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砂芯翻转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26388发布日期:2020-01-07 09:40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砂芯翻转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砂芯铸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砂芯翻转转运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3d打印技术蓬勃发展,铸造用3d打印机打印范围越来越大,进而铸造用砂型尺寸增大;由于全组芯合箱铸造技术逐渐普及,而且在全组芯合箱铸造中,因工艺要求,往往需要在下芯时对砂芯进行翻转180°或90°或任意角度。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目前只能将砂芯放置在地面上,通过吊车和人工辅助进行翻转砂芯,但是这种操作非常容易造成砂芯损坏或报废,并且对于尺寸大于1m的大型或异形砂芯无法进行翻转,同时翻转时若砂芯断裂,则容易伤害到辅助翻转的人员,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使用吊车无法翻转大型、异形砂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砂芯翻转转运装置,所述砂芯翻转转运装置需借助吊车同时使用完成砂芯翻转及转运;本实用新型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砂芯翻转转运装置,包括横梁、电控系统、旋转电机、运动装置;所述横梁两侧对称设置有所述运动装置,所述电控系统用于控制所述运动装置运行;所述旋转电机设置在所述横梁上;所述运动装置包括移动装置、柔性装置、旋转装置;所述移动装置设置在所述横梁上,所述移动装置与所述旋转装置通过所述柔性装置连接;所述柔性装置能够保持弯曲状态,且能够保持竖直状态。

优选地,所述移动装置包括移动电机、移动基座、移动丝杠、传动轴;所述移动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横梁的上方;所述移动丝杠的一端与所述移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且另一端安装在所述横梁的端部;所述移动丝杠的丝母座与所述移动基座连接;所述移动电机驱动所述移动基座移动;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旋转电机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横梁的端部连接;所述传动轴贯穿通过所述移动基座;所述旋转电机驱动所述传动轴传动。

优选地,所述柔性装置包括主动链轮、链条、从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固定安装在所述移动基座上,所述传动轴穿过所述主动链轮通过键连接,以使所述传动轴带动所述主动链轮转动;所述主动链轮与所述从动链轮通过所述链条连接。

优选地,所述旋转装置包括旋转壳体、主动齿轮、齿轮盘;所述从动链轮安装在所述旋转壳体上;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链轮同轴安装;所述齿轮盘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旋转壳体上;所述齿轮盘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所述主动从齿轮驱动所述齿轮盘转动;所述齿轮盘上设置有夹头,所述夹头夹持砂芯。

优选地,所述传动轴上设置有贯通的键槽,以使所述主动链轮可以在所述传动轴上滑动。

优选地,所述旋转电机为抱闸电机,以使所述传动轴在任意角度转动停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砂芯翻转转运装置的使用方法,所述砂芯翻转转运装置为上述任意一实施例所述的砂芯翻转转运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001,采用吊车将所述砂芯翻转转运装置吊起,根据需要翻转转运的砂芯的尺寸,所述电控系统启动所述横梁两侧的所述移动电机,分别驱动匹配的所述移动丝杠转动,带动所述横梁两侧的所述移动基座分别向所述横梁的两端移动,以使两侧所述齿轮盘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砂芯的吊把之间的距离;

步骤s002,将所述砂芯翻转转运装置下降至需要翻转转运的砂芯的位置,将横梁两侧设置的所述齿轮盘上的夹头分别套装在所述砂芯的吊把上;

步骤s003,将所述砂芯翻转转运装置上升,以使横梁两侧设置的所述链条均张紧,同时观察所述砂芯翻转转运装置的所述横梁是否水平;若所述砂芯翻转转运装置的所述横梁偏斜则启动所述电控系统控制所诉横梁两侧的所述移动电机,控制移动所述基座的位置,以使所述横梁保持水平;

步骤s005,将所述砂芯翻转转运装置上升至设定高度,启动所述电控系统控制所述旋转电机,驱动所述横梁两侧的所述传动轴转动,以使所述主动链轮转动,通过所述链条带动所述从动链轮转动,带动所述主动齿轮转动,以使所述齿轮盘转动,即所述砂芯整体转动设定角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砂芯翻转转运装置,需要借助吊车完成砂芯的翻转转运操作,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将大型或异性砂芯进行180°或90°或任意角度翻转转运的问题,实现了砂芯在空中进行任意角度翻转,且可以通过抱闸旋转电机固定砂芯的角度,完成有设定角度下芯的组芯操作。同时砂芯翻转转运过程中不需要辅助人员,消除了现有技术中辅助人员受伤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砂芯翻转转运装置的结构轴测示意图;

