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底的材料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和采用该锅底的不粘锅与流程

文档序号:15343976发布日期:2018-09-04 22:32阅读:116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锅底材料配方,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不粘锅的锅底材料配方。本发明同时还涉及采用该材料配方制备锅底的方法及采用该锅底的不粘锅。



背景技术:

厨房用炒锅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煎鱼和煎鸡蛋时容易粘锅,给家庭日常烹饪带来困扰为此不得不放比较多的油,油多了又对身体健康不利。业界对此做了不少研究:比如表面涂聚四氟乙烯层、改进铸铁材料、在金属材料表面制作凸起网格等。采用涂层短期可以不粘锅,但是一旦涂层脱落,效果就减弱,而且涂层对人体健康问题一直存有争议。铸铁材料是一种传统材料,铸铁中石墨具有润滑作用,有不粘锅效果,但是容易生锈,而且比较笨重。表面制作网格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不粘锅的作用,不过目前采用的材料是低碳钢材,硬度低,长期作用后网格会磨平,效果会逐渐消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配方科学,所制得锅底硬度较高的锅底材料配方。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上述锅底材料配方制备不粘锅锅底的方法。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另一种采用上述锅底材料配方制备不粘锅锅底的方法。

本发明的第四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且效果好的采用上述锅底的不粘锅。

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不粘锅锅底材料配方,该锅底材料由主材料和添加剂组成,主材料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镍铬粉45-50份、碳化钛粉40-55份、镍粉2-3份和钼粉2-3份;所述添加剂为硬脂酸锌,其添加量为主材料总重量的0.3-0.5%。

上述的一种不粘锅的锅底材料配方中,所述镍铬粉的粒度为30-70μm,碳化钛粉的粒度为10-20μm,镍粉的粒度为50-70nm,钼粉的粒度为50-70nm。

本发明的第二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采用锅底材料制备锅底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按配方量称取各组份,搅拌混合均匀后,装在圆形的锅底模具内,备用;(2)将该锅底模具固定在离心机设备上,离心旋转3-5分钟,主材料中的各组分依据比重大小在锅底模具径向沿锅底模具中心区向外逐渐分层;(3)将经过离心处理的锅底模具转移至压力机中压制成形,脱模后形成锅底料坯;(4)将锅底料坯进行烧结,得锅底毛坯件。

上述制备锅底的方法中,步骤(2)中所述离心机设备的转速为7000-8000rpm。

上述制备锅底的方法中,步骤(3)中,压力机压制时的压力为200~400mpa。

上述制备锅底的方法中,步骤(4)所述烧结具体为:在真空度为1.0×10-1~1.0×10-2pa的环境下,以15℃/min的升温速率,从室温升温至350℃,保温30min;接着以10℃/min的升温速率,从350℃升温到1100℃,保温30min;再以4℃/min的升温速率,从1100℃升温到1340℃,保温60min,完成烧结,停止加热并自然冷却至室温,得锅底毛坯件。

本发明的第三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采用锅底材料制备锅底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按配方量称取各组份,首先将镍铬粉和占镍铬粉总重量0.3-0.5%的硬脂酸锌搅拌混合均匀得锅底边料;然后将剩余原料及剩余硬脂酸锌搅拌混合均匀得锅底芯料,备用;(2)准备环形的锅底模具,并在锅底模具内放置一个直径小于锅底模具直径的隔料环,然后将锅底芯料填充在隔料环内,将锅底边料填充在隔料环与锅底模具之间的环形间隙内,填充完成后,取出隔料环;隔料环的大小以锅底边料和锅底芯料填充完成后的厚度相同为标准;(3)将锅底模具转移至压力机中压制成形,脱模后形成锅底料坯;(4)将锅底料坯进行烧结,得锅底毛坯件。

上述制备锅底的方法中,步骤(3)中,压力机压制时的压力为200~400mpa。

上述制备锅底的方法中,步骤(4)所述烧结具体为:在真空度为1.0×10-1~1.0×10-2pa的环境下,以15℃/min的升温速率,从室温升温至350℃,保温30min;接着以10℃/min的升温速率,从350℃升温到1100℃,保温30min;再以4℃/min的升温速率,从1100℃升温到1340℃,保温60min,完成烧结,停止加热并自然冷却至室温,得锅底毛坯件。

本发明的第四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不粘锅,该不粘锅由锅体和锅底组成,在锅体底部中心设有与锅底相适应的连接通孔,锅底焊接在该连接通孔内;所述锅底为权利要求3-9任一方法所制备的锅底。

本发明采用上述配方后,由合理比例的镍铬粉、碳化钛粉、镍粉和钼粉组成的高硬度材料,平均硬度达到hrc40以上,而不锈钢锅铲的硬度仅仅为hrc24,使得采用该材料制备的锅底具有耐磨的特征,长期使用不出现划痕,从而保证不粘锅的长期使用。

