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瓦防层叠多工位输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50421发布日期:2019-02-22 21:57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磁瓦防层叠多工位输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磁瓦加工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磁瓦防层叠多工位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稀土矿藏最多的国家,占世界上已探明的稀土矿藏的70%以上,原来我国一直以出口矿石为主,近年来我国为了保护国有资源,最大限度的合理开发利用稀土矿藏,已经明文规定控制稀土矿石的出口,并以加工成品出口为主,鼓励企业将稀土材料加工成品出口,这样,我国的稀土材料加工行业呈现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的局面。

目前,磁瓦主要应用于电机上的具有磁性的瓦片,是由稀土材料压铸并经磨削制成,经充磁形成磁瓦。随着电磁工业产品要求不断提高,同时要求瓦形磁体的精度和外形尺寸也越来越高,瓦形磁体在从熟坯到合格的成品生产过程中,需要经过端面磨、表面磨、圆弧磨、台阶磨等多道磨削工序进行加工。传统磁瓦磨削一般是手工操作,靠手工操作在砂轮上磨削磁瓦的各处表面,现在已经逐渐被自动化设备所替代,形成磨削生产线,一次完成磁瓦的几处表面的磨削加工。现有的磁瓦磨削加工,一般在两台磨削设备之间通过输送装置输送,但是由于磁瓦不同部位的磨削时间不同,因此,磁瓦可能会在输送装置上堆积,甚至挤压层叠,需要人工观察,并及时处理,劳动强度大,稍有不慎,可能导致磨削受阻,产品报废,有时甚至需要紧急停机,影响生产效率。

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520081774.1,公开日为:2015年12月23日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高效四工位磁瓦倒角磨床,包括拨瓦机构、推瓦机构、磁瓦内、外倒角磨头机构、磁瓦导轨组件以及磁瓦输入、输出机构,所述磁瓦输入机构的输出端与磁瓦导轨组件的输入端对应配合,所述拨瓦机构对应设置在磁瓦输入机构的输出端,所述推瓦机构对应设置在磁瓦导轨组件的输入端,通过推瓦机构将对应磁瓦推入磁瓦内倒角磨头机构和磁瓦外倒角磨头机构组成的磨削区,所述磁瓦导轨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磁瓦输出机构对应配合。该方案主要针对磁瓦倒角磨削,其它磨削工序还需将磁瓦送到相应设备,中间转运麻烦,生产周期较长。

又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721023238.1,公开日为:2018年4月10日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磁瓦内弧磨削装置,涉及磁体加工生产技术领域,包括设置有磨削机构的工作台、设置在工作台上的进料机构和出料机构,还包括设置在工作台上的磨削导轨和压紧机构;磨削导轨设置于磨削机构上方;工作台上设置有压紧支座,压紧机构包括沿磨削导轨长度方向设置在压紧支座上的主动带轮、从动带轮、与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传动连接的压紧传送带、用于驱动主动带轮转动的压紧驱动机构,以及用于调节压紧传送带和磨削导轨之间距离的调节压紧架。同样,该方案只是对磁瓦内弧进行磨削,其它磨削工序还需将磁瓦送到相应设备,中间转运麻烦,生产周期较长。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磁瓦防层叠多工位输送系统,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磁瓦生产线各工序磨削速度不一致,导致磁瓦在输送过程中翘起或层叠的问题。该磨削系统可检测磁瓦的姿态,从而控制平衡各磨削工序之间磨削速度,避免输送过程中磁瓦的翘起或层叠,确保磨削的顺利进行。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磁瓦防层叠多工位输送系统,包括输送装置和磁瓦检测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带和输送驱动机构,输送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输送带,并电连接控制器;所述磁瓦检测装置设置于输送装置的中部位置,其包括支架Ⅰ、接近开关Ⅰ和检测板Ⅰ;所述接近开关Ⅰ安装在支架Ⅰ上,其电连接控制器;所述检测板Ⅰ通过螺栓Ⅰ安装在支架Ⅰ上,且检测板Ⅰ可绕螺栓Ⅰ转动;所述检测板Ⅰ的下端位于输送带上方,其上端转动时可被接近开关Ⅰ感应。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架Ⅰ上设有竖孔Ⅰ,螺栓Ⅰ的一端穿过竖孔Ⅰ,并通过螺母进行固定。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输送装置连接相邻工位的磨削装置。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输送驱动机构包括输送电机、安装在输送主动轴上的输送主轮和安装在输送从动轴上的输送从轮;所述输送电机连接输送主动轴;所述输送带套设在输送主轮和输送从轮上。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输送主动轴上安装主皮带轮,输送从动轴上安装从皮带轮,主皮带轮和从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输送带沿输送方向的两侧设有导向挡板,两个导向挡板之间的距离略大于磁瓦的宽度。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输送装置的末端与磨削装置的进料端之间架设过渡导料架,过渡导料架具有导料槽。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渡导料架处设置有压料装置,所述压料装置包括位于导料槽上方的压料轮。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渡导料架上靠近磨削装置的进料端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底部距离导料槽底面的间隙大于一个磁瓦厚度,并小于两个磁瓦厚度。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板的一端延伸到压料轮的下方。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磁瓦防层叠多工位输送系统,通过磁瓦检测装置可对输送装置上的磁瓦姿态进行检测,从而控制平衡各磨削工序之间磨削速度,避免输送过程中磁瓦的翘起或层叠,确保磨削的顺利进行

