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簧件发黑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59245发布日期:2020-01-10 20:50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弹簧件发黑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弹簧件加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弹簧件发黑设备。



背景技术:

在弹簧件生产完毕时需要对弹簧件进行发黑处理,通过将弹簧件表面迅速氧化,形成氧化膜保护层从而达到防锈的作用,但是传统的发黑处理是将成批的弹簧件浸入氧化溶液进行氧化,但是这样会使弹簧件紧挨而导致局部未发黑,从而降低了厂家生产弹簧件的产品合格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能够让弹簧件在发黑时进行搅拌从而使发黑更完全的弹簧件发黑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弹簧件发黑设备,包括机座、固定设置于机座右端面的立板、固定设置于立板上端面的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的放料装置、设置于放料装置上的电磁装置、固定设置于壳体左端面的顶板、设置于顶板上的移动装置、设置于移动装置上的升降装置、设置于升降装置上的搅拌装置,还包括固定设置于顶板上表面的立板、固定设置于立板前端面的第一驱动件、设置在第一驱动件前端的动力轴、设置在立板上表面的开口向上的凹槽。

有益效果:本装置结构简单,能够在弹簧件进入氧化溶液发黑时进行搅拌,从而使弹簧件发黑更充分全面,防止因弹簧件紧挨而导致局部未发黑,从而提高弹簧件的合格率,该装置可以将发黑结束的弹簧件放到收料桶,然后再将壳体内剩余未加工的弹簧件倒入处理壳体,从而实现弹簧件的自动批量发黑,从而节省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所述移动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凹槽上端壁的柜体、设置在柜体内的柜体空间、设置在凹槽内的第一齿条、固定设置于动力轴外表面的与第一齿条相啮合的第一齿轮,所述动力轴的前端穿过柜体空间的前端壁,第一齿轮位于柜体空间内;通过启动第一驱动件,第一驱动件带动动力轴旋转,第一动力轴带动第一齿轮旋转,第一齿轮带动第一齿条左右移动,从而能够批量运输弹簧件进行加工,无需人力帮助,从而减少成本。

所述放料装置包括设置在壳体内开口向上的壳体空间、固定设置在动力轴前端的第一带轮、铰接在壳体空间右端壁的收放板、转动设置在收放板右端与壳体空间右端壁连接处的第一传动轴、固定设置在第一传动轴前端的第二带轮、传动连接在第一带轮与第二带轮之间的第一皮带、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前端穿过壳体空间的前端壁,所述第二带轮位于壳体前侧;当动力轴逆时针旋转时,动力轴带动第一带轮旋转,第一带轮带动第二带轮旋转,从而收放板会向下旋转,从而弹簧件会从壳体空间内掉出,当反方向旋转时,收放板会向上旋转,从而防止弹簧件继续掉出,从而实现了自动取料的作用,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采用带轮机构可以使移动装置工作时带动放料装置运行,实现了设备的联动性,节省了驱动件的设备,使设备结构更简洁。

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第一齿条下表面的两连接板、设置于凹槽下端壁的上下贯通的移动槽、固定设置在两连接板下表面的机柜、设置在机柜内的机柜空间、固定设置在第一齿条下表面的固定轴、固定设置在固定轴的第二驱动件、设置在第二驱动件下端的螺纹轴、设置在螺纹轴内部的螺纹空间、固定设置在螺纹轴外表面的第一锥齿轮、设置在螺纹空间内的螺纹块、固定设置在螺纹块下表面的连接杆、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在连接杆外表面的两抵杆、设置在两抵杆远离对称中心的一端的圆盘,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在圆盘内壁的两滑槽,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在圆盘外表面的多个卡板、固定设置在机柜前端面的接板、固定设置在接板前端面的卡位板、设置在卡位板下表面开口向后的卡位槽、设置在卡位槽左端壁下侧的进口、设置在连接杆下端的处理壳体、所述两连接板的下端穿过移动槽的下端壁,所述两抵杆远离对称中心的一端分别与两滑槽相配合,所述卡板与卡位槽相配合,所述螺纹轴的下端穿过机柜空间的下端壁,所述第一锥齿轮位于机柜空间内;启动第二驱动件,第二驱动件带动螺纹轴旋转,在卡板与卡位槽的配合下,螺纹块向下移动,螺纹块带动处理壳体向下进入金属氧化溶液,同时卡板向下移动,当卡板超过卡位槽的最下端时,处理壳体变为旋转运动,从而能够将弹簧件进行发黑处理;通过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将壳体变为旋转运动可以防止壳体碰撞到工作桶的底部造成设备损坏,从而增加了设备的稳定性。

