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机械加工的磨料磨具安装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09883发布日期:2019-02-19 18:34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机械加工的磨料磨具安装底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磨料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机械加工的磨料磨具安装底座。



背景技术:

磨具具有包含在固结材料内的研磨颗粒,通常被用于去除材料。超级研磨颗粒(例如,金刚石或立方氮化硼(CBN))或引晶(或甚至未引晶)烧结溶胶凝胶氧化铝研磨颗粒,也被称作微晶α-氧化铝(MCA)研磨颗粒,可用于这样的磨具中。固结材料可为有机材料,诸如树脂或无机材料,诸如玻璃或玻璃化材料。特别地,使用玻璃化粘结材料和包含MCA颗粒或超级研磨颗粒的固结磨具在商业上常用于磨削。

在多种不同领域中,磨具的一种特别有挑战的应用为沟槽磨削或沟槽切削。在沟槽磨削期间,磨具需要在工件表面内切削出凹槽或窄槽。现代的应用常常需要加工出具有一致小拐角的精密的直槽,而这需要磨具具有良好的形状保持性和拐角保持性能,并能保持超薄的厚度。

适用于例如沟槽磨削应用的常规磨料磨具诸如砂轮,最初具有较厚的厚度,然后被薄化或者“修整”至较薄的磨料磨具的厚度。修整(dressing)花费的时间可能比使用磨料磨具磨削沟槽用的时间长三倍甚至更多。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3751977U,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磨料磨具包括呈圆盘状的固结研磨主体。固结研磨主体包括研磨部分;以及至少一个修整部分,其邻近研磨部分,且在研磨主体的外部向径向和周边延伸,修整部分为研磨主体总厚度的一部分。但是现有的磨料磨具安装底座还存在着磨料模具置放时产生的灰尘不方便收集容易遗落,不具备磨料模具打磨功能和无法调节安装位置导致操作不方便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多功能机械加工的磨料磨具安装底座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机械加工的磨料磨具安装底座,以解决现有的磨料磨具安装底座存在着磨料模具置放时产生的灰尘不方便收集容易遗落,不具备磨料模具打磨功能和无法调节安装位置导致操作不方便的问题。一种多功能机械加工的磨料磨具安装底座,包括支撑座,梯形支撑架,可高度调节架,倒U型衬座,固定脚座,灰尘收集吸附器,主固定座,辅固定座,主顶紧孔,主顶紧螺栓,辅顶紧孔,辅顶紧螺栓,磨料模具主体,压簧,T型架和手扶式磨料模具磨轮结构,所述的支撑座横向螺栓安装在梯形支撑架的上表面;所述的梯形支撑架安装在可高度调节架的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可高度调节架安装在倒U型衬座的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倒U型衬座的左端垂直段螺栓连接固定脚座的左上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倒U型衬座的右端垂直段螺栓连接固定脚座的右上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灰尘收集吸附器下部中间位置贯穿支撑座的内侧中间位置安装在梯形支撑架的内侧中间位置;所述的主固定座纵向下部螺栓连接支撑座的左端;所述的辅固定座纵向下部螺栓连接支撑座的右端;所述的主顶紧孔从上到下依次开设在主固定座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主顶紧螺栓分别贯穿主顶紧孔内部;所述的辅顶紧孔从上到下依次开设在辅固定座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辅顶紧螺栓分别贯穿辅顶紧孔内部;所述的磨料模具主体置于主固定座和辅固定座之间中间位置并通过主顶紧螺栓和辅顶紧螺栓顶紧;所述的压簧一端分别套接在T型架的垂直段外壁,另一端分别螺栓连接主固定座的上端和辅固定座的上端;所述的T型架分别安装在手扶式磨料模具磨轮结构的下部左右两侧;所述的可高度调节架包括常规轴承,升降座,回型滑块,直线滑轨,调节螺杆,固定螺母和手轮,所述的常规轴承镶嵌在升降座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回型滑块分别螺栓安装在升降座的左右两端;所述的回型滑块分别套接在直线滑轨的外壁中间位置;所述的调节螺杆纵向贯穿固定螺母的内部中间位置一端键连接手轮的内部中间位置,另一端连接常规轴承的内部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主顶紧孔和主顶紧螺栓螺纹连接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辅顶紧孔和辅顶紧螺栓螺纹连接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压簧的上端和T型架的水平段下表面焊接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直线滑轨分别纵向下部螺栓安装在倒U型衬座的左右两端垂直段外侧上部。

优选的,所述的固定螺母镶嵌在倒U型衬座的上部水平段内侧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常规轴承的内圈和调节螺杆的外壁上端过盈配合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调节螺杆和固定螺母之间螺纹连接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梯形支撑架的下部左右两侧分别螺栓连接升降座的上部左右两侧。

