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磨机用磨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04275发布日期:2018-10-19 20:38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磨设备,尤其是一种打磨机用磨头。



背景技术:

对于地砖、石英材料打磨等行业的技术人员而言,现有用于抛光或者研磨的设备,其磨头一般都由几个不同齿数的齿轮联动结构作为动力传递结构,但是,这种磨头要经几级齿轮传动到凸轮或偏位轮上再传动到摆动装置、传动链长,配件多、易噪音、生产成本高,而且基于磨头在实际使用中的减速比需求,齿轮传动结构的体积一般比较大,磨头的体积无法缩小,占用空间大。

为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打磨机磨头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用于大理石、玻璃、地砖等材料打磨用的、噪音低、打磨效果好、结构紧凑的磨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打磨机用磨头,特别的,包括蜗杆件和可绕该蜗杆件自转动的外壳;该外壳内设有容纳空间,该容纳空间内设有若干个可随外壳转动的蜗轮件;该蜗轮件与蜗杆件相互啮合,且各蜗轮件的两侧面分别形成有相互配合的凸凹面;该容纳空间内还设有若干个可随外壳转动并与蜗轮件对应设置的摆动座,该摆动座上设有至少两个用于驱动摆动座绕垂直于蜗杆件自转轴线的方向相对蜗杆件往复摆动的行走轮,该行走轮分别行走于对应蜗轮件两凸凹面上;该摆动座上设有跟随摆动座自转动的第一打磨夹,该第一打磨夹内设有用于打磨的磨石。

上述相互配合的凸凹面是指在同一蜗轮件两侧面,其表面均呈起伏设计,且在该蜗轮件的任一侧面呈凸起设计时,另一侧面对应位置会呈现凹陷设计,同理,在该蜗轮件的任意侧面呈凹陷设计时,另一侧面对应位置会呈现凸起设计,从而使行走于同一蜗轮件两凸凹面的行走轮可以保持相对蜗轮件的移动方向一致。

本发明的原理如下:

外壳在外部动力装置的带动下,可绕蜗杆件相对蜗杆件自转动。在外壳转动的过程中,蜗杆件保持不动,处于固定静止状态,由于设置于蜗杆件周向的各蜗轮件与蜗杆件啮合,各蜗轮件会在跟随外壳绕蜗杆件转动,实现公转动作的同时,相对蜗轮件的自转动,此时,行走于蜗轮件两侧的凸凹面上的行走轮将随着蜗轮件的自转动而往复移动,进而带动摆动座相对蜗杆件自转动,且摆动座相对蜗杆件自转动时,摆动座的自转轴线垂直于蜗杆件的自转轴线。由于第一打磨夹安装在摆动座上,在摆动座相对蜗杆件自转动时,第一打磨夹即带动其磨石跟随摆动座的转动而转动,实现打磨动作。

由于本磨头通过蜗杆件与蜗轮件的啮合连接、行走轮与凸凹面的配合实现打磨动作,传动链短且所需配件少,磨头工作过程的耗电更少,有效降低磨头的能效,节能效果突出。而且,本磨头的蜗杆件在磨头打磨过程中保持固定静止状态,可以极大降低整个磨头的传动配合的噪音。

为了提高本磨头打磨的效果和效率,除第一打磨夹外,磨头内还可以安装有若干个沿垂直于蜗杆件自转轴线方向相对蜗杆件自转动的第二打磨夹,以增加在单位时间内对材料的打磨频率。这些第二打磨夹于蜗杆件周向布置并转动连接于摆动座,且该第二打磨夹的转动轴线垂直于蜗杆件的自转轴线。在摆动座相对蜗杆件自转动时,摆动座将会同时带动第二打磨夹相对蜗杆件反向转动,即当摆动座相对蜗杆件顺时针转动时,摆动座将会带动第二打磨夹相对蜗杆件逆时针转动。

于外壳的内部,蜗杆件的周向可围绕有支承座,用于支撑、定位蜗轮件。支承座可包括若干个绕蜗杆件均匀布置的支承子件,各支承子件上设有供蜗轮件转动连接的通孔,相邻支承子件之间预设有用于容纳蜗轮件的空位。各蜗轮件安设在相邻支承子件之间形成的空位内,并由对应的支承子件夹紧,这样,即使蜗轮件在高速旋转时,也不会有脱离工作位置的风险。

