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丸料分选功能的吊钩抛丸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04327发布日期:2019-01-22 22:01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丸料分选功能的吊钩抛丸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件表面处理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具有丸料分选功能的吊钩抛丸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金属、钢材制品,在表面除锈环节,通常采用酸洗、磷化或硼化工艺,酸洗采用高浓度盐酸或硫酸,磷化采用磷酸锌溶液,环境污染非常严重,伴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认识的提高,也纷纷采用机械除锈来代替酸洗磷化工艺。抛丸机是一种用于铸造、冶金、机械加工等行业对工件表面硬化及表面处理的常用设备,弹丸介质可以是各种规格的砂、碳化硅颗粒、小钢球等。

现有的抛丸机按铸件承载体的结构不同分为滚筒式、链板式、转台式、台车式、鼠笼式和吊钩式抛丸机等。各种抛丸机所使用的抛丸丸料都需要循环使用,丸料由抛丸器抛射打击在工件上,然后丸料自然落到滤网上进行过滤,再将丸料送到提升机入口处,将丸料送至抛丸器进行下一个循环。现有的抛丸机仅仅是将铁屑等杂质滤掉,但是丸料在反复循环利用的过程中,会不断磨损粒径变小,不同粒径的丸料混在一起,经同一个抛丸器抛出时,抛丸表面处理时撞击力度会改变,较小的丸料不能达到要求的效果。

综上所述,亟需一种能够对丸料粒径进行分选,并将分选出的丸料循环至不同抛丸器抛出,对工件进行两次不同尺寸丸料的抛丸处理的吊钩抛丸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传统吊钩抛丸机不具有丸料分选功能,丸料在工作过程中不断磨损变小,大小丸料混合,影响抛丸机清洁质量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丸料分选功能的吊钩抛丸机。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丸料分选功能的吊钩抛丸机,包括抛丸机箱体,抛丸机箱体内部包括上方的抛丸清理室和下方的丸料分选室,抛丸清理室内部对称设置有抛丸器,所述抛丸清理室顶部设有旋转吊钩机构,所述丸料分选室内部设有两组深度与丸料分选室深度相同的折形板,每组折形板由两块折形板组成,每块折形板由多块平板拼接而成,两组折形板的顶部分别与丸料分选室两侧壁连接,底部分别与丸料分选室底部连接,不同组折形板中相邻的两块折形板之间间隙形成一条大丸料通道,同一组的两块折形板之间间隙形成两条小丸料通道,两组折形板与丸料分选室侧壁之间形成两条碎屑通道,两组折形板的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奇数块平板上开有滤孔,所述滤孔孔径从大丸料通道到碎屑通道依次减小,大丸料通道和小丸料通道分别通过丸料提升机与抛丸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首先往抛丸器中添加合格大丸料,大丸料在对工件清洁过程中会不断磨损,逐渐产生小丸料,将大小丸料分选出来分别加入不同的抛丸器,依次对工件进行清洁。在抛丸机外部将工件挂于旋转吊钩机构,旋转吊钩机构带动工件转动进入抛丸机,首先经过大丸料抛丸器清洁,接着继续转动,再经过小丸料抛丸器清洁,通过两次不同尺寸的抛丸处理,加强工件表面硬度,同时可以使工件达到表面粗糙度要求,清洁后的丸料在重力作用下掉入丸料分选室并顺着折形板运动,在折形板上运动时由于滤孔的存在,磨损的小丸料和碎屑从大丸料通道的滤孔通过进入小丸料通道,接着碎屑又从小丸料通道的滤孔通过进入碎屑通道,从而完成对大丸料、小丸料和碎屑的分选,经过分选的大丸料、小丸料分别经不同的丸料提升机提升进入不同的抛丸机循环利用。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吊钩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行星齿轮组,所述行星齿轮组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太阳轮、行星轮和齿圈,行星轮顶部转动连接有行星架,行星轮底部固定连接有与行星轮同心的吊杆,所述齿圈底部设有支撑面,所述齿圈与清理室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清理室顶部和支撑面设有与行星轮圆心运动轨迹相配合的圆弧通槽,所述吊杆底部固定连接有挂钩,所述太阳轮与驱动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抛丸清理室侧壁开有工件进料口。通过将行星齿轮组的齿圈固定,将太阳轮作为行星齿轮组的输入轴,并且在行星轮上设置可以绕太阳轮中心旋转的行星架,使得行星轮可以围绕太阳轮公转,同时行星轮可以自转,当行星轮经过工件进料口公转到抛丸清理室外部时,在工件夹持机构上对工件进行装载或者卸载,装载或者卸载完成后继续公转进入抛丸清理室通过抛丸器对工件便面进行抛丸处理,由于行星轮本身自转,工件在抛丸清理室内部可以实现自动更换清洁面。