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设置在处理壳体内的处理体空间、设置在处理体空间上端壁的箱体、设置在箱体内部的箱体空间、转动设置在箱体空间上端壁的第二传动轴、固定设置在第二传动轴外表面的第二锥齿轮、设置在箱体空间左端壁的传动孔、设置在传动孔内的第三传动轴、固定设置在第三传动轴右端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的第三锥齿轮、固定设置在第三传动轴左端的第三带轮、固定设置在机柜左端面的第一连板、固定设置在第一连板左端面的第二连板、设置在第二连板右端面开口向右的带轮槽、设置在带轮槽内的第四带轮、传动连接在第三带轮与第四带轮之间的第二皮带、分别设置在带轮槽右端壁左右侧的l型钩板、固定设置在第四带轮右端面的第四传动轴、固定设置在第四传动轴右端的第二齿轮、固定设置在第二连板前端面的第三连板、固定设置在第三连板右端的联动壳体、固定设置在联动壳体后端面的第四连板、固定设置在第四连板后端面的齿轮箱体、设置在齿轮箱体内的齿轮空间、固定设置在第二传动轴外表面上的多个搅拌杆、设置在齿轮箱体右端壁的安装孔、设置在安装孔内的第五传动轴、固定设置在第五传动轴左端与第二齿轮相啮合的第三齿轮、固定设置在第五传动轴右端的与第二锥齿轮相啮合的第四锥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均位于齿轮空间内,所述第二传动轴的下端穿过箱体空间的下端壁,多个搅拌杆位于箱体下侧,所述第三传动轴的右端穿过箱体空间的左端壁,所述第三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位于箱体空间内,所述第四传动轴的左端穿过齿轮空间的右端壁,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位于齿轮空间内,所述第五传动轴的左端穿过齿轮箱体的右端壁,所述第五传动轴的右端穿过箱体空间的右端壁,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位于箱体空间内;在初始状态时,第四带轮与第二皮带处于松脱状态,当处理壳体到达金属氧化溶液内时,第四带轮与第二皮带处于张紧状态,从而螺纹轴带动第一锥齿轮旋转,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三锥齿轮旋转,第三锥齿轮带动第三带轮旋转,第三带轮带动第四带轮旋转,第四带轮带动第二齿轮旋转,第二齿轮带动第三齿轮旋转,第三齿轮带动第四锥齿轮,第四锥齿轮带动第二锥齿轮旋转,第二锥齿轮带动搅拌轴旋转,从而可以对弹簧件进行搅拌,让弹簧件与氧化溶液充分接触,防止因多各弹簧件紧挨而导致局部位置无法与氧化溶液接触,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通过带轮机构的松脱与张紧可以实现搅拌杆的搅拌与停止,无需再设控制搅拌杆启停的装置,使装置更简洁;通过处理壳体与搅拌轴的反方向旋转,可以使弹簧件搅拌更充分,从而使弹簧件氧化更全面。

所述第三带轮与第四带轮的外表面均设置有一环形沟槽,所述第二皮带位于环形沟槽内;通过环形沟槽与第二皮带的配合可以防止皮带掉落影响装置的正常运行,从而增加了装置的稳定性。

所述处理壳体空间的内壁设置有若干滤孔,滤孔的直径要小于弹簧件的最小直径;通过滤孔的设置可以使氧化溶液充分进入处理壳体内,从而促进氧化溶液与弹簧件的接触;滤孔直径比弹簧件的最小直径小可以防止弹簧件从滤孔掉落到工作桶内造成取回困难。

