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生产锡阳极八角菱形棒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62919发布日期:2019-04-30 19:20阅读:4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速生产锡阳极八角菱形棒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镀用锡阳极棒生产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锡阳极棒主要用于电镀行业,在PCB板制作过程中,采用电镀锡来对线路进行保护,锡阳极八角菱形棒(以下简称锡八角棒)作为常用的电镀锡原料广泛的运用与锡电镀工艺中,传统的生产工艺为采用两半分合浇铸模进行浇注,由于不同客户采用的电镀工艺及生产的 PCB板尺寸不一,所使用的锡八角棒只有端面的菱形尺寸是统一的,锡八角棒的长度及端面阳极挂钩螺栓孔的尺寸是不一样的,所以在浇注后需根据客户要求的使用长度进行切割,然后在端面进行打孔攻丝,工艺流程比较繁琐且生产效率低,

由于客户需求的锡八角棒长度不一,使用同一套浇铸模具生产时,浇铸模的长度需以最大长度的锡八角棒尺寸制作,当生产长度较短的锡八角棒时,定长切割的废料就会较多,需重熔处理,导致生产成本升高,同时在打孔攻丝过程中,由于金属锡硬度低且具有较好的延展性,容易导致转头及丝锥粘锡,生产过程中易出现切屑堵塞,转头及丝锥易损,为了解决退屑的问题,要采用冷却液进行冷却及润滑,但是出现冷却液残留污染产品,需增加清洗流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传统生产工艺流程长而复杂、生产效率低、材料浪费大等不足,提供一种采用预置预埋件定长锡八角棒及端面螺纹,以实现短流程高效率生产锡棒的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快速生产锡阳极八角菱形棒的设备,包括由左浇铸模和右浇铸模、嵌装于左浇铸模和右浇铸模合模后顶部中间的上浇铸模组合而成的浇铸模;在左浇铸模模腔中部外侧设置有脱模顶块,设置于左浇铸模外侧的脱模油缸的推杆穿过左浇铸模连接脱模顶块,用于锡八角棒脱模;在右浇铸模外侧设置有开模油缸,开模油缸的推杆前端连接右浇铸模,开模油缸的底座与右浇铸模底部通过定位轴连接,控制开模时右浇铸模水平位移及复位;所述上浇铸模为矩形条板模,在上浇铸模上设置有浇注切浇管及浇注切冒管用于浇注后切削浇注浇口及浇注冒口,上浇铸模一端与设置于上浇铸模外端的切浇油缸的推杆连接;三个浇铸模组合形成中空的浇注型腔,在型腔前端设置有可水平移动的前牙模块及配装的前牙模螺栓,所述前牙模螺栓的前端螺纹部分沿轴向配装于前牙模块中心螺孔并向内延伸至型腔内一段,用于浇注过程中预埋螺纹成型,前牙模螺栓的后端螺帽部分外套前牙模套筒,前牙模套筒与所设置的前牙模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由前牙模电机驱动,在前牙模电机前端面法兰与前牙模块之间连接有两根相互平行的前牙模连接杆,在前牙模电机下方设置有输出轴上安装有定长螺杆的定长电机,所述定长电机与前牙模电机配合联结,用于调整及控制前牙模电机水平往复移动;在型腔后端设置有固定的后牙模块及配装的后牙模螺栓,所述后牙模螺栓的前端螺纹部分沿轴向配装于后牙模块中心螺孔并向内延伸至型腔内一段,用于浇注过程中预埋螺纹成型,后牙模螺栓的后端螺帽部分外套后牙模套筒,后牙模套筒与所设置的后牙模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由后牙模电机驱动,在后牙模电机前端面法兰与后牙模块之间连接有两根相互平行的后牙模连接杆。

