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式炉煅铸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49567发布日期:2020-01-10 15:20阅读:464来源:国知局
一种井式炉煅铸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热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井式炉煅铸工装。



背景技术:

铸造领域中热处理过程是对赋予或提升产品主要性能最主要的一道步骤,历来对于热处理工艺中每一步的控制都追求精准,因此不仅会控制加工过程中的外部环境,也会在辅助装置上做出相应的改进,以达到更好的加工的效果。其中,对于井式炉的加工来说,一般均需要提供用于放置待加工铸件的工装,而工装不仅只是起到固定放置的作用,也会严重影响到铸件的受热情况,对于热处理的结果影响较大,因此对于该种工装的改进也是具备较高意义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井式炉煅铸工装,具有使铸件受热均匀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井式炉煅铸工装,包括吊杆和至少一个滑动套接于吊杆上的镂空底座,所述镂空底座包括滑动套接于所述吊杆上的中间鼓,所述中间鼓上周向固定有多根处于同一水平高度的悬臂,所述悬臂上设有用于放置铸件的放置组件,所述放置组件包括多个绕所述吊杆周向设置的支承件,多个所述支承件的上端面处于同一个水平面内并平齐/高于所述悬臂的上端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铸件进行铸造加热时可以放置于支承件上,尽量保持铸件的受力均匀,且安拆方便,结构稳定,受热均匀,加工后成型的铸件质量较高。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吊杆为一根长直圆杆,且底端一体设有凸出的放大脚,所述放大脚上端面为斜面/弧面设置,所述吊杆顶端设有用于起吊的颈缩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吊杆的顶端设置颈缩部可以与悬吊结构更好的连接,而放大脚的设置则可以与中间鼓形成稳定的连接和受力。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间鼓中心处设有滑动套接于所述吊杆上的通孔,所述通孔周向侧壁上一体设有环状的抵接凸环,所述抵接凸环的上下端面均为与所述放大脚抵接配合的弧面/斜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中间鼓滑动套接于吊杆上,且由于抵接凸环和放大脚的配合,从而放置后可以形成稳定的连接,同时由于抵接凸环和放大脚的抵接面为弧面/斜面,因此受力面较大,可以承受的重量更多,有利于一次性加工承载更多的铸件。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间鼓为中空设置且上下端面开设有多个透气孔,所述中间鼓周向一体设有多对外凸的连接耳座,所述连接耳座的数量等于所述悬臂的数量,多个所述悬臂分别固定连接于对应的连接耳座上,所述连接耳座之间的中间鼓侧壁为镂空设置,所述悬臂穿过所述连接耳座插接于所述中间鼓内。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接凸环与所述中间鼓内部连通设置,所述悬臂包括一体设置的水平段和插接段,所述插接段剖面呈三角形设置且端部插接于所述抵接凸环内壁上,所述水平段和插接段交接处开设有与所述连接耳座连接的连接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间鼓为中空设置且开设有多个透气孔,一方面可减轻结构整体的重量,同时悬臂穿过连接耳座后插接在中间鼓内,也可以使悬臂连接的更加稳固,受力点更多,整体受力更加分散,同时也提高了悬臂的受力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平段的竖直两侧面上对称设有多个侧支承板。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相邻两个所述悬臂远离所述吊杆的端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紧固栏板,所述紧固栏板的上端面与所述侧支承板高度平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紧固栏板的设置可以将多个悬臂的另一端连接稳固,从而让整个装置形成一个完整的受力整体。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吊杆上滑动套接有支承环,所述中间鼓抵接于所述抵接凸环上的一端周向设有多个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支承环的设置可以使得吊杆上可以放置多层镂空底座,特别的凸起的设置可以与中间鼓的抵接凸环相搭接,从而多层镂空底座可以稳定的抵接于支承环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承件包括卡接于所述悬臂上的定位卡座、螺纹连接于所述定位卡座上的支承螺母,所述定位卡座与所述支承螺母之间还设有螺纹垫片,所述螺纹垫片螺纹连接于所述定位卡座上,所述支承螺母的上端面平齐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卡座可以卡接在悬臂上,则多个定位卡座围设成的圆的大小是可以根据铸件尺寸进行调节的,调节方便简单,同时支承螺母是螺纹连接于定位卡座上的,则每个支承螺母可以调节端面的位置直至所有支承螺母的上端面平齐,有利于铸件处于水平状态,受力和受热均匀,减少产生集中受热的情况,提高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承件为滑动插接于相邻两个所述悬臂之间的放置板,所述放置板上开设有依次排列的多个蜂窝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放置板作为支承件一方面可以承接数量较多且提交较小的铸件,另一方面由于开设的蜂窝孔,使得整体通透性较高,轻巧且强度高,受热均匀。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整体结构轻巧且结构强度大,受力能力较高,冷却或受热均匀度较高,可以减少热集中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2隐藏了一层镂空底座后的仰视等轴视图;

