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换刀的抛光整机及抛光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936582发布日期:2020-02-14 22:39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换刀的抛光整机及抛光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抛光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换刀的抛光整机及抛光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抛光设备在对工件进行打磨抛光时,需要更换不同型号的打磨刀来完成工件的抛光,而更换打磨刀的操作往往都是人工拆卸更换,费时费力,导致工件抛光效率低下,生产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所述的缺点,提供一种自动换刀的抛光整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自动换刀的抛光整机,一个用于防止被抛光物体的置物台,所述置物台上方设有吊臂;所述吊臂上设有多个抛光结构。

所述抛光结构包括打磨驱动电机、电机安装板、集尘盖座、主转盘、端面齿轮、换刀驱动电机和外支撑环,所述集尘盖座包括集尘盖体和盖座连接管,所述盖座连接管的下端穿过集尘盖体的中部,并与集尘盖体一体成型,所述盖座连接管的内壁固定有集电环,所述电机安装板固定在盖座连接管的上端,所述打磨驱动电机固定在电机安装板上,且其输出端穿过电机安装板后与端面齿轮连接,所述主转盘包括转盘本体、上盘体连接管和下盘体连接管,所述上盘体连接管的下端固定在转盘本体的中部顶面,所述下盘体连接管的上端固定在转盘本体的中部底面,所述端面齿轮与上盘体连接管的上端啮合,所述上盘体连接管的外壁通过轴承与盖座连接管的内壁连接,所述转盘本体沿径向设有若干圆弧形的槽位,所述转盘本体在位于两个相邻槽位之间沿径向间隔设有吸附孔,所述外支撑环的高度大于转盘本体的高度,所述外支撑环套设在转盘本体上,并与转盘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外支撑环、主转盘和集尘盖座之间形成有集尘腔室,所述吸附孔与集尘腔室连通,所述集尘盖体上设有与集尘腔室连通的真空吸嘴,在每个所述槽位内设有方形转轴,所述方形转轴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外支撑环和下盘体连接管,所述方形转轴上沿旋转方向的各个侧面分别设有打磨刀,所述打磨刀用于打磨工件表面,所述换刀驱动电机固定在转盘本体上,并位于上盘体连接管内,所述换刀驱动电机的电性连接端通过滚轮导电部件穿过端面齿轮后与集电环电性导通,所述换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伸入转盘本体后连接有主动圆锥齿轮,每个所述方形转轴的一端伸入下盘体连接管后分别连接有从动圆锥齿轮,每个所述从动圆锥齿轮分别与主动圆锥齿轮啮合,所述下盘体连接管的下端还固定有防尘端盖。

其中,所述打磨刀包括海绵缓冲垫和打磨片,所述海绵缓冲垫固定在方形转轴上,所述打磨片固定在海绵缓冲垫上。

其中,所述下盘体连接管与每个所述方形转轴之间分别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用于防止方形转轴在打磨过程中发生自行转动。

其中,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圆环形的电磁铁、复位弹簧、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电磁铁套设于方形转轴的一端,并固定在下盘体连接管的外壁上,所述复位弹簧套设于方形转轴的一端,并位于电磁铁内,所述第二限位板套设于方形转轴的一端,并固定在方形转轴的端面上,所述第一限位板活动套设于方形转轴的一端,并位于电磁铁与第二限位板之间,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下盘体连接管的外壁和第一限位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板设有限位凹槽,所述第二限位板上设有用于与限位凹槽配合的限位凸块,所述第一限位板设有两个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另一端活动伸入下盘体连接管内。

其中,所述滚轮导电部件包括安装柱和导电滚轮,所述安装柱的一端固定在换刀驱动电机上,所述导电滚轮轴接在安装柱的另一端,并与集电环接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将不同型号的打磨刀安装在六个方形转轴上,通过换刀驱动电机带动六个方形转轴转动,从而自动化实现换刀功能,无需人工拆卸换刀,且采用六个打磨刀同时对工件进行打磨抛光,大大提供工件的抛光效率,提高生产率,节约成本;