所述电磁装置包括设置于壳体空间下端壁的电磁壳体、设置在电磁壳体内部的电磁空间、设置在电磁空间右端壁的第一电磁铁、设置在电磁空间内的第二电磁铁、固定设置在第一电磁铁与第二电磁铁之间的弹簧、固定设置在第二电磁铁左端的斜板、固定设置在斜板前后端面的护板、设置在壳体空间左端壁下侧的开口、所述斜板在开口内左右滑动;当电磁铁通电时,通过同性相斥的原理第二电磁铁会向左移动,从而斜板会穿过开口的左端壁,从而可以把从壳体空间内的弹簧件通过斜板倒入处理壳体空间,当倒入完毕时,电磁铁断电,第二电磁铁会被弹簧的弹力拉回,从而斜板会回到开口内,从而防止升降装置在运行时受到斜板的阻挡而无法运行;通过护板的设备可以防止弹簧件在进入处理壳体空间内的过程中从斜板掉落造成返工,从而防止因为设备原理导致的生产成本增加。

所述联动壳体内部设置有一运行装置,所述运行装置包括设置在联动壳体内的联动壳体空间、设置在联动壳体空间下端壁的第二齿条、设置在联动壳体空间后端壁的联动孔、设置在联动孔上的联动轴、固定设置在联动轴前端与第二齿条相啮合的第四齿轮,固定设置在第五传动轴外表面的第五锥齿轮、固定设置在联动轴后端与第五锥齿轮相啮合的第六锥齿轮,所述联动轴的前端穿过联动壳体空间的后端壁,所述联动轴的后端穿过齿轮空间的前端壁,所述第五锥齿轮与第六锥齿轮位于齿轮空间内,所述第四齿轮位于联动壳体空间内;第五传动轴旋转,第五传动轴带动第五锥齿轮旋转,第五锥齿轮带动第六锥齿轮旋转,第六锥齿轮带动第四齿轮旋转,第四齿轮带动第二齿条向右移动,从而将圆盘向上移动,从而让卡板回到卡位槽,从而让处理壳体上升复位,从而自动将发黑结束的弹簧件从溶液中取出,实现装置的智能化;通过锥齿轮机构可以使运行装置与搅拌装置同时运行,从而只需一个驱动件就可以进行对弹簧件的搅拌与处理壳体的复位,使装置结构更简洁智能。

所述联动壳体空间的后端壁设置有一开口向后的开槽,所述第二齿条后端面固定设置有第一推拉杆,所述第一推拉杆的右端固定设置有第二推拉杆,所述第二推拉杆右端固定设置有一斜块,所述第二齿条的右端设置为斜面,所述第二齿条右端与斜块的上表面前后侧分别转动设置有多个转盘,所述转盘上表面设置有两个安装块,所述两个安装块靠近前后对称中心面的一端端面之间转动设置有一滚轮;通过滚轮的设置,可以减少与圆盘接触时产生的摩擦,从而有利于第二齿条右端与斜块对圆盘的提升,还能减少因摩擦发生的损坏,使装置更稳定。

所述处理壳体空间的下端壁设置有一电控门、所述壳体空间的后端壁分别设置有两电触电,两电触电分别位于收放板处于收料时的位置和处于放料时的位置;当收放板向上旋转到垂直角度时,收放板会触碰到壳体空间后端壁上侧的电触点,从而电控门会打开,当收放板向下旋转靠近壳体空间后端壁下侧的电触点时,电控门会关闭,当电控门打开时,处理壳体空间内的弹簧件会进入放料桶,当电控门关闭时,未处理的弹簧件会进入课题空间内,从而实现了弹簧件的自动取放,节省了人工成本,使装置更智能。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设备结构简单,能够防止因多个弹簧件紧挨导致弹簧件发黑不完全,从而提高弹簧件的合格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沿a-a处剖视的立体图;

图4为为图3中b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2中沿c-c处剖视的立体图;

图6为图5中d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图2中沿e-e处剖视的立体图;

图8为图2中沿e-e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中f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图7中g处局部放大图;

图11为图2中沿h-h处剖视的立体图;

图12为图1中i处局部放大图;

图13为图1中p处局部放大图;

图14为图8中的x处局部放大图;

图15为图8中的y处局部放大图;

