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失模颗粒熟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88378发布日期:2019-02-01 19:30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失模颗粒熟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消失模铸造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消失模颗粒熟化装置。



背景技术:

消失模铸造(又称实型铸造)是将与铸件尺寸形状相似的石蜡或泡沫模型粘结组合成模型簇,刷涂耐火涂料并烘干后,埋在干石英砂中振动造型,在负压下浇注,使模型气化,液体金属占据模型位置,凝固冷却后形成铸件的新型铸造方法。消失模铸造是一种近无余量、精确成型的新工艺,该工艺无需取模、无分型面、无砂芯,因而铸件没有飞边、毛刺和拔模斜度,并减少了由于型芯组合而造成的尺寸误差。铸件表面粗糙度可达Ra3.2至12.5μm;铸件尺寸精度可达CT7至9;加工余量最多为1.5至2mm,可大大减少机械加工的费用,和传统砂型铸造方法相比,可以减少40%至50%的机械加工时间,特别适用于电机外壳等复杂的零件的铸造。

消失模颗粒的质量是影响铸件质量的重要因素,消失模颗粒在成型为模具之前,需要经过发泡和熟化,现有的熟化装置为一个带加热机构的罐体,如申请号为201420756172.7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消失模颗粒熟化装置,这种装置一次性只能够熟化一定量的颗粒,无法实现连续熟化,且熟化完成后不方便将消失模颗粒从熟化仓中取出,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连续熟化、效率更高的消失模颗粒熟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消失模颗粒熟化装置,

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固定筒、转筒、电机和保温夹套,所述固定筒倾斜且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机架上,所述转筒倾斜设置,且转筒的上端伸入固定筒的下端并通过轴承安装于固定筒内,转筒的下端通过下封板封口,且下封板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中心线与转筒的中心线重合,传动轴的下端通过轴承安装于机架,且传动轴与电机传动连接;所述保温夹套套在转筒之外并固定安装在机架上,保温夹套与转筒之间设置有电加热丝;所述固定筒的上端口设置有加料斗,加料斗的底部设置有与固定筒相通的下料口,转筒较低的一端设置有出料口。

进一步地,所述转筒的内壁设置有螺旋板,所述螺旋板的下端与下封板之间具有间距,所述出料口设置在螺旋板与下封板之间的转筒侧壁。

进一步地,所述出料口的下方设置有传输机构,所述传输机构的上方设置有冷风风机,所述冷风风机的出风口朝向传输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传输机构包括传输电机、主动轴、从动轴和封闭的传输网,所述传输网的两端分别套在主动轴和从动轴上,所述主动轴通过皮带与传输电机相连;所述传输网的两侧边设置有挡板。

进一步地,所述转筒的倾斜角度为3至6度。

进一步地,所述保温夹套包括不锈钢筒体和设置在不锈钢筒体内壁的硅酸铝纤维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将消失模颗粒装入加料斗,消失模颗粒从加料斗的底部进入固定筒,然后沿着固定筒进入转筒,电机带动转筒转动,同时电加热丝通电发热,消失模颗粒则沿着转筒缓慢地向下移动,且转筒转动时会不断地翻动消失模颗粒,从而保证消失模颗粒均匀地受热。当消失模颗粒运动至转筒的下端时从出料口排出,熟化完成。本装置能够连续不断将消失模颗粒加入加料斗,实现连续不断地熟化和出料,进出料十分方便,有利于提高熟化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架;2—固定筒;3—转筒;4—保温夹套;5—电机;6—下封板;7—传动轴;8—电加热丝;9—加料斗;10—出料口;11—螺旋板;12—冷风风机;13—传输电机;14—主动轴;15—从动轴;16—传输网;17—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消失模颗粒熟化装置,

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固定筒2、转筒3、电机5和保温夹套4,所述固定筒2倾斜且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所述转筒3倾斜设置,且转筒3的上端伸入固定筒2的下端并通过轴承安装于固定筒2内,转筒3的下端通过下封板6封口,且下封板6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传动轴7,所述传动轴7的中心线与转筒3的中心线重合,传动轴7的下端通过轴承安装于机架1,且传动轴7与电机5传动连接;所述保温夹套4套在转筒3之外并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保温夹套4与转筒3之间设置有电加热丝8。

