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塑成形用铝镁钪合金板材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159267发布日期:2019-03-20 00:25阅读:761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塑成形用铝镁钪合金板材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铝合金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塑成形用铝镁钪合金板材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铝镁钪合金是在传统铝镁合金基础上开发的新一代航天结构材料,强度高、抗焊接软化性能更强。由于sc元素的添加,合金的晶粒急剧细化,高温组织稳定性高,从而表现出了良好的超塑性性能,已成为国内外的超塑性成形领域重点关注的合金之一。

目前,国内外科研人员对铝镁钪合金超塑性开展大量研究,多数学者提出利用等径角挤压(ecap)、搅拌摩擦焊(fsw)、高压扭转(hpt)等剧塑性变形技术来细化晶粒,从而满足超塑性的等轴、细晶条件。但由于成形效率低、不能制备大规格块体材料、变形不均匀等原因,剧塑性变形技术的应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超塑成形用铝镁钪合金板材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超塑成形用铝镁钪合金板材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的步骤包括:

(1)熔炼铸造:将纯铝锭和中间金属进行熔炼,进行在线除渣除气工序降低铝熔体中的氢渣浓度,再经过过滤工序去除铝熔体中的非金属夹杂和氧化物,铸造出厚度为350mm的铝镁钪合金锭坯,所述中间金属包括纯镁锭、铝钪中间合金、镁锆中间合金、铝钛中间合金、铝锰中间合金和铝钛硼晶粒细化剂,铸造出的铝镁钪合金锭坯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组成为:mg:5.0%~6.8%,sc:0.2%~0.45%,zr:0.05%~0.15%,mn:0.12%~0.5%,ti≤0.03%,fe≤0.10%,si≤0.20%,zn<0.05%,余量为al;

(2)均匀化退火:将步骤(1)得到的铝镁钪合金锭坯在温度445~475℃的条件下,保温16~24h,保温结束后空冷至室温;

(3)热轧:对步骤(2)得到的均匀化退火后的铝镁钪合金锭坯铣面,去除表面氧化层和气孔,并将铝镁钪合金锭坯一端加工成楔形,然后放入台式炉中加热至400~440℃,保温3~5h后进行轧制成40mm厚热轧板;

(4)中间退火:将步骤(3)得到的热轧板在400~450℃条件下,保温1~3h,然后空冷;

(5)温轧:将步骤(4)得到的热轧板在温度为250~300℃条件下进行换向温轧,得到20mm厚温轧板;

(6)冷轧:对步骤(5)得到的温轧板进行换向冷轧,得到12mm厚冷轧板;

(7)拉伸矫直:将步骤(6)得到的冷轧板经过拉伸矫直,得到超塑成形用铝镁钪合金板材。

上述的方法得到的铝镁钪合金板材为纤维状组织,并具有高温超塑性能,横向延伸率可达630~655%,纵向延伸率可达645-67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提供一种超塑成形用铝镁钪合金板材的制备方法,属于铝合金材料加工技术领域。该板材组织为纤维状变形组织,而非常规材料超塑性能所要求的等轴细晶组织,其特征是:所述合金的各元素质量百分比为:mg:5.0~6.8%,sc:0.2~0.45%,zr:0.05~0.15%,mn:0.12~0.5%,ti≤0.03%,fe≤0.10%,si≤0.20%,zn<0.05%,余量为al。该板的制造方法,其过程包括:熔炼铸造、均匀化退火、热轧、中间退火、温轧、冷轧、拉伸矫直。本发明得到的铝镁钪合金板材具有良好高温超塑性能,板材的横向延伸率630~655%,纵向延伸率可达645-670%,并以该板材为坯料,经高温超塑成形出800mm量级薄壁半球壳体,未来可进一步用于制造形状复杂,整体化程度高的各种航天飞行器的零部件。

(2)本发明制备铝镁钪合金超塑板材具有纤维状变形组织,省去繁杂的细晶处理,工序简单,成本低,更适合大规模工业生产;铝镁钪合金为非热处理强化合金,部件成形后无需固溶时效,避免了热处理变形,因而可充分利用本发明得到的铝镁钪合金板材来超塑成形高精度,形状复杂的中等强度钣金件。

附图说明

图1是铝镁钪合金板材的纤维状组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一种超塑成形用铝镁钪合金板材中各元素质量百分比为:mg:5.0~6.8%,sc:0.2~0.45%,zr:0.05~0.15%,mn:0.12~0.5%,ti≤0.03%,fe≤0.10%,si≤0.20%,zn<0.05%,余量为al。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超塑成形用铝镁钪合金板材中各元素质量百分比如下:6.08%的mg,0.25%的sc,0.11%的zr,0.02%的ti,0.30%的mn,fe≤0.10%,si≤0.20%,zn<0.05%,其余为al。