进一步地,所述行星架为辐射状,所述辐射状行星架中心开有通孔,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贯穿通孔,设置辐射状行星架可以保持行星轮绕太阳轮公转时行星轮之间间距不变,从而使每一个工件的清洗周期相同,统一工件的清洗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大丸料通道间隙大于小丸料通道间隙,大丸料占据空间更大,这样设置保证大丸料在通道内流动顺畅。

进一步地,所述碎屑通道底部连接有旋风分离器,设置旋风分离器用以吸收铁锈与丸料撞击产生的碎屑和粉尘,加快碎屑和粉尘的流动,避免堵塞滤孔,同时可以保护工作环境。

进一步地,所述丸料提升机顶部设有丸料补给口。丸料在清洁工件过程中会逐渐被磨损,需要通过丸料补给口进行补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丸料分选室,将抛丸清洁工件产生的磨损小丸料和合格大丸料以及碎屑进行分选,并将大小丸料分别循环加入不同的抛丸器,对工件进行两次不同尺寸丸料的抛丸处理,避免不同尺寸丸料混杂而进行抛丸处理,提高工件表面硬度,同时可以使工件达到表面粗糙度要求。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行星齿轮组,将行星齿轮组部分伸出抛丸清理室,并通过将行星齿轮组的齿圈与抛丸清理室固定,将太阳轮作为输入轴,并且在行星轮上设置可以绕太阳轮中心旋转的行星架,使得行星轮可以绕太阳轮公转,当行星轮经过工件进料口转动到抛丸清理室外部时,在工件夹持机构上对工件进行装载或者卸载,做到不停机更换抛丸工件,提高具有丸料分选功能的吊钩抛丸机工作效率,在当行星轮转动到抛丸清理室内部进行抛丸清理时,行星轮自转带动工件自转,实现自动更换工件清洁面。

3.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行星架设为辐射状,设置辐射状行星架可以保持行星轮绕太阳轮公转时行星轮之间间距不变,从而使每一个工件的清洗周期相同,统一工件的清洗效果。

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旋风分离器用以吸收铁锈与丸料撞击产生的碎屑和粉尘,加快碎屑和粉尘的流动,避免堵塞滤孔,同时可以保护工作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行星齿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行星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丸料提升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抛丸机箱体、2-抛丸清理室、3-丸料分选室、4-折形板、5-大丸料通道、6-小丸料通道、7-碎屑通道、8-丸料提升机、9-驱动电机、10-太阳轮、11-行星轮、12-行星架、13-齿圈、14-支撑面、15-圆弧通槽、16-吊杆、17-挂钩、18-丸料补给口、19-抛丸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所用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图2和图5所示,一种具有丸料分选功能的吊钩抛丸机,包括抛丸机箱体,抛丸机箱体内部包括上方的抛丸清理室1和下方的丸料分选室,抛丸清理室1内部对称设置有抛丸器14,所述抛丸清理室1顶部设有旋转吊钩机构,所述丸料分选室内部设有两组深度与丸料分选室深度相同的折形板,每组折形板由两块折形板组成,每块折形板由多块平板拼接而成,两组折形板的顶部分别与丸料分选室两侧壁连接,底部分别与丸料分选室底部连接,不同组折形板中相邻的两块折形板之间间隙形成一条大丸料通道,同一组的两块折形板之间间隙形成两条小丸料通道,两组折形板与丸料分选室侧壁之间形成两条碎屑通道,两组折形板的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奇数块平板上开有滤孔,所述滤孔孔径从大丸料通道到碎屑通道依次减小,大丸料通道5和小丸料通道6分别通过丸料提升机8与抛丸器19连接。

