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煎锅的复底片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4828303发布日期:2018-06-30 09:22阅读:68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五金制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煎锅的复底片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电磁炉由于洁净、安全、使用方便等优点,走进千家万户,已成为家庭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家电之一。电磁炉上用的煎锅是锅体底部复合导磁体(即复底片)而成,复底片承担导磁作用,即大量的热量由复底片产生。

随着人们对电磁炉的应用提出了新要求,如希望能很好的控制煎锅的加热温度,以免过热菜被烧糊等,因而对煎锅的功能提出了新要求,继而对煎锅的复底片提出了新要求。现有的复底片多由不锈铁材料制成,具有导磁性好、加热快等特点,但不锈铁仍存在会生锈的问题,生锈会影响复底片的使用寿命,因而需要对现有的复底片进行改进以使其更好的供人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用于煎锅的复底片,该复底片能有效的控制温度过高,不易生锈、使用寿命长。

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一种用于煎锅的复底片,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La:0.01~0.05份、Pr:0.01~0.05份、Fe:60~65份、Ni:30~42份、Cr:8~12份、Mn:0.3~0.6份、Si:0.5~1份、N:0.3~0.5份、Ti:0.5~1份、Al:0.2~0.4份、C:0.06~0.08份。

进一步优化为:一种用于煎锅的复底片,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La:0.02~0.04份、Pr:0.02~0.04份、Fe:61~64份、Ni:32~40份、Cr:9~11份、Mn:0.4~0.5份、Si:0.6~0.8份、N:0.35~0.45份、Ti:0.6~0.8份、Al:0.25~0.35份、C:0.06~0.07份。

进一步优化为:一种用于煎锅的复底片,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La:0.03份、Pr:0.03份、Fe:63份、Ni:36份、Cr:10份、Mn:0.45份、Si:0.7份、N:0.4份、Ti:0.7份、Al:0.3份、C:0.07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至少能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用于煎锅的复底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重量组分称取各原料;

步骤二、将所称取的各原料依次投入真空感应炉中熔炼,完全熔融为钢水后,向钢水中吹入氮气;

步骤三、将步骤二熔炼所得的钢水注入到磨具中,浇铸得到不锈钢工件;

步骤四、将步骤三成型的不锈钢工件取出后进行淬火处理;

步骤五、将步骤四处理的不锈钢工件再经两次回火处理,随空冷后取出工件,即得所需覆底片。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淬火处理为将不锈钢工件加热到1000~1050℃后喷淋乳化液,该过程持续处理0.8~1小时。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两次回火中的第一次回火是将不锈钢工件加热至620~660℃,并保温5至6小时,第二次回火是将不锈钢工件加热到600~620℃,并保温5至6小时。

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应用所述用于煎锅的复底片的煎锅。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以高含量的Fe、Ni、Cr为基底,制备出导磁性优异的复底片,由于基底材料Fe、Ni含量高,且复底片为一体浇铸式,铸件内可产生涡流的有效面积大,热效率高,可以快速达到所需温度;以Fe-Ni-Cr为基体,掺有Mn、Si后合金的导磁性得到进一步优化,能迅速达到磁饱和,电磁炉工作中,当带有此复底片的煎锅放在电磁炉上,复底片会迅速升温,但当复底片中(铸件)达到磁饱和后,复底片将不再继续产生磁感应效应,产生的热度也维持在一定温度上下,不再继续升温,从而达到控制锅体温度不过高的效果;稀土元素因其特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特别是电、磁方面的性能优异,能对材料的吸波性能进行调节,因而La、Pr元素的加入对复底片的磁感效应起到精细调节作用,使得温度控制更加及时精确;Cr的加入不仅能达到所需要的硬度,还能达到防锈的目的,增加复底片的使用寿命;N元素的加入节省了价格昂贵的金属原料,增强了防氧化的能力;本发明所得的复底片能有效的控制温度过高,不易生锈、使用寿命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发明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一种用于煎锅的复底片,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La:0.01份、Pr:0.01份、Fe:60份、Ni:30份、Cr:8份、Mn:0.3份、Si:0.5份、N:0.3份、Ti:0.5份、Al:0.2份、C:0.06份。

一种用于煎锅的复底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重量组分称取各原料;

步骤二、将所称取的各原料依次投入真空感应炉中熔炼,完全熔融为钢水后,向钢水中吹入氮气;

步骤三、将步骤二熔炼所得的钢水注入到磨具中,浇铸得到不锈钢工件;