本磨头与电机之间会设置有传动主轴。该传动主轴伸入外壳内部并与外壳连接固定,并为外壳转动提供动力,从而实现磨头转动。为保证外壳转动过程中,蜗杆件的固定静止状态,该蜗杆件可包括外表面加工有螺纹的蜗杆件本体,该蜗杆件本体内设置贯穿整个蜗杆件本体的通孔,该蜗杆件本体往外壳顶部一侧延伸形成有环绕蜗杆件本体布置的包围缘。该包围缘内可以安放轴承,传动主轴经轴承穿入蜗杆件本体的通孔内,伸入外壳内部,这样可有效保证传动主轴转动时,蜗杆件保持固定静止状态。

于外壳的内部还可以设有固定底座,用于连接摆动座和第二打磨夹,以实现第一打磨夹和第二打磨夹绕蜗杆件公转时的整体移动。该固定底座围绕蜗杆件设置并与外壳连接固定,且传动主轴伸入外壳内的端部经固定底座的中轴线穿过固定底座,从而与外壳相连。第一打磨夹和摆动座可通过转轴与固定底座转动连接,同理,第二打磨夹可通过转轴与固定底座转动连接,这样,传动主轴直接带动固定底座转动时,第一打磨夹和第二打磨夹都可以及时跟随固定底座转动,保证第一打磨夹和第二打磨夹绕蜗杆件公转的一致性,确保本磨头的打磨效果。

本发明具有传动精准、噪音小、打磨效果好、结构紧凑、能耗低、节能效果好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磨头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磨头的内部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传动蜗杆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顶盖;2-外罩;3-包围挡圈;4-底板;5-底部挡板;6-传动主轴;7-传动蜗杆;8-支承座;9-支承子件;10-支承板;11-固定底座;12-传动蜗轮;13-凸凹面;14-摆动座;15-安装臂;16-行走轮;17-第一打磨夹;18-摆动连接座;19-第二打磨夹;20-蜗杆件本体;21-包围缘;22-通孔;2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的打磨机用磨头,其外壳由顶盖1、外罩2、包围挡圈3和底板4组成,其中,包围挡圈3呈环状设计,包围挡圈3朝向底板4的端部往包围挡圈3内部延伸形成有底部挡板5,该底部挡板5与底板4配合连接,形成密封;顶盖1、外罩2、包围挡圈3和底板4依次连接固定,其内部形成有容纳空间。

传动主轴6经顶盖1伸入外壳内部的容纳空间内,并与底板4连接固定,故传动主轴6在外部电机驱动下转动时,外壳会同步转动。于外壳内部,传动主轴6伸入外壳的端部穿过有作为蜗杆件的传动蜗杆7,带动外壳相对传动蜗杆7自转动,且该传动蜗杆7中轴线与传动主轴6的转动轴线共线。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传功蜗杆7由外表面加工有螺纹的蜗杆件本体20和呈环状设计的包围缘21连接组成,其中,包围缘21位于蜗杆件本体20朝向顶盖1的一端并环绕蜗杆件本体20布置,蜗杆件本体20内设置贯穿整个蜗杆件本体20的通孔22,以供传动主轴6穿过。传动主轴6经轴承穿入蜗杆件本体20的通孔22内,伸入外壳的内部,这样可有效保证传动主轴6转动时,传功蜗杆7保持固定静止状态。根据实际使用需要,传动蜗杆7的表面还可以进行耐磨处理,以增加磨头的使用寿命。传动蜗杆7的顶部连接有固定法兰23,以固定传动蜗杆7的位置,避免传动蜗杆7在磨头工作过程中转动,保证传动蜗杆7的静止状态。

