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炉煤气一次干法除尘粗灰气力输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49526发布日期:2020-01-10 15:20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炉煤气一次干法除尘粗灰气力输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灰设备,尤其是一种转炉煤气一次干法除尘粗灰气力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钢铁企业一般采用干法电除尘技术进行转炉煤气一次除尘,这种除尘技术捕集到的粗灰为干灰且颗粒度较大,粒径大于100μm的灰大概占到75%以上。在对转炉一次干法除尘粗灰进行输送时,传统做法是采用机械输灰方式,即收集的干灰通过内置刮板机、插板阀、翻板阀卸至外置链式刮板机,然后送至灰仓,机械输灰方式的优点是结构比较简单,设备运行稳定,但也有一些自身无法克服的缺点,如设备密封性不太好,容易冒灰,而且对于空间布置有一定的要求。鉴于此,目前出现一种新型的输灰方式,即气力输送方式。

专利公告号为cn204342003u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全工况下的转炉一次干法除尘蒸发冷却塔粗灰气力输送系统,其结构紧凑,占据空间小,但其存在的缺点是:其将转炉粗灰分为三种情况进行处理,即正常状态、过湿状态及泥浆状态,粗灰的非正常状态是极少出现的,属于工艺控制不合理或上游设备出现严重故障,粗灰到底处于哪一种状态,该系统通过料位和温度无法及时判断,因此不能很好的在三种进灰路径下切换,而且该系统并未考虑一旦发送仓泵出现故障,则粗灰无法送至灰仓,会直接导致转炉停产。

专利公告号为cn103332489b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转炉煤气干法除尘粗灰气力输送方法,其将粗灰通过三通卸料器分别送至两个仓泵,但由于两个仓泵出口的输灰管道为一根公用管道,一旦输灰管道阻损或破损检修,也需要转炉停产,而且此方法并未考虑粗灰中块状物在仓泵内容易引起堵塞,从而导致气力输送系统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炉煤气一次干法除尘粗灰气力输送系统,其比现有的粗灰气力输送系统更安全可靠。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转炉煤气一次干法除尘粗灰气力输送系统,其包括进灰斗、双向分灰器、两套输灰装置、储气罐和灰仓,其中,所述进灰斗与所述双向分灰器的入口连接;每套所述输灰装置均包括仓泵、将所述仓泵的进灰口与所述双向分灰器的一出口连接的第一输灰管、以及将所述仓泵的出灰口与所述灰仓连接的第二输灰管,两套所述输灰装置之间能切换使用;所述储气罐分别与所述进灰斗、所述双向分灰器和所述仓泵连接。

如上所述的转炉煤气一次干法除尘粗灰气力输送系统,其中,所述气力输送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进灰斗的入口处的破碎器。

如上所述的转炉煤气一次干法除尘粗灰气力输送系统,其中,所述仓泵的底部具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通过第一进气管与所述储气罐连接,所述仓泵的出灰口通过第二进气管与所述储气罐连接。

如上所述的转炉煤气一次干法除尘粗灰气力输送系统,其中,每套所述输灰装置还包括输气阀组,所述输气阀组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进气管上的主推电磁阀和设于所述第二进气管上的辅推电磁阀。

如上所述的转炉煤气一次干法除尘粗灰气力输送系统,其中,所述第一进气管和所述第二进气管汇合并通过一第三进气管与所述储气罐连接,所述输气阀组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三进气管上的第一手动阀门。

如上所述的转炉煤气一次干法除尘粗灰气力输送系统,其中,每套所述输灰装置还包括连接在所述进灰斗与所述仓泵之间的导气管、设于所述导气管上的排气阀、以及设于所述第一输灰管上的进料阀。

如上所述的转炉煤气一次干法除尘粗灰气力输送系统,其中,所述双向分灰器通过三个并连的输气管与所述储气罐连接,所述气力输送系统还包括流化阀组,所述流化阀组包括分别设于三个所述输气管上的第一电磁阀、分别设于三个所述输气管上且连接在所述双向分灰器与所述储气罐之间的流量控制孔板、以及连接在所述进灰斗与所述储气罐之间的第二电磁阀。

如上所述的转炉煤气一次干法除尘粗灰气力输送系统,其中,所述流化阀组还包括连接在三个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所述储气罐之间的第二手动阀门、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二电磁阀与所述储气罐之间的第三手动阀门。