本发明采用上述方法后,制造的锅底由于采用离心或是模具将原材料分层的方式,使比重大的镍铬粉主要分布在锅底边缘,比重小的碳化钛粉主要分布在锅底中部。中部具有较多的碳化钛使锅底中部获得不粘的功能;边缘区域获得较多的镍铬粉是为了制作的锅底,在于锅体连接时具有较好的可焊接型和好的使用韧性。

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后,锅底边缘的镍铬元素的组织,与不锈钢锅体的成分相近,焊接后应力小,焊接强度高,不会出现裂缝。同时,中部具有较多的碳化钛使锅底中部获得不粘的功能。

厨房炒菜用锅具有常规使用状态下食物不粘锅的性能。即使非正常使用情况下,食物烧糊与锅粘接在一起,用钢制锅铲也十分容易将糊了的食物去除,而锅的表面不受损伤。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锅体1、锅底2。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种不粘锅锅底材料配方,该锅底材料由主材料和添加剂组成,主材料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镍铬粉45-50份、碳化钛粉40-55份、镍粉2-3份和钼粉2-3份;所述添加剂为硬脂酸锌,其添加量为主材料总重量的0.3-0.5%。优选地,所述镍铬粉的粒度为30-70μm,碳化钛粉的粒度为10-20μm,镍粉的粒度为50-70nm,钼粉的粒度为50-70nm。

锅底材料为镍铬和碳化物组成的高硬度材料,平均硬度达到hrc40以上,不锈钢锅铲的硬度仅仅为hrc24,其性能特征是耐磨,长期使用不出现划痕,从而保证不粘锅的长期使用。

本发明的一种采用上述锅底材料制备锅底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按配方量称取各组份,搅拌混合均匀后,装在圆形的锅底模具内,备用;

(2)将该锅底模具固定在离心机设备上,离心机设备的转速为7000-8000rpm,离心旋转3-5分钟,主材料中的各组分依据比重大小在锅底模具径向沿锅底模具中心区向外逐渐分层;

(3)将经过离心处理的锅底模具转移至压力机中压制成形,压力机压制时的压力为200~400mpa,脱模后形成锅底料坯;

(4)在真空度为1.0×10-1~1.0×10-2pa的环境下,以15℃/min的升温速率,从室温升温至350℃,保温30min;接着以10℃/min的升温速率,从350℃升温到1100℃,保温30min;再以4℃/min的升温速率,从1100℃升温到1340℃,保温60min,完成烧结,停止加热并自然冷却至室温,得锅底毛坯件。

采用该工艺,当设备高速旋转时,镍铬粉因比重大于碳化钛,因惯性力作用向容器的外圈移动,当设备停止后,混合物中化学成分沿径向形成梯度分布,锅底中心区的碳化物多,锅底边缘区的镍铬数量多。中心区具有多的碳化物是使其获得不粘锅的功能;边缘区获得多的镍铬粉是为了制作的锅底,在于锅体连接时具有好的可焊接型和好的使用韧性。

本发明的另一种采用上述锅底材料制备锅底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按配方量称取各组份,首先将镍铬粉和占镍铬粉总重量0.3-0.5%的硬脂酸锌搅拌混合均匀得锅底边料;然后将剩余原料及剩余硬脂酸锌搅拌混合均匀得锅底芯料,备用;

(2)准备环形的锅底模具,并在锅底模具内放置一个直径小于锅底模具直径的隔料环,然后将锅底芯料填充在隔料环内,将锅底边料填充在隔料环与锅底模具之间的环形间隙内,填充完成后,取出隔料环;隔料环的大小以锅底边料和锅底芯料填充完成后的厚度相同为标准;

(3)将锅底模具转移至压力机中压制成形,压力机压制时的压力为200~400mpa,脱模后形成锅底料坯;

(4)在真空度为1.0×10-1~1.0×10-2pa的环境下,以15℃/min的升温速率,从室温升温至350℃,保温30min;接着以10℃/min的升温速率,从350℃升温到1100℃,保温30min;再以4℃/min的升温速率,从1100℃升温到1340℃,保温60min,完成烧结,停止加热并自然冷却至室温,得锅底毛坯件。

采用隔料环的目的,同样是为了使锅底中心区获得较多的碳化物,锅底边缘区获得较多的镍铬粉。

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不粘锅,该不粘锅由锅体1和锅底2组成,在锅体1底部中心设有与锅底2相适应的连接通孔,锅底2焊接在该连接通孔内;所述锅底为上述方法所制备的锅底。

在锅底上端面分布有若干环形凸条,环形凸条底宽0.7~0.8cm,顶宽0.2~0.3cm,高度为0.2~0.3mm,相邻两圈凸条间隔0.9~1.1cm。该环形凸条,在压制时通过压力机压头成型在锅底。环形凸条是为了在使用时,减少锅底与食物的接触面积,达到不粘的目的。

以上所举实施例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仅用来方便说明本发明,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发明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