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铜线的热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电线电缆在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产品之一,随着电力的发展,生活中依赖电力的方面也越来越多,而电线电缆的重要性也凸显出来。从远距离的电力输送,到建筑内部的电路布局,乃至机械设备的运转都离不开电线电缆。
电缆的导体铜线需要进行退火热处理,退火热处理是影响铜导体材料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的重要因素。在实际生产中,铜线经常绕制在铜线退火盘上进入退火炉中进行退火热处理。但铜线缠绕在常规的退火盘上后,内外层的铜线由于受热和冷却不均,造成产品质量波动,特别是对于线径较小的铜线,影响更大。为此,现有技术中在将铜线缠绕在退火盘上时,为了避免出线受热和冷却不均的情况,缠绕的厚度较薄,这就导致热处理的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热处理效率的铜线的热处理装置。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铜线的热处理装置,包括退火筒和若干支撑条;所述退火筒由位于中段的筒体和设置在筒体两端的两个端板构成,所述端板的中心设置与筒体内部连通的中心孔,所述筒体和端板上均匀设置有若干过火孔;每个所述端板上均设置有四组安装孔组,每组安装孔组由多个沿端板径向排布的通孔构成,两个端板上的通孔相互对应;所述支撑条的两端分别卡设在两个端板上的通孔内。
优选的,所述支撑条远离筒体的一边呈锯齿状。
优选的,每组所述安装孔组包括三个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集中体现在,能够在不影响退火质量的前提下提高铜线一次的缠绕量,提高了热处理效率。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安装最靠近筒体的支撑条,然后进行铜线的缠绕,以此类推,由内至外依次进行支撑条安装、铜线缠绕。最后再将本实用新型连同其上的铜线一齐放入退火炉内进行退火处理。本实用新型由于筒体和端板上均设置有过火孔,且由于每层铜线之间在支撑条的作用下具有一定的间隙,从而保证在进行退火处理的过程中铜线受热和冷却的均匀度,提高了退火的质量,且铜线一次性的处理量得到极大的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退火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支撑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退火筒和支撑条装配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4所示的一种铜线的热处理装置,包括退火筒和若干支撑条1。所述退火筒和支撑条1均有耐火材料构成,一般选用陶瓷。
所述退火筒由位于中段的筒体2和设置在筒体2两端的两个端板3构成,所述端板3的中心设置与筒体2内部连通的中心孔4,所述筒体2和端板3上均匀设置有若干过火孔5。在进入退火炉后,高温气流可经过中心孔4、过火孔5对铜线进行加热。
每个所述端板3上均设置有四组安装孔组,每组安装孔组由多个沿端板3径向排布的通孔6构成,两个端板3上的通孔6相互对应。所述通孔6与支撑条1的两端相适配,所述支撑条1的两端分别卡设在两个端板3上的通孔6内。每组所述安装孔组可包括三个、四个、五个等数量的通孔6。如图2中所示,每组安装孔组包括三个通孔6,可安装三层支撑条1。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安装最靠近筒体2的支撑条,然后进行铜线的缠绕,以此类推,由内至外依次进行支撑条1安装、铜线缠绕。最后再将本实用新型连同其上的铜线一齐放入退火炉内进行退火处理。本实用新型由于筒体2和端板3上均设置有过火孔5,且由于每层铜线之间在支撑条1的作用下具有一定的间隙,从而保证在进行退火处理的过程中铜线受热和冷却的均匀度,提高了退火的质量,且铜线一次性的处理量得到极大的提升。为了提高铜线缠绕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所述支撑条1远离筒体2的一边呈锯齿状。从而防止铜线在支撑条1上打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