头。

实施例3

如图1,一种用于难熔金属件的3D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打印设备支架1;打印头移动轴2;打印头移动装置3;打印头4、打印台移动装置5、电源6和打印台7,所述3D打印设备的两侧设置有用于支撑打印设备的打印设备支架1,所述两根打印设备支架1之间设置有打印头移动轴2,所述打印头移动装置3设置在打印头移动轴2上,所述打印头4设置在打印头移动装置3上,所述3D打印设备设备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放置被打印物的打印台7,所述打印台7两侧设置有用于移动打印台7的打印台移动装置5,所述打印台移动装置5与打印设备支架1相连接,所述电源6设置在打印设备支架1的一侧且通过电源线与打印头4相连接。

所述打印头移动轴2与打印头移动装置3滑动连接在一起。

实施例4

如图1,一种用于难熔金属件的3D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打印设备支架1;打印头移动轴2;打印头移动装置3;打印头4、打印台移动装置5、电源6和打印台7,所述3D打印设备的两侧设置有用于支撑打印设备的打印设备支架1,所述两根打印设备支架1之间设置有打印头移动轴2,所述打印头移动装置3设置在打印头移动轴2上,所述打印头4设置在打印头移动装置3上,所述3D打印设备设备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放置被打印物的打印台7,所述打印台7两侧设置有用于移动打印台7的打印台移动装置5,所述打印台移动装置5与打印设备支架1相连接,所述电源6设置在打印设备支架1的一侧且通过电源线与打印头4相连接。

所述打印头移动轴2与打印头移动装置3滑动连接在一起。

在设备工作时,打印头移动装置3可以在打印头移动轴2上左右滑动。

所述打印头4为可拆卸的等离子打印头。

实施例5

如图1,一种用于难熔金属件的3D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打印设备支架1;打印头移动轴2;打印头移动装置3;打印头4、打印台移动装置5、电源6和打印台7,所述3D打印设备的两侧设置有用于支撑打印设备的打印设备支架1,所述两根打印设备支架1之间设置有打印头移动轴2,所述打印头移动装置3设置在打印头移动轴2上,所述打印头4设置在打印头移动装置3上,所述3D打印设备设备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放置被打印物的打印台7,所述打印台7两侧设置有用于移动打印台7的打印台移动装置5,所述打印台移动装置5与打印设备支架1相连接,所述电源6设置在打印设备支架1的一侧且通过电源线与打印头4相连接。

所述打印头移动轴2与打印头移动装置3滑动连接在一起。

在设备工作时,打印头移动装置3可以在打印头移动轴2上左右滑动。

所述打印头4为可拆卸的等离子打印头。

所述打印头4内部设置有用于发生等离子束的电级402和氩气管道403。

实施例6

如图1,一种用于难熔金属件的3D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打印设备支架1;打印头移动轴2;打印头移动装置3;打印头4、打印台移动装置5、电源6和打印台7,所述3D打印设备的两侧设置有用于支撑打印设备的打印设备支架1,所述两根打印设备支架1之间设置有打印头移动轴2,所述打印头移动装置3设置在打印头移动轴2上,所述打印头4设置在打印头移动装置3上,所述3D打印设备设备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放置被打印物的打印台7,所述打印台7两侧设置有用于移动打印台7的打印台移动装置5,所述打印台移动装置5与打印设备支架1相连接,所述电源6设置在打印设备支架1的一侧且通过电源线与打印头4相连接。

所述打印头移动轴2与打印头移动装置3滑动连接在一起。

在设备工作时,打印头移动装置3可以在打印头移动轴2上左右滑动。

所述打印头4为可拆卸的等离子打印头。

所述打印头4内部设置有用于发生等离子束的电级402和氩气管道403。

所述打印台移动装置5与打印设备支架1滑动连接在一起。

实施例7

如图1,一种用于难熔金属件的3D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打印设备支架1;打印头移动轴2;打印头移动装置3;打印头4、打印台移动装置5、电源6和打印台7,所述3D打印设备的两侧设置有用于支撑打印设备的打印设备支架1,所述两根打印设备支架1之间设置有打印头移动轴2,所述打印头移动装置3设置在打印头移动轴2上,所述打印头4设置在打印头移动装置3上,所述3D打印设备设备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放置被打印物的打印台7,所述打印台7两侧设置有用于移动打印台7的打印台移动装置5,所述打印台移动装置5与打印设备支架1相连接,所述电源6设置在打印设备支架1的一侧且通过电源线与打印头4相连接。

所述打印头移动轴2与打印头移动装置3滑动连接在一起。

在设备工作时,打印头移动装置3可以在打印头移动轴2上左右滑动。

所述打印头4为可拆卸的等离子打印头。

所述打印头4内部设置有用于发生等离子束的电级402和氩气管道403。

所述打印台移动装置5与打印设备支架1滑动连接在一起。

所述电源6为适用于等离子设备供电的高性能电源。

在设备工作时,打印台移动装置5可以在打印设备支架1上上下滑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