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点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13122发布日期:2018-11-02 22:23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铸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一体化点冷机。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压铸件产品在汽车行业的广泛应用,压铸件结构越来越复杂,压铸件在成形过程中对模具温度控制更精细,控制点数量更多,自动化程度更高,传统的点冷机由几个手动控制,手动调整,然而一台点冷机至少有数十只点冷管道,每只管道因模具冷却位置或是冷却点的强度要求不同,其工艺要求就不同,目前这种粗放式的点冷机控制技术,无法对每只点冷管单独进行有效控制,更加无法实现灵活应用管理,且其水源压力低,流速慢,冷却效果差,残余水量无法全部排空影响冷却效果,更重要的是,现有的点冷机主要是由分体结构主机和分配器通过管路连接组成,其结构复杂,且占地面积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一体化点冷机,其结构简单,且一体化的结构节省占地面积,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一体化点冷机包括控制装置、水箱、分配器、空气压缩机、若干点冷管,所述水箱内部设置有格栅过滤网用于过滤通入所述分配器内的液体,所述分配器上设置有总进水管路、总气压管路、若干与所述总进水管路连接的供水支管、若干电磁阀、安装在所述供水支管上的流量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分配器安装在所述水箱上面通过所述总进水管路以及设置在所述水箱上的出水口与所述水箱管路连接,所述电磁阀的安装位置与所述供水支管相对应安装在所述空气压缩机的供气管路上,所述点冷管与所供水支管管路连接,所述控制装置为PLC控制系统,所PLC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电磁阀、所述流量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空气压缩机电性连接,该技术方案采用PLC控制系统与个供水支路上的控制元件连接,实现了PLC控制系统对每个点冷管的有效的单独控制,灵活管理,且在供水支路上设置流量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对供水支路进行监控,为PLC控制系统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提高冷却效果,此外该技术方案提供的点冷机采用一体化设计结构,相较与现有技术中由分体结构主机和分配器通过管路连接组成的点冷机,该技术方案简化了点冷机的结构、且降低了其占地面积。

作为优选地,所述总进水管路与所述水箱上的出水口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高压水泵,所述高压水泵与所述PLC控制系统连接,进一步实现点冷机的高效控制,提高其冷却效果。

作为优选地,所述分配器的供水支管与所述点冷管之间设置单向阀,所述单向阀与所述PLC控制系统连接,进一步实现点冷机的高效控制,提高其冷却效果。

作为优选地,所述PLC控制系统还包括触摸显示屏,所述触摸显示屏安装在点冷机的箱体的表面。

作为优选地,所述点冷管的端头设置有温度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与点冷管接触点模具的温度,所述温度检测传感器与所述PLC控制系统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一体化点冷机包括控制装置、水箱、分配器、空气压缩机、若干点冷管,所述水箱内部设置有格栅过滤网用于过滤通入所述分配器内的液体,所述分配器上设置有总进水管路、总气压管路、若干与所述总进水管路连接的供水支管、若干电磁阀、安装在所述供水支管上的流量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分配器安装在所述水箱上面通过所述总进水管路以及设置在所述水箱上的出水口与所述水箱管路连接,所述电磁阀的安装位置与所述供水支管相对应安装在所述空气压缩机的供气管路上,所述点冷管与所供水支管管路连接,所述控制装置为PLC控制系统,所PLC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电磁阀、所述流量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空气压缩机电性连接,该技术方案采用PLC控制系统与个供水支路上的控制元件连接,实现了PLC控制系统对每个点冷管的有效的单独控制,灵活管理,且在供水支路上设置流量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对供水支路进行监控,为PLC控制系统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提高冷却效果,此外该技术方案提供的点冷机采用一体化设计结构,相较与现有技术中由分体结构主机和分配器通过管路连接组成的点冷机,该技术方案简化了点冷机的结构、且降低了其占地面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一体化点冷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一体化点冷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点冷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点冷回水部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点冷铜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单向阀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单向阀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考图1一种一体化点冷机包括控制装置17、水箱10、分配器、空气压缩机19、若干点冷管,所述水箱10内部设置有格栅过滤网用于过滤通入所述分配器内的液体,所述分配器上设置有总进水管路12、总气压管路15、若干与所述总进水管路12连接的供水支管11、若干电磁阀13、安装在所述供水支管11上的流量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分配器安装在所述水箱10上面通过所述总进水管路12以及设置在所述水箱上的出水口19与所述水箱10管路连接,所述电磁阀13的安装位置与所述供水支管11相对应安装在所述空气压缩机19的供气管路1上,所述点冷管与所供水支管11管路连接,所述控制装置17为PLC控制系统,所PLC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电磁阀13、所述流量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空气压缩机19电性连接,该技术方案采用PLC控制系统与个供水支路上的控制元件连接,实现了PLC控制系统对每个点冷管的有效的单独控制,灵活管理,且在供水支路上设置流量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对供水支路进行监控,为PLC控制系统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提高冷却效果,此外该技术方案提供的点冷机采用一体化设计结构,相较与现有技术中由分体结构主机和分配器通过管路连接组成的点冷机,该技术方案简化了点冷机的结构、且降低了其占地面积。

