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动轴移动端节大端中频淬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69579发布日期:2019-03-08 23:12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传动轴移动端节大端中频淬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传动轴移动端节大端中频淬火装置,属中频淬火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轿车等速万向节传动轴不仅要确保车辆的安全性能,也要满足顾客对驾驶舒适感要求,目前,传动轴移动端节的更新换代在不断进行,目前轿车使用的移动滑移力较小、驾驶舒适、操控性较好的传动轴移动端节大多是gi、aar等节形,但上述传动轴移动端节的节形较为复杂,从而对传动轴移动端节复杂节形的热处理提出了较高要求,尤其是传动轴移动端节的大端,以往在对传动轴移动端节大端进行中频淬火时,由于其内外端截面厚度不同,经常出现零部件局部过热的有害现象,使传动轴移动端节大端的端面过热开裂,导致产品报废,造成损失,成品率低,也有通过控制加热温度来降低废品率,但获得的成品淬火效果较差,成品的硬度低,其移动滑移阻力大、舒适感和操控性较差。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传动轴移动端节大端中频淬火装置,使用该装置对传动轴移动端节大端进行中频淬火加工,淬火效果好,成品率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传动轴移动端节大端中频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安装座(14)、喷管(3)、分水器(16)、喷环(9)和至少三个的感应器组件,所述的各感应器组件围绕喷管呈环形排列,相邻感应器组件间设有间隙,与该间隙相对的喷管管体上设有若干个淬火喷口(5),各感应器组件的底座(13)和喷管的管体与安装座固连,安装座的下方固装有分水器,分水器内设有淬火水道(24),淬火水道的出口与喷管内部连通,淬火水道的进口(22)设在分水器的表面;各感应器组件的外围套有喷环,喷环与安装座固连或通过调高架与分水器连接,喷环内设有喷环水道(23),喷环上设有与喷环水道连通的进液口(12),喷环表面设有多个与移动端节大端端面相对的防裂喷口(10),各防裂喷口与喷环水道连通。

喷管的顶端设有若干个通孔(4)。

各感应器组件根部的间隙处设有局部喷管(7),局部喷管上设有局部喷口(8),局部喷管的下端与安装座螺纹连接,所述的分水器和安装座内设有局部水道(25),局部水道的出口与各局部喷管连通,局部水道的入口(21)设在分水器的表面。

所述的调高架具有上支架(11)、下支架(17),上支架与喷环固连、下支架与分水器固连,上、下支架通过多根螺杆(18)连接,各螺杆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支架螺纹连接。

所述的进液口的数量至少是三个,各进液口在喷环的外圆面沿周均布。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是:将传动轴移动端节大端扣在感应器组件上,启动中频淬火设备,此时,向喷环水道内注入淬火液,喷环向传动轴移动端节大端的端面喷射淬火液进行冷却,同时,感应器组件对定位好的移动端节大端内部进行中频加热,加热效果满足要求后,向喷管内注入淬火液,喷管开始喷淋,对移动端节内部进行淬火,使之满足移动端节大端的热处理要求。

本发明的优点是:在对传动轴移动端节大端内部进行中频加热的同时对传动轴移动端节大端进行冷却,能够有效消除传动轴移动端节大端因过热导致的开裂现象,提高了成品率,并且成品的淬火效果好。喷管顶端的通孔能使淬火液迅速填充传动轴移动端节内端部,使其内部的淬火效果保持一致;局部喷管可针对传动轴移动端节大端端口内的凸部进行局部加强冷却,该凸部位于相邻两感应器组件间相距较近,通过同步加强冷却能杜绝该凸部发生过热开裂的现象,进一步提高传动轴移动端节大端的成品率,提高产品质量,局部喷管与安装座之间螺纹连接,可通过螺纹调节局部喷管的高度,对不同节长的传动轴移动端节大端端口适应性好;所述的调高架能够微调喷环与传动轴移动端节大端端面之间的间距,对不同节长的传动轴移动端节大端端口适应性好。沿喷环外圆面均布的三个进液口,能使防裂喷口的水压均匀一致,冷却的稳定性好,冷却效果佳。本装置结构设计合理、精巧、方便制作,既能满足移动端节大端的热处理质量、保证产品安全性又为生产带来便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传动轴移动端节大端中频淬火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传动轴移动端节大端中频淬火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传动轴移动端节大端中频淬火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局部喷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绝缘电木、2感应器主体、3喷管、4通孔、5淬火喷口、6硅钢片、7局部喷管、8局部喷口、9喷环、10防裂喷口、11上支架、12进液口、13底座、14安装座、15冷却水进、出口、16分水器、17下支架、18螺杆、19电极架、20绝缘块、21局部水道的入口、22淬火水道的进口、23喷环水道、24淬火水道、25局部水道。