本实用新型在开模油缸底座与右浇铸模底部之间连接的定位轴为相互平行的两根定位轴。在浇注切浇管和浇注切冒管底部设计有锥面切口。

本实用新型设备采用左浇铸模、右浇铸模、上浇铸模三模组合结构,通过定长电机及定长螺杆带动前牙模电机及前牙模块连接杆,控制前牙模块在型腔内水平移动,并设定定长电机输出轴的角位移量控制前牙模块的水平位移量,后牙模块在浇注型腔内位置固定,控制前牙模块与后牙模块中间的距离实现浇注锡八角棒的长度尺寸控制。通过前牙模电机及后牙模电机分别带动前牙模套筒及后牙模套筒,控制前牙模螺栓和后牙模螺栓旋入或旋出,并设定前牙模电机及后牙模电机的角位移量,控制前牙模螺栓及后牙模螺栓旋入旋出深度,即可形成锡八角棒端面的阳极挂钩螺栓孔并控制孔深,锡八角棒可一次浇注成型,实现了可控定长浇注、预埋螺纹成型、自动切削浇注浇口及浇注冒口。并通过开模油缸带动右浇铸模开模,脱模油缸带动脱模顶块将浇注好的锡八角棒顶出型腔,完成锡八角棒的生产,不再需要进行切割和在端面打孔攻丝,大大简化了生产工艺流程,提高了生产效率,并减小了材料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锡阳极八角菱形棒的生产设备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开模油缸和脱模油缸中心位置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前牙模块和后牙模块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4为锡阳极八角菱形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锡阳极八角菱形棒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的快速生产锡阳极八角菱形棒的设备,包括由左浇铸模1和右浇铸模3、嵌装于左浇铸模和右浇铸模合模后顶部中间的上浇铸模2组合而成的浇铸模。在左浇铸模1 模腔中部外侧设置有脱模顶块5,设置于左浇铸模外侧的脱模油缸4的推杆穿过左浇铸模连接脱模顶块5,用于锡八角棒脱模。在右浇铸模3外侧设置有开模油缸6,开模油缸的推杆前端连接右浇铸模,开模油缸的底座与右浇铸模底部通过定位轴7连接,控制开模时右浇铸模 3水平位移及复位。通常,设置相互平行的两根定位轴7。所述上浇铸模2为矩形条板模,在上浇铸模上设置有浇注切浇管8及浇注切冒管9,用于浇注后切削浇注浇口及浇注冒口,在浇注切浇管8和浇注切冒管9底部设计有锥面切口。上浇铸模2一端与设置于上浇铸模外端的切浇油缸10的推杆连接。三个浇铸模组合后,形成中空的浇注型腔23。在型腔前端设置有可水平移动的前牙模块13及配装的前牙模螺栓14,所述前牙模螺栓的前端螺纹部分沿轴向配装于前牙模块中心螺孔并向内延伸至型腔内一段,用于浇注过程中预埋螺纹成型,前牙模螺栓的后端螺帽部分外套前牙模套筒15,前牙模套筒与所设置的前牙模电机17的输出轴连接,由前牙模电机驱动,在前牙模电机前端面法兰与前牙模块之间连接有两根相互平行的前牙模连接杆16,在前牙模电机下方设置有定长电机11,定长电机输出轴上安装有定长螺杆 12。所述定长电机与前牙模电机配合联结,用于调整及控制前牙模电机水平往复移动,以调整及控制浇注锡八角棒的长度尺寸。在型腔后端设置有固定的后牙模块18及配装的后牙模螺栓19,所述后牙模螺栓的前端螺纹部分沿轴向配装于后牙模块中心螺孔并向内延伸至型腔内一段,用于浇注过程中预埋螺纹成型,后牙模螺栓的后端螺帽部分外套后牙模套筒20,后牙模套筒与所设置的后牙模电机22的输出轴连接,由后牙模电机驱动,在后牙模电机前端面法兰与后牙模块之间连接有两根相互平行的后牙模连接杆21。前牙模块和后牙模块的横截面形状与型腔的断面形状相同,均为八角菱形,如图3所示。

采用本实用新型设备快速生产锡阳极八角菱形棒的方法如下:

A.根据需要浇注的锡八角棒的长度尺寸,设定定长电机11的输出轴的角位移量,通过定长螺杆12带动前牙模电机17水平移动,通过设定的定长输出轴的角位移量控制前牙模电机的水平位移,进而控制前牙模块13在型腔中的水平位移量,前牙模块与后牙模块之间的距离即为锡八角棒的长度;根据锡八角棒端面阳极挂钩螺栓孔内螺纹的型号选择匹配的前牙模螺栓14和前牙模块13以及后牙模螺栓19和后牙模块18,前牙模螺栓和后牙模螺栓突出至型腔内的螺纹段长度即为锡八角棒端面孔深度;通过设定的前牙模电机17的输出轴角位移量和后牙模电机22的输出轴角位移量分别控制前牙模套筒15和后牙模套筒20的角位移量,由前牙模套筒和后牙模套筒分别带动前牙模螺栓和后牙模螺栓旋入或旋出,进而控制前牙模螺栓和后牙模螺栓突出至型腔内的螺纹段长度;

B.将左浇铸模1、右浇铸模3、上浇铸模2组装好,熔融锡液从浇注切浇管8浇注入型腔,当观察到浇注切冒管9管内有锡液液面上升接近管口边缘时停止浇注。由于锡液在冷却中会产生收缩,浇注切冒管的作用为排气及补偿锡液在型腔中的液态收缩和凝固过程中的收缩量,确保锡八角棒的尺寸合格;

C.待锡液冷凝后开模,启动前牙模电机及后牙模电机,驱动前牙模套筒及后牙模套筒反向转动并控制其角位移量,前牙模螺栓及后牙模螺栓分别从前牙模块及后牙模块旋出,此时在型腔内凝固成型的锡八角棒端面的阳极挂钩螺栓孔及螺纹成型;由于在浇注切浇管及切冒管底部设计有锥面切口,可先将浇注切浇管8的浇口及浇注切冒管9的冒口沿型腔顶部切割开,然后启动切浇油缸10,带动上浇铸模从左浇铸模合右浇铸模顶部的嵌槽中水平移出;之后启动开模油缸6带动右浇铸模开模;再启动脱模油缸4推动脱模顶块向前顶,将锡八角棒顶出左浇铸模型腔,完成如图4、图5所示的两端面带螺栓孔24a的锡八角棒24的生产。

在完成前一根锡八角棒的生产后,启动前牙模电机,带动前牙模套筒,控制前牙模螺栓旋入前牙模块至指定位置复位;启动后牙模电机,带动后牙模套筒,控制后牙模螺栓旋入后牙模块至指定位置复位;启动开模油缸,带动右浇铸模复位;启动脱模油缸,带动脱模顶块复位;启动切浇油缸,带动上浇铸模复位,之后准备下一次浇注锡八角棒。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