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光学镜片铣磨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82490发布日期:2019-07-27 10:36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光学镜片铣磨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镜片加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光学镜片铣磨的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今社会经济水平迅速发展、制造业腾飞,无论在轻工、重工还是军工上对光学设备的需求越来越大也越来越苛刻,光学镜片的应用领域也随之越来越广泛,对光学镜片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光学镜片的制造工艺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光学镜片铣磨主要是将圆片状的毛坯件初加工成型,使其磨出圆弧面。

现有技术中,用于光学镜片铣磨的装置均无自动加工功能,仍只能采用人工操作机台的方式,即人工立于用于光学镜片铣磨的装置旁,手动将镜片放置在加工平台上,待其完成铣磨后在将镜片从加工台上取去放入成品盒内。镜片铣磨技术的不成熟,造成需要人工时刻的在机台旁边操作机台进行生产,存在不能实现自动化生产或不能完全实现自动化生产的问题,从而造成人员效率低,设备利用率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光学镜片铣磨的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用于光学镜片铣磨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自动送料机构、加工机构、进给机构,其中,所述自动送料机构包括:圆形的振动盘;设置在所述振动盘上一端的毛坯出口;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与所述第一气缸通过活塞杆连接;移料连板,所述移料连板与所述第二气缸固定连接;分别设置在所述移料连板两端的第一真空吸柱盘和第二真空吸柱盘;检测夹具,所述检测夹具设置在所述移料连板下方;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检测夹具的下方;矩形上下螺杆定位件,所述矩形上下螺杆定位件与旋转气缸固定连接;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固定连接旋转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三气缸上端的气缸柱;翻转夹具台,所述翻转夹具台设置在所述气缸柱上方,所述加工机构包括:电机主体;设置在所述电机主体下方的主轴;与所述主轴一端连接的铣磨砂轮;设置在所述电机主体上的冷却液管道;防护罩,所述防护罩设置在电机主体下方的所述铣磨砂轮的周围;所述进给机构包括:旋转装置;与所述旋转装置固定相连的第四气缸;与所述第四气缸下固定相连的块状取料臂;摆臂轴承,所述摆臂轴承设置在第四气缸的下方;双指移料连板,所述双指移料连板固定设置在块状取料臂下端两边;取料吸盘和放料吸盘分别与所述双指移料连板下端固定连接;进给轴,所述进给轴设置在取料臂的下方、和所述铣磨砂轮的对面。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真空吸柱盘和所述第二真空吸柱盘上下都设置有螺母。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旋转装置内设置有伺服电机。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振动盘的送料道的宽度为小于料直径与厚度之和,所述毛坯出口为宽度不得大于毛坯直径的百分之二十。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矩形上下螺杆定位件下与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燕尾槽,所述燕尾槽的下背面设置有两个螺钉。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旋转装置两端设置有螺丝。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取料吸盘的左侧设置有成品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自动送料机构、加工机构、进给机构的配合达到从物料的输送道加工全部实现全自动运行,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人力时刻操作的问题,达到了降低人工成本、提高设备效率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圆形振动盘,3、毛坯出口,4、螺母,5、移料连扳,6、第一真空吸柱盘,7、第一气缸,8、第二气缸,9、控制面板,10、检测夹具,11、第二真空吸柱盘, 12、进给轴,13、第一吸料盘,14、自动送料机构,15、冷却液管道,16、电机主体,17、主轴,18、防护罩,19、加工机构,20、铣磨砂轮,21、检测装置,31、螺钉,32、燕尾槽, 33、气缸柱,34、翻转夹具台,35、旋转气缸,36、矩形上下螺杆定位件,37、第三气缸, 38、摆臂轴承,39、第四气缸,40、旋转装置,41、螺丝,42、块状取料臂,43、第二吸料盘,44、双指移料连板,50、成品箱,60、进给机构、66、取料吸盘,67、放料吸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诸如具体的配置和组件的特征细节仅仅是为了帮助全面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另外,为了清楚和简洁,省略了对已知功能和构造的描述。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中,应理解,下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应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理解,“与A相应的B”表示B与A相关联,根据 A可以确定B。但还应理解,根据A确定B并不意味着仅仅根据A确定B,还可以根据A和 /或其它信息确定B。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光学镜片铣磨的装置。

结合图1所示,所述装置包括:底座1;以及设置在底座1上的自动送料机构14、加工机构19、进给机构60。其中,自动送料机构14用于毛坯从振动盘2到第三取料口66的输送过程;加工机构19用于主轴17一端的铣磨砂轮20加工、打磨毛坯;进给机构60用于进给轴12上的第二真空吸料盘13吸住固定毛坯进给道加工机构19中进行铣磨加工。

以下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主要部件的结构和作用机理。

自动送料机构

自动送料机构14包括:振动盘2,振动盘2用于自动输送。优选地,如图1所述,振动盘2大致为水平放置的圆形结构。

振动盘2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振动盘2的一端的毛坯出口3,该毛坯出口3用于输送毛坯,典型地,该毛坯出口3可以成形为开了口的凹形状。进一步地,可变化地实施形态为接料盘。

振动盘2可根据所需加工的镜片直径以及厚度来设置送料道和毛坯出口3之间的高度和宽度,所述送料道的宽度小于毛坯直径与厚度之和,送料道高度小于两倍毛坯厚,所述毛坯出口3为宽度不得大于毛坯直径的百分之二十。

此外,自动送料机构14还包括第一气缸7和第二气缸8,第二气缸8与第一气缸7通过活塞杆连接,第二气缸8与第一气缸7用于输送毛坯到指定的夹具内。如图1中所示,第二气缸8与第一气缸7相互垂直设置,如此,能够实现二维坐标内的任意运动。

