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盖板加工方法及加工玻璃盖板所涉及的抛光机与流程

文档序号:18549478发布日期:2019-08-27 22:03阅读:518来源:国知局
玻璃盖板加工方法及加工玻璃盖板所涉及的抛光机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玻璃加工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玻璃盖板加工方法及加工玻璃盖板所涉及的抛光机。



背景技术:

随着具备摄像功能的有屏电子设备的不断升级更新,对其的美观性提出了新的需求,如在手机的有屏一侧设置一玻璃盖板,既满足了手机屏幕的保护需求,又能够增加手机的美观性。相应地,也对玻璃盖板的加工提出了新的要求,以使玻璃盖板对摄像头带来的光干涉条纹符合摄像头的拍摄要求。

当前市面上,对玻璃盖板(如2.5d玻璃)的制作需历经玻璃开料、计算机数字化控制精密机械加工(computerizednumericalcontrol,cnc)、抛光、钢化、丝印及检验等多道工序,而玻璃原材料经开料、计算机数字化控制精密机械加工工序加工后,可基本达到玻璃盖板的图纸形状要求。但经加工后的玻璃盖板边缘及弧边可能存在加工刀痕,需求抛光工序才能满足玻璃盖板的表面及性能要求。然而,在与摄像头位置匹配的玻璃盖板摄像孔设置区域,往往存在一定的抛光痕迹致使存在干涉条纹。

现有做法为在抛光后在增设一平磨工序,以将抛光痕迹磨去,从而满足摄像头的光干涉要求。然而,新增的工序回来带来成本增加,生产效率降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经抛光后的玻璃盖板存在抛光痕带来的干涉条纹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玻璃盖板加工方法及加工玻璃盖板所涉及的抛光机。

本发明就上述技术问题而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工玻璃盖板所涉及的抛光机,所述抛光机包括:

至少两个治具盘,在各个治具盘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玻璃盖板的至少两个治具;

固定盘装置,所述至少两个治具盘均设置在所述固定盘装置上;所述固定盘装置包括第一固定盘、与所述第一固定盘位置相对的第二固定盘,所述第一固定盘固定所述至少两个治具盘中一治具盘的盘面与所述第二固定盘固定所述至少两个治具盘中另一治具盘的盘面朝向相背离;

翻转机构,所述固定盘装置固定在所述翻转机构的翻转轴杆上;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翻转轴杆的动力装置,所述翻转轴杆用于带动所述第一固定盘及所述第二固定盘同时翻转;

用于对玻璃盖板进行抛光的抛光装置,所述抛光装置包括抛光转盘、设置在所述抛光转盘上的抛光治具盘及设置在所述抛光治具盘上的抛光地毯层,所述抛光地毯层的层面在进行抛光作业时与所述固定盘装置任一固定盘的盘面相对;及

用于驱动所述抛光地毯层与所述固定盘装置上的玻璃盖板在抛光处理时接触或在非抛光处理时远离的升降装置。

根据上述加工玻璃盖板所涉及的抛光机,所述至少两个治具分别设置在治具盘的旋转中心向外辐射的辐射线上,且所述至少两个治具中各个治具至治具盘的旋转中心距离相等。

根据上述加工玻璃盖板所涉及的抛光机,所述升降装置的升降端与所述翻转机构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固定盘装置以使所述固定盘装置任一固定盘的盘面与所述抛光地毯层接触。

根据上述加工玻璃盖板所涉及的抛光机,所述升降装置的升降端与所述抛光装置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抛光装置以使所述抛光地毯层与所述固定装置任一固定盘的盘面接触。

根据上述加工玻璃盖板所涉及的抛光机,所述固定盘装置还包括驱动各个治具盘转动的治具盘驱动器,和/或,

所述抛光装置还包括驱动所述抛光治具盘转动的抛光驱动器。

根据上述加工玻璃盖板所涉及的抛光机,所述抛光装置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抛光转盘与所述抛光治具盘之间的海绵层。

