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气门磨床的推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36535发布日期:2019-08-03 15:54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用于气门磨床的推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门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气门磨床的推料机构。



背景技术:

气门的作用是专门负责向发动机内输入空气并排出燃烧后的废气。从发动机结构上,分为进气门和排气门,进气门的作用是将空气吸入发动机内,与燃料混合燃烧;排气门的作用是将燃烧后的废气排出并散热。在发动机气门的生产过程当中,气门杆端面在经过粗磨之后,需要对其进行精密研磨。

授权公告号为CN20785851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气门多功能磨床,包括机座、及安装在所述机座上的磨床床体和防护罩,所述防护罩设置在所述磨床的外面,所述磨床床体包括安装在机座上的料架组件、砂轮、用于带动砂轮运转的电主轴、进给滑板组件,所述进给滑板组件安装在所述砂轮的下面与所述机座连接;所述进给滑板组件包括导轮组件、Y轴伺服电机、X轴伺服电机、X轴滚珠丝杆、X轴直线导轨、Y轴直线导轨、Y轴滚珠丝杆,所述Y轴直线导轨安装在所述X轴直线导轨上,所述X轴伺服电机通过所述X轴滚珠丝杆与所述Y轴直线导轨连接,所述导轮组件设置在所述Y轴直线导轨上面通过所述Y轴滚珠丝杆与所述Y轴伺服电机连接,

现有技术中是通过机械夹将夹持气门,滑板组件移动至磨盘的一侧,机械夹移动至滑板组件上方并松开气门,气门落在滑板组件上,通过滑板组件左右移动,将气门进行研磨,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气门从料架组件上下落时,最后固定的位置容易存在误差,从而导致机械夹抓取气门的位置存在变化,当滑板组件移动至磨盘的一侧,机械夹将气门放置在滑板组件上,滑板组件带动气门移动,此时容易产生气门撞到磨盘的侧壁上,损坏气门,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气门磨床的推料机构,有利于减少气门与磨床相撞的可能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气门磨床的推料机构,包括设置在机座上且位于机械夹远离滑板组件一侧的底座、设置底座上的推动组件、设置在推动组件靠近机械夹一侧顶料组件以及设置在底座上且用于调整推动组件和顶料组件高度的调节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研磨气门前,根据气门的尺寸,通过调节组件调整推动组件和顶料组件的高度,研磨时,滑板组件移动至磨盘的一侧,机械夹将气门放置在滑板组件上,通过推动组件将顶料组件向前推移,从而可以将气门向后推动,将气门抵紧在滑板组件上,滑板组件再带动气门移动进行研磨,以此有利于减少气门与磨盘相撞的可能性,减少破坏气门表面质量的可能性。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设置在底座上且沿底座高度方向设置的空心杆以及设置在空心杆内且沿空心杆高度方向设置的丝杠,所述丝杠远离底座的一端穿出空心杆,所述空心杆靠近机械夹的一侧设有腰型长槽,所述丝杠的侧壁上螺纹连接有滑移块,所述滑移块穿出腰型长槽设有平行于底座的支撑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气门的尺寸,通过丝杠,调节滑移块的高度,从而可以调节支撑板的高度,以此可以适应不同尺寸的气门,有利于增加机构的适用范围。

进一步地,所述丝杠穿出空心杆的一端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的底壁与空心杆的顶壁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调整好支撑板的高度后,转动锁紧螺母,将丝杠锁紧在空心杆的顶壁上,以此可以减少机器工作产生振动,引起丝杠转动,从而导致支撑板下滑,以此可以加强支撑板的稳定性,有利于推动组件顺利推动顶料组件将气门向前推移。

进一步地,所述丝杠远离底座的一端连接有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把手,便于工作人员转动丝杠。

进一步地,所述推动组件包括电机、转动杆、凸块、连动杆以及顶杆,所述电机设置在支撑板远离底座的一侧,所述电机驱动轴的轴线平行与空心杆;

所述转动杆与电机驱动轴连接,所述转动杆轴线与底座平行;

所述凸块与转动杆远离电机的一端连接,所述凸块和电机分别位于转动杆的两侧;

所述连动杆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腰型槽,所述凸块远离转动杆的一端在腰型槽内滑移,所述连动杆的侧壁上设有顶杆,所述顶杆远离连动杆的一端向机械夹一侧延伸,所述连动杆平行于支撑板且其长度方向与顶杆移动的轨迹相垂直;

所述支撑板上且远离底座的一侧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设有供顶杆穿过的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电机带动转动杆转动,从而可以带动凸块在连动杆的腰型槽内滑移,进而可以带动连动杆和顶杆前后移动,当气门落在滑板组件上,此时,顶杆可以推动气门向滑板组件一侧移动,以此可以减少气门与磨盘相撞;通过支撑杆支撑顶杆,有利于顶杆移动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顶杆靠近机械夹的端壁上设有推块,所述推块的侧壁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沿腰型槽的长度方向贯穿至顶杆的相对两侧壁,所述凹槽的相对两侧壁上且沿顶杆的长度方向均均匀分布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沿凹槽的宽度方向设置;

所述顶料组件包括一端伸入凹槽内、另一端向滑板组件一侧延伸的顶块,所述顶块相对两侧壁上均设有与限位槽凹凸配合的限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限位块与限位槽凹凸配合,工人可以快速便捷的将顶块插入凹槽内;以此可以根据需要顶出的长度,可以将限位块与不同的限位槽凹凸配合,以此可以将顶块伸出不同的长度,有利于适应不同的顶出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顶块远离凹槽的一端设有橡胶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橡胶片,有利于减少顶块长期顶气门引起的磨损。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设有盖罩,所述盖罩靠近滑板组件的一侧设有供顶杆穿出的贯穿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盖罩,有利于减少研磨液和灰尘落在底座上,从而可以保持机构的洁净。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当气门落在滑板组件上,利用推动组件推动顶料组件将气门向推动组件一侧推动,有利于减少滑板组件带动气门移动时,产生气门与磨盘相撞的可能性;