图16为图8中的z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16所示,一种弹簧件发黑设备,包括机座、用螺钉紧固于机座1右端面的立板2、用螺钉紧固于立板2上端面的壳体3、设置于壳体3内的放料装置、设置于放料装置上的电磁装置、用螺钉紧固于壳体3左端面的顶板4、设置于顶板4上的移动装置、设置于移动装置上的升降装置、设置于升降装置上的搅拌装置,还包括用螺钉紧固于顶板4上表面的立板5、第一驱动件6、动力轴7、凹槽8,所述第一驱动件6用螺钉紧固于立板5前端面,所述动力轴7设置在第一驱动件6前端,所述凹槽8设置在立板5上表面且开口向上。

所述移动装置包括焊接在凹槽8上端壁的柜体9、柜体空间12、第一齿条10、第一齿轮11,所述动力轴7的前端穿过柜体空间12的前端壁,所述第一齿轮11位于柜体空间12内,所述柜体空间12设置在柜体9内,所述第一齿条10设置在凹槽8内,所述第一齿轮11焊接于动力轴7外表面并与第一齿条10相啮合;通过启动第一驱动件6,第一驱动件6带动动力轴7旋转,第一动力轴7带动第一齿轮11旋转,第一齿轮11带动第一齿条10左右移动,从而能够批量运输弹簧件进行加工,无需人力帮助,从而减少成本。

所述放料装置包括设置在壳体3内开口向上的壳体空间13、第一带轮14、收放板15、第一传动轴16、第二带轮17、第一皮带18、所述第一传动轴16的前端穿过壳体空间13的前端壁,所述第二带轮17位于壳体3前侧,所述第一带轮14焊接在动力轴7前端,所述收放板15铰接在壳体空间4右端壁,所述第一传动轴16转动设置在收放板15右端与壳体空间4右端壁连接处,所述第二带轮17焊接在第一传动轴16前端,所述第一皮带18传动连接在第一带轮14与第二带轮17之间;当动力轴7逆时针旋转时,动力轴7带动第一带轮14旋转,第一带轮14带动第二带轮17旋转,从而收放板15会向下旋转,从而弹簧件会从壳体空间13内掉出,当反方向旋转时,收放板15会向上旋转,从而防止弹簧件继续掉出,从而实现了自动取料的作用,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采用带轮机构可以使移动装置工作时带动放料装置运行,实现了设备的联动性,节省了驱动件的设备,使设备结构更简洁。

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用螺钉紧固于第一齿条10下表面的两连接板22、移动槽39、机柜23、机柜空间24、固定轴25、第二驱动件26、螺纹轴27、螺纹空间28、第一锥齿轮29、螺纹块30、连接杆31、两抵杆32、圆盘33,两滑槽40,多个卡板34、接板35、卡位板36、卡位槽37、进口38、处理壳体41、所述移动槽39设置于凹槽8下端壁且上下贯通,所述机柜23用螺钉紧固在两连接板22下表面,所述机柜空间24设置在机柜23内,所述固定轴25用螺钉紧固在第一齿条10下表面,所述第二驱动件26用螺钉紧固在固定轴25,所述螺纹轴27设置在第二驱动件26下端,所述螺纹空间28设置在螺纹轴27内部,所述第一锥齿轮29用螺钉紧固在螺纹轴27外表面,所述螺纹空间28设置在螺纹轴27内部,所述第一锥齿轮29用螺钉紧固在螺纹轴27外表面,所述螺纹块30设置在螺纹空间28内,所述连接杆31用螺钉紧固在螺纹块30下表面,所述两抵杆32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在连接杆31外表面,所述圆盘33设置在两抵杆32远离对称中心的一端,所述两滑槽40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在圆盘33内壁,所述多个卡板34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在圆盘33外表面,所述接板35用螺钉紧固在机柜23前端面,所述卡位板36用螺钉紧固在接板35前端面,所述卡位槽37设置在卡位板36下表面且开口向后,所述进口38设置在卡位槽37左端壁下侧,所述处理壳体41设置在连接杆31下端,所述两连接板22的下端穿过移动槽39的下端壁,所述两抵杆32远离对称中心的一端分别与两滑槽40相配合,所述卡板34与卡位槽37相配合,所述螺纹轴27的下端穿过机柜空间24的下端壁,所述第一锥齿轮29位于机柜空间24内;启动第二驱动件26,第二驱动件26带动螺纹轴27旋转,在卡板34与卡位槽37的配合下,螺纹块30向下移动,螺纹块30带动处理壳体41向下进入金属氧化溶液,同时卡板34向下移动,当卡板34超过卡位槽37的最下端时,处理壳体41变为旋转运动,从而能够将弹簧件进行发黑处理;通过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将壳体41变为旋转运动可以防止壳体41碰撞到工作桶92的底部造成设备损坏,从而增加了设备的稳定性。