如图1所示,于外壳的内部,在传动蜗杆7的周向围绕有支承座8。本实施例中,支承座8由3个绕蜗杆件均匀布置的支承子件9组成,各支承子件9上均设置有两块沿传动蜗杆7纵向设置的支承板10,支承板10上开设有通孔。相邻支承子件9之间,相互靠近的两个支承板10之间形成有空位。在支承座8的底部连接有固定底座11。该固定底座11呈柱状结构,围绕传动蜗杆7设置,固定底座11的底部与底板4相连接,传动主轴6经固定底座11的中心穿过固定底座11,从而与底板4连接。固定底座11的周向均布有6个连接通孔。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形成于相邻支承子件9之间的空位内安装有作为蜗轮件的传动蜗轮12。3个传动蜗轮12均布在传动蜗杆7的周向,且各传动蜗轮12沿传动蜗杆7的纵向布置,传动蜗轮12的两侧通过转轴伸入支承板10的通孔内,实现与支承座8的转动连接。3个传动蜗轮12的转动轴线共面并垂直于传动蜗杆7的转动轴线。在各传动蜗轮12的两侧面分别形成有相互配合的凸凹面13。

本实施例中,固定底座11通过转轴与连接通孔的配合,连接有3个摆动座14。该固定底座11与摆动座14连接的转轴,其轴向为包围挡圈3的径向。3个摆动座14均布在传动蜗杆7的周向并与传动蜗轮12的位置对应。摆动座14上设置有分别靠近对应传动蜗轮12两个侧面的安装臂15,各安装臂15上分别安装有行走轮16,该行走轮16能够在对应的凸凹面13上行走。此外,本实施例中,连接摆动座14和固定底座11的转轴还往外壳的外侧延伸,穿过包围挡圈3后,于包围挡圈3外转动连接有第一打磨夹17。该第一打磨夹17内设置有安装磨石用的安装槽,该安装槽的槽口朝向下方。该安装槽内安装有磨石(图中无显示),用于打磨。

本实施例中,除第一打磨夹17外,各摆动座14还连接有对应的摆动连接座18,该摆动连接座18通过转轴与连接通孔的配合,与固定底座11连接。该固定底座11与摆动连接座18连接的转轴,其轴向为包围挡圈3的径向,且该摆动连接座18与摆动座14铰接。而连接摆动连接座18和固定底座11的转轴还往外壳的外侧延伸,穿过包围挡圈3后,于包围挡圈3外转动连接有第二打磨夹19。该第二打磨夹19内同样设置有安装磨石用的安装槽,该安装槽的槽口朝向下方。该安装槽内安装有磨石(图中无显示),用于打磨。

本实施例的磨头的工作过程如下:

传动主轴6在外部电机的动力带动下,开始带动外壳转动,在此同时,传动蜗杆7保持不动。在外壳转动的过程中,由于传动主轴6与底板4连接固定,而底板4通过固定底座11与支承座8相对固定,在传动主轴6转动时,支承座8和固定底座11会随之转动,从而带动传动蜗轮12、第一打磨夹17、第二打磨夹19绕传动蜗杆7转动,实现传动蜗轮12、第一打磨夹17、第二打磨夹19的公转。同时,由于传动蜗轮12与传动蜗杆7的啮合,传动蜗轮12即沿传动蜗杆7的螺纹行走,实现传动蜗轮12的自转。

在传动蜗轮12自转时,由于传动蜗轮12的两侧面分别形成有相互配合的凸凹面13,传动蜗轮12的自转动会带动两凸凹面13转动,基于凸凹面13的起伏不平,行走于两凸凹面13上的行走轮16会呈现相对传动蜗轮12左右往复移动的动作轨迹,从而带动摆动座14绕摆动座14与固定底座11连接的转轴相对固定底座11往复摆动,进而带动第一打磨夹17绕摆动座14与固定底座11连接的转轴往复摆动,从而实现第一打磨夹17内磨石的打磨动作。

其次,由于摆动座14铰接有摆动连接座18,且摆动座14与摆动连接座18(或者说是第二打磨夹19,第二打磨夹19与摆动连接座18可以是一体设计)的铰接轴线沿包围挡圈3的径向布置并垂直于传动蜗杆7的转动轴线,在摆动座14往复摆动的过程中,摆动连接座18也会绕摆动连接座18与固定底座11连接的转轴往复摆动,且该摆动连接座18摆动的方向与摆动座14摆动的方向相反。而通过摆动连接座18与固定底座11连接的转轴,第二打磨夹19也可以随摆动连接座18的摆动而摆动,,从而实现第二打磨夹19内磨石的打磨动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