优选的,所述的灰尘收集吸附器包括灰尘收集斗,导尘管,集杂网,吸风帽,吸尘电机和风叶,所述的导尘管纵向螺纹连接在灰尘收集斗的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集杂网螺钉连接在导尘管内侧下部;所述的吸风帽螺纹连接在导尘管的下端;所述的吸尘电机的输出轴贯穿吸风帽的内侧底部中间位置键连接风叶的内侧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吸风帽和吸尘电机之间螺钉连接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灰尘收集斗具体采用漏斗状PVC塑料斗。

优选的,所述的集杂网采用孔直径为一毫米至三毫米的圆形不锈钢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的灰尘收集斗的下部垂直段贯穿支撑座的内侧中间位置并与梯形支撑架的上部内侧中间位置螺纹连接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吸风帽具体采用圆柱形橡胶帽。

优选的,所述的集杂网位于吸尘电机的上部。

优选的,所述的手扶式磨料模具磨轮结构包括移动手柄,打磨电机,U型滑块,不锈钢滑轨,打磨层和打磨轮,所述的移动手柄纵向下端焊接在打磨电机的上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U型滑块分别螺钉连接在打磨电机的左右两侧中间位置;所述的不锈钢滑轨横向置于打磨电机的后部;所述的打磨层包裹在打磨轮的外表面;所述的打磨轮键连接在打磨电机的输出轴上。

优选的,所述的U型滑块和不锈钢滑轨之间滑动卡接配合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打磨层和打磨轮之间螺钉连接设置;所述的打磨层采用厚度为十毫米至十五毫米的砂石层。

优选的,所述的T型架的上部水平段和不锈钢滑轨之间螺栓连接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常规轴承,升降座,回型滑块,直线滑轨,调节螺杆,固定螺母和手轮的设置,可根据安装需求进行升降调节升降座的位置,以达到安装需求。

2.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灰尘收集斗,导尘管,集杂网,吸风帽,吸尘电机和风叶的设置,可对磨料模具主体置放时产生的灰尘进行方便收集,避免灰尘遗落,以达到良好的除尘作用。

3.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移动手柄,打磨电机,打磨层和打磨轮的设置,可对磨料模具主体进行打磨,增加磨料模具主体打磨功能。

4.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U型滑块和不锈钢滑轨的设置,可移动打磨电机的位置,以使打磨更加均匀彻底。

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主固定座,辅固定座,主顶紧孔,主顶紧螺栓,辅顶紧孔和辅顶紧螺栓的设置,可顶紧夹装磨料模具主体,以使固定更牢固,同时便于拆卸和取放磨料模具主体。

6.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压簧和T型架的设置,可在打磨时起到良好的缓冲作用,以使操作人员可根据打磨要求进行按压打磨电机的位置,确保打磨效果。

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梯形支撑架的设置,可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

8.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固定脚座的设置,可固定和支撑整个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可高度调节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灰尘收集吸附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手扶式磨料模具磨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支撑座;2、梯形支撑架;3、可高度调节架;31、常规轴承;32、升降座;33、回型滑块;34、直线滑轨;35、调节螺杆;36、固定螺母;37、手轮;4、倒U型衬座;5、固定脚座;6、灰尘收集吸附器;61、灰尘收集斗;62、导尘管;63、集杂网;64、吸风帽;65、吸尘电机;66、风叶;7、主固定座;8、辅固定座;9、主顶紧孔;10、主顶紧螺栓;11、辅顶紧孔;12、辅顶紧螺栓;13、磨料模具主体;14、压簧;15、T型架;16、手扶式磨料模具磨轮结构;161、移动手柄;162、打磨电机;163、U型滑块;164、不锈钢滑轨;165、打磨层;166、打磨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多功能机械加工的磨料磨具安装底座,包括支撑座1,梯形支撑架2,可高度调节架3,倒U型衬座4,固定脚座5,灰尘收集吸附器6,主固定座7,辅固定座8,主顶紧孔9,主顶紧螺栓10,辅顶紧孔11,辅顶紧螺栓12,磨料模具主体13,压簧14,T型架15和手扶式磨料模具磨轮结构16,所述的支撑座1横向螺栓安装在梯形支撑架2的上表面;所述的梯形支撑架2螺栓安装在可高度调节架3的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可高度调节架3安装在倒U型衬座4的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倒U型衬座4的左端垂直段螺栓连接固定脚座5的左上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倒U型衬座4的右端垂直段螺栓连接固定脚座5的右上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灰尘收集吸附器6下部中间位置贯穿支撑座1的内侧中间位置安装在梯形支撑架2的内侧中间位置;所述的主固定座7纵向下部螺栓连接支撑座1的左端;所述的辅固定座8纵向下部螺栓连接支撑座1的右端;所述的主顶紧孔9从上到下依次开设在主固定座7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主顶紧螺栓10分别贯穿主顶紧孔9内部;所述的辅顶紧孔11从上到下依次开设在辅固定座8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辅顶紧螺栓12分别贯穿辅顶紧孔11内部;所述的磨料模具主体13置于主固定座7和辅固定座8之间中间位置并通过主顶紧螺栓10和辅顶紧螺栓12顶紧;所述的压簧14一端分别套接在T型架15的垂直段外壁,另一端分别螺栓连接主固定座7的上端和辅固定座8的上端;所述的T型架15分别安装在手扶式磨料模具磨轮结构16的下部左右两侧;所述的可高度调节架3包括常规轴承31,升降座32,回型滑块33,直线滑轨34,调节螺杆35,固定螺母36和手轮37,所述的常规轴承31镶嵌在升降座32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回型滑块33分别螺栓安装在升降座32的左右两端;所述的回型滑块33分别套接在直线滑轨34的外壁中间位置;所述的调节螺杆35纵向贯穿固定螺母36的内部中间位置一端键连接手轮37的内部中间位置,另一端连接常规轴承31的内部中间位置,升降操作时,通过手持手轮37顺时针旋转,使得调节螺杆35在固定螺母36内部旋转,以使升降座32通过回型滑块33在直线滑轨34之间向上移动,即可进行上移工作,可便于操作,减轻操作强度,相反逆时针旋转手轮37时,调节螺杆35在固定螺母36内部旋转,以使升降座32通过回型滑块33在直线滑轨34之间向下移动,即可进行下移工作。

