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金属锯带的连续回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70011发布日期:2019-02-26 18:03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金属锯带的连续回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双金属锯带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金属锯带的连续回火装置。



背景技术:

双金属锯带是将两种不同特征的钢材(特种合金弹簧钢带和高速钢丝)通过电子束真空熔焊(或激光熔焊)—退火—精轧—调平校直—铣齿—分齿及淬火回火处理等一系列工艺加工而成的一种高新技术产品。

双金属锯带具有柔韧性好、抗疲劳性强、能承受巨大张力,齿部韧度高等诸多机械性能优点,使其无论在切割效率、节能环保、降低料耗及加工精度等方面均较传统 的圆盘锯和弓形往复锯存在明显优势。与传统的弓形往复锯和圆盘锯相比,其不仅具有切削精度及工作效率能提高数倍、显著降低材料及用电损耗,节能、高效、优 质等特点,还解决了传统圆盘锯、弓形往复锯无法锯切大截面工件的难题,被誉为“切削工艺技术革命”。

现有技术中,在对锯带进行淬火处理后采用箱式回火炉进行回火处理,通常采用多次折返以减少设备体积。如申请号为CN201520500726.1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双金属锯带回火装置,该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送带盘、张力阻尼器、前回转结构、前表面处理结构、箱式回火炉、后表面处理结构和后回转结构,前回转结构由呈三角形布置的三个回转轮构成,后回转结构由呈梯形布置的四个回转轮构成,双金属锯带在箱式回火炉中折返七次;前表面处理结构和后表面处理结构均包括支架和支架上设置的七组表面处理单元,表面处理单元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支架上的两固定杆和固定杆上的至少一铜柱,两固定杆上对应的两铜柱的圆周面分别与一次折返的双金属锯带的两侧面接触。

但是申请人发现前述双金属锯带回火装置存在以下问题;

(1)虽然有表面处理结构用于清理氧化层,但是在高温下,锯带在氧气下非常易于氧化,仅采用表面处理结构清理锯带表面的氧化层并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2)在箱式回火炉中锯带可能受热并不均匀,导致回火效果不好;

(3)箱式回火炉的保温效果一般,导致能耗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金属锯带的连续回火装置,该装置具有回火效果好和节能等优点。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金属锯带的连续回火装置,该装置包括沿前后向设置的箱式回火炉1及其前后方的前回转结构2与后回转结构3,锯带4通过前回转结构2与后回转结构3在箱式回火炉1中折返多次;所述箱式回火炉1包括多条用于牵引锯带4的引导结构5、箱式回火炉1内用于支撑引导结构5的多列支架6和箱式回火炉1内的至少一个风扇7;所述引导结构5沿前后向贯穿箱式回火炉1,其包括金属套管8及金属套管8内的陶瓷引导9,所述锯带4穿设在陶瓷引导9内的腔体中,所述陶瓷引导9的腔体与保护气提供结构连通;所述箱式回火炉1的左右侧壁由外至内依次包括外壳10、保温层、加热层13和反射隔热保温涂料层14,所述加热层13内设有加热结构15。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保温层由外至内由第一石棉层11和陶瓷纤维模块层12构成。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一石棉层11为由石棉压紧在外壳10内壁形成且其厚度为3-8cm,所述陶瓷纤维模块层12由陶瓷纤维模块沿第一石棉层11砌成且其厚度为5-15cm。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箱式回火炉1的左右侧壁的外壳10内壁沿左右向设有多根用于固定第一石棉层11和陶瓷纤维模块层12的水平加强筋16,每块陶瓷纤维模块对应设有一根水平加强筋16,所述陶瓷纤维模块的中部固定在水平加强筋16上。

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金属套管8为矩形套管,所述陶瓷引导9为回形结构,所述金属套管8和陶瓷引导9上均间隔设有多个相互配合的通气孔17与陶瓷引导9内的腔体连通,所述通气孔17通过管路与保护气提供结构连通。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锯带4在箱式回火炉1中折返5次或7次。

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箱式回火炉1内左右并排设有4列支架6,每列支架6上的左侧和/或右侧由上至下设有至少一条沿前后向的引导结构5,多列支架6上同一层的引导结构5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箱式回火炉1的其他侧壁由外至内至少包括外壳10和保温层。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箱式回火炉1的底壁由外至内依次包括外壳10、石棉板层18和第二石棉层19,所述箱式回火炉1的底壁的外壳10内壁沿竖直方向设有多根用于固定石棉板层18和第二石棉层19的竖直加强筋20,所述石棉板层18上设有多块固定底座21,所述固定底座21呈阵列分布,所述支架6沿竖直方向设于固定底座21上,所述第二石棉层19围绕固定底座21设置。