另外,在打磨抛光过程中,本发明的抛光机能够自动清理打磨产生的碎屑和粉末,无需额外的清除设备,大大节约打磨抛光的成本,保障工件的抛光效果;

还有本发明将换刀驱动电机采用内置的方式,能够进一步减小抛光机的体积,结构更紧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抛光机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抛光机的仰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抛光机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抛光机的分解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抛光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限位机构、方形转轴和打磨刀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集尘盖座的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主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主转盘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形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限位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滚轮导电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端面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打磨驱动电机;2-电机安装板;3-集尘盖座;31-集尘盖体;32-盖座连接管;4-主转盘;41-转盘本体;411-槽位;412-吸附孔;42-上盘体连接管;43-下盘体连接管;5-端面齿轮;6-换刀驱动电机;7-外支撑环;8-集电环;9-轴承;10-集尘腔室;20-方形转轴;201-转轴本体;202-第一连接轴;203-第二连接轴;30-打磨刀;301-海绵缓冲垫;302-打磨片;40-滚轮导电部件;401-安装柱;402-导电滚轮;50-主动圆锥齿轮;60-从动圆锥齿轮;70-防尘端盖;80-限位机构;801-电磁铁;802-复位弹簧;803-第一限位板;8031-限位凹槽;8032-导向杆;804-第二限位板;8041-限位凸块;

抛光结构--a3;吊臂--a2;置物台--a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并不是把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局限于此。

如图1至图14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自动换刀的抛光整机,包括有一个用于防止被抛光物体的置物台,所述置物台上方设有吊臂;所述吊臂上设有多个抛光结构。

所述抛光结构a3包括打磨驱动电机1、电机安装板2、集尘盖座3、主转盘4、端面齿轮5、换刀驱动电机6和外支撑环7,所述集尘盖座3包括集尘盖体31和盖座连接管32,所述盖座连接管32的下端穿过集尘盖体31的中部,并与集尘盖体31一体成型,所述盖座连接管32的内壁固定有集电环8,所述电机安装板2固定在盖座连接管32的上端,所述打磨驱动电机1固定在电机安装板2上,且其输出端穿过电机安装板2后与端面齿轮5连接,所述主转盘4包括转盘本体41、上盘体连接管42和下盘体连接管43,所述上盘体连接管42的下端固定在转盘本体41的中部顶面,所述下盘体连接管43的上端固定在转盘本体41的中部底面,所述端面齿轮5与上盘体连接管42的上端啮合,所述上盘体连接管42的外壁通过轴承9与盖座连接管32的内壁连接,所述转盘本体41沿径向设有六个圆弧形的槽位411,所述转盘本体41的底面中部设有用于安装下盘体连接管43的避位槽,该避位槽与六个槽位411均连通,所述转盘本体41在位于两个相邻槽位411之间沿径向间隔设有六个吸附孔412,所述外支撑环7的高度大于转盘本体41的高度,所述外支撑环7套设在转盘本体41上,并与转盘本体41固定连接,所述集尘盖体31的外圆周壁与外支撑环7的内壁贴靠,所述外支撑环7、主转盘4和集尘盖座3之间形成有集尘腔室10,所述吸附孔412与集尘腔室10连通,所述集尘盖体31上设有与集尘腔室10连通的真空吸嘴(图中并未显示),在每个所述槽位411内设有方形转轴20,所述方形转轴20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外支撑环7和下盘体连接管43,所述方形转轴20上沿旋转方向的各个侧面分别设有打磨刀30,所述打磨刀30用于打磨工件表面,所述换刀驱动电机6固定在转盘本体41上,并位于上盘体连接管42内,所述换刀驱动电机6的电性连接端通过滚轮导电部件40穿过端面齿轮5后与集电环8电性导通,所述换刀驱动电机6的输出端伸入转盘本体41后连接有主动圆锥齿轮50,每个所述方形转轴20的一端伸入下盘体连接管43后分别连接有从动圆锥齿轮60,每个所述从动圆锥齿轮60分别与主动圆锥齿轮50啮合,所述下盘体连接管43的下端还固定有防尘端盖70。

