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孔蜡模的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27667发布日期:2019-09-20 23:08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盲孔蜡模的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蜡模模具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盲孔蜡模的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在精密铸造领域,生产中存在着大量的深沟、窄槽、盲孔等结构的零件,本文涉及的其中一种盲孔蜡模。这类蜡模槽深且轮廓尺寸较小,盲孔部位制壳成型无法实现,需采用型芯成型盲孔的方式,制作蜡模时,型芯的第一端固定于上模结构上,型芯的第二端则伸入下模结构的模腔中形成悬臂结构,将蜡料灌注至型芯与模腔之间的间隙中,型芯第二端的端面与模腔的底面之间形成蜡模的底壁,型芯侧面与模腔的侧面之间形成蜡模的侧壁,因此型芯的第二端伸入下模结构的模腔中,型芯第二端的端面与模腔底面之间的间隙距离为蜡模成型后底壁厚度,由于存在加工误差,型芯的长度的一致性难以保障,导致型芯伸入模腔中的深度不同,型芯第二端的端面与模腔底面之间的间隙距离不同,蜡模成型后底壁厚度不符合设计要求,并且由于蜡模槽深且轮廓尺寸较小,因此型芯也为细长结构,制作蜡模时型芯为第一端固定的悬臂结构,而型芯的第二端在模腔中容易沿周向摆动导致蜡模成型后侧壁厚度不符合设计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盲孔蜡模的成型模具,以解决现有的盲孔蜡模的成型模具制作的蜡模精度差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盲孔蜡模的成型模具,包括设有模腔的下模结构、插设于模腔内用于形成盲孔蜡模内孔的型芯以及盖合于下模结构上的上模结构,成型模具还包括设于下模结构和上模结构之间的第一限位机构,第一限位机构位于下模结构的模腔上方,通过第一限位机构引导型芯插入模腔并对型芯周向限位以控制盲孔蜡模的侧壁厚度,下模结构的模腔底面设有用于对型芯底端进行支撑定位并控制盲孔蜡模的底壁厚度的第二限位机构,上模结构上设有用于对型芯顶端进行柔性定位以适应不同型芯的轴向长度差异的定位机构。

进一步地,定位机构包括设于上模结构内的弹性结构、设于上模结构与第一限位机构之间的间隙槽以及压杆,压杆的第一端固定于弹性结构的弹性活动端上,压杆的第二端穿过间隙槽且压于型芯顶端,以对型芯进行柔性定位。

进一步地,上模结构包括设于第一限位机构上方的上模块以及设于上模块上方的压板,上模块顶面设有用于装设弹性结构的装配槽,上模块底面设有与装配槽相通用于穿设压杆的装配孔,压板用于对装配槽内的弹性结构进行限位固定。

进一步地,第一限位机构包括设于下模结构和上模结构之间的型芯定位板以及设有型芯定位板上且与型芯的周向轮廓相同的仿形孔。

进一步地,第二限位机构为设于模腔底面上的限位凸台,限位凸台的高度与盲孔蜡模底壁的设计厚度相等。

进一步地,下模结构包括带有孔腔的下模块以及设于下模块下方的底座,底座的顶面与下模块的孔腔配合形成模腔,限位凸台设于底座上并与孔腔同轴。

进一步地,底座包括带有限位凸台的支撑定位销以及用于安装支撑定位销的装配孔。

进一步地,下模块由两块设有半边孔腔的半模块相对扣合拼接构成。

进一步地,下模结构内设有用于将蜡料灌注至模腔内的蜡料通道。

进一步地,成型模具还包括盖合于上模结构上并将下模结构、第一限位机构以及上模结构围合的锁紧框。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盲孔蜡模的成型模具,通过设于下模结构和上模结构之间的第一限位机构引导型芯的第二端插入模腔中,同时对型芯周向限位以防止型芯在蜡模制作过程中沿周向偏摆以确保成型后盲孔蜡模的侧壁厚度符合设计要求;通过设于模腔底面的第二限位机构对型芯的底端支撑定位并控制盲孔蜡模的底壁厚度;通过设于上模结构上的定位机构对型芯顶端柔性定位,当型芯的长度存在偏差时,不同长度的型芯伸入模腔中的深度相同以确保成型后的盲孔蜡模的底壁厚度符合设计要求,同时还可避免偏长的型芯在制作过程中发生弯折和断芯。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下模结构;11、下模块;12、底座;13、蜡料通道;2、型芯;3、上模结构;31、上模块;32、压板;4、第一限位机构;41、型芯定位板;42、仿形孔;5、第二限位机构;6、定位机构;61、弹性结构;62、间隙槽;63、压杆;7、锁紧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下述所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盲孔蜡模的成型模具,包括设有模腔的下模结构1、插设于模腔内用于形成盲孔蜡模内孔的型芯2以及盖合于下模结构1上的上模结构3,成型模具还包括设于下模结构1和上模结构3之间的第一限位机构4,第一限位机构4位于下模结构1的模腔上方,通过第一限位机构4引导型芯2插入模腔并对型芯2周向限位以控制盲孔蜡模的侧壁厚度,下模结构1的模腔底面设有用于对型芯2底端进行支撑定位并控制盲孔蜡模的底壁厚度的第二限位机构5,上模结构3上设有用于对型芯2顶端进行柔性定位以适应不同型芯2的轴向长度差异的定位机构6。本实用新型的盲孔蜡模的成型模具,通过设于下模结构1和上模结构3之间的第一限位机构4引导型芯2的第二端插入模腔中,同时对型芯2周向限位以防止型芯2在蜡模制作过程中沿周向偏摆以确保成型后盲孔蜡模的侧壁厚度符合设计要求;通过设于模腔底面的第二限位机构5对型芯2的底端支撑定位并控制盲孔蜡模的底壁厚度;通过设于上模结构3上的定位机构6对型芯2顶端柔性定位,当型芯2的长度存在偏差时,不同长度的型芯2伸入模腔中的深度相同以确保成型后的盲孔蜡模的底壁厚度符合设计要求,同时还可避免偏长的型芯2在制作过程中发生弯折和断芯。