如上所述的转炉煤气一次干法除尘粗灰气力输送系统,其中,所述储气罐的出气口连接一气体加热器。

如上所述的转炉煤气一次干法除尘粗灰气力输送系统,其中,所述仓泵上、所述第二输灰管上和所述进灰斗上均设有电伴热。

本实用新型的转炉煤气一次干法除尘粗灰气力输送系统的特点和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气力输送方式输送粗灰,通过设置两套独立的输灰装置,并将两套输灰装置的仓泵分别通过独立的输灰管与灰仓连接,当其中一套输灰装置出现故障时,例如其中一套输灰装置的仓泵出现故障,或其中一套输灰装置的输灰管出现堵塞时,可以通过另一套输灰装置将粗灰输送至灰仓内,不会导致转炉停产,与现有技术相比,更安全可靠;

2、本实用新型根据粗灰产生不连续的特点,设置进灰斗来短时储存不连续的粗灰,能方便调节仓泵的输送能力,使其工作更加平稳,从而提高整个系统可靠性和寿命;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破碎器来将粗灰中可能存在的块状物料打碎,消除由于物料过大造成管路堵塞的隐患。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转炉煤气一次干法除尘粗灰气力输送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标号说明:

1、进灰斗;

2、双向分灰器;

3、输灰装置;

301、仓泵;302、进灰口;303、第一输灰管;304、出灰口;305、第二输灰管;

306、进气口;307、第一进气管;308、第二进气管;309、主推电磁阀;

310、辅推电磁阀;311、第三进气管;312、第一手动阀门;313、导气管;

314、排气阀;315、进料阀;

4、储气罐;

5、灰仓;

6、输气管;

7、流化阀组;

71、第一电磁阀;72、流量控制孔板;73、第二电磁阀;74、第二手动阀门;

75、第三手动阀门;

8、电伴热;

9、气体加热器;

10、破碎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炉煤气一次干法除尘粗灰气力输送系统,其包括进灰斗1(或称为缓冲斗)、双向分灰器2、两套输灰装置3、储气罐4和灰仓5;

其中,进灰斗1与双向分灰器2的入口连接,例如,进灰斗1的下端呈漏斗状,粗灰先进入进灰斗1内,再进入双向分灰器2,例如双向分灰器2位于进灰斗1下方,粗灰在重力作用下落入双向分灰器2内,进灰斗1和双向分灰器2分别与储气罐4连接,以使储气罐4内的气体进入进灰斗1和双向分灰器2内,流化进灰斗1和双向分灰器2内的粗灰,使粗灰接近流体状态,每套输灰装置3均包括仓泵301、将仓泵301的进灰口302与双向分灰器2的一出口连接的第一输灰管303、以及将仓泵301的出灰口304与灰仓5连接的第二输灰管304,双向分灰器2能将粗灰分配至任一第一输灰管303内或两个第一输灰管303内,粗灰经由第一输灰管303进入仓泵301内,再经由第二输灰管304进入灰仓5内,仓泵301与储气罐4连接,以使储气罐4内的气体进入仓泵301内,流化仓泵301内的粗灰,使粗灰接近流体状态,例如储气罐4内储存的气体为氮气。使用时,两套输灰装置3之间能切换使用,也就是当一套输灰装置3工作时,另一套输灰装置3不工作,而是备用,当工作的输灰装置3出现故障时,将其关闭,启用另一套备用的输灰装置3。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两套独立的输灰装置3,并将两套输灰装置3的仓泵301分别通过独立的第二输灰管304与灰仓5连接,使两套的输灰装置3可以切换使用,当其中一套输灰装置3出现故障时,例如其中一套输灰装置3的仓泵301出现故障,或其中一套输灰装置3的输灰管出现堵塞时,可以通过另一套输灰装置3将粗灰输送至灰仓5内,不会导致转炉停产,与现有技术相比,更安全可靠;

另外,根据粗灰产生不连续的特点,通过设置进灰斗1来短时储存不连续的粗灰,能方便调节仓泵301的输送能力,使其工作更加平稳,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如图1所示,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仓泵301的底部具有进气口306,仓泵301的进气口306与仓泵301的进灰口302和出灰口304相间隔,例如进气口306与出灰口304相对设置,以便气体将粗灰吹向出灰口304,进气口306通过第一进气管307与储气罐4连接,经由第一进气管307进入仓泵301内的气体作为主推气体推动粗灰向灰仓5移动,仓泵301的出灰口304通过第二进气管308与储气罐4连接,经由第二进气管308进入仓泵301的出灰口304处的气体作为辅推气体推动粗灰向灰仓5移动。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进气管307和第二进气管308将仓泵301的进气口306和出灰口304分别与储气罐4连接,能将粗灰更快速地输送至灰仓5内,还有助于避免粗灰堵塞第二输灰管304。