步骤四、将步骤三成型的不锈钢工件取出后进行淬火处理,将不锈钢工件加热到1000℃后喷淋乳化液,该过程持续处理0.8小时;

步骤五、将步骤四处理的不锈钢工件再经两次回火处理,第一次回火是将不锈钢工件加热至620℃,并保温5小时,第二次回火是将不锈钢工件加热到600℃,并保温5小时,随空冷后取出工件,即得所需覆底片。

实施例2

一种用于煎锅的复底片,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La:0.05份、Pr:0.05份、Fe:65份、Ni:42份、Cr:12份、Mn:0.6份、Si:1份、N:0.5份、Ti:1份、Al:0.4份、C:0.08份。

一种用于煎锅的复底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重量组分称取各原料;

步骤二、将所称取的各原料依次投入真空感应炉中熔炼,完全熔融为钢水后,向钢水中吹入氮气;

步骤三、将步骤二熔炼所得的钢水注入到磨具中,浇铸得到不锈钢工件;

步骤四、将步骤三成型的不锈钢工件取出后进行淬火处理,将不锈钢工件加热到1050℃后喷淋乳化液,该过程持续处理1小时;

步骤五、将步骤四处理的不锈钢工件再经两次回火处理,第一次回火是将不锈钢工件加热至660℃,并保温6小时,第二次回火是将不锈钢工件加热到620℃,并保温6小时,随空冷后取出工件,即得所需覆底片。

实施例3

一种用于煎锅的复底片,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La:0.02份、Pr:0.02份、Fe:61份、Ni:32份、Cr:9份、Mn:0.4份、Si:0.6份、N:0.35份、Ti:0.6份、Al:0.25份、C:0.06份。

一种用于煎锅的复底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重量组分称取各原料;

步骤二、将所称取的各原料依次投入真空感应炉中熔炼,完全熔融为钢水后,向钢水中吹入氮气;

步骤三、将步骤二熔炼所得的钢水注入到磨具中,浇铸得到不锈钢工件;

步骤四、将步骤三成型的不锈钢工件取出后进行淬火处理,将不锈钢工件加热到1020℃后喷淋乳化液,该过程持续处理0.85小时;

步骤五、将步骤四处理的不锈钢工件再经两次回火处理,第一次回火是将不锈钢工件加热至620℃,并保温5.2小时,第二次回火是将不锈钢工件加热到605℃,并保温6小时,随空冷后取出工件,即得所需覆底片。

实施例4

一种用于煎锅的复底片,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La:0.04份、Pr:0.04份、Fe:64份、Ni:40份、Cr:11份、Mn:0.5份、Si:0.8份、N:0.45份、Ti:0.8份、Al:0.35份、C:0.07份。

一种用于煎锅的复底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重量组分称取各原料;

步骤二、将所称取的各原料依次投入真空感应炉中熔炼,完全熔融为钢水后,向钢水中吹入氮气;

步骤三、将步骤二熔炼所得的钢水注入到磨具中,浇铸得到不锈钢工件;

步骤四、将步骤三成型的不锈钢工件取出后进行淬火处理,将不锈钢工件加热到1040℃后喷淋乳化液,该过程持续处理0.95小时;

步骤五、将步骤四处理的不锈钢工件再经两次回火处理,第一次回火是将不锈钢工件加热至640℃,并保温5.8小时,第二次回火是将不锈钢工件加热到608℃,并保温5.6小时,随空冷后取出工件,即得所需覆底片。

实施例5

一种用于煎锅的复底片,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La:0.03份、Pr:0.03份、Fe:63份、Ni:36份、Cr:10份、Mn:0.45份、Si:0.7份、N:0.4份、Ti:0.7份、Al:0.3份、C:0.07份。

一种用于煎锅的复底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重量组分称取各原料;

步骤二、将所称取的各原料依次投入真空感应炉中熔炼,完全熔融为钢水后,向钢水中吹入氮气;

步骤三、将步骤二熔炼所得的钢水注入到磨具中,浇铸得到不锈钢工件;

步骤四、将步骤三成型的不锈钢工件取出后进行淬火处理,将不锈钢工件加热到1030℃后喷淋乳化液,该过程持续处理0.85小时;

步骤五、将步骤四处理的不锈钢工件再经两次回火处理,第一次回火是将不锈钢工件加热至630℃,并保温5.5小时,第二次回火是将不锈钢工件加热到610℃,并保温5.8小时,随空冷后取出工件,即得所需覆底片。

装有上述复底片的锅在使用过程中,当锅的温度达到一定后就不再继续升温,能保持在一定温度,且锅不易生锈、使用寿命长。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