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设置在处理壳体41内的处理体空间42、设置在处理体空间42上端壁的箱体43、设置在箱体43内部的箱体空间44、转动设置在箱体空间44上端壁的第二传动轴45、焊接在第二传动轴45外表面的第二锥齿轮46、设置在箱体空间44左端壁的传动孔47、设置在传动孔47内的第三传动轴48、焊接在第三传动轴48右端与第一锥齿轮29相啮合的第三锥齿轮49、焊接在第三传动轴48左端的第三带轮50、焊接在机柜23左端面的第一连板151、焊接在第一连板151左端面的第二连板51、设置在第二连板51右端面开口向右的带轮槽52、设置在带轮槽52内的第四带轮53、传动连接在第三带轮50与第四带轮53之间的第二皮带54、分别设置在带轮槽52右端壁左右侧的l型钩板55、焊接在第四带轮53右端面的第四传动轴56、焊接在第四传动轴56右端的第二齿轮121、焊接在第二连板51前端面的第三连板58、焊接在第三连板58右端的联动壳体59、焊接在联动壳体59后端面的第四连板60、焊接在第四连板60后端面的齿轮箱体61、设置在齿轮箱体61内的齿轮空间62、焊接在第二传动轴45外表面上的多个搅拌杆63、设置在齿轮箱体61右端壁的安装孔64、设置在安装孔64内的第五传动轴65、焊接在第五传动轴65左端与第二齿轮121相啮合的第三齿轮122、焊接在第五传动轴65右端的与第二锥齿轮46相啮合的第四锥齿轮66、箱体43设置在处理体空间42上端壁,箱体空间44设置在箱体43内部,第二传动轴45转动设置在箱体空间44上端壁,第二锥齿轮46焊接在第二传动轴45外表面,传动孔47设置在箱体空间44左端壁,第三传动轴48设置在传动孔47内,第三锥齿轮49焊接在第三传动轴48右端并与第一锥齿轮29相啮合,第三带轮50焊接在第三传动轴48左端,第一连板151焊接在机柜23左端面,第二连板51焊接在第一连板151左端面,带轮槽52设置在第二连板51右端面并开口向右,第四带轮53设置在带轮槽52内,第二皮带54传动连接在第三带轮50与第四带轮53之间,l型钩板55分别设置在带轮槽52右端壁左右侧,第四传动轴56焊接在第四带轮53右端面,第二齿轮121定设置在第四传动轴56右端,第三连板58焊接在第二连板51前端面,联动壳体59焊接在第三连板58右端,第四连板60焊接在联动壳体59后端面,齿轮箱体61焊接在第四连板60后端面,齿轮空间62设置在齿轮箱体61内,多个搅拌杆63焊接在第二传动轴45外表面上,安装孔64设置在齿轮箱体61右端壁,第五传动轴65设置在安装孔64内,第三齿轮122焊接在第五传动轴65左端并与第二齿轮121相啮合,第四锥齿轮66焊接在第五传动轴65右端并与第二锥齿轮46相啮合,!所述第二齿轮121与第三齿轮122均位于齿轮空间62内,所述第二传动轴45的下端穿过箱体空间44的下端壁,多个搅拌杆63位于箱体43下侧,所述第三传动轴48的右端穿过箱体空间44的左端壁,所述第三锥齿轮46与第四锥齿轮49位于箱体空间44内,所述第四传动轴56的左端穿过齿轮空间62的右端壁,所述第二齿轮121与第三齿轮57位于齿轮空间62内,所述第五传动轴65的左端穿过齿轮箱体61的右端壁,所述第五传动轴65的右端穿过箱体空间44的右端壁,所述第二锥齿轮46与第四锥齿轮66位于箱体空间44内;在初始状态时,第四带轮53与第二皮带54处于松脱状态,当处理壳体41到达金属氧化溶液内时,第四带轮53与第二皮带54处于张紧状态,从而螺纹轴27带动第一锥齿轮29旋转,第一锥齿轮29带动第三锥齿轮49旋转,第三锥齿轮49带动第三带轮50旋转,第三带轮50带动第四带轮53旋转,第四带轮53带动第二齿轮121旋转,第二齿轮121带动第三齿轮122旋转,第三齿轮122带动第四锥齿轮66,第四锥齿轮66带动第二锥齿轮46旋转,第二锥齿轮46带动搅拌轴63旋转,从而可以对弹簧件进行搅拌,让弹簧件与氧化溶液充分接触,防止因多各弹簧件紧挨而导致局部位置无法与氧化溶液接触,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通过带轮机构的松脱与张紧可以实现搅拌杆的搅拌与停止,无需再设控制搅拌杆启停的装置,使装置更简洁;通过处理壳体41与搅拌轴64的反方向旋转,可以使弹簧件搅拌更充分,从而使弹簧件氧化更全面。

