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铜带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铜带表面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铜带是一种常用金属元件,由于表面杂质存在,为了避免影响成品品质,必须进行清洗,现有的铜带清洗机在清洗铜带时大都只能对铜带的上表面进行清洗。目前,市场上在对铜带表面进行清洗时,会使用到多道清洗工艺组成,从而降低了对铜带表面的清洗效率,不利于推广使用,因此需要发明一种改进型的铜带表面清洗方法来解决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铜带表面处理工艺。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铜带表面处理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高压热水脱脂:将去离子水加热到70-80℃,在40bar的高压下直接喷射到铜带表面进行清洗;
步骤2,酸洗:将步骤1脱脂完成后的铜带由酸洗进料口喂入酸洗装置内进行酸洗处理去除铜带表面的氧化物,所述酸洗装置内酸洗液为浓度为5%-15%的稀硫酸溶液;
步骤3,一次水洗:将步骤2酸洗后的铜带喂入水洗装置中进行水洗;
步骤4,钝化处理:将步骤3水洗完的铜带使用浓度为0.2%-0.5%的钝化剂溶液进行钝化处理,钝化过程可采用侵入式也可采用喷淋式;
步骤5,二次水洗:将步骤4钝化处理后的铜带使用清水进行喷淋式水洗,水洗完成之后,利用压缩空气对铜带的外表面进行吹干。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步骤2所述酸洗装置包括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内部设有酸洗槽,所述酸洗槽上部设有安装横梁,所述酸洗槽内设有酸洗液,所述安装横梁上依次设有进带装置,第一铜带导向装置、酸洗清洁装置、第二铜带导向装置以及出带装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铜带导向装置包括第一转轴以及第一铜带导向轮,第一转轴与第一铜带导向轮之间通过若干连接杆相连,所述第一铜带导向轮外表面设有防滑磨砂层;所述第二铜带导向装置包括第二转轴以及第二铜带导向轮,第二转轴与第二铜带导向轮之间通过若干连接杆相连,所述第二铜带导向轮外表面设有防滑磨砂层;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酸洗清洁装置包括毛刷组以及设置在毛刷组两侧的清洁板,所述酸洗槽的一侧设有ph检测器,酸洗槽的另一侧设有酸液补充盒,所述酸液补充盒连接有一进液管,所述进液管外端伸入酸洗液内;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步骤3所述水洗装置包括包括箱体、传输装置、水洗清洁装置以及水冲装置,所述箱体包括清洗箱和水回收箱,所述清洗箱两端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传输装置包括第三转轴、第四转轴,第一传输轮、第二传输轮、第一水洗导辊组以及第二水洗导辊组,所述水回收箱设置在清洗箱底部,水回收箱与清洗箱之间通过若干第一水管相连,所述水冲装置还包括水泵,所述水泵的抽水管与水回收箱相连;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水冲装置包括上表面冲洗装置和下表面冲洗装置。
本发明具有有益效果:
本发明工艺简单,操作方便,通过热水在高压下直接冲洗铜带表面,脱脂效果好,经济环保;通过依次设置的第一铜带导向装置、铜带酸洗清洁装置和第二铜带导向装置,增加铜带的酸洗路径,让铜带能够反复进行两次酸洗,第一铜带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将铜带压制进酸洗液中进行酸洗,同时两次酸洗之间设置有酸洗清洁装置,能将第一次酸洗之后的铜带表面吸附的杂质去除,方便进行二次酸洗,水冲装置冲洗铜带后的水回流到水回收箱内,可重复利用,上表面清洗装置对铜带上表面进行冲洗,下表面清洗装置对铜带下表面进行冲洗,同时通过清洁装置对铜带表面的污渍进行刮除,使得铜带表面光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2为酸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水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水洗装置的侧视图;
图5为上表面清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下表面清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1-机体,102-酸洗槽,103-安装横梁,104-酸洗液,105-进带装置,106-出带装置,107-第一转轴,108-第一铜带导向轮,109-进液管,110-第二转轴,111-第二铜带导向轮,112-酸液补充盒,113-毛刷组,114-清洁板,115-ph检测器;