如图1所示,定位机构6包括设于上模结构3内的弹性结构61、设于上模结构3与第一限位机构4之间的间隙槽62以及压杆63,压杆63的第一端固定于弹性结构61的弹性活动端上,压杆63的第二端穿过间隙槽62且压于型芯2顶端,以对型芯2进行柔性定位。在本实施例中,弹性结构61为压缩弹簧。可选地,弹性结构61为弹性波纹管或弹性垫。通过压杆 63的一端压于型芯2顶端使型芯2的底端抵于模腔底面的第二限位机构5上,并通过弹性结构61的压缩和拉伸以适应不同的型芯2的长度偏差,且上模结构3与第一限位机构4之间的间隙槽62给偏长的型芯2提供了缓冲的空间,从而避免偏长的型芯2在蜡模制作过程中发生弯折或断芯。

如图1所示,上模结构3包括设于第一限位机构4上方的上模块31以及设于上模块31 上方的压板32,上模块31顶面设有用于装设弹性结构的装配槽,上模块31底面设有与装配槽相通用于穿设压杆63的装配孔,压板32用于对装配槽内的弹性结构的限位固定。在本实施例中,压杆63径向尺寸较小的第一端从装配槽的底部伸入装配孔中并穿过装配孔压于型芯 2的顶端而径向尺寸较大的第二端则卡固于装配槽底部,压缩弹簧置于装配槽中,压盖通过设于压盖第二端上的定位圆柱销插设于压缩弹簧中。当型芯2的长度具有偏差时,通过压缩弹簧的压缩或拉伸以带动压杆63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以确保压杆63的第二端压于型芯2的顶端,使型芯2的底端抵靠定位于模腔底面的第二限位结构上,确保型芯2的底端端面与模腔底面之间的距离等于盲孔蜡模底壁的设计厚度。

如图1所示,第一限位机构4包括设于下模结构1和上模结构3之间的型芯定位板41以及设有型芯定位板41上且与型芯2的周向轮廓相同的仿形孔42。通过仿形孔42引导型芯2 伸入模腔中,确保型芯2的安装位置准确,并且仿形孔42对型芯2周向限位以防止型芯2在制作过程中沿周向偏摆,使型芯2的侧壁与模腔的内壁面之间的距离等于盲孔蜡模的侧壁厚度。

如图1所示,第二限位机构5为设于模腔底面上的限位凸台,限位凸台的高度与盲孔蜡模底壁的设计厚度相等。采用本实施例的盲孔蜡模的成型模具制备盲孔蜡模,包括以下步骤:将液态蜡料灌注至模腔中;液态蜡料凝固成型后脱模,成型后盲孔蜡模的底部存在一个与限位凸台体积相等的通孔;取适量的液态蜡料填充于通孔中,从而制得盲孔蜡模。限位凸台的径向尺寸为模腔径向尺寸的0.2倍-0.4倍。若限位凸台的径向尺寸过小则与型芯2底端的端面接触面积小,支撑不稳固,若限位凸台的径向尺寸过大则成型后盲孔蜡模的底部的通孔较大,不易填充完整。

如图1所示,下模结构1包括带有孔腔的下模块11以及设于下模块11下方的底座12,底座12的顶面与下模块11的孔腔配合形成模腔,限位凸台设于底座12上并与孔腔同轴。若直接在模腔的内底面加工限位凸台,加工难度比较大,通过在底座12的底面加工限位凸台并与下模块11上的孔腔配合形成模腔,降低了加工难度,且易于装配。

如图1所示,底座12包括设有限位凸台的支撑定位销以及用于安装支撑定位销的装配孔。根据所需制作的盲孔蜡模的底壁的设计厚度,选择带有合适的限位凸台的支撑定位销安装于装配孔中。

如图1所示,下模块11由两块设有半边孔腔的半模块相对扣合拼接构成。下模结构1内设有用于将蜡料灌注至模腔内的蜡料通道13。本实施例中,半模块的一侧壁面设有半边孔腔和与半边孔腔相连通的半边通道,通过将两块半模块上的半边孔腔和半边通道拼合后形成完整的孔腔和蜡料通道13。在本实施例中,下模结构1设有多个模腔,通过蜡料通道13将多个模腔串通,蜡料从蜡料通道13的进口流入并输送至多个模腔内,同时制作多个盲孔蜡模,提高了盲孔蜡模的制作效率。由于在一个整块的下模块11上加工多个孔腔以及在下模块11内部加工串通多个空腔的蜡料通道13比较困难,通过两块半模块拼合构成下模块11,降低了加工难度,且蜡料凝固成型后的盲孔蜡模易于脱模。

如图1所示,成型模具还包括盖合于上模结构3上并将下模结构1、第一限位机构4以及上模结构3围合的锁紧框7。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锁紧框7将上模块31、压板32、型芯定位板41、下模块11压紧固定于底座12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