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板材的抛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41739发布日期:2018-12-01 02:05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层板材的抛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板材抛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层板材的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抛光机也称为研磨机,常常用作机械式研磨、抛光及打蜡,其工作原理是:电动机带动安装在抛光机上的海绵或羊毛抛光盘高速旋转,由于抛光盘和抛光剂共同作用并与待抛表面进行摩擦,进而可达到去除漆面污染、氧化层、浅痕的目的,抛光盘多为无级变速,施工时可根据需要随时调整;

在木材加工过程中,木板切割完成后,需要将表面进行砂光处理,进而需要使用抛光机。但是现有的抛光机存在很多弊端,抛光效率低下,而且现有的抛光机基本靠手夹持进行抛光,没有固定的夹持座,常出现以下问题:板材易滑动,抛光效率低;由操作人员直接将板材送入抛光设备,由于抛光设备内不易观察,下料不稳定,容易导致抛光设备内板材的重叠;抛光机末端出料口直接出料,未设置检验程序,未及时挑选出不合格品,成品良品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抛光设备内不易观察,下料不稳定,容易导致抛光设备内板材的重叠;抛光机末端出料口直接出料,未设置检验程序,未及时挑选出不合格品,良品率低。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多层板材的抛光装置,包括顺次连接的运送机构、抛光机构、检验机构;

所述运送机构包括相互平行的固定架、枢接组装于固定架之间并可相对于固定架转动的第一辊筒,所述第一辊筒辊面上均刻有花纹;

所述的抛光机构设置于所述运送机构上方;

所述检验机构为可翻转式传送辊道,和所述抛光机构的出料口固定连接,具体包括底座、传送辊平台、传送电机、支杆、铰接座、翻转杆、翻转气缸和凹槽,所述底座两端设置有支杆,所述底座的中心设置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座与传送辊平台和翻转杆的连接处相铰接,所述翻转杆上也设置有传送辊,所述翻转杆的长度小于传送辊平台的长度,并且在所述传送辊平台和翻转杆的辊面上均刻有花纹;所述传送辊平台与传送电机相连,所述翻转杆背面与翻转气缸相连,所述翻转气缸收缩之后设置于底座上的凹槽内,此时,翻转杆与底座平行,且翻转杆支撑在支杆上。

进一步,所述运送机构还具有固定安装于底部支架上的底盘、与固定架固定连接的底座。

进一步,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螺孔,与底盘螺锁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辊筒包括被驱动装置驱动转动的第一主动辊筒及第一从动辊筒。

进一步,所述第一主动辊筒与第一从动辊筒间隔设置。

进一步,所述运送机构还具有传感控制装置,其位于相邻第一辊筒之间或设置于第一辊筒上方。

进一步,所述的传送辊平台与翻转杆之间的夹角为0-180°。

进一步,所述的传送辊平台底面连接有夹紧气缸。

进一步,所述传送辊平台和翻转杆的传送辊的第二辊筒包括被驱动装置驱动转动的第二主动辊筒及第二从动辊筒,所述第二主动辊筒与第二从动辊筒间隔设置。

进一步,所述的传送辊平台和翻转杆还具有传感控制装置,其位于相邻第二辊筒之间或设置于第二辊筒上方。

本发明技术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层板材的抛光装置,包括顺次连接的运送机构、抛光机构、检验机构;所述运送机构包括相互平行的固定架、枢接组装于固定架之间并可相对于固定架转动的第一辊筒,所述第一辊筒辊面上均刻有花纹,用于带动木板至所述抛光机构,防止板材滑动而偏离轨道,提高抛光效率;所述的抛光机构设置于所述运送机构上方,用于对木板的抛光处理;所述检验机构通过设有可翻转的设备实现对抛光产品的双面检验工作,从而提高了良品率,本装置实用性强,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一种多层板材的抛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运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辊筒和第二辊筒的辊面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检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技术方案,现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参阅图1至图4,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多层板材的抛光装置,包括顺次连接的运送机构100、抛光机构200、检验机构300。

