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共晶铝硅合金的Al-B-P双重变质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7987219发布日期:2019-06-22 00:30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共晶铝硅合金的Al-B-P双重变质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有色金属加工制备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共晶铝硅合金的al-b-p双重变质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铸造铝硅合金因具有密度低、热膨胀系数小、比强度高等优点,是铸造铝合金中应用范围最广、产量最大的一类合金,占铸造铝合金总量的80%以上,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及航天航空领域,特别是缸体、活塞。常规铸造条件下,铝硅合金存在如下问题:1)铝基体晶粒组织比较粗大;2)粗大针片状共晶硅严重割裂基体;3)随着硅含量的增加,铝硅合金组织中出现粗大、不规则的块状初晶硅,明显降低合金的韧性。变质处理作为调控铝硅合金组织最常规的手段,其目的是通过细化铝相、硅相或改善硅相的形态,最终提高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

共晶硅变质的元素有na,sr,ca,ba,re等,可以将共晶si由针片状变质为纤维状。变质机理为杂质促发孪晶机制(iit),该理论建立在孪晶凹谷机制(tpre)基础上。对铝基体进行变质的元素有ti、b、zr等,其化合物tial3,alb2,tib2,tic,zral3和al具有相似晶体结构和相近的晶格常数,可以作为al的异质形核核心,从而细化al晶粒。初晶si的变质的元素主要是p,al与p反应生成alp化合物,弥散分布在合金熔体中,其晶体结构与si相同,属于面心立方晶格,且晶格常数相近,alp作为初晶si的异质形核核心,从而细化了初晶硅,同时p的加入可以间接抑制共晶si的生长。



技术实现要素:

采用al-3b和al-3p合金对铝硅合金进行复合变质处理可明显提高其强韧性,但是需要分别制备al-3b和al-3p合金,并分步实施复合变质处理,变质工艺比较复杂。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与开发一种用于共晶铝硅合金变质处理的al-b-p复合变质剂,简化共晶铝硅合金的复合变质工艺。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其具体操作步骤包括:

(1)按质量百分数,硼:0.5%~15.0%;磷:0.5%~15.0%;余量为铝,称取铝粉、硼粉和红磷粉(粒度均为80~150目)均匀混合,均匀混合后平铺在钢板上,平铺厚度为5毫米;

(2)把钢板放入钢制盒密封抽真空后,将其在840~930℃炉中保温2~5小时进行气(p)-液(al)和液(al)-固(b)之间的原位反应,制备成块状al-b-p复合变质剂;

(3)取出块状al-b-p复合变质剂,将其破碎成1~3毫米。

作为优选,步骤(1)合金的成分为:1.0~8.0%b、2.5~10.0%p、铝为余量。

本发明是依据al-b-p三元系700℃等温截面相关系进行al-b-p复合变质剂的成分设计,其具体成分为:0.5%~15.0%b、0.5%~15.0%p、余量为al。al-b-p合金的相组成为α-al、alb2和alp,alb2和alp相均匀分布在α-al基体中,采用发明的al-b-p双重变质剂对共晶铝硅合金的复合变质处理,可提高变质效率。

本发明的原理如下:

依据al-b-p三元系700℃等温截面相关系,存在α-al+alb2+alp三相区,在此区域内设计al-b-p中间合金,合金的相组成为α-al、alb2和alp相。当将粒度为80~150目的铝粉、硼粉和红磷粉均匀混合后,在840~930℃时,液态铝和气态磷、液态铝与固态硼在混合组态下发生原位反应,铝元素分别与硼和磷元素通过原位反应生成alb2和alp相,这些生成相将均匀分布在铝基体中。alb2相可作为α-al相的形核质点,alp相可作为硅相的形核质点,因此,al-b-p合金可对铝硅合金起到双重变质作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制备al-b-p中间合金,合金组织中同时具有alb2和alp相,且在合金基体中分布均匀,对共晶铝硅合金具有显著的双重变质作用,有较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说明。

