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锈钢棒材料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248156发布日期:2018-12-11 23:46阅读:106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材料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锈钢棒材料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不锈钢指在大气和酸、碱、盐等腐蚀性介质中呈现钝态、耐蚀而不生锈的含铬合金钢,w(cr)=10.5%-30%。不锈钢按组织状态可分为马氏体、铁素体、奥氏体、双相及沉淀硬化不锈钢等,但是现有的不锈钢棒材料生产方法较为复杂,耗能过大,不便于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锈钢棒材料生产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生产方法较为复杂,耗能过大,不便于操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不锈钢棒材料生产方法,具体材料制备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铬矿、焦土输入到粉碎机中粉碎,粉碎后混合原料输入立窑中烧结;

步骤二:将步骤一烧结的半成品输送到矿热炉中,并且在矿热炉内加入一定量的脱硫剂,输出铬铁水;

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铬铁水加入到aod炉中,冶炼时吹入氧气、氩气混合气体开始对铬铁水进行氧化吹炼;

步骤四:将步骤三得到的钢水通过连铸机进行浇注钢料,并且制作钢胚;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所得的钢胚化学成分进行检测;

步骤六:将步骤四料胚进行多次冷锻成型,产生锻胚,并对锻胚进行研磨。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一中通过斗式提升机将铬矿、焦土粉碎混合料加入到立窑中。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二中矿热炉内的温度为1600-1750摄氏度。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三中加入还原剂、脱硫剂、铁合金或冷却剂等。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六中体整研磨后的锻胚进行热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五中所得钢胚材料成分百分比:c:0.782%、si:0.50%、mn:1.51%、p:0.045%、s:0.195%、ni:8.02%、cr:17.24%、mo:0.5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相比传统的采用二步法和三布法生产不锈钢省去了化铁工序,有效降低了不锈钢冶炼的成本,将铬矿、焦土输入到粉碎机中粉碎后输入立窑中烧结,缩短了烧结的时间,利用矿热炉来对烧结的铬矿进行熔炼,并采用热送的方式对成品进行脱硅处理,然后再进行不锈钢精炼,不仅降低了生产和运输的成本,同时也提高了生产控制的灵活性,所得的钢胚化学成分进行检测,使产品内的各成分更加准确,提高产品质量,该发明不锈钢棒材料生产方法具有很高的实用性,整个生产发明应用前景广泛,适合广泛推广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不锈钢棒材料生产方法,具体材料制备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铬矿、焦土输入到粉碎机中粉碎,粉碎后混合原料输入立窑中烧结;

步骤二:将步骤一烧结的半成品输送到矿热炉中,并且在矿热炉内加入一定量的脱硫剂,输出铬铁水;

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铬铁水加入到aod炉中,冶炼时吹入氧气、氩气混合气体开始对铬铁水进行氧化吹炼;

步骤四:将步骤三得到的钢水通过连铸机进行浇注钢料,并且制作钢胚;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所得的钢胚化学成分进行检测;

步骤六:将步骤四料胚进行多次冷锻成型,产生锻胚,并对锻胚进行研磨。

其中,所述步骤一中通过斗式提升机将铬矿、焦土粉碎混合料加入到立窑中。

其中,所述步骤二中矿热炉内的温度为1600-1750摄氏度。

其中,所述步骤三中加入还原剂、脱硫剂、铁合金或冷却剂等。

其中,所述步骤六中体整研磨后的锻胚进行热处理。

其中,所述步骤五中所得钢胚材料成分百分比:c:0.782%、si:0.50%、mn:1.51%、p:0.045%、s:0.195%、ni:8.02%、cr:17.24%、mo:0.50%。

实施例2

一种不锈钢棒材料生产方法,具体材料制备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铬矿、精煤输入滚筒混料机中进行搅拌混合,混合完毕后,将混合原料输入立窑中开始烧结;

步骤二:将步骤一烧结的半成品输送到矿热炉中,并且在矿热炉内加入一定量的脱硫剂,输出铬铁水;

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铬铁水加入到aod炉中,冶炼时吹入氧气、氩气混合气体开始对铬铁水进行氧化吹炼;

步骤四:将步骤三得到的钢水通过连铸机进行浇注钢料,并且制作钢胚;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所得的钢胚化学成分进行检测;

步骤六:将步骤四料胚进行多次冷锻成型,产生锻胚,并对锻胚进行研磨。

其中,所述步骤一中通过斗式提升机将铬矿、精煤粉碎混合料加入到立窑中。

其中,所述步骤二中矿热炉内的温度为1600-1750摄氏度。

其中,所述步骤三中加入还原剂、脱硫剂、铁合金或冷却剂等。

其中,所述步骤六中体整研磨后的锻胚进行热处理。

其中,所述步骤五中所得钢胚材料成分百分比:c:0.782%、si:0.50%、mn:1.51%、p:0.045%、s:0.195%、ni:8.02%、cr:17.24%、mo:0.50%。

实施例3

一种不锈钢棒材料生产方法,具体材料制备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铬矿、焦土输入到粉碎机中粉碎,粉碎后混合原料输入立窑中烧结;

步骤二:将步骤一烧结的半成品输送到矿热炉中,启动两台矿热炉,将烧结后的成品输送至矿热炉中,两台矿热炉均间隔2.5h输出铬铁水;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铬铁水加入到aod炉中,冶炼时吹入氧气、氩气混合气体开始对铬铁水进行氧化吹炼;

步骤四:将步骤三得到的钢水通过连铸机进行浇注钢料,并且制作钢胚;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所得的钢胚化学成分进行检测;

步骤六:将步骤四料胚进行多次冷锻成型,产生锻胚,并对锻胚进行研磨。

其中,所述步骤一中通过斗式提升机将铬矿、焦土粉碎混合料加入到立窑中。

其中,所述步骤二中矿热炉内的温度为1600-1750摄氏度。

其中,所述步骤三中加入还原剂、脱硫剂、铁合金或冷却剂等。

其中,所述步骤六中体整研磨后的锻胚进行热处理。

其中,所述步骤五中所得钢胚材料成分百分比:c:0.782%、si:0.50%、mn:1.51%、p:0.045%、s:0.195%、ni:8.02%、cr:17.24%、mo:0.50%。

本发明工作时:相比传统的采用二步法和三布法生产不锈钢省去了化铁工序,有效降低了不锈钢冶炼的成本,将铬矿、焦土输入到粉碎机中粉碎后输入立窑中烧结,缩短了烧结的时间,利用矿热炉来对烧结的铬矿进行熔炼,并采用热送的方式对成品进行脱硅处理,然后再进行不锈钢精炼,不仅降低了生产和运输的成本,同时也提高了生产控制的灵活性,所得的钢胚化学成分进行检测,使产品内的各成分更加准确,提高产品质量,该发明不锈钢棒材料生产方法具有很高的实用性,整个生产发明应用前景广泛,适合广泛推广使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