(2)本实用新型磁瓦防层叠多工位输送系统,磁瓦检测装置中螺栓Ⅰ的一端穿过支架Ⅰ上的竖孔Ⅰ后通过螺母进行固定,可调节检测板Ⅰ的下端距离输送带表面的高度。

(3)本实用新型磁瓦防层叠多工位输送系统,通过输送装置将多个工位的磨削装置串联起来,形成一条连续化生产线,磁瓦在前一道工序磨削完成后,即可由输送装置送至后一道工序继续其它磨削,从而无需人工转运,大大降低转运工作量,提高生产效率。

(4)本实用新型磁瓦防层叠多工位输送系统,输送装置的输送带由输送电机驱动输送主轮并带动输送从轮同步转动完成输送工作,输送带不会打滑,输送稳定。

(5)本实用新型磁瓦防层叠多工位输送系统,输送带两侧的导向挡板可对输送的磁瓦进行导向,保证送入磨削装置中的磁瓦位于设定位置,便于磨削加工,同时也防止磁瓦从输送带上掉落。

(6)本实用新型磁瓦防层叠多工位输送系统,压料装置的压料轮压紧过渡导料架上的磁瓦,防止翘起,并配合限位板的限制作用,使得磁瓦能够并排无叠层的进入磨削装置进行磨削,保证磨削质量。

(7)本实用新型磁瓦防层叠多工位输送系统,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易于制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磁瓦防层叠多工位输送系统的主视结构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磁瓦防层叠多工位输送系统的俯视结构视图。

附图中的标号分别表示为:

100、输送装置;110、输送带;120、输送驱动机构;121、输送电机;122、输送主动轴;123、输送主轮;124、输送从动轴;125、输送从轮;126、从皮带轮;127、主皮带轮;128、皮带;130、导向挡板;

200、磁瓦检测装置;210、支架Ⅰ;211、竖孔Ⅰ;220、接近开关Ⅰ;230、检测板Ⅰ;240、螺栓Ⅰ;

300、磨削装置;

400、速度检测装置;410、支架Ⅱ;411、竖孔Ⅱ;420、接近开关Ⅱ;430、检测板Ⅱ;440、螺栓Ⅱ;

500、压料装置;510、压料轮;

600、过渡导料架;610、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进行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一种磁瓦连续化磨削加工系统,主要包括多工位的磨削装置300和相应数量的输送装置100,通过磨削装置300和输送装置100配合,使得磁瓦的端面磨、表面磨、倒角磨、粗细磨等磨削工序能够实现连续化。

磨削装置300的数量根据磁瓦具体磨削的要求设置,本实施例附图中示出了两个磨削装置300,当然并不限于此,其采用现有技术中普通的磨削设备即可,比如背景技术中所列出的高效四工位磁瓦倒角磨床或者磁瓦内弧磨削装置,对于磨削装置300的具体结构这里不在赘述。

输送装置100设置于相邻两个工位的磨削装置300之间,可将前一工序磨削的磁瓦输送至后一工序进行其它磨削,输送装置100的输入端与前一工序磨削装置300的输出端对接,输送装置100的输出端与后一工序磨削装置300的进料端对接,形成连续化的生产线。

输送装置100包括输送带110和输送驱动机构120,输送驱动机构120用于驱动输送带110。本实施例中,输送驱动机构120包括输送电机121、安装在输送主动轴122上的输送主轮123和安装在输送从动轴124上的输送从轮125,输送主动轴122和输送从动轴124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上;输送电机121连接输送主动轴122,作为动力源;输送带110套设在输送主轮123和输送从轮125上。

同时,输送主动轴122上安装主皮带轮127,输送从动轴124上安装从皮带轮126,主皮带轮127和从皮带轮126之间通过皮带128传动连接,从而输送主轮123带动输送从轮125同步转动完成输送工作,输送带110不会打滑,输送稳定。

输送带110沿输送方向的两侧设有导向挡板130,两个导向挡板130之间的距离略大于磁瓦的宽度,可对输送的磁瓦进行导向,保证送入磨削装置300中的磁瓦位于设定位置,便于磨削加工,同时也防止磁瓦从输送带110上掉落。。

限于安装位置,以及对磁瓦进行磨削装置300位姿的要求,本实施例输送装置100的末端与磨削装置300的进料端之间架设过渡导料架600,且过渡导料架600具有导料槽,用于磁瓦在其中滑动。当然,输送装置100的输入端与前一工序磨削装置300的输出端也架设过渡导料架600。

