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保温合金浇铸溜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77246发布日期:2019-05-15 23:53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式保温合金浇铸溜槽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炼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移动式保温合金浇铸溜槽。



背景技术:

锌合金浇铸工艺是将熔锌电炉内熔化好的锌合金熔液流放至中间包,中间包内的锌合金熔液通过合金浇铸溜槽流放至合金铸锭模模内浇注成型。现有技术中,合金浇铸溜槽内部用耐火砖砌筑,表面裸露,浇铸时锌液在溜槽内降温较快,锌合金的成品率只能靠升高炉内温度来保证,过高的锌液温度可能对炉内成分以及成分偏析造成影响,裸露的溜槽同时对操作人员的安全性具有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移动式保温合金浇铸溜槽,它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保温效果好,工作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移动式保温合金浇铸溜槽,它包括上溜槽和下溜槽,上溜槽下端的下面设有铰接座,下溜槽的上端通过转盘座铰接在铰接座上,下溜槽的中下部设有支脚,支脚的下端安装脚轮;其特征在于:上溜槽和下溜槽都包括金属槽和金属槽下端下面连通的金属筒,在金属槽和金属筒内浇注成型并设有溜道和合金漏孔的耐高温保温层;下溜槽的溜道的上端设有下底小的圆台形槽,圆台形槽的上面对应上溜槽的合金漏孔;上溜槽和下溜槽的上面都设有若干方块形保温盖,方块形保温盖由壳体和内部充填的耐高温保温材料构成。

进一步,在脚轮下面的地面上设有圆弧形脚轮轨道。

进一步,下溜槽的合金漏孔上设有石墨塞。

进一步,在下溜槽下端设有提起和落下石墨塞的杠杆式操作机构。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

1)上溜槽和下溜槽的金属槽和金属筒内浇注成型并设有溜道和合金漏孔的耐高温保温层;比用耐火砖砌筑耐高温保温层的保温效果好,避免了因溜槽保温效果不好锌合金的成品率只能靠升高炉内温度来保证的问题,避免了过高的锌液温度对炉内成分以及成分偏析造成影响。

2)上溜槽和下溜槽的上面都设有若干方块形保温盖,能够提高保温效果,操作方便,避免裸露的溜槽烫伤操作人员问题发生。

3)下溜槽的上端通过转盘座铰接在铰接座上,下溜槽的中下部设有支脚,支脚的下端安装脚轮,可以旋转下溜槽向若干环形分布的铸锭模具内浇注锌合金熔液,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移动式保温合金浇铸溜槽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下溜槽下端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铰接座及转盘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上溜槽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上溜槽侧面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下溜槽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下溜槽侧面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温盖局部剖切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溜槽,2-下溜槽,3-铰接座,4-转盘座,5-支脚,6-脚轮,7-金属槽,8-金属筒,9-溜道,10-合金漏孔,11-耐高温保温层,12-圆台形槽,13-保温盖,14-壳体,15-耐高温保温材料,16-脚轮轨道,17-石墨塞,18-杠杆式操作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移动式保温合金浇铸溜槽,它包括上溜槽1和下溜槽2,上溜槽1下端的下面设有铰接座3,下溜槽2的上端通过转盘座4铰接在铰接座3上,下溜槽2的中下部设有支脚5,支脚5的下端安装脚轮6;上溜槽1和下溜槽2都包括金属槽7和金属槽7下端下面连通的金属筒8,在金属槽7和金属筒8内浇注成型并设有溜道9和合金漏孔10的耐高温保温层11;下溜槽2的溜道9的上端设有下底小的圆台形槽12,圆台形槽12的上面对应上溜槽1的合金漏孔10;上溜槽1和下溜槽2的上面都设有若干方块形保温盖13,方块形保温盖13由壳体14和内部充填的耐高温保温材料15构成。在脚轮6下面的地面上设有圆弧形脚轮轨道16。下溜槽1的合金漏孔10上设有石墨塞17。在下溜槽1下端设有提起和落下石墨塞17的杠杆式操作机构18。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