具体实施方式

传动轴移动端节大端中频淬火装置,具有安装座14、喷管3、分水器16、喷环9和至少三个的感应器组件,所述的各感应器组件围绕喷管呈环形排列,相邻感应器组件间设有间隙,与该间隙相对的喷管管体上设有若干个淬火喷口5,各感应器组件的底座13和喷管的管体与安装座固连,安装座的下方固装有分水器,分水器内设有淬火水道24,淬火水道的出口与喷管内部连通,淬火水道的进口22设在分水器的表面;各感应器组件的外围套有喷环,喷环与安装座固连或通过调高架与分水器连接,喷环内设有喷环水道23,喷环上设有与喷环水道连通的进液口12,喷环表面设有多个与移动端节大端端面相对的防裂喷口10,各防裂喷口与喷环水道连通。

喷管的顶端设有若干个通孔4。

各感应器组件根部的间隙处设有局部喷管7,局部喷管上设有局部喷口8,局部喷管的下端与安装座螺纹连接,所述的分水器和安装座内设有局部水道25,局部水道的出口与各局部喷管连通,局部水道的入口21设在分水器的表面。

所述的调高架具有上支架11、下支架17,上支架与喷环固连、下支架与分水器固连,上、下支架通过多根螺杆18连接,各螺杆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支架螺纹连接。

所述的进液口的数量至少是三个,各进液口在喷环的外圆面沿周均布。

所述的感应器组件主要包括感应器主体2、绝缘电木1、硅钢片6、感应器组件底座,其中绝缘电木固装在感应器主体与传动轴移动端节大端相对的一侧,硅钢片固装在感应主体与主喷管相对的一侧,感应器组件底座固装在感应器主体的下端,感应器主体、绝缘电木根据传动轴移动端节大端进行仿形设计加工,主喷管根据感应器组件的布局进行仿形设计,与感应器组件配套的还包括,电极架19、冷却水循环管道,冷却水循环管道的一部分位于感应器主体内部,冷却水循环管道的另一部分位于感应器组件底座、安装座、分水器上、电极架上,即在上述部件中预先设有冷却水循环管道的一部分,通过装配工艺将各部件对接后即形成完整的冷却水循环管道,冷却水循环管道的冷却水进、出口15位于分水器和电极架上,冷却水循环管道用于为感应器降温散热。电极架上固装有绝缘块20,绝缘块与中频淬火设备连接,电极架上的电输入端与中频淬火设备的电输出端电联接,电极架上的电输出端与各感应器组件的电输入端电联接。所述的局部喷管根据所对应的传动轴移动端节大端进行仿形设计。

所述的淬火水道、喷环水道、局部水道内注入的均为不导电的淬火液,各水道的设计布局制造方式参照汽车发动机中冷却水道的设计布局制造方式。本装置能够解决gi、aar等复杂移动节形的传动轴移动端节大端(筒形壳)热处理问题,并根据汽车传动轴移动端节具体尺寸,仿形设计感应器加热主体、绝缘电木、端面喷环、局部喷管,能适应多种产品,且结构合理,在满足产品性能要求的前提下方便企业生产加工,降低生产成本。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