具体实施方式三:一、熔炼铸造:将纯铝锭和中间金属熔炼,进行在线除渣除气工序降低铝熔体中的氢渣浓度,再经过过滤工序去除铝熔体中的非金属夹杂和氧化物,铸造出厚度为350mm的铝镁钪合金锭坯,所述中间合金包括纯镁锭、铝钪中间合金、镁锆中间合金、铝钛中间合金、铝锰中间合金和铝钛硼晶粒细化剂,铸造出的铝合金锭坯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组成为:mg:5.0%~6.8%,sc:0.2%~0.45%,zr:0.05%~0.15%,mn:0.12~0.5%,ti≤0.03%,fe≤0.10%,si≤0.20%,zn<0.05%,余量为al。

二、均匀化退火:将合金铸锭在温度445~475℃的条件下,保温16~24h,空冷至室温;

三、热轧:对均匀化后的合金铸锭铣面至300mm~310mm,去除表面氧化层和气孔,并将铸锭一端加工成楔形,然后放入台式炉加热中加热至400~440℃,保温3~5h后进行轧制成40mm厚热轧板;

四、中间退火:将步骤三所述的热轧板坯在400~450℃条件下,保温1~3h,然后空冷;

五、温轧:将热轧板在温度为250~300℃条件下进行换向温轧,得到20mm厚温轧板;

六、冷轧:对温轧板坯进行再次换向冷轧,得到12mm厚冷轧板;

七、拉伸矫直:将冷轧板经过拉伸矫直,即得到超塑成形用铝镁钪合金板材。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三不同的是,步骤二所述的将合金铸锭在温度为460℃的条件下,保温20h。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三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三和四不同的是,步骤三所述的加热温度为420℃,保温时间为4h。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三和四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三至五不同的是,步骤四中所述中间退火温度为425℃,保温时间为1.5h,然后空冷。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三至五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三至六不同的是,步骤五所述的温轧温度为260℃。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三至六相同。

实施例1

一种具有超塑性的铝镁钪合金板材的制备方法按下列步骤实施:

1)熔炼铸造:将纯铝锭和中间金属熔炼,进行在线除渣除气工序降低铝熔体中的氢渣浓度,再经过过滤工序去除铝熔体中的非金属夹杂和氧化物,铸造出厚度为350mm的铝镁钪合金锭坯,所述中间合金包括纯镁锭、铝钪中间合金、镁锆中间合金、铝钛中间合金、铝锰中间合金和铝钛硼晶粒细化剂,铸造出的铝合金锭坯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组成为:6.08%的mg,0.25%的sc,0.11%的zr,0.02%的ti,0.30%的mn,fe≤0.10%,si≤0.20%,zn<0.05%,其余为al。

2)均匀化退火:将合金铸锭在温度460℃的条件下,保温20h,空冷至室温;

3)热轧:对均匀化后的合金铸锭铣面至305mm,去除表面氧化层和气孔,并将铸锭一端加工成楔形,然后放入台式炉加热中加热至420℃,保温4h后开始轧制。在轧制过程中采用小压下量多道次轧制工艺,然后随着轧制道次增加而增大压下量,开始道次变形量在5%~7%,总变形量为15%~25%;轧制中期,道次变形量控制在7%~12%,总变形量为50%~60%;轧制后期,道次变形量控制在12%~25%,总变形量为87%,毛坯终轧温度控制在260~320℃,最终将均匀化退火后的铸锭轧制成40mm厚的热轧板;

4)中间退火:将步骤三所述的热轧板坯在425℃条件下,保温1.5h,然后空冷;

5)温轧:将热轧板在温度在260℃条件下进行换向温轧,道次变形量控制在15%~25%,最终得到20mm厚的温轧板;

6)冷轧:对温轧板坯进行换向冷轧,道次变形量控制在10%~20%,得到12mm厚冷轧板;

7)拉伸矫直:将冷轧板经过拉伸矫直,即得到超塑成形用铝镁钪合金板材。

本实施例制备的铝镁钪合金板材在500℃,ε=1×10-3s-1条件下,其横向延伸率为630%~655%,纵向延伸率为645%-670%。该板材具有纤维状变形组织,如图1所示,而非常规超塑材料所要求的等轴细晶组织(晶粒尺寸≤10μm),因此无需复杂的细晶处理。此外,以该板材为坯料,经高温超塑成形出800mm量级薄壁半球壳体,成形后工件不存在残余应力,回弹小,尺寸稳定。

性能测试标准:gb/t24172《金属超塑性材料拉伸性能测试方法》。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