图3是实施例2的镂空底座隐去部分放置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单层镂空底座的剖视图;

图6是图5的b处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两种支承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1的镂空底座结构图;

图9是实施例1的支承件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附图标记:1、吊杆;101、放大脚;102、颈缩部;2、镂空底座;3、中间鼓;301、通孔;302、抵接凸环;303、透气孔;304、连接耳座;4、悬臂;401、连接孔;402、侧支承板;5、支承件;6、定位卡座;61、螺纹垫片;7、支承螺母;8、紧固栏板;9、支承环;10、放置板;11、蜂窝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井式炉煅铸工装,如图1和8所示,包括吊杆1和滑动套接在吊杆1上的镂空底座2。

如图5和6所示,吊杆1为一根长直圆杆,且底端一体设有凸出的放大脚101,放大脚101上端面为斜面设置,而吊杆1的顶端设有用于起吊的颈缩部102,便于与悬吊装置稳固连接。

如图6和8所示,镂空底座2则包括中间鼓3、悬臂4和放置组件,中间鼓3中心位置为通孔301设置并滑动套接于吊杆1上,为了使中间鼓3与吊杆1之间形成稳定连接,在通孔301的周向侧壁上设有一圈凸出的抵接凸环302,且抵接凸环302的上下端面为斜面设置并与放大脚101的斜面相抵接配合。

如图8所示,中间鼓3为中空设置且上下端面开设有多个透气孔303,中间鼓3周向一体设有多对外凸的连接耳座304,连接耳座304的数量等于悬臂4的数量,多个悬臂4分别固定连接于对应的连接耳座304上。连接耳座304之间的中间鼓3侧壁为镂空设置,悬臂4穿过连接耳座304插接于中间鼓3内。同时,抵接凸环302与中间鼓3内部连通设置,悬臂4包括一体设置的水平段和插接段,插接段剖面呈三角形设置且端部插接于抵接凸环302内壁上。

如图5和6所示,水平段和插接段交接处开设有与连接耳座304连接的连接孔401,连接孔401与连接耳座304相对应,在其中插接插销即可实现连接耳座304与悬臂4的固定连接。水平段的竖直两侧面上对称设有多个侧支承板402,多个侧支承板402的顶端处于相同的高度。如图4和8所示,相邻两个悬臂4远离吊杆1的端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紧固栏板8,紧固栏板8可以是弧形也可以是直板状,紧固栏板8的上端面与侧支承板402高度平齐,从而将多个悬臂4连接成一个完整的结构。

如图8和9所示,放置组件则包括多个用来放置铸件的支承件5,支承件包括卡接于悬臂4上的定位卡座6、螺纹连接于定位卡座6上的支承螺母7,定位卡座6与支承螺母7之间还设有螺纹垫片61,螺纹垫片61螺纹连接于定位卡座6上,支承螺母的上端面平齐设置。定位卡座6包括一个两侧翻边形成下端开口的匚形片,而悬臂4的上端面也为与匚形片开口配合的片状,同时匚形片的中心处固定设有一个螺栓,支承螺母7螺纹连接于螺栓上。

放置较为大型的铸件时,穿过吊杆1将铸件均匀放置于多个支承螺母7上,如果放置的不够水平,则可以单独调节对应位置的支承螺母7的高度,直至铸件处于水平状态。同时,在吊杆1上还滑动套设有四个支承环9,上下两个支承环9抵接于抵接凸环302上的一端周向设有多个凸起,第二个中间鼓3则搭接放置于凸起上,从而可以在一根吊杆1上形成上下两层甚至更多的镂空底座2,可以放置更多的铸件。

实施例2,一种井式炉煅铸工装,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如图1-3所示,支承件5为滑动连接相邻两个悬臂4之间的放置板10,且放置板10上排列开设有多个蜂窝孔11,放置板10靠近吊杆1的一端搭接在中间鼓3上,远离吊杆1的一端则搭接在紧固栏板8上,同时两侧则搭接在相邻的两个悬臂4的侧支承板402上,放置板10也为水平设置且上端面与悬臂4的上端面平齐,从而可以放置较多数量的体积较小的铸件。

需要说明是,放置板10上的蜂窝孔11可以开设部分面积,也可以满面积开设,可以根据实际通风需求进行改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