需要说明的是,输送装置100的末端与磨削装置300的进料端之间的过渡导料架600处设置有压料装置500,压料装置500包括位于导料槽上方的压料轮510,压料轮510通过轴按住到机架上,并且压料轮510的高度可调,从而调节压料轮510距离导料槽底面的间隙大小。另外,过渡导料架600上靠近磨削装置300的进料端设有限位板610,限位板610底部距离导料槽底面的间隙大于一个磁瓦厚度,并小于两个磁瓦厚度,且限位板610的一端延伸到压料轮510的下方。此种结构,压料装置500的压料轮510压紧过渡导料架600上的磁瓦,防止翘起,并配合限位板610的限制作用,使得磁瓦能够并排无叠层的进入磨削装置300中进行磨削,保证磨削质量。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磁瓦防层叠多工位输送系统,通过输送装置100将多个工位的磨削装置300串联起来,形成一条连续化生产线,磁瓦在前一道工序磨削完成后,即可由输送装置300送至后一道工序继续其它磨削,从而无需人工转运,大大降低转运工作量,提高生产效率。

实施例2

虽然实施例1的磨削系统可较好解决磁瓦不同步骤磨削中间转运的问题,提高生产效率,但是随之而来的又带来新的问题,这就是磁瓦不同部位的磨削在不同磨削装置300中所需时间不同,磁瓦可能会在输送装置100上堆积,甚至挤压层叠,需要人工观察,并及时处理,劳动强度大,稍有不慎,可能导致磨削受阻,产品报废,有时甚至需要紧急停机,影响生产效率。为了解决此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磁瓦防层叠多工位输送系统,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加入磁瓦检测装置200对输送装置100上的磁瓦进行检测,力求解决上述问题。

磁瓦检测装置200设置于输送装置100的中部位置,此时,输送带110上的磁瓦已经形成平稳均匀的向前输送,检测更加可靠。磁瓦检测装置200包括支架Ⅰ210、接近开关Ⅰ220和检测板Ⅰ230。其中,接近开关Ⅰ220安装在支架Ⅰ210上,其连接控制器,比如PLC或电脑,而各工序的输送装置100的输送电机121也连接控制器;检测板Ⅰ230通过螺栓Ⅰ240安装在支架Ⅰ210上,且检测板Ⅰ230可绕螺栓Ⅰ240进行转动。

在自然状态下,检测板Ⅰ230的下端位于输送带110上方,距离输送带110表面距离略大于一个磁瓦的厚度;当磁瓦被挤压翘起或具有层叠时,会触碰检测板Ⅰ230的下端并驱动检测板Ⅰ230转动,检测板Ⅰ230的上端遮挡接近开关Ⅰ220,而被接近开关Ⅰ220感应并产生电信号,传送至控制器。此时,出现磁瓦翘起或层叠的状况,控制器控制前面工序的输送装置100降低输送磁瓦速度或停止输送,减轻此工序输送装置100的输送压力;而翘起或层叠的磁瓦可在经过输送装置100时被恢复到正常位置进入磨削。由此可见,通过磁瓦检测装置200的设计,对可平衡各磨削工序之间磨削速度问题,避免输送过程中磁瓦的层叠,确保磨削的顺利进行。

另外,支架Ⅰ210上设有竖孔Ⅰ211,螺栓Ⅰ240的一端穿过竖孔Ⅰ211,并通过螺母进行固定,从而可调节检测板Ⅰ230的下端高度。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一种磁瓦防层叠多工位输送系统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加入了速度检测装置400,对输送装置100的输送速度进行调控。

速度检测装置400的结构与磁瓦检测装置200基本相同,它设置在靠近输送装置100的输入端,此时,上一工序磨削的磁瓦被间隙性的送往输送装置100。速度检测装置400包括支架Ⅱ410、接近开关Ⅱ420和检测板Ⅱ430,接近开关Ⅱ420安装在支架Ⅱ410上,并连接控制器;检测板Ⅱ430通过螺栓Ⅱ440到支架Ⅱ410上,并可绕螺栓Ⅱ440转动。检测板Ⅱ430的下端略高于输送装置100的输送带110表面,但小于一个磁瓦的高度。

此种结构,在进行上一工序磨削的磁瓦到达输送装置100的输送带110上时,磁瓦会触碰检测板Ⅱ430的下端,检测板Ⅱ430转动并遮挡接近开关Ⅱ420,产生电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每个磁瓦经过一次就会产生一次电信号,这样,控制器可了解相邻两个磁瓦的间隔时间,控制输送装置100的输送电机121转速,以保证输送的稳定性,或根据需要调整输送速度。

同样,支架Ⅱ410上开设竖孔Ⅱ411,螺栓Ⅱ440的一端穿过竖孔Ⅱ411后通过螺母进行固定,可调节检测板Ⅱ430的下端高度。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