图1是al-b-p三元系700℃等温截面相关系。

图2是实施例1制备的al-1.5b-3p中间合金的x射线衍射图谱。

图3是实施例1制备的al-1.5b-3p中间合金的显微组织。

图4是实施例2制备的al-2.5b-2.5p中间合金的显微组织。

图5是实施例3制备的al-4.0b-10p中间合金的显微组织。

图6是实施例4制备的al-8.0b-8.0p中间合金的显微组织。

图7是实施例5al-1.5b-3p中间合金变质共晶铝硅合金的显微组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将通过实施例进行更详细地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1)将铝粉、硼粉和红磷粉(质量百分数为:硼1.5%;磷3.0%;铝为95.5%)均匀混合后平铺在钢板上,混合粉厚度为5毫米;

(2)把钢板放入钢制盒密封抽真空后,将其在850℃炉中保温2.5小时,进行液态铝和气态磷、液态铝与固态硼之间的原位反应,制备成块状al-1.5b-3.0p复合变质剂;

(3)取出al-1.5b-3.0p复合变质剂,将其破碎成1~3毫米。

由图2所示的al-1.5b-3p中间合金的x射线衍射图谱可知,该中间合金的相组成为α-al、alb2和alp相。由图3所示的al-1.5b-3p中间合金显微组织可见,alb2和alp相均匀地分布在α-al基体中。

实施例2

(1)将铝粉、硼粉和红磷粉(质量百分数为:硼2.5%;磷2.5%;铝为95.0%)均匀混合后平铺在钢板上,混合粉厚度控制在5毫米;

(2)把钢板放入钢制盒密封抽真空后,将其在870℃炉中保温3小时,进行液态铝和气态磷、液态铝与固态硼之间的原位反应,制备成块状al-2.5b-2.5p复合变质剂;

(3)取出al-2.5b-2.5p复合变质剂,将其破碎成1~3毫米。

由图4所示的al-2.5b-2.5p中间合金显微组织可见,alb2和alp相均匀地分布在α-al基体中。

实施例3

(1)将铝粉、硼粉和红磷粉(质量百分数为:硼4.0%;磷10.0%;铝为86.0%)均匀混合后平铺在钢板上,混合粉厚度控制在5毫米;

(2)把钢板放入钢制盒密封抽真空后,将其在890℃炉中保温3.5小时进行液态铝和气态磷、液态铝与固态硼之间的原位反应,制备成块状al-4.0b-10.0p复合变质剂;

(3)取出al-4.0b-10.0p复合变质剂,将其破碎成1~3毫米。

由图5所示的al-4.0b-10.0p中间合金显微组织可见,alb2和alp相均匀地分布在α-al基体中。

实施例4

(1)将铝粉、硼粉和红磷粉(质量百分数为:硼8.0%;磷8.0%;铝为84.0%)均匀混合后平铺在钢板上,混合粉厚度控制在5毫米;

(2)把钢板放入钢制盒密封抽真空后,将其在920℃炉中保温4小时进行原位反应,制备成块状al-8.0b-8.0p复合变质剂;

(3)取出al-8.0b-8.0p复合变质剂,将其破碎成1~3毫米。

由图6所示的al-8.0b-8.0p中间合金显微组织可见,alb2和alp相均匀地分布在α-al基体中。

实施例5

采用实施例1中制备的al-1.5b-3.0p变质剂对共晶铝硅合金进行复合变质处理:

(1)采用井式电炉在石墨坩埚中熔炼共晶铝硅合金;

(2)加入六氯乙烷除气精炼;

(3)将al-1.5b-3.0p变质剂迅速压入熔体中,搅拌均匀后保温;

(4)将熔体浇注到预热的金属型,制得双重变质的共晶铝硅合金。

由图7所示的al-1.5b-3p中间合金变质共晶铝硅合金的显微组织可见,α-al面积分数最大且枝晶尺寸最小,细小的初晶si均匀分布于基体中,大部分共晶硅都已经转变为颗粒状。上述现象表明,实施例5制备的共晶铝硅显微结构处于较好水平。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