根据上述加工玻璃盖板所涉及的抛光机,所述至少两个治具盘包括八个治具盘,在所述第一固定盘和所述第二固定盘上分别设置有四个治具盘,四个所述治具盘等分所在的固定盘的盘面。

根据上述加工玻璃盖板所涉及的抛光机,所述至少两个治具包括八个治具,八个所述治具等分所在的治具盘的盘面。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玻璃盖板加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利用如上所述加工玻璃盖板所涉及的抛光机对玻璃盖板进行抛光处理。

根据上述的玻璃盖板加工方法,所述抛光处理包括:

在所述固定盘装置的一固定盘的盘面朝上时,将玻璃盖板固定在预设的治具上;

利用所述翻转机构将固定有玻璃盖板的固定盘的盘面翻转至与所述抛光地毯层相对;

在玻璃盖板与所述抛光地毯层充分接触后,驱动所述治具盘和/或抛光治具盘转动,其中,在驱动所述治具盘和抛光治具转动时,所述治具盘的转动方向与所述抛光治具盘的转动方向相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抛光机至少包括两个治具盘,一治具盘设置在固定盘装置的第一固定盘上,另一治具盘则设置在第二固定盘上。而在各个治具盘上均设置有用于固定玻璃盖板的至少两个治具,各个治具可均对应固定一玻璃盖板。设置的翻转机构用于带动第一固定盘和第二固定盘同时翻转,使得第一固定盘和第二固定盘上的玻璃盖板能够交替地被抛光装置中的抛光地毯层抛光,在抛光地毯层对一固定盘上的玻璃盖板进行抛光时,可利用机器或人工将抛光好的玻璃盖板取出并放上新的待抛光玻璃盖板,从提升抛光的效率。设置的升降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抛光地毯层与所述固定盘装置上的玻璃盖板在抛光处理时接触或在非抛光处理时远离,由此实现对玻璃盖板与抛光地毯层接触利于进行抛光处理的支持。利用抛光机对玻璃盖板进行抛光处理后,可减少玻璃盖板抛光位置处上的刀痕,且不会存在抛光痕,因而可直接减少在玻璃盖板的摄像孔设置区域的干涉条纹,满足玻璃盖板的摄像孔设置区域的光学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加工玻璃盖板所涉及的抛光机在一实施方式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对应图1所展示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对应图1所展示结构在中部位置处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对应图1所展示结构在中部位置处的横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玻璃盖板加工方法在一实施方式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见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加工玻璃盖板所涉及的抛光机在一实施方式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抛光机100包括机架101及设置在机架101上的翻转机构105、抛光装置106,所述机架101可包括机台1011及支撑所述机台1011的脚架1012,所述翻转机构105设置在所述机台1011上。所述翻转机构105用于将固定盘装置104架设在其上,并能够带动固定盘装置104进行翻转,以使固定盘装置104上的两个固定盘能够交替提供治具盘及治具固定玻璃盖板的环境,也即可使固定盘装置104上的两个固定盘(第一固定盘1041、第二固定盘1042)能够交替进行抛光作业。升降装置107则用于驱动所述抛光地毯层(图未示出)与所述固定盘装置104上的玻璃盖板在抛光处理时接触或在非抛光处理时远离。

此处,翻转机构105包括固定设置在机台1011上的两个支架1051,固定盘装置104通过一翻转轴杆(图中未示出)转动设置在两个支架1051之间。固定盘装置104包括第一固定板1041和第二固定盘1042,第一固定盘1041与第二固定盘1042的位置相对,且第一固定盘1041固定治具盘102的盘面与第二固定盘1042固定治具盘102的盘面朝向相背离,也即如图中所示:第一固定盘1041固定治具盘102的盘面朝上,而第二固定盘1042用于固定治具盘102的盘面朝下。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翻转机构105的支架1051提供固定盘装置104进行翻转的高度,从而使得固定盘装置104在翻转过程中不会与抛光装置106发生碰撞。