所述大丸料通道5间隙大于小丸料通道6间隙,大丸料占据空间更大,这样设置保证大丸料在通道内流动顺畅。

所述碎屑通道7底部连接有旋风分离器,设置旋风分离器用以吸收铁锈与丸料撞击产生的碎屑和粉尘,加快碎屑和粉尘的流动,避免堵塞滤孔,同时可以保护工作环境。

所述丸料提升机2顶部设有丸料补给口15。丸料在清洁工件过程中会逐渐被磨损,需要通过丸料补给口15进行补给。

本实施例的具有丸料分选功能的吊钩抛丸机在工作时,首先往抛丸器14中添加合格大丸料,大丸料在对工件清洁过程中会不断磨损,逐渐产生小丸料,将大小丸料分选出来分别加入不同的抛丸器14,依次对工件进行清洁,前期使用时由于丸料磨损较低,小丸料抛丸机可关闭。在抛丸机外部将工件挂于旋转吊钩机构,旋转吊钩机构带动工件转动进入抛丸机,首先经过大丸料抛丸器14清洁,接着继续转动,再经过小丸料抛丸器14清洁,通过两次不同尺寸的抛丸处理,加强工件表面硬度,同时可以使工件达到表面粗糙度要求,清洁后的丸料在重力作用下掉入丸料分选室并顺着折形板运动,在折形板上运动时由于滤孔的存在,磨损的小丸料和碎屑从大丸料通道的滤孔通过进入小丸料通道,接着碎屑又从小丸料通道的滤孔通过进入碎屑通道,从而完成对大丸料、小丸料和碎屑的分选,经过分选的大丸料、小丸料分别经过不同的丸料提升机2提升进入不同的抛丸机循环利用,碎屑和粉尘被丸料分选室底部的旋风分离器吸收。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具体为所述旋转吊钩机构包括驱动电机3和行星齿轮组,所述行星齿轮组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太阳轮4、行星轮5和齿圈7,行星轮5顶部转动连接有行星架6,行星轮5底部固定连接有与行星轮5同心的吊杆9,所述齿圈7底部设有支撑面8,所述齿圈7与清理室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清理室顶部和支撑面8设有与行星轮5圆心运动轨迹相配合的圆弧通槽10,所述吊杆9底部固定连接有挂钩,所述太阳轮4与驱动电机3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抛丸清理室1侧壁开有工件进料口。

通过将行星齿轮组的齿圈7固定,将太阳轮4作为行星齿轮组的输入轴,并且在行星轮5上设置可以绕太阳轮4中心旋转的行星架6,使得行星轮5可以围绕太阳轮4公转,同时行星轮5可以自转,当行星轮5经过工件进料口公转到抛丸清理室1外部时,在工件夹持机构11上对工件进行装载或者卸载,装载或者卸载完成后继续公转进入抛丸清理室1通过抛丸器14对工件便面进行抛丸处理,由于行星轮5本身自转,工件在抛丸清理室1内部可以实现自动更换清洁面。

如图4所示,所述行星架12为辐射状,所述辐射状行星架12中心开有通孔,所述驱动电机9输出轴贯穿通孔,设置辐射状行星架12可以保持行星轮11绕太阳轮10公转时行星轮11之间间距不变,从而使每一个工件的清洗周期相同,统一工件的清洗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