具体地,方形转轴20包括方形的转轴本体201、第一连接轴202和第二连接轴203,第一连接轴202和第二连接轴203分别固定连接在转轴本体201的两个端面上,第一连接轴202的另一端活动伸入下盘体连接管43内,并固定连接从动圆锥齿轮60,第二连接轴203的另一端轴接在外支撑环7上,在转轴本体201的各个侧面上固定不同型号的打磨刀30,可分别设为第一打磨刀、第二打磨刀、第三打磨刀和第四打磨刀,主转盘4一体成型,在需要打磨工件表面时,根据打磨的步骤,可选择不同型号的打磨刀30,如先使用第一打磨刀,通过换刀驱动电机6带动主动圆锥齿轮50转动,主动圆锥齿轮50同时带动六个从动圆锥齿轮60转动,六个从动圆锥齿轮60带动六个方形转轴20转动,使第一打磨刀面向工件表面,从而完成打磨刀30型号的选择,打磨刀30型号选择完成后,打磨驱动电机1工作,带动端面齿轮5转动,端面齿轮5带动主转盘4高速转动,从而带动六个打磨刀30高速旋转,对工件的表面进行打磨抛光工作,完成第一打磨刀的工作后,再次通过换刀驱动电机6,进行选择第二打磨刀,重复上述过程,完成换刀,然后进行第二打磨刀的打磨抛光工作,如此循环,依次完成第三打磨刀和第四打磨刀的打磨抛光工作,从而可以完成自动换刀,无需人工拆卸换刀,且六个打磨刀30同时工作,大大提高打磨抛光的工作效率,节省时间;当然,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不同的换刀次序;而在打磨过程中,同时通过真空吸嘴对集尘腔室10抽真空,在气压作用下,打磨产生的碎屑和粉末,经过吸附孔412,被吸入集尘腔室10内存储起来,由于轴承9的作用,在打磨过程时,集尘盖座3不会随着主转盘4转动,在下盘体连接管43的下端设置防尘端盖70,能够有效阻挡打磨产生的碎屑和粉末进入下盘体连接管43内,从而能够保证主动圆锥齿轮50与从动圆锥齿轮60传动的可靠性;而在盖座连接管32的内壁上安装集电环8,通过滚轮导电部件40实现换刀驱动电机6的电性导通,使换刀驱动电机6在主转盘4带动下转动时,依然能够实现换刀驱动电机6的供电,进而能够将换刀驱动电机6内置在主转盘4上,可进一步减小抛光机的体积,结构更紧凑,同时利于驱动方形转轴20转动,实现换刀功能,简化结构。

本实施例通过将不同型号的打磨刀30安装在六个方形转轴20上,通过换刀驱动电机6带动六个方形转轴20转动,从而自动化实现换刀功能,无需人工拆卸换刀,且采用六个打磨刀30同时对工件进行打磨抛光,大大提供工件的抛光效率,提高生产率,节约成本;

另外,在打磨抛光过程中,本实施例的抛光机能够自动清理打磨产生的碎屑和粉末,无需额外的清除设备,大大节约打磨抛光的成本,保障工件的抛光效果;

还有本实施例将换刀驱动电机6采用内置的方式,能够进一步减小抛光机的体积,结构更紧凑。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如图7,所述打磨刀30包括海绵缓冲垫301和打磨片302,所述海绵缓冲垫301固定在方形转轴20上,所述打磨片302固定在海绵缓冲垫301上;具体地,海绵缓冲垫301固定在转轴本体201的四个侧面上,换刀驱动电机6带动方形转轴20转动,使方形转轴20的四个侧面能够依次朝下,进而能够完成换刀,而海绵缓冲垫301为打磨片302提供缓冲作用,能够更好地保护打磨片302。

