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铸模具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15428发布日期:2019-09-06 21:06阅读:708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铸模具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压铸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铸模具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压铸是一种金属锻造工艺,其特点是利用模具内的型腔对融化的金属施加高压。而在生产化妆工具时,压铸是一种常用的加工工艺,压铸工艺能使化妆工具的表面更为平整,拥有更高的尺寸一致性。

压铸金属成型时,需要经过冷却,当使用水冷时,是在型腔周围设置运水管道,水从一个入水口进入,经过围绕型腔设置的运水管道时带走型腔内金属的热量,再从一个出水口流出;但是这样设置的冷却系统有缺点,水在进入时会慢慢吸收热量,另运水管道的前段和后段的水温差异较大,使型腔内两侧金属的冷却收缩不同步,使金属的整体性降低,甚至部分金属组织致密性差,影响铸件的整体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铸模具冷却系统,该冷却系统能解决型腔内两侧金属冷却收缩不同步的问题。

为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铸模具冷却系统,包括模具、设置在所述模具上的型腔,设置在所述模具上的运水管道,所述运水管道围绕所述型腔设置,所述运水管道包括入水口、分流管、运水支管、集流管、合流管以及出水口;在所述型腔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入水口,两侧的所述入水口分别连接有所述分流管,两侧的所述分流管分别连接若干所述运水支管的一端,两侧的若干所述运水支管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所述集流管,两侧的所述集流管共同连接到一条所述合流管上,所述合流管连接所述出水口。

进一步的,所述入水口垂直连接于所述分流管的居中位置,使从所述入水口进入的水可以同时到达分流管的两端。

进一步的,所述运水管道中的入水口、分流管、运水支管、集流管、合流管以及出水口均为圆管,圆管易于加工。

进一步的,所述分流管、所述运水支管以及所述集流管的管道直径相同,所述入水口、所述合流管以及所述出水口的管道直径相同,所述入水口、所述合流管以及所述出水口的管道直径大于所述分流管、所述运水支管以及所述集流管的管道直径。所述入水口的入水量需要等于若干所述运水支管的水流总量,所述出水口的出水量需要等于若干所述运水支管的水流总量。

进一步的,所述出水口垂直向下连接于所述合流管的居中位置。使两侧的所述集流管的水能够以同样的速度流走。

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系统结构简单,在型腔的两侧各设置一个入水口,缩短了水在运水管道的水流路程,降低水流入时和水流出时的温度差异;同时型腔的两侧设置相同的管道结构,可以避免型腔内两侧金属的冷却收缩不同步、使金属的整体性降低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压铸模具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压铸模具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运水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模具;2、型腔;3、运水管道;31、入水口;32、分流管;33、运水支管;34、集流管;35、合流管;36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将结合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一种压铸模具冷却系统,包括模具1、设置在所述模具1上的型腔2,设置在所述模具1上的运水管道3,所述运水管道3围绕所述型腔2设置,所述运水管道3包括入水口31、分流管32、运水支管33、集流管34、合流管35以及出水口36;在所述型腔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入水口31,两侧的所述入水口31分别连接有所述分流管32,两侧的所述分流管32分别连接若干所述运水支管33的一端,两侧的若干所述运水支管3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所述集流管34,两侧的所述集流管34共同连接到一条所述合流管35上,所述合流管35连接所述出水口36。

进一步的,所述入水口31垂直连接于所述分流管32的居中位置,使从所述入水口31进入的水可以同时到达分流管32的两端。

进一步的,所述运水管道3中的入水口31、分流管32、运水支管33、集流管34、合流管35以及出水口36均为圆管,圆管易于加工。

进一步的,所述分流管32、所述运水支管33以及所述集流管34的管道直径相同,所述入水口31、所述合流管35以及所述出水口36的管道直径相同,所述入水口31、所述合流管35以及所述出水口36的管道直径大于所述分流管32、所述运水支管33以及所述集流管34的管道直径。所述入水口31的入水量需要等于若干所述运水支管33的水流总量,所述出水口36的出水量需要等于若干所述运水支管33的水流总量。

进一步的,所述出水口36垂直向下连接于所述合流管35的居中位置。使两侧的所述集流管34的水能够以同样的速度流走。

工作方式:水从所述入水口31出入,在从所述分流管32分流到若干所述运水支管33中,在从若干所述运水支管33中流到所述集流管34中汇聚,再流到所述合流管35,再从所述出水口36流出。

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系统结构简单,在型腔的两侧各设置一个入水口,缩短了水在运水管道的水流路程,降低水流入时和水流出时的温度差异;同时型腔的两侧设置相同的管道结构,可以避免型腔内两侧金属的冷却收缩不同步、使金属的整体性降低的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