具体地,参考图3、图4、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点冷管包括点冷回水部件及与所述点冷回水部件螺纹连接的点冷铜管,所述点冷铜管包括降温区21、连接区22、密封区23和内含快速吸热溶液的点冷管24,所述点冷管24的一端通过密封区23塑封在所述降温区21内;所述点冷回水管包括端头本体31、进水口34、与所述进水口34结构一致的出水口33、设置在所述端头本体31内的回水腔36,以及与所述连接区位置相对应的螺纹连接头37,所述进水口34和所述出水口33与所述端头本体31螺纹连接,该点冷管将点冷管与带降温的模具的相应位置直接接触,而点冷管内的吸热溶液可以快速吸收与其接触的位置处的温度,与此同时,在点冷管的另一端头,通过进水口和出水口在回水腔内形成流动液体对点冷管进行降温,其具有结构简单,冷却速度快、效果好,点冷位置集中等优点。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总进水管路与所述水箱上的出水口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高压水泵,所述高压水泵与所述PLC控制系统连接,进一步实现点冷机的高效控制,提高其冷却效果。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分配器的供水支管与所述点冷管之间设置单向阀,所述单向阀与所述PLC控制系统连接,进一步实现点冷机的高效控制,提高其冷却效果,参考图6、图7所示,该单向阀包括圆柱状的阀体04和设置于所述阀体内凸状台阶空腔42中的阀芯,所述阀体04的两端表面分别设置至少有两个连接槽41,所述阀芯包括安置在凸状台阶空腔42直径较大一端的活动塞53和安置在凸状台阶空腔42直径较小一端4个格栅41、格栅轴心52,其中活动塞53与格栅51或者格栅轴心52紧邻设置,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格栅51的一端与所述格栅轴心5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阀体04的所述阀体的空腔42连接,主要用于对流经单向阀的液体进行初步过滤、分流,放置阀体堵塞;阀体的空腔42内设置至少两个位置相对应的用于固定和防止活动塞脱落活动塞53的与空腔42成一体化结构的限位块43;该技术方案提供的单向阀其结构简单,其可以直接利用阀体表面设置的连接槽与点冷管和供水支管嵌套连接,缩减了螺纹间接的繁琐工序,节省其安装时间,且其圆柱状的阀体表面也为单向阀体与点冷管和供水支管之间的连接密封性提供了保障。其中,所述格栅51、格栅轴心52与所述阀体04为一体化结构,进一步简化单向阀的生产工艺,降低其生产成本。

本实施例中,所述PLC控制系统还包括触摸显示屏16,所述触摸显示屏16安装在点冷机的箱体的表面。

本实施例中,所述点冷管的端头设置有温度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与点冷管接触点模具的温度,所述温度检测传感器与所述PLC控制系统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