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固定盘1041上设置有四个治具盘102,四个治具盘102按均匀等分方式排列设置在第一固定盘1041上,而每个治具盘102上设置有八个治具103,每个治具103上均可固定一玻璃盖板,以在第一固定盘1041翻转朝下后,玻璃盖板能够与抛光装置106的抛光地毯层(图未示出)接触,因而在进行抛光处理时,可同时完成对最大为三十二块(8治具×4治具盘)的玻璃盖板。应当理解的是,在一些情形下,在第一固定盘1041上可仅设置一个治具盘102,且在治具盘102可仅设置两个治具103。

治具盘102可包括用于固定治具的治具盘面1021及用于驱动所述治具盘面1021转动的治具盘驱动器(图未示出),在治具盘面1021上,八个治具103在径向上等分治具盘102,各个治具103均设置在治具盘102的旋转中心向外辐射线上,且各个治具103至所在的治具盘102的旋转中心距离相等。

参见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第一固定盘1041上转动设置有治具盘102,而治具103则固定设置在治具盘面1021上。本实施方式中,治具103包括用于与玻璃盖板接触的固定凸起部1031、预留避空1032及由固定凸起部1031按预设规则围合形成的吸附腔1033,其中,所述固定凸起部1031用于为玻璃盖板提供支撑力;所述预留避空1032用于提供玻璃盖板待抛光位置处(也即靠近玻璃盖板的摄像孔区域)在抛光时进行允许范围内的形变(也即在固定玻璃盖板时,玻璃盖板待抛光位置处悬空),避免玻璃盖板待抛光位置处与抛光地毯层(图未示出)在抛光形成硬摩擦;所述吸附腔1033可通过抽真空的方式将玻璃盖板吸附固定在固定凸起部1031上。

此处,固定凸起部1031可包括与玻璃盖板的长边长度匹配的第一凸起长边、第二凸起长边,第一凸起长边与第二凸起长边平行或大致平行设置,在二者的一末端设置有向对方延伸的第一凸起短边,而在第一凸起长边、第二凸起长边的另一末端,则在靠近各自的末端的位置处设置有向对放延伸的第二凸起短边,所述第二凸起短边与第一凸起长边、第二凸起长边即形成前述的预留避空1032。

所述第一凸起短边与所述第二凸起短边平行或大致平行,围合所述第一凸起长边、所述第二凸起短边、所述第二凸起长边及第一凸起短边即与治具盘面1021形成一腔体。进一步的,在第一凸起长边和第二凸起长边的中部均设有向腔体中心延伸设置的t字型凸起,两个t字型凸起的横边相互平行或大致平行设置。

所述预留避空1032设置在靠近治具盘102的盘边缘一侧,因而结合前述各个治具103均设置在治具盘102的旋转中心向外辐射线上,且各个治具103至所在的治具盘102的旋转中心距离相等,可使得在进行抛光处理时,各个治具103上的玻璃盖板的待抛光位置处受到的作用力相同,抛光相对均匀,因而抛光效果也相同或大致相同。

参见图3,为对应图1所展示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机架101上,固定盘装置104设置在机台1011上的中心位置处,固定盘装置104通过翻转轴杆1052与支架1051形成连接,所述翻转轴杆1052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架1051上。此处,可在支架1051上设置一旋转驱动器,并以传送带、链轮或直驱的方式驱动翻转轴杆1052转动,从而带动固定盘装置104进行翻转。

此处,第一固定盘1041朝上,此时即可将玻璃盖板放置在治具103上进行固定,以备在翻转后对玻璃盖板的抛光处理。固定在治具103上的玻璃盖板可随治具盘面1021及第一固定盘1041翻转而翻转,而在第一固定盘1041的盘面与抛光地毯层(图未示出)相对时即完成一次翻转。