为了避免换刀驱动电机6、主动圆锥齿轮50和从动圆锥齿轮60的限位精度不够,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如图4至图7,在所述下盘体连接管43与每个所述方形转轴20之间分别设置有限位机构80,所述限位机构80用于防止方形转轴20在打磨过程中发生自行转动;具体地,当自动换刀完成后,限位机构80进行限位方形转轴20,使方形转轴20不会自传,保证每个方形转轴20朝下的底面的平整度,进而保障打磨抛光的高精度,抛光效果更好。

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2,所述限位机构80包括圆环形的电磁铁801、复位弹簧802、第一限位板803和第二限位板804,所述电磁铁801套设于方形转轴20的一端,并固定在下盘体连接管43的外壁上,所述复位弹簧802套设于方形转轴20的一端,并位于电磁铁801内,所述第二限位板804套设于方形转轴20的一端,并固定在方形转轴20的端面上,所述第一限位板803活动套设于方形转轴20的一端,并位于电磁铁801与第二限位板804之间,所述复位弹簧802的两端分别与下盘体连接管43的外壁和第一限位板80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板803设有限位凹槽8031,所述第二限位板804上设有用于与限位凹槽8031配合的限位凸块8041,所述第一限位板803设有两个导向杆8032,所述导向杆8032的另一端活动伸入下盘体连接管43内;具体地,电磁铁801、复位弹簧802、第一限位板803和第二限位板804均套设于第一连接轴202上,第二限位板804固定在转轴本体201的端面上,第一限位板803和第二限位板804的形状均为方形,第二限位板804朝向第一限位板803的面的四条边的中部位置分别设置限位凸块8041,第一限位板803朝向第二限位板804的面的四条边的中部位置分别间隔设置两个凸耳,两个凸耳之间形成与限位凸块8041配合的限位凹槽8031;工作时,对电磁铁801通电,电磁铁801磁性吸附第一限位板803,使第一限位板803远离第二限位板804移动,同时第一限位板803压缩复位弹簧802,此时限位凹槽8031与限位凸块8041分离,即可松开方形转轴20,而第一限位板803在移动过程中,两个导向杆8032为第一限位板803提供导向,并保障第一限位板803平稳移动,然后换刀驱动电机6带动方形转轴20转动进行换刀,换刀完成后,电磁铁801断电,不再磁性吸附第一限位板803,此时,复位弹簧802恢复弹性形变,推动第一限位板803朝向第二限位板804移动,直至第一限位板803的限位凹槽8031与第二限位板804的限位凸块8041配合,而两个导向杆8032再次为第一限位板803提供导向,保障限位凹槽8031与限位凸块8041能够完成配合,从而将方形转轴20限位,此时,方形转轴20不会发生晃动或自转动,进而保障各个方形转轴20的底面的平整度;在每次进行换刀过程时,均先对电磁铁801通电,使第一限位板803远离第二限位板804移动,以便方形转轴20进行换刀操作。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如图13,所述滚轮导电部件40包括安装柱401和导电滚轮402,所述安装柱401的一端固定在换刀驱动电机6上,所述导电滚轮402轴接在安装柱401的另一端,并与集电环8接触;具体地,由于换刀驱动电机6安装在主转盘4上,端面齿轮5带动主转盘4转动,主转盘4会带动换刀驱动电机6转动,从而使端面齿轮5与换刀驱动电机6保持相对静止状态,而集尘盖座3不会随着主转盘4转动,在工作时,换刀驱动电机6会带动安装柱401和导电滚轮402旋转,使导电滚轮402沿着集电环8滚动,同时保持换刀驱动电机6的电性导通,能够有效避免采用导线连接方式产生导线缠绕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故凡依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包含在本发明专利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