所述第三带轮50与第四带轮53的外表面均设置有一环形沟槽67,所述第二皮带54位于环形沟槽64内;通过环形沟槽67与第二皮带54的配合可以防止皮带掉落影响装置的正常运行,从而增加了装置的稳定性。

所述处理壳体空间42的内壁设置有若干滤孔68,滤孔的直径要小于弹簧件的最小直径;通过滤孔68的设置可以使氧化溶液充分进入处理壳体41内,从而促进氧化溶液与弹簧件的接触;滤孔直径比弹簧件的最小直径小可以防止弹簧件从滤孔68掉落到工作桶92内造成取回困难。

所述电磁装置包括设置于壳体空间4下端壁的电磁壳体69、设置在电磁壳体69内部的电磁空间70、设置在电磁空间70右端壁的第一电磁铁71、设置在电磁空间70内的第二电磁铁72、焊接在第一电磁铁71与第二电磁铁72之间的弹簧73、焊接在第二电磁铁72左端的斜板74、焊接在斜板74前后端面的护板75、设置在壳体空间4左端壁下侧的开口76、所述斜板74在开口76内左右滑动;当电磁铁通电时,通过同性相斥的原理第二电磁铁72会向左移动,从而斜板74会穿过开口76的左端壁,从而可以把从壳体空间13内的弹簧件通过斜板74倒入处理壳体空间42,当倒入完毕时,电磁铁断电,第二电磁铁72会被弹簧73的弹力拉回,从而斜板74会回到开口76内,从而防止升降装置在运行时受到斜板74的阻挡而无法运行;通过护板75的设备可以防止弹簧件在进入处理壳体空间42内的过程中从斜板74掉落造成返工,从而防止因为设备原理导致的生产成本增加。

所述联动壳体59内部设置有一运行装置,所述运行装置包括设置在联动壳体59内的联动壳体空间77、设置在联动壳体空间77下端壁的第二齿条78、设置在联动壳体空间77后端壁的联动孔79、设置在联动孔79上的联动轴80、焊接在联动轴80前端与第二齿条78相啮合的第四齿轮81,焊接在第五传动轴65外表面的第五锥齿轮82、焊接在联动轴80后端与第五锥齿轮82相啮合的第六锥齿轮83,所述联动轴80的前端穿过联动壳体空间77的后端壁,所述联动轴80的后端穿过齿轮空间62的前端壁,所述第五锥齿轮82与第六锥齿轮83位于齿轮空间62内,所述第四齿轮81位于联动壳体空间77内;第五传动轴65旋转,第五传动轴65带动第五锥齿轮82旋转,第五锥齿轮82带动第六锥齿轮83旋转,第六锥齿轮83带动第四齿轮81旋转,第四齿轮81带动第二齿条78向右移动,从而将圆盘33向上移动,从而让卡板34回到卡位槽37,从而让处理壳体41上升复位,从而自动将发黑结束的弹簧件从溶液中取出,实现装置的智能化;通过锥齿轮机构可以使运行装置与搅拌装置同时运行,从而只需一个驱动件就可以进行对弹簧件的搅拌与处理壳体41的复位,使装置结构更简洁智能。