201-清洗箱,202-水回收箱,203-进料口,204-出料口,205-水泵,206-第三转轴,207-第四转轴,208-第一传输轮,209-第二传输轮,210-第一水洗导辊,211-第二水洗导辊,212-第一弧形架,213-第一喷头,214-第二弧形架,215-第二喷头,216-第一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所示,一种铜带表面处理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高压热水脱脂:将去离子水加热到70-80℃,在40bar的高压下直接喷射到铜带表面进行清洗;
步骤2,酸洗:将步骤1脱脂完成后的铜带由酸洗进料口203喂入酸洗装置内进行酸洗处理去除铜带表面的氧化物,所述酸洗装置内酸洗液104为浓度为5%-15%的稀硫酸溶液;
步骤3,一次水洗:将步骤2酸洗后的铜带喂入水洗装置中进行水洗;
步骤4,钝化处理:将步骤3水洗完的铜带使用浓度为0.2%-0.5%的钝化剂溶液进行钝化处理,钝化过程可采用侵入式也可采用喷淋式;
步骤5,二次水洗:将步骤4钝化处理后的铜带使用清水进行喷淋式水洗,水洗完成之后,利用压缩空气对铜带的外表面进行吹干。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步骤2所述酸洗装置包括包括机体101,所述机体101的内部设有酸洗槽102,所述酸洗槽102上部设有安装横梁103,所述酸洗槽102内设有酸洗液104,所述安装横梁103上依次设有进带装置105,第一铜带导向装置、酸洗清洁装置、第二铜带导向装置以及出带装置106,所述进带装置105包括若干导向辊组,所述出带装置106包括若干导向辊组,所述导向辊组包括两上下设置的导向辊,所述导向辊两端通过轴承可转动的安装在安装横梁103上,所述第一铜带导向装置包括第一转轴107以及第一铜带导向轮108,所述第一转轴107两端通过轴承可转动的设置在安装横梁103上,所述第一铜带导向轮108与第一转轴107同轴设置,第一转轴107与第一铜带导向轮108之间通过若干连接杆相连,所述第一铜带导向轮108外表面设有防滑磨砂层;所述第二铜带导向装置包括第二转轴110以及第二铜带导向轮111,所述第二转轴110两端通过轴承可转动的设置在安装横梁103上,所述第二铜带导向轮111与第二转轴110同轴设置,第二转轴110与第二铜带导向轮111之间通过若干连接杆相连,所述第二铜带导向轮111外表面设有防滑磨砂层;所述酸洗清洁装置包括毛刷组113以及设置在毛刷组113两侧的清洁板114,所述毛刷组113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上毛刷和第一下毛刷,所述第一上毛刷两端通过轴承可转动的安装在安装横梁103上,所述第一下毛刷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可转动的安装在机体101上,所述清洁板114由两复合陶瓷板形成,两复合陶瓷板之间形成间隙,铜带从间隙中穿过,所述复合陶瓷板两端通过安装件安装在机体101上,所述复合陶瓷板与安装件之间通过连接螺栓相连接,所述安装件与机体101通过连接螺栓相连接;所述酸洗槽102的一侧设有ph检测器115,酸洗槽102的另一侧设有酸液补充盒112,所述酸液补充盒112连接有一进液管109,所述进液管109外端伸入酸洗液104内;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步骤3所述水洗装置包括包括箱体、传输装置、水洗清洁装置以及水冲装置,所述箱体包括清洗箱201和水回收箱202,所述清洗箱201两端分别设有进料口203和出料口204,所述传输装置包括第三转轴206、第四转轴207,第一传输轮208、第二传输轮209、第一水洗导辊210组以及第二水洗导辊211组,所述第三转轴206通过轴承设置在清洗箱201上,所述第四转轴207通过轴承设置在清洗箱201上,所述第一传输轮208与第三转轴206之间通过若干连接杆相连,所述第一传输轮208与第三转轴206同轴设置,所述第二传输轮209与第四转轴207之间通过若干连接杆相连,所述第二传输轮209与第四转轴207同轴设置,所述第一水洗导辊210组包括两第一水洗导辊210,两第一水洗导辊210分别设置在第一传输轮208两侧,第一水洗导辊210两端通过轴承可转动的设置在清洗箱201上,所述第二水洗导辊211组包括两第二水洗导辊211,两第二水洗导辊211分别设置在第二传输轮209两侧,第二水洗导辊211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可转动的设置在清洗箱201上;
所述水洗清洁装置设置进料口203处,包括两上下设置的第二上毛刷和第二下毛刷,第二上毛刷和第二下毛刷均为铁质细毛刷,第二上毛刷和第二下毛刷两端分别设置在清洗箱201上;
所述水冲装置包括上表面冲洗装置和下表面冲洗装置,所述上表面清洗装置包括两第一弧形架212,所述两第一弧形架212分别设置在清洗箱201内壁上与第一传输轮208同轴设置且分别设置在第一传输轮208上部两侧,所述第一弧形架212上设有若干第一喷头213,所述第一喷头213朝向第一传输轮208设置,所述下表面清洗装置包括两第二固定架,所述两第二弧形架214分别设置在清洗箱201内壁上与第二传输轮209同轴设置且分别设置在第二传输轮209下部两侧,所述第二弧形架214上设有若干第二喷头215,所述第二喷头215朝向第二传输轮209设置;
所述水回收箱202设置在清洗箱201底部,水回收箱202与清洗箱201之间通过若干第一水管216相连,所述水冲装置还包括水泵205,所述水泵205的抽水管与水回收箱202相连,所述两第一弧形架212上分别设有第一进水管,所述两第二弧形架214上分别设有第二进水管,两第一进水管和两第二进水管与水泵205的输水管相连通。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