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包工作衬警示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43892发布日期:2018-08-24 18:34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钢包工作衬警示砖。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钢包砌筑砖型普遍采用楔形砖砌筑,该砖型砌筑在钢包使用过程中,砖与砖之间的缝隙表现为直型亮线,在热态下无法判断钢包砖的设计厚度,目前国内外判别钢包厚度的方法主要有:钢包重量法,包口砖残厚估测法等,主要靠现场判包工的经验判断,这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误差较大,常出现判不准的情况,钢包漏钢时有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供一种可降低钢包判别难度的钢包工作衬警示砖,避免钢包漏钢的情况出现,提高钢包使用安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钢包工作衬警示砖,包括六面体形的砖体,第一侧面和第三侧面位置相对且形状均为直角梯形,第二侧面和第四侧面位置相对且形状均为矩形,第二侧面位于第一侧面的斜边与第三侧面的斜边之间,第五侧面和第六侧面位置相对且形状均为矩形,第五侧面靠近钢包永久层,在邻近第五侧面的第二侧面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与所述第四侧面相对的内侧壁面为曲面。

上述钢包工作衬警示砖,所述内侧壁面为弧形面。

上述钢包工作衬警示砖,第一侧面的两腰的夹角和第三侧面的两腰的夹角为5°-6°;

邻近第一侧面且与第一侧面平行的所述凹槽槽壁与第一侧面之间的距离和邻近第三侧面且与第三侧面平行的所述凹槽槽壁与第三侧面之间的距离均为d1,d1>0。

一种钢包工作衬警示砖,包括六面体形的砖体,第一侧面和第三侧面位置相对且形状均为直角梯形,第二侧面和第四侧面位置相对且形状均为矩形,第二侧面位于第一侧面的斜边与第三侧面的斜边之间,第五侧面和第六侧面位置相对且形状均为矩形,第五侧面靠近钢包永久层,在邻近第五侧面的第四侧面上设有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第二侧面相对的凸起侧面为曲面。

上述钢包工作衬警示砖,所述凸起侧面为弧形面。

上述钢包工作衬警示砖,第一侧面的两腰的夹角和第三侧面的两腰的夹角为5°-6°;

邻近第一侧面且与第一侧面平行的所述凸起边缘与第一侧面之间的距离和邻近第三侧面且与第三侧面平行的所述凸起边缘与第三侧面之间的距离均为d2,d2>0。

一种钢包工作衬警示砖,包括六面体形的第一砖体和六面体形的第二砖体;

在所述第一砖体上:第一侧面和第三侧面位置相对且形状均为直角梯形,第二侧面和第四侧面位置相对且形状均为矩形,第二侧面位于第一侧面的斜边与第三侧面的斜边之间,第五侧面和第六侧面位置相对且形状均为矩形,第五侧面靠近钢包永久层,在邻近第五侧面的第二侧面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与所述第四侧面相对的内侧壁面为曲面;

在所述第二砖体上:第一侧面和第三侧面位置相对且形状均为直角梯形,第二侧面和第四侧面位置相对且形状均为矩形,第二侧面位于第一侧面的斜边与第三侧面的斜边之间,第五侧面和第六侧面位置相对且形状均为矩形,第五侧面靠近钢包永久层,在邻近第五侧面的第四侧面上设有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第二侧面相对的凸起侧面为曲面;所述凸起位于所述凹槽内且与所述凹槽内壁间隙配合。

上述钢包工作衬警示砖,所述曲面为弧形面。

上述钢包工作衬警示砖,第一侧面的两腰的夹角和第三侧面的两腰的夹角为5°-6°;

在所述第一砖体上,邻近第一侧面且与第一侧面平行的所述凹槽槽壁与第一侧面之间的距离和邻近第三侧面且与第三侧面平行的所述凹槽槽壁与第三侧面之间的距离均为d1,d1>0;在所述第二砖体上,邻近第一侧面且与第一侧面平行的所述凸起边缘与第一侧面之间的距离和邻近第三侧面且与第三侧面平行的所述凸起边缘与第三侧面之间的距离均为d2,d2>0;d1=d2。

一种钢包工作衬警示砖,包括六面体形的砖体;在所述砖体上,第一侧面和第三侧面位置相对且形状均为直角梯形,第二侧面和第四侧面位置相对且形状均为矩形,第二侧面位于第一侧面的斜边与第三侧面的斜边之间,第五侧面和第六侧面位置相对且形状均为矩形,第五侧面靠近钢包永久层,在邻近第五侧面的第二侧面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与所述第四侧面相对的内侧壁面为曲面;在邻近第五侧面的第四侧面上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第二侧面相对的凸起侧面为曲面;所述凸起的大小和外形与所述凹槽相适配以使得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内壁间隙配合。

