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钢结构抛丸机的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66388发布日期:2019-12-31 16:44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钢结构抛丸机的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装置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钢结构抛丸机的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抛丸机是指利用抛丸器抛出的高速弹丸清理或强化铸件表面的铸造设备。抛丸机能同时对铸件进行落砂﹑除芯和清理。

抛丸机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粉尘,需要对其进行除尘处理,有些是先依次通过沉降室和布袋除尘器进行除尘,沉降室是使含尘气流中的尘粒借助重力作用自然沉降,来达到净化气体的装置。这种装置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施工容易、维护管理方便、阻力小等优点,但仅适于捕集大于50μm的粉尘粒子,故一般只用于多级除尘系统中的第一级除尘。

现有使用的布袋除尘器结构复杂、成本高、维护困难,应用在抛丸机上显得不合时宜,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钢结构抛丸机的除尘装置,成本低,操作维护方便,实用性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钢结构抛丸机的除尘装置,包括抛丸机、通过第一通气管道连接抛丸机的沉降室、通过第二通气管道连接沉降室的布袋除尘室,所述布袋除尘室的内部顶端设有与第二通气管道连通的接套,所述接套为上下开口且内部中空的圆筒形,接套的外壁设有上下间隔分布的凸环,接套的外壁上位于相邻两个凸环之间形成凹环,所述凹环上套设有柔性垫,所述接套外壁套设有布袋并通过卡箍对布袋进行抱紧,所述卡箍卡设在贴合柔性垫的布袋的外壁。

所述卡箍的高度小于相邻两个凸环之间的距离。

所述布袋外壁位于接套的下方设有束口绳。

所述布袋除尘室的两侧开设有移门。

所述布袋除尘室的底部连通有出气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布袋除尘室内的布袋可快速进行更换,大大降低了成本,且操作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中:抛丸机1、第一通气管道2、沉降室3、第二通气管道4、布袋除尘室5、移门51、出气管52、接套6、凸环61、凹环62、布袋7、束口绳71、柔性垫8、卡箍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用于钢结构抛丸机的除尘装置,包括抛丸机1、通过第一通气管道2连接抛丸机1的沉降室3、通过第二通气管道4连接沉降室3的布袋除尘室5,布袋除尘室5为一方形空间。

所述布袋除尘室5的内部顶端设有与第二通气管道4连通的接套6,所述接套6为上下开口且内部中空的圆筒形,第二通气管道4密封连接在布袋除尘室5的顶部,从第二通气管道4过来的气流直接进入接套6,接套6焊接在布袋除尘室5内。

接套6的外壁设有上下间隔分布的凸环61,凸环61的截面为半圆形,凸环61设置在接套6的外壁下部,本实用新型中凸环61的数量为三个,其中最下方的一个凸环61的下端与接套6下端齐平。

接套6的外壁上位于相邻两个凸环61之间形成凹环62,凹环62即接套6的外壁向内凹陷而成。

所述凹环62上套设有柔性垫8,柔性垫8用于保证卡箍9卡入后布袋7在此处不会泄露。优选柔性垫8的宽度等于凹环62的宽度,这样柔性垫8不会上下移位。

所述接套6外壁套设有布袋7并通过卡箍9对布袋7进行抱紧,布袋7的上部套入接套6,这样经过接套6的气流直接进入布袋7,将粉尘留在布袋7内。

所述卡箍9卡设在贴合柔性垫8的布袋7的外壁。这样能尽可能保证卡箍9连接处的密封效果。

所述卡箍9的高度小于相邻两个凸环61之间的距离。实际上是卡箍9的高度稍小于相邻两个凸环61之间的距离即可,这样能最大限度的保证卡箍9不会上下移位。

所述布袋7外壁位于接套6的下方设有束口绳71。束口绳71用来将布袋7在此处进行收口。

所述布袋除尘室5的两侧开设有移门51。移门51上可装玻璃窗,用来观察布袋除尘室5的内部情况。

所述布袋除尘室5的底部连通有出气管52,经过布袋7的气流从出气管52跑出。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当需要更换布袋7时(可在布袋除尘室5内装压力传感装置提醒更换布袋7辅以人工透过移门51上的玻璃窗进行观察),打开移门51,松开卡箍9时快速收紧束口绳71进行收口,尽量减少粉尘外溢,而后换上新的布袋7,卡紧卡箍9即可,在第一通气管道2上可设关闭或开启气流的阀门,可在更换布袋7时关闭阀门,该种布袋除尘室5不需要反吹装置等部件,大大节省了成本,且维护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