本实施方案中,结合附图3所示,所述的灰尘收集吸附器6包括灰尘收集斗61,导尘管62,集杂网63,吸风帽64,吸尘电机65和风叶66,所述的导尘管62纵向螺纹连接在灰尘收集斗61的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集杂网63螺钉连接在导尘管62内侧下部;所述的吸风帽64螺纹连接在导尘管62的下端;所述的吸尘电机65的输出轴贯穿吸风帽64的内侧底部中间位置键连接风叶66的内侧中间位置,当需集尘工作时,通过启动吸尘电机65的开关,以使吸尘电机65带动风叶66高速旋转,即可通过灰尘收集斗61将磨料模具主体13上遗落的灰尘收集起来,通过吸尘电机65带动风叶66旋转,使得灰尘下移至导尘管62内部,可起到良好的收集灰尘作用,以保证磨料模具主体13免受灰尘影响。

本实施方案中,结合附图4所示,所述的手扶式磨料模具磨轮结构16包括移动手柄161,打磨电机162,U型滑块163,不锈钢滑轨164,打磨层165和打磨轮166,所述的移动手柄161纵向下端焊接在打磨电机162的上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U型滑块163分别螺钉连接在打磨电机162的左右两侧中间位置;所述的不锈钢滑轨164横向置于打磨电机162的后部;所述的打磨层165包裹在打磨轮166的外表面;所述的打磨轮166键连接在打磨电机162的输出轴上,当需打磨工作时,通过手持移动手柄161,即可左右移动打磨电机162,移动时,通过U型滑块163在不锈钢滑轨164外壁上的滑动,即可实现打磨电机162移动工作,通过向下按压移动手柄161,以使T型架15在压簧14的作用下下移,直至打磨轮166上的打磨层165接触磨料模具主体13外表面,即可启动打磨电机162的开关,以使打磨电机162带动打磨轮166高速旋转,通过打磨层165对磨料模具主体13进行打磨工作,以增加该底座的使用功能,打磨结束后,关闭打磨电机162的开关,松开移动手柄161,此时压簧14释能将T型架15抬起,完成打磨工作,操作简单,提高实用性。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中,安装固定磨料模具主体13时,将磨料模具主体13置于主固定座7和辅固定座8之间,将主顶紧螺栓10螺纹拧入主顶紧孔9中,再将辅顶紧螺栓12螺纹拧入辅顶紧孔11中,直至主顶紧螺栓10和辅顶紧螺栓12将磨料模具主体13顶紧为止,升降操作时,通过手持手轮37顺时针旋转,使得调节螺杆35在固定螺母36内部旋转,以使升降座32通过回型滑块33在直线滑轨34之间向上移动,即可进行上移工作,可便于操作,减轻操作强度,相反逆时针旋转手轮37时,调节螺杆35在固定螺母36内部旋转,以使升降座32通过回型滑块33在直线滑轨34之间向下移动,即可进行下移工作,当需集尘工作时,通过启动吸尘电机65的开关,以使吸尘电机65带动风叶66高速旋转,即可通过灰尘收集斗61将磨料模具主体13上遗落的灰尘收集起来,通过吸尘电机65带动风叶66旋转,使得灰尘下移至导尘管62内部,可起到良好的收集灰尘作用,以保证磨料模具主体13免受灰尘影响,打磨工作时,通过手持移动手柄161,即可左右移动打磨电机162,移动时,通过U型滑块163在不锈钢滑轨164外壁上的滑动,即可实现打磨电机162移动工作,通过向下按压移动手柄161,以使T型架15在压簧14的作用下下移,直至打磨轮166上的打磨层165接触磨料模具主体13外表面,即可启动打磨电机162的开关,以使打磨电机162带动打磨轮166高速旋转,通过打磨层165对磨料模具主体13进行打磨工作,以增加该底座的使用功能,打磨结束后,关闭打磨电机162的开关,松开移动手柄161,此时压簧14释能将T型架15抬起,完成打磨工作,操作简单,提高实用性。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