所述联动壳体空间77的后端壁设置有一开口向后的开槽84,所述第二齿条78后端面焊接有第一推拉杆85,所述第一推拉杆85的右端焊接有第二推拉杆86,所述第二推拉杆86右端焊接有一斜块87,所述第二齿条78的右端设置为斜面,所述第二齿条78右端与斜块87的上表面前后侧分别转动设置有多个转盘130,所述转盘130上表面设置有两个安装块88,两个安装块88靠近前后对称中心面的一端端面之间转动设置有一滚轮89;通过滚轮89的设置,可以减少与圆盘33接触时产生的摩擦,从而有利于第二齿条78右端与斜块87对圆盘33的提升,还能减少因摩擦发生的损坏,使装置更稳定。

所述处理壳体空间42的下端壁设置有一电控门93、所述壳体空间13的后端壁分别设置有两电触电94,两电触电94分别位于收放板15处于收料时的位置和处于放料时的位置;当收放板15向上旋转到垂直角度时,收放板15会触碰到壳体空间13后端壁上侧的电触点94,从而电控门93会打开,当收放板15向下旋转靠近壳体空间13后端壁下侧的电触点时,电控门93会关闭,当电控门打开时,处理壳体空间42内的弹簧件会进入放料桶91,当电控门关闭时,未处理的弹簧件会进入壳体空间42内,从而实现了弹簧件的自动取放,节省了人工成本,使装置更智能。

所述第一驱动件6、第二驱动件26不仅仅指的是一种电动机,还可以是驱动动力轴7与螺纹轴27旋转的装置,也包括手动驱动。

工作原理:通过启动第一驱动件6,第一驱动件6带动动力轴7旋转,第一动力轴7带动第一齿轮11旋转,第一齿轮11带动第一齿条10左右移动,当收放板15向下旋转靠近壳体空间13后端壁下侧的电触点时,电控门93会关闭,,当动力轴7逆时针旋转时,动力轴7带动第一带轮14旋转,第一带轮14带动第二带轮17旋转,从而收放板15会向下旋转,从而弹簧件会从壳体空间13内掉出,当反方向旋转时,收放板15会向上旋转,启动第二驱动件26,第二驱动件26带动螺纹轴27旋转,在卡板34与卡位槽37的配合下,螺纹块30向下移动,螺纹块30带动处理壳体41向下进入金属氧化溶液,同时卡板34向下移动,当卡板34超过卡位槽37的最下端时,处理壳体41变为旋转运动,在初始状态时,第四带轮53与第二皮带54处于松脱状态,当处理壳体41到达金属氧化溶液内时,第四带轮53与第二皮带54处于张紧状态,从而螺纹轴27带动第一锥齿轮29旋转,第一锥齿轮29带动第三锥齿轮49旋转,第三锥齿轮49带动第三带轮50旋转,第三带轮50带动第四带轮53旋转,第四带轮53带动第二齿轮121旋转,第二齿轮121带动第三齿轮122旋转,第三齿轮122带动第四锥齿轮66,第四锥齿轮66带动第二锥齿轮46旋转,第二锥齿轮46带动搅拌轴63旋转,从而可以对弹簧件进行搅拌,让弹簧件与氧化溶液充分接触,当电磁铁通电时,通过同性相斥的原理第二电磁铁72会向左移动,从而斜板74会穿过开口76的左端壁,从而可以把从壳体空间13内的弹簧件通过斜板74倒入处理壳体空间42,当倒入完毕时,电磁铁断电,第二电磁铁72会被弹簧73的弹力拉回,从而斜板74会回到开口76内,第五传动轴65旋转,第五传动轴65带动第五锥齿轮82旋转,第五锥齿轮82带动第六锥齿轮83旋转,第六锥齿轮83带动第四齿轮81旋转,第四齿轮81带动第二齿条78向右移动,从而将圆盘33向上移动,从而让卡板34回到卡位槽37,从而让处理壳体41上升复位,从而自动将发黑结束的弹簧件从溶液中取出。

有益效果:本设备结构简单,能够防止因多个弹簧件紧挨导致弹簧件发黑不完全,从而提高弹簧件的合格率。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