如图1所示,进一步,每套输灰装置3还包括输气阀组,输气阀组包括设于第一进气管307上用于打开或关闭主推气体的流动通道的主推电磁阀309、以及设于第二进气管308上用于打开或关闭辅推气体的流动通道的辅推电磁阀310。

如图1所示,更进一步,第一进气管307和第二进气管308汇合并通过一第三进气管311与储气罐4连接,输气阀组还包括设于第三进气管311上用于在检修时切断气体流动通道的第一手动阀门312,第一手动阀门312为常开阀,仅在检修时关闭。

如图1所示,进一步,每套输灰装置3还包括连接在进灰斗1与仓泵301之间的导气管313、设于导气管313上的排气阀314、以及设于第一输灰管303上的进料阀315。通过设置导气管313,能将进灰斗1与仓泵301连通,使仓泵301内的压力与进灰斗1内的压力一致,使粗灰能顺利进入仓泵301内。通过设置进料阀315,便于控制仓泵301内的进灰量。

如图1所示,在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双向分灰器2通过三个并连的输气管6与储气罐4连接,气力输送系统还包括流化阀组7,流化阀组7包括分别设于三个输气管6上的第一电磁阀71、分别设于三个输气管6上且位于双向分灰器2与储气罐4之间的流量控制孔板72、以及连接在进灰斗1与储气罐4之间的第二电磁阀73。

具体是,双向分灰器2的内部具有三个并排的腔室,位于中间的腔室与进灰斗1连通,位于两侧的腔室分别通过阀与两个第一输灰管303连通或断开,粗灰先进入中间的腔室内,再进入两侧的腔室内,三个腔室分别通过一个输气管6与储气罐4连接,以使气体流化三个腔室内的粗灰,双向分灰器2的结构为现有技术,容不赘述。

另外,流量控制孔板72为布满通孔的板状结构,使用时,通过堵塞部分通孔来调节穿过流量控制孔板72的气流量。

如图1所示,进一步,流化阀组7还包括连接在三个第一电磁阀71与储气罐4之间的第二手动阀门74、以及连接在第二电磁阀73与储气罐4之间的第三手动阀门75。第二手动阀门74和第三手动阀门75为常开阀,仅在检修时关闭。

如图1所示,进一步,仓泵301上、第二输灰管304上和进灰斗1上均设有电伴热8,采用电伴热8加热粗灰,以确保各装置中的粗灰处于高温状态,不发生结块。

如图1所示,进一步,储气罐4的出气口连接一气体加热器9,储气罐4中的气体经气体加热器9加热后再流入仓泵301、双向分灰器2和进灰斗1内流化粗灰,提供压力,防止粗灰温度降低产生结块,例如将气体加热至80℃。

在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气力输送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进灰斗1的入口处的破碎器10,以将粗灰中可能存在的块状物料打碎,消除由于物料过大造成管路堵塞的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气力输送系统可通过plc系统控制,具体是,plc系统与主推电磁阀309、辅推电磁阀310、排气阀314、进料阀315、第一电磁阀71、第二电磁阀73和双向分灰器2的阀电连接,能远程控制这些阀的开启和关闭,plc系统通过控制这些阀的开启和关闭来控制进料时间,自动化程度高。

本实用新型的气力输送系统的工作流程为:

图1中的箭头代表粗灰或气体的流动路径,粗灰首先进入破碎器10内,经过破碎后进入到进灰斗1中,进灰斗1中的粗灰落到双向分灰器2中,双向分灰器2接受系统指令,向左路的第一输灰管33进灰,或向右路的第一输灰管303进灰,在进灰时流化阀组7处于开启状态,保证粗灰接近流体状态,当需要进料时,打开进料阀315和排气阀314,保证仓泵301中的压力与进灰斗1中的压力一致,粗灰进入到仓泵301中,通过控制进料时间来控制进入仓泵301的灰量,达到要求后关闭进料阀315,开启输气阀组,利用气体压力将粗灰通过第二输灰管305输送至灰仓5中,当输送完毕后,关闭输气阀组,至此,一个粗灰输送流程完成。

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两套独立的输送系统,一用一备,当处于工作状态的一套输送系统发生故障时,启用另一套输送系统,最大限度的降低输灰装置故障对生产造成的影响,输送路径灵活,安全可靠,节能环保,不影响转炉生产。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而且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各组成部分并不仅限于上述整体应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描述的各技术特征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一项单独采用或选择多项组合起来使用,因此,本实用新型理所当然地涵盖了与本案发明点有关的其它组合及具体应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