参见图4,为对应图1所展示结构在中部位置处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机台1011中部设置的抛光装置106位于固定盘装置104的正下方。在第一固定盘1041与第二固定盘1042之间设有与治具盘102数量匹配的治具盘驱动器1022,所述治具驱动器1022包括与所述治具盘102固定连接的旋转力输出端。而在机台1011的下部,设有驱动抛光装置106进行抛光的抛光驱动器1061及动力转接器1066,此处,所述动力转接器1066用于将抛光驱动器1061在水平方向上的旋转动力转换成在竖直方向上的旋转动力。此处,所述治具盘驱动器1022可具体为电机。

此处,抛光装置106还包括提供抛光处理环境的抛光槽1068,抛光转盘即设置在抛光槽1068的中部,抛光槽1068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在抛光处理时抛光地毯层中的抛光粉飞溅,同时可降低外界硬质物落入带来的损伤玻璃盖板的风险,还可提升作业员工的人身安全性。

参见图5,为图4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并结合图4,抛光装置106的抛光转盘1062的上盘面上依次叠层设置有海绵层1063、抛光治具盘1064及抛光地毯层1065,而其的下盘面的旋转中心位置处则与一抛光旋转轴杆1067固定连接,所述抛光旋转轴杆1067与动力转接器1066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因而,抛光驱动器1061旋转时,即可经动力转接器1066驱动旋转轴杆1067旋转,进而带动抛光转盘1062旋转。此处,设置的抛光治具盘1064可确保抛光地毯层1065能够平整地依附于其上,以提升抛光地毯层1065对玻璃盖板进行抛光的均匀性,降低对玻璃盖板造成损伤的几率。此处,所述抛光驱动器1061可具体为电机。

本实施方式中,优选抛光地毯层1065层面的大小与抛光治具盘1064的盘面等大,或者小于抛光治具盘1064的盘面,且所述抛光地毯层1065的旋转中心与抛光治具盘1064的旋转中心重合,以利于抛光地毯层1065在所述抛光治具盘1064的充分地展开,提升抛光地毯层1065的平整度。

本实施方式中,优选抛光转盘1062的旋转方向与治具盘102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抛光结构,使得抛光地毯层1065对玻璃盖板的抛光处理的处理效率显著提升。当然,也并不排除在日常生产中,仅通过驱动抛光转盘1062旋转或仅驱动治具盘102旋转,同样使得抛光地毯层1065能够对玻璃盖板进行抛光处理的结构。

本实施方式中,设置的海绵层1063为薄海绵层,此处,优选为厚度小于等于30毫米,因而结合抛光转盘1062、海绵层1063、抛光治具盘1064及抛光地毯层1065的层叠结构,可确定在进行抛光时,固定盘装置104与抛光装置106的相互接触能够形成一缓冲结构,同时还可保证抛光地毯层1065与玻璃盖板形成充分接触,利于提升抛光处理的效果。

参见图6,为对应图1所展示结构在中部位置处的横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并结合图1至图5,抛光机100还可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固定盘装置104以使固定盘装置104任一固定盘的盘面与抛光地毯层1065接触的升降装置107,所述升降装置107包括升降驱动器1071及升降端,所述升降驱动器1071固定设置在机台1011下的脚架1012上,此处所述升降端为升降杆1072,所述升降杆1072与翻转装置105的翻转轴杆1052连接,从而可带动固定盘装置104靠近或者远离抛光地毯层1065,使得固定盘装置104上的玻璃盖板可以与抛光地毯层1065接触以实现抛光,或者在完成抛光后远离抛光地毯层1065。

可以理解的是,作为一种拓展结构,此处的升降装置107还可为:升降驱动器1071固定在脚架1012上,而升降装置107的升降杆1072与抛光旋转轴杆1067固定连接,因而,升降驱动器1071可驱动抛光转盘1062靠近或是远离固定盘装置104,从而带动抛光地毯层1065靠近或远离固定盘装置104,从而同样可支持抛光地毯层1065与玻璃盖板的接触及抛光处理。

