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叶轮流道技术领域,尤其是熔模铸造封闭式叶轮流道高效修整装置。
背景技术:
:
熔模铸造行业生产的叶轮及导叶,在流道表面有需要的毛刺或裂纹、氧化皮等杂质,这些杂质对于叶轮产品的使用效果有非常大的影响,为满足叶轮产品的使用要求,需要对叶轮的流道部分进行抛光处理。常规的操作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使用手持式的修磨工具,对叶轮流道部位进行抛光处理,该种方法的使用有很大的局限性,在叶轮流道的拐角部位无法进行抛光,而且使用的工具多为气动工具,工作过程中震颤严重,损坏率高,效率低,工作劳动强度大。另外一种是使用研磨材料,将待处理的叶轮产品放入震动研磨机中,依靠磨料不断的在叶轮流道中挤压、磕碰,去除流道表面的凸起物,并进行抛光处理。操作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搬运工件,而且研磨的时间偏长,在叶轮的拐角部位同样存在不能抛光的问题。
综上所述,采用现在的表面处理工艺存在几点缺陷:一是对操作工具的要求较高,普通设备无法满足要求;二是操作时间长,生产效率低,制作的产品表面存在不合格的区域。
技术实现要素:
: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熔模铸造封闭式叶轮流道修整效果差的问题,制作一套装置,满足简单、高效、易操作、安全系数高的操作,节约操作时间、降低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钢芯一端连接气动工具,另一端连接修整磨头并用锁紧螺钉固定,钢芯穿入弯管中并能自由转动,弯管与固定架之间焊接连接,固定架与气动工具之间用固定螺钉固定,钢芯和弯管分别增加一定长度。
设计时考虑修整磨头的多样性,增加了锁紧螺钉,可以快速的进行磨头的更换。考虑封闭式叶轮流道的结构特殊性,使用弯管、钢芯配合的方式,延长工作部位的操作距离,可实现拐角部位的处理。同时使用固定架与气动工具配合,加长手持部位,可减少使用过程中的震颤。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设计合理实用,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新型、高效、简洁的修整工具,其操作简单,只需操作工像之前一样,安装需要使用的修整磨头,将装置的弯管部位伸入叶轮流道内,即可使用。对操作工的技能水平要求低,操作方便、快捷。由于更加了弯管和钢芯,操作距离加长,可有效的处理死角部位,有效的提高叶轮产品的流道表面质量,产品表面质量保障性更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熔模铸造封闭式叶轮流道高效修整装置,其主要由修整磨头1、锁紧螺钉2、钢芯3、弯管4、固定架5、固定螺钉6构成。
操作工将钢芯3穿入弯管4中,此时钢芯3可以在弯管4中自由活动。钢芯3的一端与气动工具7连接,依靠气动工具7的安装头锁紧,放入固定架5中,使用固定螺钉6锁紧。钢芯3另一端连接放入需要使用的修整磨头1,使用锁紧螺钉2固定。操作工手持固定架5和气动工具7,将修整装置放入封闭式叶轮中,开启气动工具7,气动工具7带动钢芯3旋转,然后钢芯3前端的修整磨头1转动,对需要抛光或打磨的部位进行处理,依据处理表面的要求,更换不同的修整磨头1,重复进行处理,直至处理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