上述钢包工作衬警示砖,所述曲面为弧形面。

上述钢包工作衬警示砖,第一侧面的两腰的夹角和第三侧面的两腰的夹角为5°-6°;

在所述砖体上,邻近第一侧面且与第一侧面平行的所述凹槽槽壁与第一侧面之间的距离和邻近第三侧面且与第三侧面平行的所述凹槽槽壁与第三侧面之间的距离均为d1,d1>0;邻近第一侧面且与第一侧面平行的所述凸起边缘与第一侧面之间的距离和邻近第三侧面且与第三侧面平行的所述凸起边缘与第三侧面之间的距离均为d2,d2>0;d1=d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在钢包上使用本实用新型,有助于判包,一方面可以确保钢包安全下线,另一方面可以使的钢包砖使用到极限,有助于节约耐材,从而提高了钢包安全运行系数,并降低了成本;第一侧面的两腰的夹角和第三侧面的两腰的夹角为5°-6°,这样有利于相邻警示砖之间进行无缝拼合,使得警示砖的加工生产以及钢包工作衬的施工均比较方便;邻近第一侧面且与第一侧面平行的所述凹槽槽壁与第一侧面之间的距离和邻近第三侧面且与第三侧面平行的所述凹槽槽壁与第三侧面之间的距离均为d1,邻近第一侧面且与第一侧面平行的所述凸起边缘与第一侧面之间的距离和邻近第三侧面且与第三侧面平行的所述凸起边缘与第三侧面之间的距离均为d2,d1=d2,有利于相邻警示砖之间可靠拼合在一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钢包工作衬警示砖的第一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钢包工作衬警示砖的第一砖体的另一种视向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钢包工作衬警示砖的第二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钢包工作衬警示砖的第二砖体的另一种视向下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钢包工作衬警示砖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的钢包工作衬警示砖的另一种视向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钢包工作衬警示砖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钢包工作衬警示砖的立体图;

图9为砌筑后钢包工作衬内壁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0工作衬侵蚀到曲面位置时钢包工作衬的内壁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砖体;2-凹槽;3-第二砖体;4-凸起;5-砖体;61-第一侧面;62-第二侧面;63-第三侧面;64-第四侧面;65-第五侧面;66-第六侧面;7-内侧壁;8-侧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中相似的部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图2和图7所示,一种钢包工作衬警示砖,包括六面体形的砖体5,第一侧面61和第三侧面63位置相对且形状均为直角梯形,第二侧面62和第四侧面64位置相对且形状均为矩形,第二侧面62位于第一侧面61的斜边与第三侧面63的斜边之间,第五侧面65和第六侧面66位置相对且形状均为矩形,第五侧面65靠近钢包永久层,在邻近第五侧面65的第二侧面62上设置有凹槽2;所述凹槽2内与所述第四侧面64相对的内侧壁面7为曲面。所述内侧壁面7为弧形面,第一侧面61的两腰的夹角和第三侧面63的两腰的夹角为5°-6°;

邻近第一侧面61且与第一侧面61平行的所述凹槽2槽壁与第一侧面61之间的距离和邻近第三侧面63且与第三侧面63平行的所述凹槽2槽壁与第三侧面63之间的距离均为d1,d1>0。

实施例2

如图1、图2和图8所示,一种钢包工作衬警示砖,包括六面体形的砖体5,第一侧面61和第三侧面63位置相对且形状均为直角梯形,第二侧面62和第四侧面64位置相对且形状均为矩形,第二侧面62位于第一侧面61的斜边与第三侧面63的斜边之间,第五侧面65和第六侧面66位置相对且形状均为矩形,第五侧面65靠近钢包永久层,在邻近第五侧面65的第四侧面64上设有凸起4,所述凸起4与所述第二侧面62相对的凸起侧面8为曲面。所述凸起侧面8为弧形面,第一侧面61的两腰的夹角和第三侧面的两腰的夹角为5°-6°;邻近第一侧面61且与第一侧面61平行的所述凸起4边缘与第一侧面61之间的距离和邻近第三侧面63且与第三侧面63平行的所述凸起4边缘与第三侧面63之间的距离均为d2,d2>0。