2、利用调节组件,有利于适应不同高度的气门,增加机构的适用范围;

3、利用限位块和限位槽凹凸配合,便于工人将顶块插入凹槽内,并通过限位块与不同的限位槽配合,有利于调节顶块伸出凹槽的长度,以此可以适应不同尺寸气门,需要不同的移动距离。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体现实施例中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体现实施例中推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体现实施例中盖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01、机座;02、机械夹;03、滑板组件;04、磨盘;1、底座;2、推动组件;20、电机;21、转动杆;22、凸块;23、连动杆;24、顶杆;25、腰型槽;26、支撑杆;27、通孔;28、凹槽;29、限位槽;290、推块;3、顶料组件;30、顶块;31、限位块;32、橡胶片;4、调节组件;40、空心杆;41、丝杠;42、腰型长槽;43、滑移块;44、支撑板;45、锁紧螺母;46、把手;5、盖罩;6、贯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参照图1,一种用于气门磨床的推料机构,其包括设置在机座01上且位于机械夹02远离滑板组件03一侧的底座1、设置底座1上的推动组件2、设置在推动组件2靠近机械夹02一侧顶料组件3以及设置在底座1上且用于调整推动组件2(参考图2)和顶料组件3高度的调节组件4;根据气门的尺寸,通过调节组件4调节推动组件2和调节组件4的高度,当滑板组件03移动至磨盘04一侧,机械夹02抓取气门移动至滑板组件03上方,将气门放置在滑板组件03上,此时,通过推动组件2推动顶料组件3向气门一侧移动,并将气门向滑板组件03一侧推动,滑板组件03再带动气门进行研磨,以此可以减少气门与磨盘04相撞的可能性,有利于减少损坏气门表面质量的可能性。

参照图2和图3,调节组件4包括空心杆40和丝杠41,空心杆40设置在底座1上,空心杆40沿底座1高度方向设置,丝杠41沿空心杆40的高度方向设置且穿设在空心杆40内,丝杠41远离底座1的一端穿出空心杆40,丝杠41穿出空心杆40的一端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45,锁紧螺母45的底壁与空心杆40的顶壁抵触;丝杠41远离底座1的一端连接有把手46,把手46呈圆形;

参照图2和图3,空心杆40靠近机械夹02的一侧设有腰型长槽42,丝杠41的侧壁上螺纹连接有滑移块43,滑移块43穿出腰型长槽42设有平行于底座1的支撑板44;根据气门的尺寸,拧松锁紧螺母45,转动把手46,调节丝杠41,带动滑移块43和支撑板44移动,最后再拧紧锁紧螺母45,从而可以调整推动组件2和顶料组件3的高度,以此可以适应不同尺寸的气门。

参照图3,推动组件2包括设置在支撑板44远离底座1一侧的电机20、与电机20驱动轴连接的转动杆21以及转动杆21远离电机20的一端与凸块22连接,电机20驱动轴的轴线平行与空心杆40,转动杆21轴线与底座1平行,凸块22和电机20分别位于转动杆21的两侧;

参照图3,推动组件2还包括连动杆23和顶杆24,连动杆23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腰型槽25,凸块22远离转动杆21的一端在腰型槽25内滑移,连动杆23的侧壁上设有顶杆24,顶杆24远离连动杆23的一端向机械夹02(参考图2)一侧延伸,连动杆23平行于支撑板44且其长度方向与顶杆24移动的轨迹相垂直;支撑板44上且远离底座1的一侧设有支撑杆26,支撑杆26上设有供顶杆24穿过的通孔27;通过电机20驱动转动杆21和凸块22转动,凸块22在腰型槽25内滑移,从而可以带动连动杆23前后转动,以此可以带动顶杆24在通孔27内前后移动,从而可以推动顶料组件3移动,以此可以顺利推动气门向后移动,有利于减少气门与磨盘04(参考图2)相撞的可能性。

参照图3,顶杆24靠近机械夹02(参考图4)的端壁上设有推块290,推块290的侧壁上设有凹槽28,凹槽28沿腰型槽25的长度方向贯穿至顶杆24的相对两侧壁,凹槽28的相对两侧壁上且沿顶杆24的长度方向均均匀分布有限位槽29,限位槽29的截面呈V字形,限位槽29沿凹槽28的宽度方向设置;

参照图3,顶料组件3包括一端伸入凹槽28内、另一端向滑板组件03(参考图4)一侧延伸的顶块30,顶块30相对两侧壁上均设有与限位槽29凹凸配合的限位块31;顶块30远离凹槽28的一端设有橡胶片32;在安装顶料组件3时,通过限位槽29和限位块31凹凸配合,有利于工作人员方便快捷的将顶块30插入凹槽28内,通过限位块31与不同的限位槽29凹凸配合,有利于调节顶块30伸出的长度,有利于适应不同尺寸的气门,所需要顶出的距离,增加大了机构的适用范围。

参照图4,底座1上设有盖罩5,盖罩5靠近滑板组件03的一侧设有供顶杆24穿出的贯穿孔6;通过盖罩5,有利于减少研磨液和灰尘落在底座1上,从而保持底座1的洁净。

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根据气门尺寸,通过调节组件4调整推动组件2和顶料组件3的高度,当气门落在滑板组件03上时,通过推动组件2推动顶料组件3向前移动,进而将气门向后推动,以此有利于减少气门与磨盘04相撞的可能性,有利于减少气门表面质量被破坏的可能性。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