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线材在线表面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04917发布日期:2019-01-22 22:06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一种金属线材在线表面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表面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金属在线表面处理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金属线材在线表面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实际生产和应用中,金属材质的线材通常需要进行表面除油污、抛光等表面预处理,目前通常采用不锈钢丝材质的清洁球、砂纸或金刚布等对金属线材进行表面清除。由于以上方式是以摩擦的方式进行,存在以下不足:1)金属线材表面损伤大,处理程度不易控制;2)清洁球、砂纸或金刚布与金属线材不能达到均匀的接触,表面处理效果不均匀;3)处理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金属粉尘,摩擦接触大大降低处理速度,能耗大;4)清洁球、砂纸和金刚布随着处理工艺的进行,损耗严重,后续表面处理质量难以保证。如何采用更有效、节能环保的方式对金属线材进行表面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金属在线表面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金属线材在线表面处理系统,包括在线表面处理单元、循环过滤单元以及收放线单元,所述在线表面处理单元包括在线表面处理密闭箱体、设置在在线表面处理密闭箱体外的烘干装置以及设置在在线表面处理密闭箱体内的多个在线表面处理器;所述循环过滤单元包括处理液收集池、处理液过滤池、处理液循环池、真空泵、过滤装置和第二处理液输送管;所述在线表面处理器包括雾化喷淋装置、控制阀和第一处理液输送管,第一处理液输送管与雾化喷淋装置相连,控制阀设置在第一处理液输送管上;其中,处理液收集池与在线表面处理密闭箱体相连,处理液过滤池分别与处理液收集池以及处理液循环池相连,第二处理液输送管一端与处理液循环池相连,第二处理液输送管另一端依次通过真空泵以及过滤装置与第一处理液输送管相连,金属线材两端端接收放线单元,并且金属线材贯穿在线表面处理密闭箱体、雾化喷淋装置以及烘干装置,其中,雾化喷淋装置与烘干装置的轴心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所述收放线单元包括张力放线装置、第一校直器、第二校直器和张力收线装置,金属线材一端通过第一校直器端接张力放线装置,金属线材另一端通过第二校直器端接张力收线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处理液收集池位于在线表面处理密闭箱下方,处理液收集池中心与在线表面处理密闭箱中心的水平落差为0.8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处理液过滤池位于处理液收集池下方,处理液过滤池中心与处理液收集池中心的水平落差为0.8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处理液循环池位于处理液过滤池下方,处理液循环池中心与处理液过滤池中心的水平落差为0.5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第一校直器、第二校直器与烘干装置的轴心重合;所述张力放线装置和张力收线装置的水平中心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表面处理系统具有以下优点:1)根据金属材质的不同匹配表面处理液,可以对各种材质的金属线材进行表面处理;2)在表面处理的过程中,根据具体处理要求对处理液的成分、浓度及喷淋的流量进行设置,可以满足金属线材不同级别的处理要求;3)处理过程中无金属粉尘产生,处理液通过过滤与循环处理,与传统的摩擦式表面处理方式相比,更节能环保;4)多道次雾化喷淋的处理方式使表面处理效果更均匀、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金属线材在线表面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A1-在线表面处理密闭箱,A2-烘干装置,A3-在线表面处理器,A3.1-控制阀,A3.2-第一处理液输送管,A3.3-雾化喷淋装置;B1-处理液收集池,B2-处理液过滤池,B3-处理液循环池,B4-真空泵,B5-第二处理液输送管,B6-过滤装置;C1-张力放线装置,C2-第一校直器,C3-第二校直器,C4-张力收线装置;D-金属线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金属线材在线表面处理系统,包括在线表面处理单元、循环过滤单元以及收放线单元。

具体的,在线表面处理单元包括在线表面处理密闭箱体A1、多个在线表面处理器A3和烘干装置A2。在线表面处理器A3位于在线表面处理密闭箱体A1内部,烘干装置A2位于在线表面处理密闭箱体A1外部。

循环过滤单元包括处理液收集池B1、处理液过滤池B2、处理液循环池B3、真空泵B4、过滤装置B5和第二处理液输送管B6。处理液收集池B1与在线表面处理密闭箱体A1相连,处理液过滤池B2分别与处理液收集池B1以及处理液循环池B3相连,第二处理液输送管B5一端与处理液循环池B3相连,第二处理液输送管B5另一端依次通过真空泵B4以及过滤装置B6与第一处理液输送管A3.2相连

收放线单元包括张力放线装置C1、第一校直器C2、第二校直器C3和张力收线装置C4。

具体地,在线表面处理器A3包括雾化喷淋装置A3.3、控制阀A3.1和第一处理液输送管A3.2。雾化喷淋装置A3.3与第一处理液输送管A3.2相连,控制阀A3.1设置在第一处理液输送管A3.2上。其中,多个雾化喷淋装置A3.3与烘干装置A2的轴心重合,第一处理液输送管A3.2与第二处理液输送管B5相连,并通过控制阀A3.1调节处理液的流量。

如图1所示,处理液收集池B1与在线表面处理密闭箱A1连接,处理液收集池B1中心与在线表面处理密闭箱A1中心的水平落差距离为0.8m;处理液收集池B1中心与处理液过滤池B2中心的水平落差距离为0.8m,处理液过滤池B2中心与处理液循环池B3中心的水平落差距离为0.5m。

第一校直器C2、第二校直器C3与烘干装置A2的轴心重合;张力放线装置C1和张力收线装置C4的水平中心重合。

在实际应用中,金属线材D通过张力放线装置C1放出,经过第一校直器C2校直,穿过在线表面处理密闭箱A1中的多个雾化喷淋装置A3.3,并经过烘干装置A2烘干处理,经过第二校直器C3进行校直,经过张力收线装置C4进行收线。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