实施例3

如图1、图2、图3、图4、图7和图8所示,一种钢包工作衬警示砖,包括六面体形的第一砖体1和六面体形的第二砖体3;在所述第一砖体1上:第一侧面61和第三侧面63位置相对且形状均为直角梯形,第二侧面62和第四侧面64位置相对且形状均为矩形,第二侧面62位于第一侧面61的斜边与第三侧面63的斜边之间,第五侧面65和第六侧面66位置相对且形状均为矩形,第五侧面65靠近钢包永久层,在邻近第五侧面65的第二侧面62上设置有凹槽2;所述凹槽2内与所述第四侧面64相对的内侧壁面7为曲面;

在所述第二砖体3上:第一侧面61和第三侧面63位置相对且形状均为直角梯形,第二侧面62和第四侧面64位置相对且形状均为矩形,第二侧面62位于第一侧面61的斜边与第三侧面63的斜边之间,第五侧面65和第六侧面66位置相对且形状均为矩形,第五侧面65靠近钢包永久层,在邻近第五侧面65的第四侧面64上设有凸起4,所述凸起4与所述第二侧面62相对的凸起侧面8为曲面;所述凸起4位于所述凹槽2内且与所述凹槽2内壁间隙配合。所述曲面为弧形面,第一侧面61的两腰的夹角和第三侧面的两腰的夹角为5°-6°;在所述第一砖体1上,邻近第一侧面61且与第一侧面61平行的所述凹槽2槽壁与第一侧面61之间的距离和邻近第三侧面63且与第三侧面63平行的所述凹槽2槽壁与第三侧面63之间的距离均为d1,d1>0;在所述第二砖体3上,邻近第一侧面61且与第一侧面61平行的所述凸起4边缘与第一侧面61之间的距离和邻近第三侧面63且与第三侧面63平行的所述凸起4边缘与第三侧面63之间的距离均为d2,d2>0;d1=d2。

将本实用新型中的所述第一砖体1和所述第二砖体3与传统的楔形砖配砌使用,在钢包使用薄弱部位砌筑本实用新型,在钢包使用过程中,当薄弱部位侵蚀到警示面即所述凹槽2和所述凸起4配合处,所述凹槽2和所述凸起4配合处的砖缝将变成将由直型亮线变为弧形亮线,这样有助于准确判别钢包的实际厚度,从而降低了钢包判别下线的难度,提高了钢包安全运行系数,同时有助于使得钢包使用到极限,提高了钢包材料利用率,从而降低钢包材料消耗。

实施例4

如图5和图6所示,一种钢包工作衬警示砖,包括六面体形的砖体5;在所述砖体5上,第一侧面61和第三侧面63位置相对且形状均为直角梯形,第二侧面62和第四侧面64位置相对且形状均为矩形,第二侧面62位于第一侧面61的斜边与第三侧面63的斜边之间,第五侧面65和第六侧面66位置相对且形状均为矩形,第五侧面65靠近钢包永久层,在邻近第五侧面65的第二侧面62上设置有凹槽2,所述凹槽2内与所述第四侧面64相对的内侧壁面7为曲面;在邻近第五侧面65的第四侧面64上设置有凸起4,所述凸起4与所述第二侧面62相对的凸起侧面8为曲面;所述凸起4的大小和外形与所述凹槽2相适配以使得所述凸起4与所述凹槽2内壁间隙配合。所述曲面为弧形面,第一侧面的两腰的夹角和第三侧面的两腰的夹角为5°-6°;在所述砖体5上,邻近第一侧面61且与第一侧面61平行的所述凹槽2槽壁与第一侧面61之间的距离和邻近第三侧面63且与第三侧面63平行的所述凹槽2槽壁与第三侧面63之间的距离均为d1,d1>0;邻近第一侧面61且与第一侧面61平行的所述凸起4边缘与第一侧面61之间的距离和邻近第三侧面63且与第三侧面63平行的所述凸起4边缘与第三侧面63之间的距离均为d2,d2>0;d1=d2。

将本实用新型沿钢包工作衬砌筑,在钢包使用过程中,当薄弱部位侵蚀到警示面(如图10所示),即相邻砖体5的所述凹槽2和所述凸起4的配合处,所述凹槽2和所述凸起4配合处的砖缝将变成将由直型亮线变为弧形亮线,这样有助于准确判别钢包的实际厚度,从而降低了钢包判别下线的难度,提高了钢包安全运行系数,同时有助于使得钢包使用到极限,提高了钢包材料利用率,从而降低钢包材料消耗。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