图2为砂芯翻转转运装置的结构的剖视图;

100-横梁;200-电控系统;300-旋转电机;400-运动装置;410-移动装置;420-柔性装置;430-旋转装置;411-移动电机;412-移动基座;413-移动丝杠;414-传动轴;421-主动链轮;422-链条;423-从动链轮;431-旋转壳体;432-主动齿轮;433-齿轮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一种砂芯翻转转运装置,请参照附图1所示,包括横梁100、电控系统200、旋转电机430、运动装置400;横梁100两侧对称设置有运动装置400,电控系统200用于控制运动装置400运行;旋转电机430设置在横梁100上;运动装置400包括移动装置410、柔性装置420、旋转装置430;移动装置410设置在横梁100上,移动装置410与旋转装置430通过柔性装置420连接;柔性装置420能够保持弯曲状态,且能够保持竖直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照附图2所示,移动装置410包括移动电机411、移动基座412、移动丝杠413、传动轴414;移动电机411固定安装在横梁100的上方;移动丝杠413的一端与移动电机411的输出端连接,且另一端安装在横梁100的端部;移动丝杠413的丝母座与移动基座412连接;移动电机411驱动移动基座412移动;传动轴414的一端与旋转电机430连接,且另一端与横梁100的端部连接;传动轴414贯穿通过移动基座412;旋转电机430驱动传动轴414传动。

具体地,柔性装置420包括主动链轮421、链条422、从动链轮423;主动链轮421固定安装在移动基座412上,传动轴414穿过主动链轮421通过键连接,以使传动轴414带动主动链轮421转动;主动链轮421与从动链轮423通过链条422连接。

具体地,旋转装置430包括旋转壳体431、主动齿轮432、齿轮盘433;从动链轮423安装在旋转壳体431上;主动齿轮432与从动链轮423同轴安装;齿轮盘433通过轴承安装在旋转壳体431上;齿轮盘433与主动齿轮432啮合,主动从齿轮驱动齿轮盘433转动;齿轮盘433上设置有夹头,夹头夹持砂芯。

需要说明的是,横梁100采用槽钢和/或加强筋焊接制成,横梁100既是砂芯翻转转运装置的主体,也是传动装置的载体,属于砂芯翻转转运装置的平衡梁,工作时吊车与横梁100上的挂钩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传动轴414上设置有贯通的键槽,以使主动链轮421可以在传动轴414上滑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旋转电机430为抱闸电机,以使传动轴414在任意角度转动停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砂芯翻转转运装置的使用方法,砂芯翻转转运装置为上述任意一实施例所述的砂芯翻转转运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001,采用吊车将砂芯翻转转运装置吊起,根据需要翻转转运的砂芯的尺寸,电控系统200启动横梁100两侧的移动电机411,分别驱动匹配的移动丝杠413转动,带动横梁100两侧的移动基座412分别向横梁100的两端移动,以使两侧齿轮盘433之间的距离大于砂芯的吊把之间的距离;

步骤s002,将砂芯翻转转运装置下降至需要翻转转运的砂芯的位置,将横梁100两侧设置的齿轮盘433上的夹头分别套装在砂芯的吊把上;

步骤s003,将砂芯翻转转运装置上升,以使横梁100两侧设置的链条422均张紧,同时观察砂芯翻转转运装置的横梁100是否水平;若砂芯翻转转运装置的横梁100偏斜则启动电控系统200控制所诉横梁100两侧的移动电机411,控制移动基座的位置,以使横梁100保持水平;

步骤s005,将砂芯翻转转运装置上升至设定高度,启动电控系统200控制旋转电机430,驱动横梁100两侧的传动轴414转动,以使主动链轮421转动,通过链条422带动从动链轮423转动,带动主动齿轮432转动,以使齿轮盘433转动,即砂芯整体转动设定角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砂芯翻转转运装置可满足重量小于等于2t、尺寸在0.8m至2.5m内的各种形状的砂芯翻转转运操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砂芯翻转转运装置,需要借助吊车完成砂芯的翻转转运操作,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将大型或异性砂芯进行180°或90°或任意角度翻转转运的问题,实现了砂芯在空中进行任意角度翻转,且可以通过抱闸旋转电机固定砂芯的角度,完成有设定角度下芯的组芯操作。同时砂芯翻转转运过程中不需要辅助人员,消除了现有技术中辅助人员受伤的安全隐患。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