所述运送机构100包括相互平行的固定架110、枢接组装于固定架110之间并可相对于固定架110转动的第一辊筒120、固定安装于底部支架(图中未示)上的底盘130以及与固定架110固定连接的底座140,所述底座140设置有螺孔,与底盘130螺锁连接;所述第一辊筒120辊面上均刻有十字交叉的网格状花纹,可以增大摩擦,避免板材在传输过程中发生滑动;所述第一辊筒120包括被驱动装置驱动转动的第一主动辊筒121及第一从动辊筒122,所述第一主动辊筒121与第一从动辊筒122间隔设置,从而起到节能作用,所述第一主动辊筒121和第一从动辊筒122可以根据需要传送的工件的长度以其他比例方式配置,只要能实现工件的正常传输。所述运送机构100还具有传感控制装置(图中未示),其通常设置于初始两节第一辊筒120之间以监测工件的位置,当感应到有工件即将到达,则发送信号给传感控制装置(图中未示),传感控制装置控制第一主动辊筒121的驱动装置驱动第一主动辊筒121转动,从而工件可以沿第一主动辊筒121及第一从动辊筒122的表面被传送至下一工位。

所述的抛光机构200设置于所述运送机构100上方,为现有技术,用于运送机构100上的木板进行抛光处理。

所述检验机构300为可翻转式传送辊道,和所述抛光机构200的出料口水平固定连接,具体包括底座310、传送辊平台320、传送电机330、支杆340、铰接座350、翻转杆360、翻转气缸370和凹槽380,所述底座310两端设置有支杆340,所述底座310的中心设置有铰接座350,所述铰接座350与传送辊平台320和翻转杆360的连接处相铰接;

所述的传送辊平台320与翻转杆360之间的夹角为0-180°,所述的传送辊平台320底面连接有夹紧气缸;所述翻转杆360上也设置有传送辊,所述翻转杆360的长度小于传送辊平台320的长度,所述翻转杆360的长度以木板大小而定;并且在所述传送辊平台320和翻转杆360的辊面上均刻有花纹,增大摩擦,防止抛光后的木板滑动,便于工作人员及时检验有无瑕疵;所述传送辊平台320和翻转杆360的传送辊的第二辊筒390包括被驱动装置驱动转动的第二主动辊筒391及第二从动辊筒392,所述第二主动辊筒391与第二从动辊筒392间隔设置;所述的传送辊平台320和翻转杆360还具有传感控制装置(图中未示),其位于相邻第二辊筒390之间,以监测工件的位置,当感应到有工件即将到达,则发送信号给传感控制装置(图中未示),传感控制装置控制第二主动辊筒391的驱动装置驱动第二主动辊筒391转动,从而工件可以沿第二主动辊筒391及第二从动辊筒392的表面被传送至下一工位。

所述传送辊平台320与传送电机330相连,所述翻转杆360背面与翻转气缸370相连,所述翻转气缸370收缩之后设置于底座310上的凹槽380内,此时,翻转杆360与底座310平行,且翻转杆360支撑在支杆340上,完成木板的翻面,便于工作人员对另一面的质检工作,提高了板材的良品率。

本具体实施方式通过运送机构100将木板传送到抛光机构200,利用抛光机构200对其表面进行抛光处理,然后输送到检验机构300,当木板在传送辊平台320上传送至铰接座350的过程中完成对木板的单面检验,然后通过夹紧气缸动作,将木板通过传送辊平台320和翻转杆360夹紧,然后再通过翻转气缸370收缩,使得翻转杆360慢慢翻转平放过来,从而使得木板可以翻转过来,完成对木板的另一面的检验过程,操作过程全部通过plc控制器进行控制,非常方便可靠,实用性强,完成木板的表面初步检验工作,筛选出合格品,将不合格品重新送回抛光机构200继续抛光处理,良品率得到提高。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运送机构100还具有传感控制装置(图中未示),其固定于固定架110上并位于第一辊筒120上方。

所述的传送辊平台320和翻转杆360还具有传感控制装置(图中未示),其设置于第二辊筒390上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