进一步地,自动送料机构14还具有移料连板5,移料连扳5与第二气缸8固定连接,通过第一气缸7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和第二气缸8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移料连扳5用于固定接料以及吸料。

第一真空吸柱盘6和第二真空吸柱盘11分别与所述移料连板5两端连接,该第一真空吸柱盘6和第二真空吸柱盘11用于在加工过程中吸住固定毛坯,防止毛坯掉落使其不能随意松动造成次品。进一步地,第一真空吸柱盘6和第二真空吸柱盘11在移料连板5上下都设置有螺母4,松开移料连板5上下的4个螺母4,可根据实际情况调节第一真空吸柱盘6和第二真空吸柱盘11的左右位置、根据毛坯厚度可以适当调节第一真空吸柱盘6和第二真空吸柱盘 11的高低,以方便第一真空吸柱盘6和第二真空吸柱盘11的位置对准毛坯中心,保证取料后可顺利的放入检测夹具10,都确定好后拧紧螺母4。

检测夹具10设置在移料连板5的下方;检测装置21,所述检测装置21设置在所述检测夹头10的下方。检测装置21用于检测毛坯是否符合加工要求。

自动送料机构还包括定位模块,该定位模块具有矩形上下螺杆定位件36、旋转气缸35、气缸柱33以及第三气缸37。其中,结合图2可见矩形上下螺杆定位件36与旋转气缸35固定连接;而第三气缸37固定连接旋转气缸35;气缸柱33设置在所述第三气缸37上端,所述矩形上下定位件36用于固定旋转气缸35的作用,所述旋转气缸35用于带动毛坯旋转输送给加工机构19,所述第三气缸37能通过吸盘吸住毛坯,防止毛坯掉落。

自动送料机构14还包括翻转夹具台34,翻转夹具台设置在所述气缸柱33上方,翻转夹具台34用于在加工过程中固定毛坯,防止毛坯掉落使其不能随意松动造成次品。

加工机构

加工机构19包括:电机主体16;电机主体16的主轴17的一端连接有铣磨砂轮20,铣磨砂轮20用于铣磨毛坯作用。

进一步地,电机主体16上设置有冷却液管道15,该冷却管道15用于铣磨毛坯时提高刀具的寿命和毛坯的质量。

优选地,加工机构19还包括防护罩18,所述防护罩18设置在电机主体16下方的铣磨砂轮21周围。如此,防护罩18能够在铣磨加工过程中提供防护,防止碎屑飞溅。

进给机构

结合图2所述,进给机构60包括:旋转装置40、第四气缸39、摆臂轴承38、取料臂42 以及双指移料连板44。

第四气缸39与旋转装置40固定相连;块状取料臂42与所述第四气缸39固定相连;摆臂轴承38设置在第四气缸39下方;双指移料连板44,所述双指移料连板44固定设置在块状取料臂42下端两边;取料吸盘66和放料吸盘67分别设置在所述双指移料连板44下端两侧;进给轴12,所述进给轴12设置在取料臂42的下方、铣磨砂轮20的正对面。

所述旋转装置40内设置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运行带动旋转装置40内的摆臂轴承38旋转90°,同时摆臂轴承38旋转带动块状取料臂42上的取料吸盘66到气缸柱33上取料加工。

所述旋转装置40两端设置有螺丝41,根据毛坯的厚度松开螺丝41可调节旋转装置41 道进给轴12之间的距离,防止了毛坯过厚或者过薄使第三吸料口66上的毛坯不能放到进给轴12上进行加工。

在矩形上下螺杆定位件36下和底座1上设置有燕尾槽32,所述燕尾槽32下背面设置有两个螺钉31。所述矩形上下螺杆定位件36通过螺钉31松动后可在燕尾槽32内左右移动。松开燕尾槽32下的螺钉31可调节燕尾槽32前后位置,使得从检测夹具10内将毛坯吸起后,能够顺利放入翻转夹具台34内。

进一步地,所述气缸柱35上设置有第一吸料盘43、所述进给轴12上设置有第二吸料盘 13,方便吸住固定毛坯,防止毛坯掉落使其不能随意松动造成次品。

此外,所述取料吸盘66的左侧设置有成品箱50,使成品放入成品箱50内。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使用过程如下:控制面板9将加工程序输入好后,将毛坯排列好之后放入振动盘2内之后输出到毛坯出口3,所述第一真空吸柱盘6和第二真空吸住盘11在第二气缸8竖直的作用下向所述的毛坯出口3和所述的检测夹具10下降移动,所述第一吸真空吸柱盘6和第二真空吸柱盘11各自吸住一块毛坯后上升,然后在第一气缸7的水平作用下平移,在所述第二气缸8的竖直作用下再下降一个工位,使得所述第一真空吸柱盘6中的毛坯对准检测夹具10放入和第二真空吸柱盘11中的毛坯对准翻转夹具台34后放入,检测夹具10内的毛坯则通过检测装置21检测毛坯是否符合加工,翻转夹具台34中则是检测装置21检测后可以加工的毛坯,然后,气缸柱33上的第一吸料盘43吸住毛坯通过旋转气缸旋转90°,这时伺服电机运行带动摆臂轴承38上的块状取料臂42及第取料吸盘66到气缸柱33上吸取毛坯后,然后往左下旋转90°放入进给轴12前,进给轴12上的第二吸料盘13吸住毛坯给加工机构19内进行加工铣磨,当加工铣磨后进给轴12退出来后放料吸盘67吸住毛坯旋转放入成品箱50内。

最后应该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叙述实施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同等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与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