可以理解的是,作为另一种拓展结构,此处的升降装置107可包括两组升降驱动器及升降杆,其中一组升降驱动器及升降杆用于带动固定盘装置104,另一组升降驱动器及升降杆用于带动抛光转盘1062,通过一组升降驱动器及升降杆用于与另一组升降驱动器及升降杆配合,同时使固定盘装置104与抛光地毯层1065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从而同样可支持抛光地毯层1065与玻璃盖板的接触及抛光处理。此处,所述升降驱动器可具体为驱动气缸,所述升降杆为气缸杆。

参见图1至图6,本实施方式提供的抛光机用于对玻璃盖板进行抛光,该抛光机至少包括两个治具盘102,一治具盘102设置在固定盘装置104的第一固定盘1041上,另一治具盘102则设置在第二固定盘1042上。而在各个治具盘102上均设置有用于固定玻璃盖板的至少两个治具103,各个治具103可均对应固定一玻璃盖板。设置的翻转机构105用于带动第一固定盘1041和第二固定盘1042同时翻转,使得第一固定盘1041和第二固定盘1042上的玻璃盖板能够交替地被抛光装置106中的抛光地毯层1065抛光,在抛光地毯层1065对一固定盘上的玻璃盖板进行抛光时,可利用机器或人工将抛光好的玻璃盖板取出并放上新的待抛光玻璃盖板,从提升抛光的效率。设置的升降装置107用于驱动所述抛光地毯层与所述固定盘装置104上的玻璃盖板在抛光处理时接触或在非抛光处理时远离,由此实现对玻璃盖板与抛光地毯层接触利于进行抛光处理的支持。

利用本实施方式提供的抛光机对玻璃盖板进行抛光处理后,可减少玻璃盖板抛光位置处上的刀痕,且不会存在抛光痕,因而可直接减少在玻璃盖板的摄像孔设置区域的干涉条纹,满足玻璃盖板的摄像孔设置区域的光学要求。可省去传统工艺中在经抛光后还需利用平磨工序对刀痕进行处理的步骤,缩短加工周期,提升玻璃盖板的加工效率。

参见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玻璃盖板加工方法在一实施方式下的流程图。本实施方式的玻璃盖板加工方法为在玻璃盖板经开料及计算机数字化控制精密机械加工步骤后的基础上,利用前述的抛光机对玻璃盖板进行加工(抛光处理),以实现对玻璃盖板的抛光。

如图7所示,所述玻璃盖板加工方法可包括如下步骤:

s101:在所述固定盘装置的一固定盘的盘面朝上时,将玻璃盖板固定在预设的治具上。此处,可通过机器或人工将玻璃盖板放置在治具上,后治具可利用负压吸附等方式将玻璃盖板固定。

s102:利用所述翻转机构将固定有玻璃盖板的固定盘的盘面翻转至与所述抛光地毯层相对。可以理解的是,在一固定盘的盘面与抛光地毯层相对时,另一固定盘的盘面则朝上,此时即可将经抛光后的玻璃盖板取下,或者对未放置玻璃盖板的,同样可通过机器或人工将玻璃盖板放置在治具上,由此实现交替地将玻璃盖板放置在两个固定盘上,可提高抛光效率,利于实现对玻璃盖板的大批量抛光。

s103:在玻璃盖板与所述抛光地毯层充分接触后,驱动所述治具盘和/或抛光治具盘转动,其中,在驱动所述治具盘和抛光治具转动时,所述治具盘的转动方向与所述抛光治具盘的转动方向相反。

利用本实施方式提供的抛光机及玻璃盖板加工方法对玻璃盖板进行抛光处理后,可减少玻璃盖板抛光位置处上的刀痕,且不会存在抛光痕,因而可直接减少在玻璃盖板的摄像孔设置区域的干涉条纹,满足玻璃盖板的摄像孔设置区域的光学要求,从而可省去传统工艺中在经抛光后还需利用平磨工序对刀痕进行处理的步骤,缩短加工周期,提升玻璃盖板的加工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