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箱式回火炉1的顶壁中线上由前至后均匀设有多个风扇7。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金属锯带的连续回火装置,该装置通过由金属套管及陶瓷引导构成的引导结构对锯带在回火时进行引导和保护,陶瓷引导中冲有保护气,提高回火效果,防止锯带氧化。同时通过箱式回火炉特殊的内壁设置,不但可防止热量散失,还可使发热均匀。通过风扇等的设置使锯带受热均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金属锯带的连续回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箱式回火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B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A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引导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式回火炉、2前回转结构、3后回转结构、4锯带、5引导结构、6支架、7风扇、8金属套管、9陶瓷引导、10外壳、11第一石棉层、12陶瓷纤维模块层、13加热层、14反射隔热保温涂料层、15加热结构、16水平加强筋、17通气孔、18石棉板层、19第二石棉层、20竖直加强筋、21固定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见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金属锯带的连续回火装置,该装置包括沿前后向设置的箱式回火炉1及其前后方的前回转结构2与后回转结构3,锯带4通过前回转结构2与后回转结构3在箱式回火炉1中折返多次,锯带4的锯齿向上;其结构如申请号为CN201520500726.1的专利基本一致,前回转结构2和后回转结构3均包括多个按预定分布方式设置的回转轮。本专利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箱式回火炉1包括多条用于牵引锯带4的引导结构5、箱式回火炉1内用于支撑引导结构5的多列支架6和箱式回火炉1内的至少一个风扇7等。其中,每列支架6沿前后向设置,引导结构5沿前后向贯穿箱式回火炉1,其沿前后向水平设置,其前端向前穿出箱式回火炉1前侧一定长度,其后端向后穿出箱式回火炉1后侧一定长度,其可由多段拼接而成,其包括金属套管8及金属套管8内的陶瓷引导9。其中,金属套管8为金属制成的管道,陶瓷引导9为陶瓷制成的中空管道(中空的腔体可以为矩形),锯带4穿设在陶瓷引导9内的腔体中。陶瓷引导9的腔体通过通孔、管道等结构与保护气(通常为氮气)提供结构连通使回火时锯带处于保护气中可防止其氧化。箱式回火炉1的左右侧壁由外至内依次包括外壳10、保温层、加热层13和反射隔热保温涂料层14等,外壳10可以为金属外壳或砖砌外壳或混凝土浇筑外壳等,保温层用于保温,通常为由具有保温和耐火作用的保温材料(如石棉等)构成,加热层13内设有加热结构15用于提供热量(通常将箱式回火炉1内的温度加热至560-590℃),反射隔热保温涂料层14为由反射隔热保温涂料涂覆在加热层13内侧形成可防止热量散失并使热量均匀,风扇7均匀分布在箱式回火炉1中,扰动气流使热量分布均匀。

优选地,参见图2和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保温层由外至内由第一石棉层11和陶瓷纤维模块层12构成。

具体地,参见图2和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一石棉层11为由石棉压紧在外壳10内壁形成且其厚度为3-8cm,陶瓷纤维模块层12由陶瓷纤维模块(外购,为矩形块)沿第一石棉层11砌成且其厚度为5-15cm。

优选地,参见图2和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箱式回火炉1的左右侧壁的外壳10内壁沿左右向设有多根用于固定第一石棉层11和陶瓷纤维模块层12的水平加强筋16,水平加强筋16具体可以为柱状钢筋,每块陶瓷纤维模块对应设有一根水平加强筋16,水平加强筋16穿过第一石棉层11,陶瓷纤维模块的中部固定在水平加强筋16上。

其中,参见图2、4和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金属套管8为矩形套管,陶瓷引导9为回形结构,金属套管8和陶瓷引导9上均间隔设有多个相互配合的通气孔17与陶瓷引导9内的腔体连通,前端的通气孔17可作为进气孔,后端的通气孔17可作为出气孔,通气孔17通过管路与保护气提供结构连通。

具体地,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锯带4在箱式回火炉1中折返5次或7次,不同厚度或规格的锯带采用不同的折返次数,相应地,引导结构和回转轮的数量和分布方式或锯带在回转轮上的缠绕方式进行相应的改变。

其中,参见图2-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箱式回火炉1内左右并排设有4列支架6,每列支架6上的左侧和/或右侧由上至下设有至少一条沿前后向的引导结构5;具体地,其中3列支架6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引导结构5,余下的1列支架6仅左侧或右侧设有引导结构5,多列支架6上同一层的引导结构5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对应一层回转轮。

其中,参见图2和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箱式回火炉1的其他侧壁由外至内至少包括外壳10和保温层。

优选地,参见图2和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箱式回火炉1的底壁由外至内依次包括外壳10、石棉板层18和第二石棉层19等,石棉板层18和第二石棉层19构成保温层。其中,箱式回火炉1的底壁的外壳10内壁沿竖直方向设有多根用于固定石棉板层18和第二石棉层19的竖直加强筋20。竖直加强筋20具体可以为角铁,其向上穿过石棉板层18。石棉板层18上设有多块固定底座21,固定底座21具体可以由多块砖砌成,固定底座21呈阵列分布,支架6沿竖直方向设于固定底座21上,第二石棉层19围绕固定底座21设置(即石棉填充在固定底座21之间)。

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箱式回火炉1的顶壁中线上由前至后均匀设有多个风扇7。

其中,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和“第二”仅起区分作用,无其他特殊意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金属锯带的连续回火装置,该装置通过由金属套管及陶瓷引导构成的引导结构对锯带在回火时进行引导和保护,陶瓷引导中冲有保护气,提高回火效果,防止锯带氧化。同时通过箱式回火炉特殊的内壁设置,不但可防止热量散失,还可使发热均匀。通过风扇等的设置使锯带受热均匀。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