固定筒2采用不锈钢筒体,通过螺栓倾斜安装在机架1上,起到将消失模颗粒输送到转筒3内,且对转筒3进行定位的作用。转筒3采用导热系数高的材质,优选采用不锈钢,厚度在0.8cm至1.2cm即可。转筒3的上端通过轴承安装在固定筒2内,下端连接传动轴7,且传动轴7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1,保证了转筒3能够顺畅地绕自身的中心线旋转,实现对消失模颗粒进行翻料,保证消失模颗粒均匀地受热,保证熟化质量。为了保证消失模颗粒能够通过固定筒2后顺利地进入转筒3,固定筒2可分为两段,上段的内径与转筒3内径一致,下段的内径大于转筒3的外径,这样,当转筒3的上端通过轴承安装在固定筒2的下段之后,转筒3的内腔能够与固定筒2上段的内腔整齐地对接,物料通过固定筒2上段之后即进入转筒3。下封板6采用厚度在2cm左右的不锈钢板,通过螺栓连接或者焊接的方式与转筒3的下端口相连,传动轴7的上端通过法兰盘与转筒3相连,电机5可通过皮带或者齿轮与传动轴7相连,用于带动传动轴7转动,传动轴7转动时,通过下封板6带动整个转筒3转动。保温夹套4具有保温的效果,可降低热损耗,更加节能。保温夹套4的两端设置有端板,端板与转筒3之间间隙配合,不干涉转筒3的转动。电加热丝8通过导线与厂房内的供电设备相连,为了保证加热的均匀性,电加热丝8可以设置为螺旋状,且绕转筒3设置。

所述固定筒2的上端口设置有加料斗9,加料斗9的底部设置有与固定筒2相通的下料口,转筒3较低的一端设置有出料口10。加料斗9呈圆台形或者棱台形,将消失模颗粒装入加料斗9后,消失模颗粒从下料口落入固定筒2,然后沿着固定筒2滑动至转筒3内部。消失模颗粒熟化完成后,则从出料口10排出。

所述转筒3的内壁设置有螺旋板11,所述螺旋板11的下端与下封板6之间具有间距,所述出料口10设置在螺旋板11与下封板6之间的转筒3侧壁。设置螺旋板11后,消失模颗粒沿着转筒3滑动的速度得到控制,保证了消失模颗粒匀速地前进,有利于消失模颗粒充分且均匀地熟化。

为了使熟化完成的消失模颗粒快速地冷却,所述出料口10的下方设置有传输机构,所述传输机构的上方设置有冷风风机12,所述冷风风机12的出风口朝向传输机构。消失模颗粒从出料口10排出后落在传输机构上并随着传输机构运动,同时冷风风机12将外界的冷空气加速后吹向消失模颗粒,对消失模颗粒进行风冷。冷风风机12采用小功率风机,风力不宜过大,防止消失模颗粒被至传输机构之外。

所述传输机构包括传输电机13、主动轴14、从动轴15和封闭的传输网16,所述传输网16的两端分别套在主动轴14和从动轴15上,所述主动轴14通过皮带与传输电机13相连;所述传输网16的两侧边设置有挡板17。传输网16采用不锈钢丝网,其孔径小于消失模颗粒的直径。挡板17起到防止消失模颗粒被吹走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转筒3的倾斜角度为3至6度。

保温夹套4可采用现有任意的保温材质,优选的,所述保温夹套4包括不锈钢筒体和设置在不锈钢筒体内壁的硅酸铝纤维层。

本装置的运行过程为:电加热丝8通电,将转筒3预热至设定的温度,然后启动电机5、传输电机13和冷风风机12,再将消失模颗粒装入加料斗9,消失模颗粒从加料斗9底部的下料口进入固定筒2,然后沿着固定筒2滑动至转筒3中,随着转筒3的转动,消失模颗粒沿着转筒3向下运动并被不断地翻转,保证了消失模颗粒均匀受热。当消失模颗粒运动至转筒3的下端时,熟化过程结束,消失模颗粒从出料口10排出并落在传输网16上,然后随着传输网16运动,冷风风机12将冷风吹向消失模颗粒,使消失模颗粒快速冷却,冷却后,整个熟化工序完成。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