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末冶金压制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51910发布日期:2018-10-12 23:16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末冶金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粉末冶金压制模具。



背景技术:

粉末冶金技术将材料科学和金属成形技术完美地结合起来,成为量大面广的高效、节材、节能的少、无切削新型加工技术,广泛地应用于汽车、农业机械、纺织机械、家电产品、办公机械等主机产品中。

参见附图2、3,以叶片泵偏心环的粉末冶金压制模具为例,在现有技术阴模装配,阴模2与下模4大平面距离1mm时,下模凸台7已进入阴模内0.75mm,即下模凸台7最先进入阴模2模腔,装配时是以下模凸台7为导向段,下模凸台7容易被碰伤。

由于阴模重量超过30公斤,下模与阴模的配合间隙单边只有约0.02mm且型腔为异形结构,下模在阴模下方目视时对准不便,所以要将阴模准确套到下模外比较困难。且下模凸台边缘较锋利,一旦没装正阴模自重就会将凸台边缘压坏。一旦凸台边缘压坏,产品对应位置就会产生很大的毛刺不能使用,需要重新修模。而频繁地修模会产生大量的修模成本和大量的时间成本,且严重影响生产进度和产品交期,不符合汽车行业现行的“准时化”(JIT,just in time)生产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粉末冶金压制模具,有效避免装模过程造成的模具损害。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粉末冶金压制模具,包括阴模,其特征是,所述阴模的上方设有上模,所述阴模的下方设有下模,所述下模上端设有下模凸台,所述下模内设置芯棒,在所述阴模内,所述上模、下模和芯棒之间为压坯,在所述阴模的下入模口设置避空凹槽,所述避空凹槽的尺寸和位置与所述下模凸台相对应,所述阴模与下模配合时,所述避空凹槽避免下模凸台与阴模入模口首先接触。

进一步,所述避空凹槽的深度小于等于3mm。

进一步,所述避空凹槽的宽度小于等于2mm。

进一步,所述压坯为叶片泵偏心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在阴模下入模口增加避空凹槽设计,当下模进入阴模1mm时下模凸台与阴模仍有0.25mm间隙,避免了装模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模具损伤,保证了生产进度和交货及时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压制模装配示意图;

附图2为现有技术中阴模装配时装模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附图2中C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模具阴模装配时装模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附图4中D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6为阴模装配时装模结构3D示意图;

附图7为阴模避空细节图;

附图8为下模凸台细节图。

附图中的编号分别为:

1. 上模; 2. 阴模;

3. 成形压坯; 4. 下模;

5. 芯棒; 6.避空凹槽;

7. 下模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粉末冶金压制模具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参见附图1,粉末冶金模具模架为多层板结构,包括阴模2,阴模2的上方设有上模1,阴模2的下方设有下模4,下模4上端设有下模凸台7,下模4内设置芯棒5,在阴模2内,上模1、下模4和芯棒5之间为成形压坯3,在阴模2的下入模口设置避空凹槽6,避空凹槽6的尺寸和位置与下模凸台7相对应,阴模2与下模4配合时,避空凹槽6避免下模凸台7与阴模入模口首先接触。

模具装配顺序为从下到上从内到外安装。安装过程为先将芯棒5安装于芯棒接杆上,接着将下模4安装在下模板上,此时芯棒5已套入下模4内。安装完下模4后接着安装阴模2,将阴模2套在下模外并安装在阴模板上固定。安装完阴模后再将上模1对准阴模2和芯棒5并将上模1安装在上模板上。

参见附图4、5、6,在本实用新型模具阴模装配时,图6中和箭头方向即为阴模套向下模的方向。当下模4已进入阴模2距离1mm时,下模凸台7因阴模避空凹槽6的关系与模腔仍有0.25mm距离,即下模凸台7最晚进入阴模2模腔,下模4外径已起到导向段作用,下模凸台7在装配时不会被碰伤。

参见附图7、8,阴模避空凹槽6的位置和大小与下模凸台7相对应,实施例中的下模凸台7的高度为1.75mm,避空凹槽6的深度为3mm,宽度为2mm。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