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规则藤条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64988发布日期:2019-03-22 18:56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一种不规则藤条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藤条加工的处理装置,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不规则藤条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藤条是一种天然编织材料,也叫“藤蔑”,是一种质地坚韧、身条极长的藤本植物。藤条的弹性极佳,所以常用此编制藤椅、藤箱等日常用具,但是在使用藤条进行编织前都要对藤条进行预处理,因为自然藤条其外表面不够光滑,手感不够平滑,因此一般都要对藤条进行打磨处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打磨装置因为不完全适配于藤条,因此虽然能实现打磨,但是最终的打磨的效果往往差强人意,很多都需要进行二次打磨或是再处理,而为了尽可能的确保打磨效果,大多都是直接采用人工打磨的方式,但是这种打磨方式效率低下,人工成本投入过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相对应的技术方案,且尽可能进行优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实际使用,解放劳动生产力的不规则藤条处理装置。

本技术方案进一步设置为:一种不规则藤条处理装置,包括一打磨转筒,打磨转筒的内壁上连接有打磨毛刷,在打磨转筒的筒口两端分别设置有藤条固定装置,所述藤条固定装置上连接有推动气缸,推动气缸的输出端上连接有藤条夹持件。

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在实际使用时,只需要将藤条的两端头分别固定在打磨转筒的筒口两端藤条固定装置的藤条夹持件上,藤条在推动气缸的作用下可往复活动于打磨转筒内,而由于打磨转筒的内壁上连接有可用来打磨藤条的毛刷,在此过程中即可对藤条进行很好的打磨处理。上述技术方案不仅很好的解决了本实用所提出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且其结构相对简单,易于操作人员的实际操作。

本技术方案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打磨毛刷通过弹性件固定连接在打磨转筒的内壁面上。

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在打磨毛刷借由打磨转筒的转动力以及藤条自身的移动过程对藤条进行打磨处理的过程中,借由弹性件的弹压力可以进一步加强打磨的最终效果,其中所述的弹性件可以为弹簧。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优化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技术方案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藤条固定装置上包括有若干的藤条夹持件,其中所述推动气缸的输出端上连接有固定板,各藤条夹持件皆固定在固定板。

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使得多条藤条同时进行打磨的处理,增强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效率。

本技术方案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藤条夹持件呈与打磨转筒契合的圆环形分布在固定板上。

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上述的结构设置,保证了连接在藤条夹持件上的藤条可以很好的与打磨转筒的内桶壁契合,更好的实现各个藤条的打磨效果,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优化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技术方案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打磨转筒的两筒口上分别连接有防护帘。

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该结构的设置,一方面防止了外部杂物对打磨转筒内筒的破坏,另一发面也保证了在打磨过程中,藤条打磨所产生的尘埃不会对外部环境造成过多的影响,进一步优化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视结构图。

图中:1、打磨转筒;2、打磨毛刷;3、藤条固定装置;4、推动气缸;5、藤条夹持件;6、弹性件;7、固定板;8、防护帘。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以及附图2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不规则藤条处理装置,包括一打磨转筒1,打磨转筒1的内壁上连接有打磨毛刷2,在打磨转筒1的筒口两端分别设置有藤条固定装置3,所述藤条固定装置3上连接有推动气缸4,推动气缸4的输出端上连接有藤条夹持件5。在实际使用时,只需要将藤条的两端头分别固定在打磨转筒1的筒口两端藤条固定装置3的藤条夹持件5上,藤条在推动气缸4的作用下可往复活动于打磨转筒1内,而由于打磨转筒1的内壁上连接有可用来打磨藤条的毛刷,在此过程中即可对藤条进行很好的打磨处理。而其中的打磨转筒1的转筒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譬如在转筒的外筒壁上套接上转齿,借用另一齿轮的转动即可带动打磨转筒1的转动。上述技术方案不仅很好的解决了本实用所提出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且其结构相对简单,易于操作人员的实际操作。

所述打磨毛刷2通过弹性件6固定连接在打磨转筒1的内壁面上。在打磨毛刷2借由打磨转筒1的转动力以及藤条自身的移动过程对藤条进行打磨处理的过程中,借由弹性件6的弹压力可以进一步加强打磨的最终效果,其中所述的弹性件6可以为弹簧,打磨毛刷2可以固定在一片片和打磨转筒1内壁适配的板上,板通过弹簧固定在打磨转筒1的内桶壁上。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优化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所述藤条固定装置3上包括有若干的藤条夹持件5,其中所述推动气缸4的输出端上连接有固定板7,各藤条夹持件5皆固定在固定板7。可以使得多条藤条同时进行打磨的处理,增强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效率。

所述藤条夹持件5呈与打磨转筒1契合的圆环形分布在固定板7上。上述的结构设置,保证了连接在藤条夹持件5上的藤条可以很好的与打磨转筒1的内桶壁契合,更好的实现各个藤条的打磨效果,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优化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所述打磨转筒1的两筒口上分别连接有防护帘8。该结构的设置,一方面防止了外部杂物对打磨转筒1内筒的破坏,另一发面也保证了在打磨过程中,藤条打磨所产生的尘埃不会对外部环境造成过多的影响,进一步优化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