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铝铸锭脱模的放流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77204发布日期:2019-07-27 10:12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铝铸锭脱模的放流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放流箱,尤其是一种方便铝铸锭脱模的放流箱。



背景技术:

精铝液形成铝铸锭需要导入到放流箱中成型。传统的放流箱为一个简单的箱体结构,由于放流箱具有一定的深度,铝铸锭成型后脱模困难,脱模时需要将放流箱翻转倒置,通过敲击等方式使得铝铸锭从放流箱中脱落并离开。由于放流箱、铝铸锭均为金属材料,整体重2.25吨,翻转比较困难,且不安全,另外铝铸锭翻转脱落后容易受地面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铝铸锭脱模的放流箱,无需翻转即可实现铝铸锭脱模,简单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方便铝铸锭脱模的放流箱,包括箱体,箱体上端开口;所述箱体上边缘对称设有至少两个吊钩;所述吊钩包括吊钩主体,吊钩主体下端设有倾斜的弯钩,吊钩主体前端开有吊孔,吊钩主体上沿水平、竖直设有两螺纹孔,螺栓穿过螺纹孔将吊钩主体锁紧在箱体上。

所述弯钩包括连接部、弯钩部,其中连接部下端设有螺纹头,螺纹头与弯钩部的螺纹孔螺纹连接。

所述弯钩部材质与铝铸锭材质相同。

所述连接部底端设有水平限位板,水平限位板下端面与铝铸锭在箱体内上端面齐平。

本实用新型一种方便铝铸锭脱模的放流箱,通过增加几个吊钩,可在后期出模时将铝锭吊起转移,而无需翻转放流箱,简单方便;另外在后期也可将吊钩的主体部分从铝锭上取下进行重复使用,只需要重新浇筑弯钩部即可,节省材料。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简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吊钩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弯钩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工作第一种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工作第二种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工作第三种状态示意图。

图中:箱体1,吊钩2,吊钩主体3,弯钩4,吊孔5,螺纹孔6。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一种方便铝铸锭脱模的放流箱,包括箱体1,箱体1上端开口,该部分与现有的放流箱一致。不同的是在箱体1上边缘另外固定两组吊钩2,每组吊钩2为两个,沿前后左右四个方向两两对称布置。

所述吊钩2包括吊钩主体3,吊钩主体3下端设有倾斜的弯钩4,弯钩4可为板状或圆柱状,弯钩4下端带有钩型部。弯钩4包括连接部4-1、弯钩部4-2,连接部4-1上端与吊钩主体3焊接,连接部4-1下端设有螺纹头4-3,对应的弯钩部4-2上端钻有螺纹孔,螺纹头4-3与弯钩部4-2的螺纹孔螺纹连接。另外在连接部4-1下端与螺纹头4-3上端过渡处设有水平限位板4-4,水平限位板4-4用于指示铝铸锭上表面高度。而吊钩主体3前端开有吊孔5,方便吊移。而吊钩主体3上沿水平、竖直设有两螺纹孔6,对应的箱体1上相应的位置也有一定深度的螺纹孔,两螺栓分别穿过两螺纹孔6将吊钩主体3锁紧在箱体1上。

工作原理及过程:

1)、浇筑铝锭或放流前,先通过螺栓将吊钩2固定在箱体1上,按前后左右四个方位布置在箱体1上端。

2)、然后进行浇筑或放流,放流后的精铝液上端面与水平限位板4-4下端面齐平。

3)、待精铝液冷却凝固后,吊钩2与铝锭结为一体,松开螺栓,使吊钩与箱体1保持可脱离状态,通过吊具吊起及人工敲击,使吊钩2、铝锭构成的整体与箱体1分开,用钢丝绳穿过吊孔5即可进行铝锭吊运,而无需翻转放流箱。

4)、待下放到指定地点后,旋转吊钩主体3,将吊钩主体3及连接部4-1取下重复利用,而弯钩部4-2留在铝锭中,由于弯钩部4-2采用的材质与铝铸锭材质相同,因此对铝铸锭本身结构性质影响非常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